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雙石|“瀘定橋會議”宜稱為“瀘定會議”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根據(jù)中央紅軍過瀘定的行軍序列和日程,這個會議的日期、地點以及與會者,尚有相當大的商榷和考證余地

  目前,有關(guān)長征的史籍中,均記載了中央紅軍飛奪瀘定橋后,黨中央領(lǐng)導(dǎo)人曾在瀘定橋召開了一次會議。這個記載的依據(jù),主要是與會者陳云同志的回憶。回憶者當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回憶時又是當年與會者中唯一尚健在者,所以其回憶文字在史證史據(jù)上有著較高的權(quán)重,采信度應(yīng)該是相當高的。

  然而,上個世紀90年代,有關(guān)部門又公布了許多長征檔案文電,又有不少長征親歷者的日記問世。這就使我們有了對相關(guān)歷史事件從佐證、旁證的角度予以更嚴謹?shù)目剂繖C會。因為,史學(xué)考證有“孤證不立”的原則,只有一個當事人回憶至少是在考證上是有瑕疵的。

  陳云同志的證言在《陳云年譜》中可見——

  5月31日陳云隨中央縱隊進入瀘定縣城。當晚,出席有張聞天、周恩來、毛澤東、朱德、王稼祥、劉少奇等人參加的中共中央負責(zé)人會議。陳云后來回憶說:“瀘定橋會議是紅軍奪取瀘定橋的當天晚上,在過了瀘定橋的一個地方(是在房子里,不是在外面)召開的參加會議的有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張聞天、王稼祥和我。劉少奇[1]、博古、劉伯承是否參加記不清了。會議主要決定了兩件事:一是紅軍向北走雪山草地一線,避開人煙稠密地區(qū);二是派我去上海恢復(fù)白區(qū)黨的組織。”[2]

  但是,根據(jù)中央紅軍過瀘定的行軍序列和日程,這個會議的日期、地點以及與會者,尚有相當大的商榷和考證余地。筆者根據(jù)各種相關(guān)檔案文獻、有關(guān)人員日記等判讀剖析后擬就此文,與各位愛家和方家,以及相關(guān)史志工作者們商榷探討。

一、軍委縱隊從安順場抵達瀘定的日程及途中宿營地

  根據(jù)中革軍委部署,當時中央紅軍西岸部隊的行軍序列為:紅二師(先頭是紅四團)一軍團部、紅五軍團和軍委縱隊前梯隊,軍委縱隊后梯隊,紅三軍團、紅一軍團二師五團(大樹堡佯動后隨主力跟進),紅九軍團及軍委干部團三營。

  紅二師及紅一軍團部于1935年5月29日當晚進抵瀘定,21時,林彪向中革軍委及繼進的紅五軍團首長發(fā)出了報捷電[3]。根據(jù)軍委縱隊(應(yīng)為后梯隊)30日部署電和軍委三局政治委員伍云甫同志日記記載,軍委縱隊(應(yīng)為后梯隊)29日晚宿營灣東,30日晚宿營奎武(伍日記根據(jù)訛音寫作“科五”),31日晚抵達瀘定橋。

  請參見《朱德關(guān)于我軍迅速通過大渡河向天全地域集中的部署致各軍團電(1935年5月30日22時)》和伍云甫5月29、30日日記記載。

  1.朱德關(guān)于我軍迅速通過大渡河向天全地域集中的部署致各軍團電

  (1935年5月30日22時)

  林、聶、劉、彭、楊、董、李、羅、何、左、劉、陳、宋、鄧、蔡:

  A.我一軍團先頭部隊昨已攻占瀘定橋,敵向天全退。劉敵約一旅昨向巖子上我干部團陣地攻擊,并迂回我右側(cè)高山,我干部團退守鋪沙崗。

  B.我野戰(zhàn)軍以迅速過河集中天全地域、尋求作戰(zhàn)機動之目的,定明三十一日開始行動如下:

