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特科夫致斯大林電:前線狀況和中國參戰問題(1950年7月20日)》——關于毛澤東接見金日成的談話記錄:
金日成又說,他的代表受到了毛澤東的接見,毛對朝鮮戰事很感興趣。但他的代表什么也說不出,因為他對戰爭各方面的情況并不太了解。
會談中,毛澤東提出了這樣一些問題:朝鮮同志怎么看——美國人是否將在朝鮮長期參戰。在此,毛還加了這么一句話:美帝國主義是最兇惡的帝國主義,他們是不會完全撤離朝鮮的,為了贏得勝利,他們會向朝鮮投入很多自己的軍隊。
金日成是否想過這樣一問題,如何撤退,從哪里開始后撤,命令部隊停止向敵人進攻,以便保存自己的主力。
毛接著又問了一個問題:金日成和朝鮮勞動黨中央是否想過向其他國家求助,以便后者派自己的部隊來援助朝鮮。如果有過這樣的請求,那么中國人也可以派自己的軍隊去朝 鮮。中國方面已為此準備了 4個軍,共32萬人。
如果我們以外籍軍團的方式派遣自己的軍隊進入朝鮮,那么,就不會因此而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請金日成仔細考慮一下,并于8月10日以前向我們通報自己的意見。
上述內容可見,朝鮮戰爭初期,毛主席根據美軍介入現實,最早、極其敏銳的提出朝鮮軍隊注意撤退的問題,料想到了最危險的狀態。
(2)解放軍出版社《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作戰部部史》記載:
8月23日 作戰部在中南海作戰室,研究侵朝美軍戰略企圖和可能采取的行動。認為:朝鮮半島南北長840余公里,東西寬200公里至360里,在這個兩頭大中間細的狹長地帶,人民軍的戰線南北長400余公里,主力集中于南部洛東江一帶,美軍在其峰腰部攔腰一刀是最致命的;仁川港距漢城僅30余公里,美軍在該地登陸最能實現其戰略意圖,因此麥克阿瑟可能組織大批部隊在海岸封凍前于仁川登陸。雷英夫和成普遵照李濤的交待,將上述判斷報告了周恩來,并隨周恩來向毛澤東詳細匯報了麥克阿瑟的戰略企圖和將在仁川登陸的判斷,得到了毛澤東和周恩來的肯定。毛澤東指示立即采取3條措施:一是檢查東北邊防軍各項戰備工作,嚴令其在9月底前完成一切作戰準備,保證隨時出動作戰;二是將敵人可能在仁川登陸,朝鮮人民軍要做應付最壞情況的準備等,告訴朝鮮和蘇聯方面,供他們參考;三是總參謀部和外交部,要隨時密切注視朝鮮戰場的情況變化。之后,作戰部會同外交部,根據毛澤東的指示,將美軍可能在仁川登陸的判斷,通告了朝鮮駐中國大使李周淵。
毛主席戰略敏銳度極強,反反復復提醒,但是沉浸在“即將勝利”之中的斯大林和金營長(金日成曾任東北教導旅一營營長)就是聽不進去。
(3)《什特科夫致外交部電:朝鮮詢問蘇聯對中國出兵的態度(1950年8月29日)》:
“8月26日,金日成通過政府電話向我通報,根據他所掌握的情報,美國人打算在仁川和水原地區實施登陸。朝方擬采取必要措施來加強上述地區的防務。”
(4)《斯大林告知金日成對朝鮮人民軍作戰問題的建議(1950年8月28日)》
聯共(布)中央祝賀金日成同志及其戰友在偉大的朝鮮人民解放斗爭中,在金日成同志領導下取得的輝煌勝利。聯共(布)中央毫不懷疑,外國干涉者將很快地被趁出朝鮮。
(5)《俄羅斯解密檔案選編·中蘇關系》第3冊第44~第45頁:
斯大林對1950年8月29日朝鮮請求援助的態度回答是“在革命遇到困難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要堅持下去。他同時答應再向朝鮮提供200架飛機。”
在毛主席給出了重要提醒之后,金營長也逐漸反應過味道來,但是荒唐的是——斯大林的敏銳程度竟然還不如金營長,還在空想勝利。
《毛澤東與抗美援朝》(中央文獻研究室工作者:逄先知 李捷):
毛澤東在1950年10月2日起草的給斯大林的電報中說:“還在今年四月間,金日成同志到北京的時候,我們就告訴他,要嚴重地注意外國反動軍隊侵略朝鮮的可能性。七月中旬、七月下旬和九月上旬,我們又三次告訴朝鮮同志,要他們注意敵人有從海上向仁川、漢城前進切斷人民軍后路的危險,人民軍應當充準備,適時向北撤退,保存主力,從長期戰爭中爭取勝利。所有這些建議都未能引起朝鮮同志的注意,以致陷入敵人預先設好的圈套,人民軍主力被敵人切斷。”
可見,毛主席的提醒是最早的,對問題的發現是最敏銳的,金營長晚了幾步,但是也想亡羊補牢,最晚的、最遲鈍的、最愚蠢的、最空想主義的、最盲目樂觀的,就是斯大林!金營長實際上給斯大林背了一半鍋。
(6)1951年5月26日,毛澤東:《對美英軍目前只宜打小殲滅戰》
歷次戰役證明我軍實行戰略或戰役性的大迂回,一次包圍美軍幾個師,或一個整師,甚至一個整團,都難達到殲滅任務。這是因為美軍在現時還有頗強的戰斗意志和自信心。
可見,這是對整個朝鮮戰爭的長期戰局總結。這時,毛主席更加認清了敵我裝備差距懸殊,反對打大殲滅戰。
為了打落敵人的這種自信心以達最后大圍殲的目的,似宜每次作戰野心不要太大,只要求我軍每一個軍在一次作戰中,殲滅美、英、土軍一個整營,至多兩個整營,也就夠了。現在我第一線有八個軍,每個軍殲敵一個整營,共有八個整營,這就給敵以很大的打擊了。假如每次每軍能殲敵兩個整營,共有十六個整營,那對敵人打擊就更大了。如果這樣做辦不到,則還是要求每次每軍只殲敵一個整營為適宜。
可見,打小殲滅戰,這是毛主席制定的長期戰術,更是以后長期每次要作戰的戰術。可見,毛主席實事求是的制定戰術,反對乞丐和龍王比寶、以卵擊石,堅持實事求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避實擊虛,集中優勢,各個擊破。
這就是說,打美、英軍和打偽軍不同,打偽軍可以實行戰略或戰役的大包圍,打美、英軍則在幾個月內還不要實行這種大包圍,只實行戰術的小包圍,即每軍每次只精心選擇敵軍一個營或略多一點為對象而全部地包圍殲滅之。這樣,再打三四個戰役,即每個美、英師,都再有三四整營被干凈殲滅,則其士氣非降低不可,其信心非動搖不可,那時就可以作一次殲敵一個整師或兩個、三個整師的計劃了。
可見,毛主席堅持量變到質變的作戰,逐漸隨著我軍戰斗力增加和美軍的減少,再積小勝為大勝。
過去我們打蔣介石的新一軍、新六軍、五軍、十八軍和桂系的第七軍,就是經過這種小殲滅到大殲滅的過程的。我軍入朝以來五次戰役,已完成這種小殲滅戰的一段路程,但是還不夠,還須經過幾次戰役才能完成小殲滅戰的階段,進到大殲滅戰的階段。
主席提出要經過一個階段,可見這是毛主席制定的長期的作戰方針,是戰略性的、階段性的總結,標志從大戰役殲滅向小戰術殲滅的戰略性規劃轉變,這是實事求是的——因為我們打不起重大戰役。
至于打的地點,只要敵人肯進,越在北面一些越好,只要不超過平壤、元山線就行了。
以上請你考慮電告。
