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毛主席是這樣“特殊關愛”子女的!

劉振華 · 2024-04-26 · 來源:紅色文化網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1949年4月,毛澤東與毛岸英、劉思齊、李訥在北平香山合影

為人父母者,無不愛護自己的子女,期盼子女健康成長。作為一位父親,毛澤東是一位感情極其豐富的慈父,格外關愛子女的成長。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由于與子女接觸機會增加,毛澤東在他們的學習、工作、婚姻、日常生活等方面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同時,作為領袖,毛澤東關懷子女成長,無時不把黨的紀律挺在前面的嚴格要求,溫情之中“嚴”字當頭。

讀書學習:“只有科學是真學問,將來用處無窮”

毛澤東一生博覽群書,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子女成長。毛澤東不僅自己酷愛讀書,而且十分重視子女的讀書學習,總是勉勵子女多讀書,向他們推薦各種好書,要他們腳踏實地,好好學習,立志成才,將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在與子女溝通交流中,毛澤東總是會提到讀書學習問題。毛澤東說:“有了學問,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遠很多東西。沒有學問,如在暗溝里走路,摸索不著,那會苦煞人。”他還常說:“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

延安時期,為了鼓勵毛岸英、毛岸青能在蘇聯求學時多讀書,尤其是多讀點兒中國的書,毛澤東兩次寄書給他們,對他們的學習和發展方向提出了要求。

1939年8月26日,毛澤東在給毛岸英、毛岸青的信中寫道:“為你們及所有小同志,托林伯渠老同志買了一批書,寄給你們,不知收到否?來信告我。”可惜的是,這批書在郵路上丟失了。

1941年1月31日,毛澤東再次給毛岸英、毛岸青寫信:“你們長進了,很歡喜的。岸英文理通順,字也寫得不壞,有進取的志氣,是很好的。惟有一事向你們建議,趁著年紀尚輕,多向自然科學學習,少談些政治。政治是要談的,但目前以潛心多習自然科學為宜,社會科學輔之。將來可倒置過來,以社會科學為主,自然科學為輔。總之注意科學,只有科學是真學問,將來用處無窮。人家恭維你抬舉你,這有一樣好處,就是鼓勵你上進;但有一樣壞處,就是易長自滿之氣,得意忘形,有不知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危險。你們有你們的前程,或好或壞,決定于你們自己及你們的直接環境,我不想來干涉你們,我的意見,只當作建議,由你們自己考慮決定。”

毛澤東肯定了毛岸英取得的進步,勉勵他們多向自然科學學習,少談些政治,還要他們辯證對待別人的鼓勵和贊揚,不可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在此,毛澤東沒有使用那種嚴厲的命令式語句,而是作為一位寬容與殷殷期待的父親與兒子交流,舐犢之情,溢于言表。

這次毛澤東隨信附有一張書單,挑選了21種60本書,既有哲學、經濟、歷史,又有古典文學和武俠小說。在這些書中,中國古典文學和歷史小說占了很大比重,而《高中外國史》《高中本國史》《中國經濟地理》《中國歷史教程》等圖書,是當時國內出版的史地教科書,《大眾哲學》是唯一的一本政治類圖書。通過這份書單,可以看出,毛澤東希望毛岸英、毛岸青等在蘇聯學習時,應當更多地了解中國的歷史與文化,把馬克思主義原理、現代科學技術知識與中國國情相結合,將來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中貢獻力量。

在這兩封信中,毛澤東要求將這些書與中國“小同志共之”。可以看出,毛澤東不僅關心自己子女的學習與成長,而且還關注其他在蘇聯學習的中國孩子的學習與成長,引導孩子們養成關心他人和集體生活的良好習慣。

1954年7月23日,毛澤東致信女兒李敏、李訥,建議她們讀古詩選本:“北戴河、秦皇島、山海關一帶是曹孟德(操)到過的地方。他不僅是政治家,也是詩人。他的碣石詩是有名的,媽媽那里有古詩選本,可請媽媽教你們讀。”在這封信中,毛澤東鼓勵女兒多讀優秀的古典詩詞,隨時注意性情的陶冶和培養,體現了對女兒的更深層次的愛。

讀書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對于子女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毛澤東十分耐心地給予鼓勵和指導。

1939年8月26日,毛澤東寫給毛岸英、毛岸青的信

李敏從小在蘇聯長大,對中國文化起初比較生疏。回國后,毛澤東要求她盡快掌握漢字,練習毛筆字,好好讀中國古典四大名著等經典作品。李敏后來回憶說,為了培養自己,父親下了一番功夫。