  ⒈一軍團(缺兩個團應(yīng)向天全(瀘定橋至天全二百四十五里前進,行程可走七十至八十里,在門坎上、昌河壩、兩路口之線,并偵察天全方向敵情及其附近地形、人家、給養(yǎng)條件,電告軍委二師應(yīng)留一個團并帶電臺在化林、龍八布之線繼續(xù)警戒,以掩護干部團北進。劉參謀長則留瀘定橋待歸總部。

  ⒉五軍團仍歸林、聶指揮,其主力應(yīng)經(jīng)瀘定橋跟一軍團后跟進,宿營地點由林、聶規(guī)定。五軍團應(yīng)另留一個營,以主力在瀘定橋西岸前出至二里[壩]向康定警戒,以一個連監(jiān)護鐵索橋。

  軍委縱隊前進至瀘定橋、沙壩之線。

  ⒋三軍團進至芝泥壩(注:應(yīng)為杵泥壩)、楂維(注:應(yīng)為咱威)、科五(注:應(yīng)為奎武)之線。

  ⒌第五團應(yīng)趕至摩西面

  ⒍九軍團、游擊隊及干部團第三營均歸羅、何指揮,進至灣東、施藥坪注:應(yīng)為什月坪之線。

  ⒎干部團(缺第三營)沿河北岸進至德拖(應(yīng)為得妥)地域,向來路嚴密警戒,并扼阻追敵。

  C.各部須沿途補充糧米。

  朱

  三十日廿二時[4]

  2.伍云甫1935年5月29、30、31日日記

  五月二十九日上午雨、下午晴

  由野大坪注:應(yīng)為葉大坪,今雙坪村)附近出發(fā),經(jīng)田灣、猛虎崗至灣東宿營,行程七十里。與中央三隊同駐一廟內(nèi),檢出一部分材料送四科保管。是日越過三座大山,最大約二十里。

  五月三十日 晴

  由灣東經(jīng)桂花坪在磨西面大休息,經(jīng)磨岡嶺(高十里)至科五(注:應(yīng)為奎武)宿營。是日,到磨西面時,發(fā)生肚痛、甚烈。

  五月三十一日 晴、夜間雨

  六時由科五注:應(yīng)為奎武)出發(fā),經(jīng)楂維(注:應(yīng)為咱威)楚泥壩(注:應(yīng)為杵泥壩)大休息,捉到反動地主田子良搜出臘肉等物。經(jīng)大鐵索橋至瀘定縣宿營(七十里,沿大渡河上行)。[5]

二、毛澤東等人在此間的行軍日程與陳云回憶難以互洽

  據(jù)毛澤東的兩位警衛(wèi)員陳昌奉、闕中一回憶,毛澤東當晚在磨西的天主教堂宿營,并于次日(30日)下午到達瀘定。而且并沒有在瀘定城住宿。[6]——這也就是說,毛澤東等是先于軍委縱隊(后梯隊)到達瀘定的。根據(jù)林伯渠從5月31日~6月3日日記載可知,與毛澤東同一天到達瀘定的還有博古、張聞天等。

  五月三十一日,曇。早六時由瀘定行,行五十里經(jīng)冷磧到興隆壩(龍八埠)宿營。

  今晚開少數(shù)民族(夷民)會,博古同志意見:⒈夷民尚末形成一民族;⒉須要在階級上側(cè)重聯(lián)絡(luò)白夷。

  我主張?zhí)岢觯篈、民族自決;B、區(qū)域自主。

  閑說話中未將側(cè)重白夷事加力說明。

  六月一日,雨。早六時半行,行二十里到化林坪宿營。

  午后五時縱隊部開會,洛甫同志報告:渡河以后A、能渡河之三點:⑴黨與軍委戰(zhàn)略正確;⑵)紅軍英勇;⑶群眾擁護。

  B、今后任務(wù)四點:⑴提高士氣消滅敵人;⑵鞏固和擴大部隊;⑶加強赤化工作(地方工作;⑷瓦解白軍。

  C、繼續(xù)開展反右傾:A、過分估計敵人力量;B、不信自力;C、渡河后茍安心理。

  六月二日,雨。原地休息一天。擬文件。

  六月三日,曇。早五時半行,行一百○五里到水子地宿營。[7]

