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岷州會議的大多數與會者在沒有得到中央進一步解釋的情況下,還是表現出了空前復蘇的黨性,還是根據中央部署調整的精神作出了決議:執行黨中央的既定方針,組織實施靜會戰役計劃。9月18日,西北局以朱德、張國燾、陳昌浩名義致電前線徐向前、周純全,下達《靜會戰役綱領》。
據當時在紅軍總部任警衛班長的潘開文回憶:
會議開到第三天(筆者注:即1936年9月18日),張國燾突然宣布辭職,帶著他的警衛員和騎兵住到岷江對岸的供給部去了。朱德氣憤地說:他不干!我干!于是找來作戰參謀掛起地圖,著手制訂部隊行動計劃。當天黃昏,張國燾又派人通知繼續開會,朱德、陳昌浩和西北局成員趕到張的住處開會。參加會議的多數人都支持朱德的主張,張國燾被迫說:“黨的組織原則是民主集中制,是少數服從多數,既然你們大家都贊成北上!那我就放棄我的意見嘛!”[1]
據朱德稱,張國燾還在會議形成的決定——《靜會戰役綱領》上簽了字[2]。
中央的那個“答疑解惑電”雖然沒有趕上趟,但其內容還是很重要的,有必要在此全文引出——中央在此電中詳陳利害,實際上也回復了包括紅四方面軍主要領導人在內的一些當事人數十年后仍然糾結于胸,以至于繼續被人利用發揮的那些“微辭”:
朱、張并致任、賀:
筱申電十九日十二時收到,敬復如下:
(甲)向寧夏及甘西發展,重點在寧夏,不在甘西,因寧夏是陜、甘、青、綏、內外蒙即整個西北之樞紐,且國際來電說紅軍到寧夏地區后給我們幫助,沒有說甘西。
(乙)我們已將寧夏、甘西地區狹小不利回旋,且城堅難破之困難條件報告國際,并說明須取得蘇聯飛機大炮之幫助,才能破城。現據回電說,到寧夏地區后給幫助,則我軍只要能占領寧夏之鄉村,靠近賀蘭山,便可取得攻城武器再行克城。
(丙)外蒙、寧夏間是草地,有許多汽車通行路,過去即從這些道路接濟馮玉祥,鄧小平同志亦親從定遠營汽車路走過,他們從外蒙接濟,我們當先占領定遠營。
(丁)據寧夏同志云,寧夏因有賀蘭山,氣候比綏遠、青海、陜甘北部及甘西較暖,且是產大米區域,在西北為最富,四方面軍占領寧夏南部后,應屯駐幾個月,待明年春暖再攻甘西。實行攻甘西,亦須得到蘇聯協助,才能攻克甘、涼、肅三州等堅固城池。現鹽池、定邊可大批買布,我們在從李毅借款為你們制備一批衣服。從中衛到紅水、永登,沿黃河西岸并不通過沙漠。
(戊)攻寧夏須待結冰,無造船把握。結冰從陽歷十二月開始,距今還有七十天左右,此七十天內四方面軍占領靜寧、通渭、會寧、靖遠、海原、中寧(中寧縣在金積縣西南)及金積之一部,糧食不成問題,一方面軍則占領固原、靈武、同心城及金積之一部,準備十二月初渡河。
(己)因馬鴻逵有二十余團,湯恩伯、何柱國、高桂滋、高雙成等軍在我側后,一方面軍獨攻寧夏有顧此失彼之慮,如使胡宗南確占靜、會、定區會合毛炳文,彼既可加強馬鴻逵,使我們攻寧夏計劃失敗,又可加強馬步青,使你們攻甘西計劃失敗,如此有各個擊破之虞,只有集中先占領寧夏方免此失。
(庚)據最近調查,靖遠以上至肅州不結冰,靖遠以下均結冰。
(辛)目前對胡宗南不宜進行決戰,只須速進靜寧以西,占領廣大陣地,讓他展開筑碉。我在七十天內逐步北移,至十二月一、四兩方面軍各以一部拒止南敵,各以一主力北進攻寧,配合蘇聯幫助,奪取寧城,至明年春暖再行決定分路西進、南進、北進。
(壬)奪取寧夏,打通蘇聯,不論在紅軍發展上,在全國統一戰線、在西北新局面上,在作戰上,都是決定的一環。在當前一瞬間則拒止胡軍把一、四兩方面軍隔開,又是決定一環。時機迫促,稍縱即逝,千祈留意,至禱至盼。
毛、周、彭[3]
中央此電的相當內容,是得到了隨即而來的事實印證的!雖然因張國燾力主西進未果的“甘南風波”延誤了時日,三大主力會師之際敵胡、毛、王各軍也已相互靠攏,紅二方面軍也被迫向北轉移,“通莊靜會戰役”之“相機消滅胡宗南西進先頭部隊”一項也未能收到預期的效果。但至少,也證明了北上靜、會完全不像張國燾嚷嚷的那么可怕,也是“斷送”不了紅軍的!而看似龐然大物的胡、毛、王各路敵軍,只要三軍同心,指揮統一,也并不是不可以找到各個擊破的機會的!
后來在極度險惡環境中一戰而改變局面的山城堡之役,證明了這一點!
注釋
[1]潘開文:《臨大節而不辱》,《工人日報》1979年3月2日。
[2]朱德在西北局會議上的發言記錄(1936年9月23日),轉引自《朱德傳》第548頁,人民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
[3]《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關于集中先占領寧夏問題復朱德等電(1936年9月19日)》,《紅軍長征·文獻》(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第1134~第1135頁,解放軍出版社1996年第1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