1959年李訥進入北京大學歷史系學習后,利用課余時間讀一些大部頭的歷史著作時,感到有壓力。同年12月30日,毛澤東在給李訥的信中寫道:“要讀淺近書,由淺入深,慢慢積累。大部頭書少讀一點,十年八年漸漸多讀,學問就一定可以搞通了。”對于李訥學習上取得的進步,毛澤東十分高興,并要求她要樹雄心壯志,團結同學,虛心向人學習。1963年1月15日,他鼓勵李訥:“大有起色,大有壯志雄心,大有自我批評,大有痛苦、傷心,都是極好的。你從此站立起來了。因此我極為念你,為你祝賀。讀淺,不急,合群,開朗,多與同學們多談,交心,學人之長,克己之短,大有可為。”

在提倡多讀書的時候,毛澤東注意引導子女不能讀死書、死讀書,而是鼓勵他們要善于思考,融會貫通。在毛澤東諄諄教誨下,子女們可以自由地和他交流、討論和辯論,這樣就在輕松愉快中推動了子女們認識上的提高和思想上的進步。

工作勞動:“哪里最艱苦就到哪里去”

對于子女們的工作,毛澤東強調“哪里最艱苦就到哪里去”,要求他們在社會實踐中增長才干。

1946年1月,毛岸英從蘇聯回到延安。在父子久別重逢的情形下,毛澤東首先考慮的是讓毛岸英到農村去接受勞動鍛煉。臨行前,毛澤東叮囑毛岸英:你在蘇聯大學畢業了,但學到的只是書本上的知識,只是知識的一半,這是不完全的。你還需要上另一個大學,去學另一半知識。這個大學,中國過去沒有,外國也沒有,它就叫“勞動大學”。毛澤東還告訴毛岸英:你要老老實實地鍛煉,要和群眾打成一片,生活上不要有任何特殊,要多做調查研究工作。通過實際的調查,了解中國農村和中國農民的情況,學習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遵照毛澤東的指示,毛岸英自帶一斗小米和一些菜種,背上行李,到陜北農村吳家棗園去參加農業勞動。毛岸英在農村吃苦耐勞,干得很好,受到鄉親們的稱贊。不久,毛岸英到山西、山東等地參加土改工作。

在轉戰陜北的日子里,毛澤東還抽空給毛岸英寫了幾封信,指導他的工作、學習,關心他的成長。1947年10月8日,毛澤東在給毛岸英的信中深情地寫道:“一個人無論學什么或作什么,只要有熱情,有恒心,不要那種無著落的與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個人主義的虛榮心,總是會有進步的。”毛澤東要求毛岸英有熱情,有恒心,不要貪圖虛榮,其話語意味深長。對此,毛岸英將其視為“家訓”和“座右銘”,把它抄錄在日記本和此后的好幾本筆記本的扉頁上,并在那些話的上面用鉛筆做記號。對于這封信,毛岸英一直珍藏著,直到他犧牲后,人們才在他的遺物中發現它。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當此國家遭遇危難之時,經毛岸英主動要求,毛澤東毅然決定讓毛岸英上戰場。針對當時的不同意見,毛澤東說:“我毛澤東的兒子不去誰去,就這么定了。我毛澤東要帶這個頭。”毛澤東親自向彭德懷講情,讓毛岸英作為中國人民志愿軍的一員赴朝參戰。11月25日上午,3架美軍轟炸機突然飛臨大榆洞志愿軍司令部上空,投下幾十枚凝固汽油彈,值班室被吞沒在一片火海之中,正在值班的毛岸英等人獻出了年輕的生命。鑒于當時的情況,周恩來未及時將彭德懷在毛岸英犧牲當日給中央軍委的電報送呈毛澤東,直到1951年1月2日,毛澤東才得知這一噩耗。為此,周恩來寫信作了說明:“當時我因你們都在感冒中,未將此電送閱,但已送少奇同志閱過。”當時,毛澤東正在辦公室,信和電報都不長,他卻看了很久很久。盡管極度悲傷,但毛澤東強忍著內心的悲痛,最終說道:“戰爭嘛,總要有傷亡,沒有關系!”

