“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說:愛孩子。”
重讀蘇霍姆林斯基
黃易青
蘇霍姆林斯基(1918-1970),參加過偉大的衛國戰爭,1942年負重傷后,胸部帶著兩塊殘留彈片,回到戰爭爆發前就一直熱愛著的教育崗位,從1948年到1970年,他一直是帕夫雷什中學的校長。在長期的教學工作和教育研究中,他著有41部專著和小冊子,600多篇論文,約1200篇文藝作品——供孩子們閱讀的故事和童話。其中許多著作已經譯成30多種文字在國內外出版。《蘇霍姆林斯基選集》(五卷本)基本包括了他一生撰寫的主要著作和論文。
神圣的東西不是輔幣
四年級男孩帕夫洛的爺爺是在衛國戰爭中犧牲的英雄,爺爺的勛章、獎章、獎狀、嘉獎令是帕夫洛的驕傲,甚至他在教室里也掛著爺爺的肖像??墒桥练蚵搴芴詺猓崖槿阜旁诳诖?,在教學試驗田干活時往女孩子脖領上扔青蛙……有一天放學時,帕夫洛急著要回家,等不及從教室門口排隊走,就打開窗子跳了出去。老師把他叫回來說:“你去問問你奶奶,你爺爺在學校里,什么時候跳過窗戶?要知道,他就在這個班里學習過?!?/p>
下星期一第一堂課剛開始,帕夫洛就舉了手:“……你讓我問奶奶……問爺爺在學校學習的時候,跳沒跳過窗戶……”
“奶奶怎么說?”
“她說,爺爺有一次因往教室里帶麻雀,課后被留下了……他是由煙道爬到屋頂,又從屋頂跳到地上跑回家的?!?/p>
教室里一片寂靜。孩子們以贊賞的目光看著教室墻上爺爺的肖像……
“奶奶還說,爺爺的語法也得了‘2分’……她說,我大概跟爺爺一樣……”
吃驚的女教師透過孩子的眼神,看出他深藏在心里的得意感:爺爺都能從煙道爬出教室,而他只不過是跳了窗戶!
這是蘇霍姆林斯基在《怎樣培養真正的人》和《全面發展的人的培養問題》中都談到的例子(后一本書“帕夫洛”譯作“巴甫利克”)。作為帕夫雷什中學的校長,從1948年到1970年,蘇霍姆林斯基跟蹤觀察和研究了29個班級、共700余名學生從入學到畢業整個10年學習期間的生活。根據大量的實際材料,分析了這些學生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的成長過程,揭示了他們的知覺、思維、情感、興趣、需要、意志的心理發展和言語的不同特點。帕夫洛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這位教師的教育手段是失敗的。他說:“一看到有的孩子用鏡子射出的太陽反光、往教室里帶小麻雀、向同班女學生的脖子上扔小青蛙,就用爺爺的英雄的事跡加以聯系對照。這豈不是用高射炮打蚊子嗎?”他甚至認為:“如果有孩子或者少年得了‘2分’,這不應該與他的少先隊工作、少先隊的榮譽、少先隊的尊嚴有任何的聯系?!?“我們偉大的革命的紅旗、少先隊員紅領巾、少年列寧主義者少先隊員的稱號,對我們的社會制度、人民、共產黨和愛國主義的忠誠,這些都是我們應當去珍惜的東西。提到這些東西時,決不能把它變為漂亮的詞句到處去說。決不能把神圣的東西變為輔幣?!?/p>
這里,蘇霍姆林斯基給我們的啟示是深刻的,而且有現實的意義。當神圣的東西被當成輔幣時,它在孩子的心目中就成為庸俗的東西。你再說它是神圣時,就會被認為是假話、說教。特別是當孩子們看到一些大人們整天使用這種輔幣去兌換別的東西時,就會對神圣的東西產生懷疑。
走向思維和語言的源頭
如果有人問,在道德教育中若不用那些道理和概念,該用什么呢?讀蘇霍姆林斯基的書,我們隨時感到他的道德、信念教育是與情感培養、美育乃至智育非常和諧地統一起來的。
1951年秋,蘇聯烏克蘭帕夫雷什中學校長蘇霍姆林斯基決定成立一個“快樂學校”,讓31名6歲兒童提前一年到學校來進行學齡前教育。他認為,在傳授知識之前,要先學會思考、感知和觀察。這些孩子都生于戰爭結束前后的1945、1946年,31名孩子中,有11名沒有父親,兩名父母雙亡,有的孩子本人還被戰時遺留下來的炸彈炸傷?;钪募彝コ蓡T,有的健康幸福,有的有各種各樣的不幸:疾病、貧困、離異、惡行……戰爭給孩子留下了身體和感情的創傷,有的孤獨、冷漠,有的被溺愛。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如果未能使小孩子恢復對善意和公正的信任,那就任何時候都不可能使他產生自己作為一個人的感覺和體驗個人的尊嚴。”他給孩子上的第一堂課,就是把他們帶到集體農莊的葡萄架下,讓每個孩子給母親或其他親人帶去一串葡萄。