  由此可證,毛澤東、張聞天、博古在軍委縱隊前梯隊中(朱德、周恩來、陳云、王稼祥在軍委縱隊后梯隊中),當晚已到達龍八埠(今興隆)并召開了會議且有發(fā)言,當然也就不可能參加陳云回憶中31日晚上的“瀘定橋會議”了。

  軍委縱隊這種前后梯隊的行軍序列,也出現(xiàn)在兩個月后的草地行軍中。根據(jù)《聶榮臻關(guān)于部隊行動情況致林彪電(1935年8月22日6時)》,當時毛澤東、博古、張聞天等也是率軍委前梯隊隨徐向前、陳昌浩所率右路軍右翼部隊行動,而軍委縱隊(后梯隊)則隨林彪、聶榮臻所率右路軍左翼部隊行動。[8]

三、軍委的部署及其變化過程與陳云回憶也難以互洽

㈠5月30日22時,中革軍委與林彪、聶榮臻同時發(fā)出了兩個意圖不同的電報

  中軍委的部署電的意圖為:“一軍團(缺兩個團應(yīng)向天全(瀘定橋至天全二百四十五里前進,行程可走七十至八十里,在門坎上、昌河壩、兩路口之線,并偵察天全方向敵情及其附近地形、人家、給養(yǎng)條件,電告軍委。二師應(yīng)留一個團并帶電臺在化林、龍0布之線繼續(xù)警戒,以掩護干部團北進。劉參謀長則留瀘定橋待歸總部。”[9]而林彪、聶榮臻則建方“攻取化林坪乘勝進展”:“化林坪分縣為我軍今后前進必經(jīng)之路,建議明日一、五軍團向化林坪分縣前進,殲滅該敵,奪取隘口,并乘勝進展瀘定橋以五軍團少數(shù)部隊鞏固之。”[10]

  一軍團部隊實際上執(zhí)行的是林、聶建議電(很可能得到了已到達瀘定橋的毛澤東的同意),31日軍委縱隊到后也認可了林聶部署。軍委30日22時部署電的內(nèi)容實際上沒有付諸實施(沒有翻馬鞍山向天全前進而是經(jīng)化林坪向漢源前進)。

㈡5月31日~6月2日上午,中革軍委的部署并沒有體現(xiàn)出要“向北走雪山草地一線,避開人煙稠密地區(qū)”的意圖

  5月31日22時,中革軍委的部署電實際上就是林、聶日前22時的建議:

  我野戰(zhàn)軍以攻占化林坪,迅速前進清溪,各個擊破兩劉(劉湘、劉文輝部隊約三個旅,并迅速控制富林渡口,拒阻中央軍北渡之任務(wù)定明六月一日行動如次:

  一軍團(缺第五團)及五軍團于攻占化林坪后即戰(zhàn)備前進至坭頭地域,并準備二號攻占清溪,以一部續(xù)向富林前進軍委縱隊進到化林坪;三軍團趕到甘露寺、瀘定橋之線,并全部渡河完畢。九軍團等部趕到魁五、磨西面之線。 [11]

  6月1日凌晨2時,林、聶報告已攻占化林坪。[12]

  當日19時,中革軍委作出6月2日部署:

  我野戰(zhàn)軍以迅速攻占清溪,并迂回滎經(jīng),各個消滅劉敵部隊和控制富林渡口,扼阻南岸追敵,以便向天全、蘆山轉(zhuǎn)移之目的,部署明二日行動如次:一軍團及五軍團應(yīng)續(xù)向清溪前進并攻占之;三軍團有直取滎經(jīng),以便迂回清溪或向北直取天全、蘆山的任務(wù)軍委縱隊及干部團主力進至高橋、化林坪地域;九軍團有扼守并控制瀘定橋的任務(wù)。[13]