注意——這是以后打零敲牛皮糖的地點設想,屬于總的軍事方針。毛主席講越往北越好,這是之后長期作戰的一個設想。在之后的長期作戰之中,越往北地形越好,越有利于暴露敵人側翼,有利于我們殲滅敵人。
毛主席心里清楚,敵人不可能有足夠的實力全面突破三八線、到平壤、元山一線的,按當時的敵我實力,我們有信心也有足夠的實力把敵人放進來殲滅。
越往北,敵人就越容易被我們切斷退路、打掉側翼,而且敵人當時的實力情況下,即使裝備差距懸殊,但是敵人兵力有限(敵人才34萬,我們有六十萬),敵人真的上來也不可能構成巨大威脅的。
(7)1951年5月27日,彭德懷復電毛澤東:
軍事方針的指示是完全正確的,當按照執行。惟目前敵利用機械化追擊截擊,我三、九兩兵團很多部隊被隔斷,送不上糧,運不回傷員,相當混亂。原擬保持淮陽、平康、安邊地區(鐵原至元山線),現均有放棄之可能,元山亦難保存。根據以上情況,第三番部隊請提前入朝,以防止局勢惡化和打開目前局面。
彭德懷堅決同意執行毛主席的正確軍事方針,可見這是長期的總方針。
同時,彭老總強調了當時元山有危險,請求第三番部隊提前入朝。可見他也按著主席講的在執行——不讓敵人過元山線。
主席的底線就是平壤——元山線。不能超平壤、元山線,也就是要保住平壤和元山,保證足夠安全。彭總雖然擔心,但是實際上主席算的很清楚,我們馬上來新的軍力,美軍沒實力真的闖到元山的。
1951年5月27日,毛主席約見陳賡和從前線回國的志愿軍參謀長解方,指出:
(一)志愿軍總的政治任務是輪番作戰。消滅美英軍九個師(幾個雜牌旅、營全計在內),則可解決朝鮮問題。打法上同意彭總提出的不斷輪番各個殲滅敵人的方針,即“零敲牛皮糖”的辦法,每軍一次以徹底干脆殲滅敵一個營為目標。一次戰役使用三四個軍(也可多一點),其他部隊整補待機,有機會就打。如此輪番作戰,在夏秋冬三季內將敵人削弱,明春則可進行大規模的攻勢。如能提前于夏秋兩季達到削弱敵人目的,即可于冬季打大仗,求得一次大量殲滅敵人。(二)應加強政治工作,使全體干部和戰士對朝鮮戰局的長期性、艱苦性有充分認識與思想準備,但同時應指出勝利條件,強調克服困難,戰勝困難。(三)組織上,完全同意“統一集中,減少層次,精干組織,提高效率”的原則。兵團最好取消,加強志愿軍司令部和軍,變為精干指揮所也可以。(四)入朝部隊六個月左右換班,調到朝鮮北部或我國東北、華北休整三個月左右,再參加作戰。西南第三番三個軍已到華北,干部太缺,短期內不能出動。楊兵團兩個軍已準備好,可隨時出動。(五)除注意建設與加速空軍出動外,目前重點是加強反戰車武器與防空武器,部隊則應大力提倡打戰車、打飛機。會見后,解方當天將毛澤東的談話要點電告彭德懷、樸一禹、韓先楚、王政柱、杜平。
在這里,毛主席實事求是的強調了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堅持打小殲滅戰,反對盲目硬拼。
同時,毛主席也明確告訴將軍們——兩個軍可隨時出動,我們有足夠的軍力,不用怕,美軍打不倒平壤和元山,沒實力全面越過三八線!
(8)斯大林給毛主席的電報(斯大林軍事空想主義的重要證據,供大家一樂)
我看過了您給彭德懷關于打英美軍戰術的電報。該電報中所述計劃,我覺得是冒險的。這樣計劃僅能成功地實施一次或兩次。英美軍很易識破這種計劃,從而他們會改變其戰術,使你們不可能每次都不受損失地把敵主力引到北面。
斯大林在這里嚴重低估了志愿軍的引誘能力、詐術實施能力。之后兩年多的時間,志愿軍多次可以成功誘敵深入、零敲碎打,弄得敵人頭疼的很,后來豬排山戰役八進八出就是典型!