1954年7月23日,毛澤東致李敏、李訥的信

“誰讓他是毛澤東的兒子呢!”毛澤東當時心里非常痛苦。抬頭凝視窗外蕭瑟的柳枝,輕聲吟誦起北周庾信的《枯樹賦》:“此樹婆娑,生意盡矣!”……“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凄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在一定程度上,《枯樹賦》反映了毛澤東當時的心境。

后來,彭德懷向毛澤東匯報工作時,就毛岸英的犧牲表示自責。毛澤東寬慰他說:“打仗總是要死人的嘛!中國人民志愿軍已經獻出了那么多指戰員的生命。岸英是一個普通的戰士,不要因為是我的兒子,就當成一件大事。”

毛澤東逝世后,工作人員在清點其遺物時,意外發現一只箱子里有幾件毛岸英的遺物:一件棉布襯衣、一頂藍色軍帽、一雙灰色紗襪。這幾件東西,毛澤東保存了26年,寄托了對兒子深深的思念。

為了讓子女們增長才干,培養他們的堅強意志,毛澤東總是利用一切機會啟發引導他們。1958年初李訥生了一場病,毛澤東致信安慰她:“意志可以克服病情。一定要鍛煉意志。”1960年12月25日晚,毛澤東在與李敏、李訥、毛遠新、汪東興、葉子龍、高智、李銀橋、吳旭君等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吃晚飯時,談起了自己的經歷。毛澤東說:“人就是要壓的,人沒有壓力是不會進步的。我就受過壓,得過三次大的處分,被開除過黨籍,撤掉過軍職,不讓我指揮軍隊,不讓我參加黨的領導工作。……人就是要鍛煉,不要怕。”毛澤東強調:“到農村去鍛煉。我看哪里最艱苦就到哪里去。”在這里,毛澤東諄諄教誨,教育在座的人要經受各種鍛煉,尤其是要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和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奮斗,在實踐中增長才干,增強意志力。

此后,毛澤東先后安排李敏、李訥到工廠、農村參加較長時間的勞動鍛煉。毛澤東叮囑她們:你們要向工農學習,拜他們為師,和群眾打成一片。離開群眾,你們將寸步難行,你們將一事無成。經過歷練,經歷了挫折,李敏、李訥做到了自立、自強。

個人婚姻:“既是終身大事,也關系著我們的革命事業”

對于子女們的戀愛和婚姻問題,毛澤東非常尊重他們的意愿。他總是從革命事業大局出發,要求他們尋找具有共同理想的伴侶,摒棄“門當戶對”的偏見。

1962年春,毛澤東與毛岸青等在中南海家中。左起:毛岸青、張少林、毛澤東、劉思齊、邵華、楊茂之

1946年初,毛岸英回到延安。在毛岸英的戀愛問題上,毛澤東要求毛岸英要把愛情和婚姻建立在了解理想、品德、性格的基礎上,同時要求兒子要注意自己的特殊身份,慎重從事。毛澤東提醒毛岸英:“婚姻對你來講,既是終身大事,也關系著我們的革命事業。誰叫你是毛澤東的兒子呢?一定要慎重,不能輕率從事。”

1946年夏,劉思齊回到延安,見到了從蘇聯回國的毛岸英。他們第一次見面,就相互產生了好感。相同的經歷、共同的理想,使他們充滿希望的心緊緊聯系在一起。1948年學校放暑假時,劉思齊因感染瘧疾到河北省平山縣進行治療。其間,她見到毛岸英,接受了他的愛情表白。毛澤東對革命后代劉思齊的出身、經歷和思想品德都比較了解,也很喜歡她。當時,劉思齊年齡尚小,正在抓緊時間學習。1948年8月,他們一起來到毛澤東的住處,向毛澤東征求意見。在得知劉思齊差幾個月才滿18周歲的情況后,毛澤東雖表示同意他們交朋友,但不贊成他們立即結婚,鼓勵思齊應抓緊時間多學點知識。

毛岸英思想上想不通,就說:“歲數不到就結婚的人多著呢……”

“誰叫你是毛澤東的兒子!”毛澤東發了脾氣,“我們的紀律你不遵守誰遵守?我再說一遍,思齊不滿18周歲就不許你們結婚!”

幾個星期后,毛岸英、劉思齊思想上想通了,他們決定推遲婚事。1949年9月,他們再次找毛澤東商議婚事,毛澤東同意他們結婚,并指出:“你們倆的意思是婚事簡辦,我完全贊成,就是要改一下舊習慣嘛。”10月5日,他們的婚禮在中南海舉行,婚禮簡樸又熱鬧。除鮮花、對聯和賀詞外,木板床、被褥等幾乎都是舊的,洞房也是機關宿舍的一間陳舊小屋。婚禮結束時,毛澤東拿出隨身帶來的一件舊呢子大衣,滿懷慈愛地說:“我沒有別的東西送給你們。這件大衣,晚上可以當被子,白天岸英穿上可以防寒。”