  根據(jù)該電內(nèi)容可以判讀出:中革軍委擬攻占清溪,控制富林渡口扼阻南岸中央軍和川軍追敵,獲得籌糧及體整的時機。雖然也對紅三軍團提出了“直取滎經(jīng),以便迂回清溪或向北直取天全、蘆山的任務(wù)”,但仍然沒有表現(xiàn)出“向北走雪山草地一線”的意圖。

  直至6月2日中午,中革軍委仍然沒有變動這個部署:

  林、聶:

  已令彭雪楓[l]率十二、十三兩團,本日開三道橋、頭道橋之線,并受你們指揮,以加強我右縱隊。彭帶5515電臺,并帶有南桂二密及紅字表,望與聯(lián)絡(luò)。

  朱

  六月二日十二時[14]

㈢中革軍委緊急改變部署,全軍轉(zhuǎn)向敵天(全)蘆(山)防線

  當晚22時,中革軍委緊急改變部署——這是一個大轉(zhuǎn)折:放棄奪取清溪和“迅速控制富林渡口,拒阻中央軍北渡”的意圖,改取全軍立即轉(zhuǎn)向,突破敵天(全)蘆(山)防線。意圖非常明白無誤:前進方向已指向?qū)毰d方向,擬經(jīng)寶興或大邑翻越雪山一線,與紅四方面軍取得會合!

  林、聶、彭、楊、董、李、羅、何、彭雪楓、左、劉、鄧、蔡:

  A.據(jù)林、聶電,清溪有劉敵第五旅和第四旅殘部及劉湘一混成旅,冷飯溝有其一部。另楊森一旅在漢源場、富林。估計川敵有集中上述四個旅大部固守清溪,相機出擊,同時在榮經(jīng)及榮經(jīng)通化林坪的新路上并以一部扼守的可能。

  B.我野戰(zhàn)軍以放棄攻取清溪、榮經(jīng),迅速奪取天全、蘆山之戰(zhàn)略要點的目的,定明三號起行動部署如下:

  ⒈一軍團(缺第五團)及五軍團為右縱隊,仍歸林、聶指揮,取道胡莊街、涼風(fēng)頂、牛屎坡、石坪、小河子及其以西平行路,向蘆山或天全前進。明三號應(yīng)以佯攻清溪姿勢,留五軍團佯攻和監(jiān)視清溪及冷飯溝之敵,并接應(yīng)五軍團之一營和一連及一師偵察隊和一步兵連歸隊。一軍團則進至碗廠、石坪之線,派先遣隊搶占小河子、花灘兩渡口,并準備如遇清[溪]敵出擊,應(yīng)即協(xié)同五軍團擊退之。明日行動具體部署應(yīng)由林、聶規(guī)定,并準備在石坪、小河子繼續(xù)掩護中央縱隊前進。

  ⒉三軍團、軍委縱隊及第五團為中央縱隊,以戰(zhàn)備姿勢取道化林坪、大橋頭、水子地向天全前進。明三日雪楓率十二、十三兩團經(jīng)泥頭、泥巴山開新廟子,向清溪、榮經(jīng)警戒。三軍團主力(缺兩個團)起至水子地、寶興廠之線。軍委前梯隊至大橋頭,后梯隊干部團主力及第五團在化林坪、鹽水市之線,并補充糧米。

  ⒊九軍團為左縱隊,由瀘定直向天全前進。明三日起羅先率兩個營輕裝以兩天半行程趕占天全,何率其余部隊暫留瀘定。

  C.一、五軍團及雪楓部隊沿途須收集電線,以便架橋。

  朱

  二日廿二時[15]

  中革軍委緊急改變部署的緣由,很可能是因為黨中央領(lǐng)導(dǎo)人收悉了當日由紅四方面軍領(lǐng)導(dǎo)人張國燾、徐向前、陳昌浩發(fā)出的這份電報——

  中央:

  紅軍西路軍先頭部隊指揮員望轉(zhuǎn)呈朱德、毛澤東、恩來諸同志:

  一、我們已派一小隊向西南進占懋功,與你們?nèi)÷?lián)絡(luò)。你方先頭部隊確取[聯(lián)]絡(luò)后,請即飛示以后行動總方針。我方情況請問我先遣之指揮員同志,即可得知大概也。

  二、川西一帶情況,都有利于我們消滅敵人作戰(zhàn),鞏固之后方根據(jù)地,確是兵心分頰把握的。

  三、一切詳情以后再說,特先數(shù)語,略過大概。

  國燾、昌潔、向前

  二日[16]

  這肯定中共中央領(lǐng)導(dǎo)人期盼中的好消息,收到這個電報后,已在化林坪會聚了的他們,理所當然的要集會研究討論。所以,在這個時候,他們作出了重大改變的這個部署,才算結(jié)結(jié)實實地體現(xiàn)出“紅軍向北走雪山草地一線,避開人煙稠密地區(qū)”[17]的意圖。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一、“瀘定橋會議”宜定名為“瀘定會議”這次會議的召開地點應(yīng)為化林坪而非瀘定城,因為只有在化林坪,中共中央主要領(lǐng)導(dǎo)人才會匯集一處,有了開會議事的條件。二、“瀘定會議”的時間應(yīng)為1935年6月2日下午或晚上,因為在這個時候,黨中央領(lǐng)導(dǎo)人在作出了與“紅軍向北走雪山草地一線,避開人煙稠密地區(qū)”相呼應(yīng)相吻合的部署。

  謹擬此文,與各位方家商榷和參考。

注釋

  [1]劉少奇時任紅三軍團政治部主任,當天應(yīng)還未到達瀘定(紅三軍團先頭部隊當晚才趕到瀘定附近)。

  [2]《陳云年譜(修訂本)上》第203~第204頁,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年6月第1版。

  [3]《林彪關(guān)于紅四團已攻占瀘定橋致朱德等電(1935年5月29日21時)》,《紅軍長征·文獻》(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第360頁,解放軍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4]《朱德關(guān)于我軍迅速通過大渡河向天全地域集中的部署致各軍團電(1935年5月30日22時)》,《紅軍長征·文獻》(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第361~第362頁,解放軍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5]《伍云甫長征日記》,《紅軍長征日記》第195頁,檔案出版社1986年6月第1版。

  [6](《陳昌奉同志回憶毛主席長征時期在瀘定的革命活動(1975年8月29日)(王永模等記錄)》,《紅軍長征在瀘定》第281~第282頁,瀘定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瀘定縣文物管理局編2021年6月編;《闕中一同志談長征中毛主席經(jīng)過瀘定時的一些情況(1975年8月7日)(王永模等記錄)》,《紅軍長征在瀘定》第272頁,瀘定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瀘定縣文物管理局編2021年6月編。可以認為,軍委縱隊前梯隊當晚也在此間宿營。

  [7]《林伯渠長征日記(1935年5~11月)》,《中共黨史資料·第64輯》(中共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第2頁,中共黨史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8]《聶榮臻關(guān)于部隊行動情況致林彪電(1935年8月22日6時)》,《紅軍長征·文獻》(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第641頁,解放軍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9]《朱德關(guān)于我軍迅速通過大渡河向天全地域集中的部署致各軍團電(1935年5月30日22時)》,《紅軍長征·文獻》(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第361~第362頁,解放軍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10]《林彪、聶榮臻關(guān)于攻取化林坪乘勝進展的建議致朱德電(1935年5月30日22時)》,《朱德年譜(1886~1976)·上》(新編本)第501頁,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陳宇編《紅軍長征年譜(中)》第883頁,藍天出版社2026年6月第1版。

