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中國社會各種過眼煙云、變幻莫測的事情多得很,一些人的興衰榮枯、起落沉浮尤其耐人尋味,其中突出的一個,就是繼公知群體后,中國新興的買辦集團在世人心中也發霉也變臭了。
曾幾何時,中國公知群體在中國社會風光無兩,這些人號稱具有強烈國際意識、超前思維,有突出的獨立思考的能力,挾西方先進思想之利器,在改革開放的輿論場上舞文弄墨、招朋引類、呼風喚雨,以現代中國的啟蒙者自居,其中一些人甚至公開放出話來說,他們的目標,就是要成為現代中國的帝師,也就是說,在思想意識上要讓中國最高領導層都聽從他們的擺布,成為他們手里的工具。為此,公知群體在中國上下著實作妖了好一陣子,譬如“寧可十年不將軍,不可一日不拱卒”之類。
但現如今的情形卻十分凄慘。作為一個群體,公知們已陷入滅頂之災,一個簡單的事實是,如今沒有什么人再敢以“公知”名號自詡,相反倒是避之唯恐不及,雖然一些人其言其行仍是公知那一套,但如果你要給他貼上公知的標簽,那他就要堅決否認、極力抗辯,甚至可以說,現如今中國幾乎沒有任何人敢于自認是中國公知,這是一種多么干凈徹底的情形!
為什么會這樣呢?
因為公知這個名號已經成了臭不可聞的垃圾,現在中國幾乎人人都知道公知這種東西的本質、本色與本來面目,因而它也就成了過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了。
中國公知這樣一種命運并非是獨一無二的個例,現在,人們驚奇地發現,當代中國的新興買辦集團正在重蹈中國公知的覆轍,也在走一條相同或相似的發展道路。
同公知群體一樣,曾幾何時,新興的買辦集團在中國也一度趾高氣昂、空目一切,成為萬眾仰視的高端人物。在“致富光榮”的大潮下,他們成了當代中國脫穎而出最成功的人士,成長為現代中國的“精英”,被人們看做是發展中國的主力、中國進步的象征,成為人們爭相效仿學習的榜樣,肩負著引領中國社會前進方向的歷史使命(參閱筆者2011年文章《中國已成為富豪的天堂——也說中國為什么盛產億萬富豪》)。總之,人們曾普遍對這些大富大貴的人寄予了厚望。
但人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有錢就變壞”在這些人身上同樣成了普遍現象。幾十年間,中國的新興的買辦集團把“財富直線上升、道德直線墮落”的升降規律演繹得淋漓盡致,人們一般都用驕奢淫逸來形容歷史上那些暴發戶,可當代中國的新興的買辦集團的所作所為已經不足以用這四個字來表達了,無論是個人修養,還是家國情懷,這些人都一概作妖“作”得花樣翻新,在中國演繹出很多古今中外都未曾有過的人間活劇,什么海天盛宴,直喝人妻鮮奶,帶幼女養大享用,用腳投票,RUN出國外,等等,至于衣食住行等日常豪奢,則更是每每都能創造出普通老百姓做夢都想不出來的奇跡……
經過這樣一番窮奢極侈地作妖,無需他人來批判攻擊,新興的買辦集團自己就給自己掘好政治與歷史墳墓。現在的情形是,他們在中國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已經相當暗淡了,人們都清楚他們到底是些什么東西了,因而再也無復過去那種高大上的榮光;他們的政治與精神影響減弱了,過去他們走到哪里人們都對之畢恭畢敬,現在除了那些想從他們身上揩油水的掌權者還繼續熱衷與之為伍打得火熱外,有理性有氣節的人都開始對他們敬而遠之,唯恐因此染上銅臭味;他們社會價值微薄了,過去人們以為這些人在發展市場經濟上貢獻很大,現在看,這樣的認知相當片面,人們還越來越多與越來越清楚地看到其鼠偷狗盜、坑蒙拐騙的另一面。綜合衡量下來,他們的貢獻遠遠抵不上他們的破壞,相應地,其正面作用與負面作用已開始反轉了,即負面大于正面。一個接一個樹立起來的楷模紛紛倒塌崩潰,使得整個新興的買辦集團的社會形象集體性地淪陷。中國真的需要這些買辦、真的離不開這些富豪嗎?中國人民正越來越深入、越來越全面地思考這個重大的政治與歷史問題。
說到這里,也許有人會問,公知是公知,買辦歸買辦,為什么把這兩個群體捆綁在一起加以議論評判呢?
我們說,原因在于這兩個群體之間高度關聯,因為他們都是市場經濟的產物,也都是在新自由主義土壤上孽生出來的東西,同為改革開放以來的時代“精英”,簡單地說,就是一個藤上的兩只瓜,本質基本一樣,只是長出來的型狀各自不同而已。這一點,決定他們必然走出一條相同的歷史道路,盡管各自的節點有先有后,但卻歸宿相同。現在,中國不需要公知,這已經成為定論,未來對于新興的買辦集團也必然歸于這樣的結論。
繼公知群體后,新興的買辦集團在世人心中也發霉變臭了,這樣一種天地翻覆的世事輪回令人感慨萬端,尤其不能不承認的是,中國社會的自我修復與修正能力還真的是很強大,中華民族的愛國精神真的很頑強,為此我們只能重溫前人的一句名言,那就是“人間正道是滄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