對于毛岸青的婚事,毛澤東十分關心。當時,毛岸青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馬列著作編譯室俄文翻譯。毛澤東對毛岸青說:“你談戀愛找對象,就不要說你是毛澤東的兒子嘛!你就說你是中宣部的翻譯不是很好嘛。我勸你找一個工人或農民出身的人,這對你可能還有些幫助。你要求條件高了,人家的能力強,看不起你,那就不好了,整天不愉快生悶氣,那還有什么意思啊。”毛澤東的諄諄教誨,使毛岸青深受啟發。1951年,得知毛岸英犧牲的消息后,毛岸青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病情出現了波動。對此,毛澤東更加掛念,多次寫信詢問、安慰。毛澤東曾對李敏說:岸青他很小的時候,就跟岸英一塊淪落上海街頭,受盡了苦難與折磨,曾多次遭到警察的毒打,這些摧殘對他的刺激太大了。他苦啊!因為他是我毛澤東的兒子。1960年,在得知毛岸青身體有好轉后,毛澤東給他寫信:“聽說你的病體好了很多,我極為高興。仍要聽大夫同志和幫助你的其他同志們的意見,好生靜養,以求全愈。千萬不要性急。你的嫂嫂思齊和她的妹妹少華來看你,她們十分關心你的病情,你應好好接待她們。聽說你同少華通了許多信,是不是?你們是否有做朋友意思?少華是個好孩子,你可以好好同她談一談。有信,交思齊、少華帶回。”

信中的“少華”即邵華。在此,毛澤東不僅關心毛岸青的身體,而且過問了他的終身大事。正是在毛澤東的支持鼓勵下,1960年,毛岸青和邵華在大連結了婚。毛澤東特地派人送去一塊手表和一臺熊貓牌收音機作為禮物。由此可見,毛澤東對毛岸青的疼愛之情。

1959年8月,毛澤東在中南海豐澤園主持長女李敏、長女婿孔令華的婚禮時與來賓的合影。前排左二起:鄧穎超、蔡暢、李敏、孔從洲、毛澤東、孔令華、王季范

對于女兒李敏、李訥的戀愛和婚姻問題,毛澤東也十分關心,主張大人們不要干涉,只要她們自己認為滿意就行。

1959年8月29日,李敏與北京航空學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學生孔令華結婚。當時,李敏正在北京師范大學化學系讀書,他們早在八一學校讀書時就已經認識,彼此了解。對于這樁婚姻,據說因為門戶懸殊,孔令華的父親孔從洲曾有過顧慮。但毛澤東很開明,說:女兒們的婚姻大事,由她們自己作主,我們做父母的不要干涉人家的自由嘛。此后,孔從洲打消了顧慮。毛澤東親自在中南海的家里為李敏、孔令華主持了婚禮,毛澤東祝愿女兒和女婿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并單獨與女兒、女婿合影留念。

對于李訥的婚姻,毛澤東也充分尊重李訥的意愿。當初,李訥想找一位農民干部結為伴侶,但是合適的人不易遇到。后來,李訥同北戴河管理處的服務員小徐相識、相愛。小徐的父親是山海關車站的扳道工,出身沒有問題。當李訥遞交結婚報告后,毛澤東很快就作了批復,簽字表示同意。當時李訥正在江西井岡山勞動,毛澤東隨即派警衛員把他的批文和一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送到江西。這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是毛澤東送給李訥的唯一結婚紀念品,李訥一直珍藏著。雖然這樁婚姻并不美滿,但毛澤東蔑視世俗等級制的那種氣概影響深遠。

日常生活:“不能叫孩子打著我的招牌享受特殊待遇”

新中國成立之初,毛澤東就嚴肅地指出,黨的高級干部子弟的教育不僅是家事,更是國事。毛澤東嚴格要求高級干部及其子女樹立平民意識,帶頭遵守法律法規。

對于自己的子女,毛澤東從不允許他們打他的旗號,以他的名義謀取私利。“要教育我的孩子和老百姓的孩子一樣。不能叫孩子打著我的招牌享受特殊待遇。”毛澤東更要求他們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吃苦在前,犧牲在前,時刻要求自己的孩子們做一個普通的人。

當李敏、李訥進北師大附中讀書時,毛澤東讓他的保健醫生王鶴濱帶著她們去報名。學校給了兩張學生注冊登記表,表中有一欄要填寫家長的姓名,王鶴濱自忖不能自作主張,便把表帶回中南海請示毛澤東。毛澤東對王鶴濱說:“你帶去的學生,就填你的名字嘛!”結果,在李敏、李訥的注冊登記表家長一欄中填寫了“王鶴濱”。她們與普通家庭的孩子一同學習、生活、成長。