  [11]《朱德關(guān)于攻占化林坪致各軍團、軍委縱隊及干部團首長電(節(jié)錄)(1935年5月31日22時)》,《朱德年譜(1886~1976)·上》(新編本)第502頁,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12]《林彪、聶榮臻關(guān)于已占領(lǐng)化林坪致朱德電(1935年6月1日2時)》,《紅軍長征·文獻》(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第363頁,解放軍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13]《朱德關(guān)于6月2日行動部署致各軍團及軍委縱隊首長電(節(jié)錄)(1935年6月1日19時)》,《朱德年譜(1886~1976)·上》(新編本)第502頁,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14]《朱德關(guān)于彭雪楓率兩團帶電臺開往三道橋、頭道橋之線致林彪、聶榮臻電(1935年6月2日12時)》,《通信兵·文獻(上)》(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第485頁,解放軍出版社2017年1月第1版。

  [15]《朱德關(guān)于我軍奪取天全、蘆山的行動部署(1935年6月2日22時)》,《紅軍長征·文獻》(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第364~第365頁,解放軍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16]《張國燾、陳昌浩、徐向前關(guān)于派一部進占懋功與中央紅軍取聯(lián)絡(luò)致中共中央電(1935年6月2日)》,《紅軍長征·文獻》(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第471頁,解放軍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17]筆者對該句中的“草地”存疑,因為兩河口會議后發(fā)起的松潘戰(zhàn)役,就是為了避免過草地,所以不太可能在這個時候提出要走“草地”一線。

  茶馬重鎮(zhèn)化林坪——極有可能是“瀘定橋會議”的真正召開地

附:有關(guān)文電和日記

林彪、聶榮臻關(guān)于攻取化林坪乘勝進展的建議致朱德電

  (1935年5月30日22時)

  朱主席:

  ㈠本日二師(缺五團)及軍團直屬隊統(tǒng)已至瀘定橋東岸縣城,第一師主力集中龍八布、冷磧一帶,一部與化林坪附近隘口之敵對峙。

  ㈡化林坪分縣為我軍今后前進必經(jīng)之路,建議明日一、五軍團向化林坪分縣前進,殲滅該敵,奪取隘口,并乘勝進展,瀘定橋以五軍團少數(shù)部隊鞏固之。

  ㈢化林坪附近共有敵約二團,正趕筑工事。

  ——《林彪、聶榮臻關(guān)于攻取化林坪乘勝進展的建議致朱德電(1935年5月30日22時)》,《朱德年譜(1886~1976)·上》(新編本)第501頁,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陳宇編《紅軍長征年譜(中)》第883頁,藍天出版社2026年6月第1版。

朱德關(guān)于攻占化林坪致各軍團、軍委縱隊及干部團首長電(節(jié)錄)

  (1935年5月31日22時)

  我野戰(zhàn)軍以攻占化林坪,迅速前進清溪,各個擊破兩劉(劉湘、劉文輝部隊約三個旅,并迅速控制富林渡口,拒阻中央軍北渡之任務(wù),定明六月一日行動如次:

  一軍團(缺第五團)及五軍團于攻占化林坪后即戰(zhàn)備前進至坭頭地域,并準備二號攻占清溪,以一部續(xù)向富林前進軍委縱隊進到化林坪;三軍團趕到甘露寺、瀘定橋之線,并全部渡河完畢。九軍團等部趕到魁五、磨西面之線。

  ——《朱德關(guān)于攻占化林坪致各軍團、軍委縱隊及干部團首長電(節(jié)錄)(1935年5月31日22時)》,《朱德年譜(1886~1976)·上》(新編本)第502頁,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林彪、聶榮臻關(guān)于已占領(lǐng)化林坪致朱德電

  (1935年6月1日2時)

  朱主席:

  化林坪已占領(lǐng),一、五軍團即追擊前進,詳情另告。

  林、聶

  一日二時

  ——《林彪、聶榮臻關(guān)于已占領(lǐng)化林坪致朱德電(1935年6月1日2時)》,《紅軍長征·文獻》(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第363頁,解放軍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朱德關(guān)于六月二日行動部署致各軍團及軍委縱隊首長電(節(jié)錄)

  (1935年6月1日19時)