此后一年中,蘇霍姆林斯基把孩子帶到藍天下、森林里、河流邊,通過童話、幻想和游戲,引導他們進入周圍的世界,每天都發現一點新的東西,所走的每一步都成為走向思維和語言的源頭。他和孩子們帶著畫畫的本子,來到牧場、清晨的校園……觀察蝴蝶飛舞、蜜蜂歌唱、牛群洗澡、露珠滾動,使識字成為生活中鮮艷奪目、興趣盎然、充滿生動形象、聲音和旋律的一部分。他在孩子們畫本的封面上題寫了《我們民族的語言》。孩子們熱切地希望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維,而且把它寫出來。有一次孩子們坐在果樹下欣賞田野里蕎麥開花,群蜂從田地返回蜂房,在小溪上盤旋嗡嗡地飛,孩子們說,它們在互相講花和小樹林,講蕎麥和向日葵……幾年之后,當他們成為四年級學生的時候,他們寫了《蜜蜂說些什么》的作文。
于是,蘇霍姆林斯基不得不回答大量的問題:為什么清晨太陽是紅色的,而中午像火焰一樣?為什么蒲公英的花早上張開,中午閉上?為什么會有雷和閃電?……他力求把每個問題回答得不僅給孩子們揭示大自然的本質,而且還更一步燃起他們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火焰。當他觀察孩子們到大自然旅行歸來后的情緒,他就更深一步相信這一諺語的正確性:思索始于驚異。
蘇霍姆林斯基的學生,一位后來在部隊服役的軍官回憶說:“初秋晴朗而寂靜的清晨,結滿美麗漿果的野薔薇,林邊一株孤單單的遍身紅葉的槭樹……一只黃蜂在小小的樹洞的上方焦急地嗡嗡地叫,一只蝴蝶停在覆滿小小露珠的野菊花上……假如我有必要為祖國去作戰的話,我最先回憶起的關于祖國大地的景象便是我遙遠的童年時代的這幅圖景……”
同情別人的痛苦和不幸
在與大自然的接觸中,孩子們還接觸到了集體農莊的成員。養蜂員安德烈老爺爺孤身一人,孩子們感到,他們的每一次來訪都使他很高興。他們就經常給他采一些野花,帶些葡萄、蘋果,他們的心變得越來越能體察人的心境和感情。有一次孩子們在野炊,大家都很高興,有一個孩子說:“可是安德烈爺爺這時候就一個人?!庇谑?,孩子們決定去與老人共享歡樂……有一次,蘇霍姆林斯基帶著孩子們經過森林邊一座孤零零的小屋,他告訴孩子們,這里住的是一位在衛國戰爭中致殘的人,現在還生著病,于是,孩子們為他栽了兩棵蘋果樹、兩株葡萄。
蘇霍姆林斯基在觀察大量事實之后得出結論:“對悲歡的敏感和同情只能在童年時代培養。在這個年齡,心靈對人的苦難和不幸、煩惱和孤單特別敏感?!?/p>
這種同情心的培養,貫穿于孩子成長的整個過程。當孩子們正式進入學校之后,這種同情心的培養還隨時都在進行。七年級學生保爾的母親生病了,可是同學們正高高興興準備去旅游。教師召集同學們說:“同學們,難道我們能夠把一個人丟在生病的母親床邊,自己想著去娛樂的事嗎?”科利亞說:“保爾只是一個人,可我們是30個人,難道能夠為了照顧一個人而讓其余的人不舒服嗎?”教師說:“這就等于把病人、軟弱無力的人丟在路上,這就等于在荒漠中不把水分給即將渴死的人喝……”于是,教師帶著孩子們來到保爾的母親——一位歷經許多不幸而又抑郁寡歡的人身邊,孩子們對她的不幸寄予同情,幫助她做各種雜事。這時,最熱心的是科利亞,“那種真誠、純潔、高尚的人的品格成了戰勝者”。
奧爾加奶奶的丈夫、兄弟、兩個兒子都在衛國戰爭中犧牲了,女兒也死于法西斯德國煤礦的非人勞動。蘇霍姆林斯基把她的遭遇講給孩子們聽,激起了孩子們要與她友好相處的愿望。他們在奶奶的院子里種了5棵蘋果樹、5棵梨樹、5棵櫻桃樹和5株葡萄秧,以紀念她的親人。夏天,他們經常去給果樹澆水,在奶奶家一呆就是一天。教育是自然和諧的,因此孩子的心是真誠的,行動是自發的。
蘇霍姆林斯基說,應該讓孩子們感受、體驗為祖國的自由而失去兒子的母親的痛苦。如果一個孩子沒有感受和體會到自己祖國失去2200萬人生命的不幸,就不能說他的心是高尚的。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中,對人的同情心,與對祖國的熱愛、對邪惡勢力的仇恨,就是這樣是自然融合在一起的。
沒有一個孩子未被賦予天資