如果你們在前線后方有構筑很好的防御工事,能迅速將敵主力吸引到這里,那么在這種條件下倒不妨再冒險試一試采用這一計劃。然而,據我所知,你們目前在朝鮮尚無這樣的工事。
斯大林這里顯然是沒看懂主席的戰術思想,而且不了解朝鮮戰局。
我們誘敵深入不是防御工事的問題,而是根據美軍實力給他們量身定制的正確戰略。即使沒有所謂的工事,美軍也沒有足夠的實力“突破”,他們是沒有實力真的到平壤、元山的。
因此,這里的危險性就在于,英美軍一旦識破了你們的計劃,就不會給你們以實施機動的可能性。而由于你們是第4次重復這一計劃,那也就很容易被英美軍識破。
關于誘敵深入,我們不是第四次重復,我們之后作戰計劃是要千千萬萬次小規模重復,而且重復誘敵深入的方式也是變幻無窮的。
只要有足夠的引誘能力、詐術實施能力,我們就足以成功誘騙敵人上當。豬排山戰役我們撤出去了八次,誘敵深入,八進八出,只要有足夠的引誘能力、詐術實施能力,我們就足以多次誘敵深入消滅敵人。
此外,還應考慮到,英美軍向北推進時,將一道接一道地建立起新的防線,從而使你們在一旦需要實施進攻時難以不付出巨大損失就能突破英美軍防線。這當然是我們不愿意看到的。
這里可見斯大林根本不了解前線實際情況。
就英美軍隊當時的實力實際情況來看,他們即使裝備實力強、不適合被大規模殲滅,但是人數有限,是沒有足夠的實力全面越過三八線、占領平壤和元山的。他們自己也知道——越過三八線,以他們有限的兵力,他們自己反而危險了!
拿蔣介石軍隊作類比,這也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因為:第一,你們現在所對付的是不同的軍隊;第二,還沒有任何根據可以認為,英美軍會像蔣介石那樣愚蠢,使你們能夠按照你們的選擇每次殲滅敵一個整營地殲滅其軍隊。
實際上斯大林這里嚴重低估了志愿軍的機動能力、引誘能力、詐術實施能力。實踐證明,英美軍隊在之后兩年的戰斗中,就是可以被我們多次小規模誘敵深入、通過零敲牛皮糖一口一口吃掉很多的。
不是英美軍隊蠢,更不是蔣介石的軍隊蠢,而是志愿軍作戰的機動能力、詐術實施能力太強,所以容易吸引敵人上鉤。蔣介石如果蠢,他就不會成功的在國民革命時期算計你斯大林、把蘇聯耍得團團轉,然后狠狠插一刀了!
還應注意到,如果平壤再次落入敵人手里,這一方面會降低朝鮮人民和朝鮮軍隊的士氣,另一方面將提高英美軍隊的士氣。
英美裝備再強大,也沒有足夠的實力打到平壤的,斯大林顯然是嚴重脫離了當時戰場的實際情況。后來毛主席發電報批評了斯大林這個錯誤。
?看來你們將要準備一次重大的戰役,其目的當然不是為了局部機動,而是為了給英美軍以沉重打擊。
這就是斯大林的軍事空想主義!盲目的、不顧敵我裝備懸殊差距的鼓吹重大戰役,這不是別人強加給斯大林的,這是斯大林自己嘴里說出來的。可見斯大林的思想嚴重脫離戰場實際,遠遠落后于于毛主席的部署。
我軍連續進行了五次大規模戰役,而且和敵軍武器裝備差距極其懸殊,已經被敵人摸清了“禮拜攻勢”、已經難以進行像打麥克阿瑟那樣大規模的突襲戰役了,我們和英美硬碰硬的打“重大戰役”、搞“沉重打擊”,這不是和博古、李德一樣的搞 “乞丐和龍王比寶”嗎?!讓我們打“重大戰役”,斯大林這是明擺著想讓我們送死!