一次,李訥生病需要辦住院手續。在去醫院之前,毛澤東還是再三告誡陪同前去的身邊工作人員:不許李訥報真名,更不許提她是毛澤東的女兒。到了醫院以后,李訥在住院登記時所用名字是“沈娟”,對醫生則聲稱是毛澤東身邊保衛人員沈同的女兒。李訥以一名普通員工子女的身份,在醫院接受治療。

按照有關規定,毛澤東和其他高級干部一樣可以享受“小灶”,但他極少允許子女同他一起就餐。

1951年8月,毛澤東在北京香山給女兒李敏(右二)、李訥(右一)以及毛遠新講故事

李敏、李訥在育英小學寄宿讀書期間,每星期要回家過周末。到了周末,學校就把離校這一天的伙食費退給學生。李敏、李訥對帶回來的伙食費,從來不自己花掉,而是如數交給毛澤東,毛澤東再轉給生活管理員,并在管理科入賬,作為李敏、李訥周末在家里的伙食費。她們考上大學后,吃住都在學校,只有周末才被允許回家與父母一起用餐。三年經濟困難時期,為了同全國人民一起共渡難關,毛澤東對身邊全體工作人員宣布實行“三不”規定,即“不吃肉、不吃蛋、吃糧不超定量”。

其間,一名衛士到北大看望李訥。李訥告訴衛士,學校里吃不飽,又沒有什么油水,老覺得餓得慌。衛士回到中南海,把情況反映給李銀橋。李銀橋自作主張,讓衛士悄悄給李訥送去了一包餅干。幾天后,毛澤東知道了這件事,批評了李銀橋:“三令五申,為什么還要搞特殊化?”

李銀橋小聲嘀咕說:“別人的家長也有給孩子送東西的……”

毛澤東一聽就發火了,大聲說:“別人可以送,我的孩子一塊餅干也不許送!”

李銀橋再不敢發言,也再不敢給李訥送餅干了。

平時生活中,毛澤東多次告誡她們,“不要說你是毛澤東的女兒”,要“夾著尾巴做人”。對此,李敏、李訥牢記在心,慎獨踐行,慢慢領悟到毛澤東諄諄教誨的深刻道理所在。

毛澤東關懷子女成長,引領了良好的家風。在親情與黨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之間,毛澤東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為全黨作出了表率,這對廣大群眾尤其是領導干部培育和弘揚優良家風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吳銘|葛教授,吃飽了撐的么
  2. 歷史總有一些近似
  3. 美國要扔金融核彈?
  4. 否定之否定
  5. 調休:中國第五大發明
  6. 公知極右派們表面上“維法”,實際上違法!
  7. 許多人過去幾年看過不少中國人寫“美帝崩裂”,充滿了質疑。如今美國人拍出了美國人共鳴的美國內戰,這總沒話說了吧?
  8. 南京解放前夕的特殊戰斗
  9. 美帝如何崩裂?好萊塢可能拍出了最接近的答案
  10. 用日語說出來的毛澤東思想,也可以那么動聽!
  1. 毛主席機要秘書張玉鳳嚴正聲明
  2. 吳銘|葛教授,吃飽了撐的么
  3. 階級斗爭的標志性事件出現了
  4. 到底有多少人沒富起來?是少數還是多數?
  5. 張志坤:中俄關系面臨美西方的強烈狙擊
  6. 尹國明:美國最近的動作很不簡單
  7. 至今仍懸疑的轟動全網的三大質疑
  8. 毛星火:莫言為何不被處理?
  9. 歷史總有一些近似
  10. 工人階級的現狀與地位
  1. 落馬醫療院士為何總如此淫蕩?
  2. 尹國明:不用著急,這僅僅是更大場面的開始
  3. “華主席,你可千萬不能把鄧小平解放出來”
  4. 房地產,秘不發喪
  5. 從蘇聯解體看偉人的“十個如果”,讓人醍醐灌頂,振聾發聵
  6. “和平演變”走高層路線,真相令人觸目驚心!
  7. 彭勝玉:美國“穩中戰略”取得巨大成效
  8. 連反抗都不敢說的人,有什么資格說和平?!
  9. 孫錫良|不會再提這條狗的名字
  10. 張志坤|繼公知群體后,新興買辦集團在世人心中也發霉變臭了
  1. 「紀念渡江戰役75周年」尋找渡江戰役中劃船的“背影姑娘”始末
  2. 美國和以色列打贏了輿論戰,伊朗完敗!
  3. 毛主席機要秘書張玉鳳嚴正聲明
  4. 工人階級的現狀與地位
  5. 火車下鋪的"坐權"之爭,根源是什么
  6. 至今仍懸疑的轟動全網的三大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