巴甫利克在學習上是一個被稱作“思維遲鈍的孩子”,同班同學已經能夠把字母拼成音節并大聲朗誦出來,他卻連把一個字母與另一個字母區別開來還要費很大的力氣。對他必須是教了一遍又一遍,比在別的孩子身上多兩三倍。一道習題,甚至最簡單的一個從屬關系,他都要考慮半天?!次覀兊慕蟹ǎ透耸恰昂筮M生”。他升入五年級時,女教師甚至把這個孩子犯過的各種語法錯誤的一覽表和一張需要經常復習的算術規則的清單,交給五年級的老師。但在五年級,情況發生了變化。由于增加了一些要動手的課,給巴甫利克帶來了樂趣,其中的植物課他最有興趣。教師發現:“他的智慧就在手指尖上?!彼坏軌蚯擅畹亟o果樹嫁接,還提出不通過嫁接就直接培育樹苗的想法,并自己建造了一個溫室,培育出樹苗,總結出從樹的哪部分取下的枝條能活,哪部分取下的枝條不能活的經驗……這次實驗以后,巴甫利克學習上恐懼的心理消失了,他回答問題不用回憶書本上哪個地方寫什么,而是一邊回答一邊思考,從他的見聞和體會觀察中總結出自己的結論。幾年過去后,他培育出了一些抗寒的果樹品種,后來考上了農學院。
另一個叫米哈伊爾的孩子,一年級時參加了少年木工制作小組,對少年模型制作小組的活動有了興趣,三年級時他制作汽輪機的工作模型,四年級時能獨立地制作自己的機器,他制作的發電機模型,比火柴盒略微大一點。畢業前夕,他作了幾個機器和設備的模型,都是帶有自動裝置和遙控裝置的。他從帕夫雷什中學畢業后,考入一所綜合技術學院,后成為一家專門為原子能裝置生產儀器的工廠實驗車間的工程師。
這樣的例子在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有很多。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那樣的人,他的身上未被賦予天資和可能性,以便于他在生活中、首先在創造性勞動中表出自己與眾不同的、獨特的美質和天才來?!?/p>
他認為,只評價學習的最終成果,而忽視學生的勤奮、努力程度,這是不公正的。不能把評價變成威脅人的東西,任何時候評價都不可變為貶低個性的手段?!皩W習、上課、完成作業、經常得到分數——這一切絕不應當成為用來衡量、評價一個人的惟一的、概括一切的尺度……如果在教師看來,他只是一種頭腦里被填塞知識的生物,他就不會成為全面發展的人。如果一個人不能宣告自己的存在,不能在人類心靈的某一領域成為主宰者……那么,所謂的人就是不可思議的?!?/p>
楊振寧教授不止一次說過,在國外許多杰出的實驗物理學學者,如果用目前國內的衡量標準,都會早就被淘汰掉。我們現在確定所謂的“差生”、“后進生”,衡量的標準是什么?就是作業和考試成績。但這是標準的錯,不是學生的錯。用作業和考試成績作惟一標準,是受條件限制而不得已的辦法,是不公平的,它毀掉了多少人才!讀蘇霍姆林斯基的書,我們發現,現在許多素質教育的思想,他那里早就提出來了,甚至比現在更和諧更完美。
因標準的錯誤導致被認為“差”、“后進”的學生,不是對這種不公平表示不滿、反抗,就是對自己的一生喪失了自信。蘇霍姆林斯基介紹說,有一個學生老是不明白植物是如何吸收養分、進行呼吸,幼芽是如何長成葉子的,教師經常說他:“你難道就不能理解這些簡單的東西嗎?”一次上課時,教師說:“過幾天,栗子樹就要發芽了,我們全班就要到栗子樹的林蔭道上去,那時如果阿廖沙還講不出大家都懂的道理,那就無可救藥了。”到了那一天,當全班都有來到栗子樹林蔭道時,發現所有的幼芽都被掐掉了。這個學生對不相信他的智力表示了抗議。
蘇霍姆林斯基說,往往還有這樣的情況,孩子一連得了幾個2分之后,就似乎向自己的命運妥協了,覺得什么都無所謂,而且這種無所謂成了大家的笑柄。這是一個正在形成的人在精神生活中可能發生的最可怕的事。如果一個人從兒童時代起就缺乏自尊心,那對他還有什么指望呢?“某些兒童知道了自己在智力發展上能力有限,正是這一點成了他們不想學習的原因。一個人在童年時期就感到自己似乎是一個不夠格的人,這種狀況不應當出現?!?/p>
實際上,不同人的智力才能表現在不同方面,有的擅長抽象思維,有的擅長動手試驗……正好滿足了社會需求的多樣性。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遠非每個人都能成為學者、作家、演員,遠非每個人都能發明火藥,但每個人應當成為自己行業上的能手——此乃全面發展的重要條件?!?/p>