我們沒有采納斯大林的錯誤建議,毛主席的“零敲牛皮糖”戰術構想在我軍得以有效貫徹。
(9)1951年5月31日,毛主席致電彭德懷:
“各電均悉。(一)你令各軍堅決阻止敵人于金化、鐵原、朔寧一線及其以南地帶的計劃,將四十二軍主力調至伊川以東地區、將四十七軍調至南川、新幕地區的計劃,都是很對的,望堅決執行。(二)楊成武兩個軍可即調動入朝,以一個軍代替四十七軍修飛機場兼顧海防,以一個軍代替四十二軍防衛元山方向的可能登陸。(三)為防止偽首都師由襄陽向北竄擾元山,必須使用一個有戰斗力的師于高城、通川之線,人民軍有此力量否?(四)六十軍一八○師的情況如何(在第五次戰役第二階段的作戰中,中國人民志愿軍第60軍第180師因處置失當,被敵機械化部隊包圍于芝巖里地區,遭受嚴重損失。),甚以為念?”
這時彭總指揮我軍堅持在鐵原一帶遲滯敵人,也符合毛主席的戰略要求,和越往北越有利于打小殲滅戰并不沖突。
在誘敵深入前,要先盡可能消耗遲滯一下敵人,減少敵人的力量,這樣更有利于之后逐漸誘敵深入,更有利于向北打小殲滅戰打的扎實。?
就像張家口戰役,我們的戰略方針也是撤出張家口,誘敵深入。但是不能直接就撤,我們要在張家口內部及附近先遲滯一下敵人,這樣更有利于消耗敵人力量、為更有利的撤出張家口做準備。
所以當時毛主席強調:“集中主力適當地區待敵分路前進,殲滅其一個師(兩個團左右),得手后看情形如有可能,則再殲滅其一部,即可將敵第一次進攻打破……”同時張家口應秘密進行疏散,準備于必要時放棄之。”最終,按著毛主席的要求,我們先在東線殲滅了敵人兩萬多力量,之后主動撤出,給傅作義就留了一座空城。
也正是在6月初時候,毛主席準備致電斯大林,糾正斯大林的軍事盲動主義錯誤,并告訴他沒啥可擔心的,美軍沒本事打到平壤元山一線。
(10)同日,毛主席致電彭總
“請答復下列問題:(一)楊口、華川、漣川之線以北文登里、金化、鐵原、朔寧之線以南地帶過去所筑陣地堅固程度如何,我軍扼守此線不讓敵進,而于該線尋機多打小殲滅戰,以求逐步削弱敵人,可能性如何?(二)你是否正在部署在文登里、金化、鐵原、朔寧之線以北,金城、平康、伊川、南川店之線以南地帶構筑第二道防御陣地,扼守該線的可能性如何?(三)四十二軍在陽德地區,四十軍在沙里院地區做了工事否?”