蘇霍姆林斯基不只是把那種智力要求不公平的后果局限于智育,他還認為這引起德育的問題。他認為,對于孩子來說,來自教師方面最大的不公平是,他確實認為教師給他評不及格的分數是不公平的,而且還企圖讓家長為此而處罰他。孩子看到教師一定要把2分的事通知家長時,他就會變得冷酷無情,腦力勞動就會成為他所仇恨的事。孩子一旦感受到了別人對他漠不關心的態度,就失去了對善與惡的敏感性,產生對人的懷疑和不信任,這就是怨恨的最主要來源。
觀察群星與人文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說,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事,在聽完一位蘇聯院士關于宇宙的一次講演之后,有人問:“在我們的生活中如何實際運用諸如有關星星之類的知識呢?要知道,這類知識離我們的實際太遙遠了……”院士在聽眾的暴風雨般的掌聲中回答說:“人不同于豬,因為人能抬起頭來觀察群星?!碧K霍姆林斯基說:“原來是‘觀察群星!’深入鉆研別國人民精神生活中的精華,撰寫有關亞述人文字和古印度宗教的學術論文,全神貫注地閱讀普希金和謝甫琴科、陀斯妥耶夫斯基和托爾斯泰、歌德和莎士比亞、肖洛霍夫……的作品等,這些都是‘觀察群星’?!焙⒆硬皇呛唵蔚闹R儲藏器,學校不等同于知識組裝場,老師不是知識部件安裝工?!霸谖覀冞@里,具有決定意義的是一個人應當成為什么樣的人。”蘇霍姆林斯基提出的這一目標,具有最深厚的人文性。
在我讀過和知道的教育理論和實踐中,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論和實踐是最富人文性、最有人情味的。這是因為他的理論和實踐植根于肥沃的民族文化和世界人類最美好感情、愿望、道德的土壤。蘇聯各民族是偉大的民族(盡管現在蘇聯解體了,這不妨礙他們是偉大的民族)、文化極為豐厚的民族,哺養了托爾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普希金等世界一流的文學家,出現過羅蒙諾索夫等著名科學家及烏申斯基、馬卡連柯等著名的教育家。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過巨大犧牲,依然熱愛和平、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和同情勞苦大眾和弱者……人間一切最美好的情感和愿望在這個曾經飽受災難的土地上無比熾熱,形成了濃厚人文性、人道主義的教育特色。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論和實踐,無疑是這種人文思想和時代特色的集中代表。
我注意到該書編者前言的一句話:“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論與教育遺產……涉及到德育方面的某些觀點帶有某些歷史的局限性,他本人不可能超越他所處的歷史環境和社會條件……”是的,誰也不能超越歷史!但是,如果不認為這是例行的套話,那么,這里的“歷史局限性”是什么呢?聯想一下現在的世界大勢和潮流,大概不難猜測編者的意思??墒?,不要以為,過去的或被擊敗的事物都有“時代局限性”。昨天的鮮花是美麗的,但時間一過就凋謝了。這是鮮花的“時代局限”呢,還是時間規律的“局限性”?
讀蘇霍姆林斯基,感嘆其教育美學的和諧、自然,聯想到這個美學和與之密切相關的一個偉大理想的命運,不能不想這樣的問題:
歷史和現實中,規律上主導社會發展潮流的,是精神,還是物質?對于人類,它應該是精神的,還是物質的?
物質“成功”的社會就是理想的社會嗎?獲勝的一方就是真理所在的嗎?
東西之寶貴是因為它的難得。精神、理想、真理、正義,因為它們總是難以獲得,所以才被奉為神圣!這就是人類的悲哀,也是人類的希望之所在。
那么,“成功”者是代表物質的,它不一定代表理想,更不一定代表真理。——我感到寬慰。
那么,人類以什么目標培養孩子,是物質,還是理想、真理?——我感到憂慮。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