可見毛主席不同意斯大林的“重大戰役”,堅決強調要打小殲滅戰(后逐漸退出鐵原)
(11)1951年6月3日,毛主席致電斯大林,指出斯大林的錯誤
因為我軍技術條件比敵人差得很遠,無法迅速解決朝鮮問題,而決定用長期戰爭的方針去解決它,則需要有一個逐步削弱敵人的階段,然后轉到最后解決問題的階段。
告訴他,重大戰役打不起!美軍裝備實力太強,我們只能一點點敲碎他們。
在削弱敵人的階段中,打的地點和打的方法,必須適合情況。在三八線附近地區,山地甚多,利于防御,距后方近,補給較易。而在漢城附近及漢城以南這兩個條件就差遠了。
所以,越往北越好,要從三八線以南的地方撤回來,越往北越有利于我們作戰,有利于積極防御、誘敵深入打小殲滅戰。
在美國不向朝鮮增加大量兵力(例如增加三至四個師)及不從我后方海岸線大舉登陸的條件下,就敵人現有兵力來說,它是不可能越過平壤、元山線的。幾個月來,敵人因為兵力不足,對于越過三八線附近的臨津江也不敢冒險。而對于我們,則希望它越過臨津江,便于打擊它。因為臨津江以北是朝鮮境內橫寬距離最長的地方,敵人一越過該江,它的右翼就完全暴露出來,利于我軍打擊。
可見,毛主席所講的越往北越好是完全正確的。他們裝備占優勢,我們兵力占優勢。裝備敵強我弱,我們不能大規模殲滅他們;人數我眾敵寡,敵人也沒有足夠的兵力實現越過三八線的目標。
所以越往北越好,敵人到來三八線以北,反而有利于我們集中優勢兵力一點點消滅這些兵力有限、側翼暴露的敵人了——我們沒實力過三八線向南,敵人也沒實力過三八線向北,這正是我們可以把敵人趕到三八線、實現朝鮮停戰的重要原因。所以,斯大林的擔心壓根不存在。
敵人現在不但火力很強,戰斗意志也還未衰落。我軍過去總想用大包圍的方法,企圖一次解決敵人一個至幾個整師,結果沒有達到目的,而包圍和殲滅敵軍的幾個連至一二個營的機會則較多。因此,不要做現在我軍還不能做到的事,不要企圖打大規模的殲滅戰,而應精心設計,尋找機會,多打小規模的殲滅戰。這樣就可能逐步削弱敵軍,振奮我軍士氣,并可減少我軍傷亡。
可見,毛主席強調,不能打無準備無把握的仗,我們人數多,敵人兵力有限,敵人無法大規模殲滅我們,我們可以憑借人數優勢讓敵人不敢越過三八線,越向北越有利于我們對敵人零敲碎打。但是我們武器裝備弱,敵人也可以憑借裝備優勢不讓我們整建制的殲滅他們。所以不能奢望對敵人打重大戰役!
我軍每次進攻時,只能由戰斗員自己攜帶七天的糧食和彈藥。用完了,停下來,等候補給。如果沒有解決敵人,只好撤回來。這是因為敵人用大量空軍封鎖我軍戰線的近后方,我們的車輛大部被擊毀,糧彈送不上去。敵人已經完全明了我軍的這種情況。當我軍前進時,它就全線后撤。等候我軍糧彈用完,它就舉行反攻。我們現正組織人力運輸隊,使用最原始的手推車,試圖解決這個火線上運送糧彈的問題。
毛主席實事求是的指出——敵人已經摸清了我們的后勤弱點、摸清了我們的禮拜攻勢,我們發動“重大戰役”已經無法成功打擊敵人了。真的發動“重大戰役”,就會被敵人用磁性戰術大規模消滅的。
敵人已增加了坦克,我們正在想辦法增強反坦克的火力。蘇聯的高射武器起了很大的作用,四月份和五月份打下了二百多架敵機。征服敵人的坦克,則還要想辦法。此外,大炮也還要增強。
主席說的很清楚——必須有足夠的裝備實力,我們才可以出擊!之后,斯大林總認為沒有好的防御工事無法保住平壤和元山、無法遲滯美軍,但是實際上是他還沒理解透美軍沒有足夠的實力全面越過三八線、打到平壤和元山。但是,斯大林還鼓吹過要打“重大戰役”,顯然斯大林一腦袋漿糊,不知兵,幻想著重大戰役,非要把和敵人裝備差距懸殊的我軍往死路上引。
毛主席絲毫不聽斯大林胡扯,獨立自主的領導我軍打小殲滅戰、一點一點的零敲牛皮糖,從來沒有再打過一次“重大戰役”。到1953年,貫徹“零敲牛皮糖戰術”的“冷槍冷炮運動”消滅了5.2萬名“聯合國軍”,其戰果和影響不亞于一場“重大戰役”。這時毛主席軍事思想的勝利,也是斯大林的軍事空想主義的失敗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