  我野戰(zhàn)軍以迅速攻占清溪,并迂回滎經(jīng),各個消滅劉敵部隊和控制富林渡口,扼阻南岸追敵,以便向天全、蘆山轉(zhuǎn)移之目的,部署明二日行動如次:一軍團及五軍團應(yīng)續(xù)向清溪前進并攻占之;三軍團有直取滎經(jīng),以便迂回清溪或向北直取天全、蘆山的任務(wù);軍委縱隊及干部團主力進至高橋、化林坪地域;九軍團有扼守并控制瀘定橋的任務(wù)。

  ——《朱德關(guān)于6月2日行動部署致各軍團及軍委縱隊首長電(節(jié)錄)(1935年6月1日19時)》,《朱德年譜(1886~1976)·上》(新編本)第502頁,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張國燾、陳昌浩、徐向前關(guān)于派一部進占懋功與中央紅軍取聯(lián)絡(luò)致中共中央電

  (1935年6月2日)

  中央:

  紅軍西路軍先頭部隊指揮員望轉(zhuǎn)呈朱德、毛澤東、恩來諸同志:

  一、我們已派一小隊向西南進占懋功,與你們?nèi)÷?lián)絡(luò)。你方先頭部隊確取[聯(lián)]絡(luò)后,請即飛示以后行動總方針。我方情況請問我先遣之指揮員同志,即可得知大概也。

  二、川西一帶情況,都有利于我們消滅敵人作戰(zhàn),鞏固之后方根據(jù)地,確是兵心分頰把握的。

  三、一切詳情以后再說,特先數(shù)語,略過大概。

  國燾、昌潔、向前

  二日

  ——《張國燾、陳昌浩、徐向前關(guān)于派一部進占懋功與中央紅軍取聯(lián)絡(luò)致中共中央電(1935年6月2日)》,《紅軍長征·文獻》(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第471頁,解放軍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中革軍委對紅一、三軍團的行動部署

  (1935年6月2日)

  中革軍委命令:由林彪、聶榮臻統(tǒng)一指揮紅1軍團(缺第5團)和紅5軍團為右縱隊取道胡莊、涼風(fēng)頂、牛尿坡、石坪、小河子及其以西平行路,向蘆山前進,并掩護中央縱隊的行動。

  紅3軍團經(jīng)龍八布、化林坪、開長壩之線向滎經(jīng)偵察,查明小河子、經(jīng)譚到天全的道路、里程、住戶和給養(yǎng)條件等,以便迂回清溪或向北直取天全、蘆山。

  ——陳宇編:《紅軍長征年譜(中)》第892頁,藍天出版社2026年6月第1版。

朱德關(guān)于彭雪楓率兩團帶電臺開往三道橋、頭道橋之線致林彪、聶榮臻電

  (1935年6月2日12時)

  林、聶:

  已令彭雪楓[l]率十二、十三兩團,本日開三道橋、頭道橋之線,并受你們指揮,以加強我右縱隊。彭帶5515電臺,并帶有南桂二密及紅字表,望與聯(lián)絡(luò)。

  朱

  六月二日十二時

  ——《朱德關(guān)于彭雪楓率兩團帶電臺開往三道橋、頭道橋之線致林彪、聶榮臻電(1935年6月2日12時)》,《通信兵·文獻(上)》(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第485頁,解放軍出版社2017年1月第1版。

朱德關(guān)于我軍奪取天全、蘆山的行動部署

  (1935年6月2日22時)

  林、聶、彭、楊、董、李、羅、何、彭雪楓、左、劉、鄧、蔡:

  A.據(jù)林、聶電,清溪有劉敵第五旅和第四旅殘部及劉湘一混成旅,冷飯溝有其一部。另楊森一旅在漢源場、富林。估計川敵有集中上述四個旅大部固守清溪,相機出擊,同時在榮經(jīng)及榮經(jīng)通化林坪的新路上并以一部扼守的可能。

  B.我野戰(zhàn)軍以放棄攻取清溪、榮經(jīng),迅速奪取天全、蘆山之戰(zhàn)略要點的目的,定明三號起行動部署如下:

  ⒈一軍團(缺第五團)及五軍團為右縱隊,仍歸林、聶指揮,取道胡莊街、涼風(fēng)頂、牛屎坡、石坪、小河子及其以西平行路,向蘆山或天全前進。明三號應(yīng)以佯攻清溪姿勢,留五軍團佯攻和監(jiān)視清溪及冷飯溝之敵,并接應(yīng)五軍團之一營和一連及一師偵察隊和一步兵連歸隊。一軍團則進至碗廠、石坪之線,派先遣隊搶占小河子、花灘兩渡口,并準備如遇清[溪]敵出擊,應(yīng)即協(xié)同五軍團擊退之。明日行動具體部署應(yīng)由林、聶規(guī)定,并準備在石坪、小河子繼續(xù)掩護中央縱隊前進。

  ⒉三軍團、軍委縱隊及第五團為中央縱隊,以戰(zhàn)備姿勢取道化林坪、大橋頭、水子地向天全前進。明三日雪楓率十二、十三兩團經(jīng)泥頭、泥巴山開新廟子,向清溪、榮經(jīng)警戒。三軍團主力(缺兩個團)起至水子地、寶興廠之線。軍委前梯隊至大橋頭,后梯隊干部團主力及第五團在化林坪、鹽水市之線,并補充糧米。

  ⒊九軍團為左縱隊,由瀘定直向天全前進。明三日起羅先率兩個營輕裝以兩天半行程趕占天全,何率其余部隊暫留瀘定。

  C.一、五軍團及雪楓部隊沿途須收集電線,以便架橋。

  朱

  二日廿二時

  ——《朱德關(guān)于我軍奪取天全、蘆山的行動部署(1935年6月2日22時)》,《紅軍長征·文獻》(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第364~第365頁,解放軍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林伯渠日記

  (1935年5月31日~6月3日)

  五月三十一日,曇。早六時由瀘定行,行五十里經(jīng)冷磧到興隆壩(龍八埠)宿營。

  今晚開少數(shù)民族(夷民)會,博古同志意見:⒈夷民尚末形成一民族;⒉須要在階級上側(cè)重聯(lián)絡(luò)白夷。

  我主張?zhí)岢觯篈、民族自決;B、區(qū)域自主。

  閑說話中未將側(cè)重白夷事加力說明。

  六月一日,雨。早六時半行,行二十里到化林坪宿營。

  午后五時縱隊部開會,洛甫同志報告:渡河以后A、能渡河之三點:⑴黨與軍委戰(zhàn)略正確;⑵)紅軍英勇;⑶群眾擁護。

  B、今后任務(wù)四點:⑴提高士氣消滅敵人;⑵鞏固和擴大部隊;⑶加強赤化工作(地方工作;⑷瓦解白軍。

  C、繼續(xù)開展反右傾:A、過分估計敵人力量;B、不信自力;C、渡河后茍安心理。

  六月二日,雨。原地休息一天。擬文件。

  六月三日,曇。早五時半行,行一百○五里到水子地宿營

  ——《林伯渠長征日記(1935年5~11月)》,《中共黨史資料·第64輯》(中共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第2頁,中共黨史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伍云甫日記

  (1935年5月30日~6月4日)

  五月三十日 晴

  由灣東經(jīng)桂花坪在磨西面大休息,經(jīng)磨岡嶺(高十里)至科五宿營。是日,到磨西面時,發(fā)生肚痛、甚烈。

  五月三十一日 晴、夜間雨

  六時由科五出發(fā),經(jīng)楂維在楚泥壩大休息,捉到反動地主田子良搜出臘肉等物。經(jīng)大鐵索橋至瀘定縣宿營(七十里,沿大渡河上行)。

  六月一日 晴

  六時由瀘定經(jīng)安樂壩,在冷碳大休息,至龍八布宿營(行程五十里,沿大渡河下行)。五分隊前進至化林坪。是日劉、吳,二十九分隊歸;靳子云調(diào)三科。拆壞電瓶。

  六月二日 雨

  七時出發(fā),十時至花林坪(縣治)。下午開班長以上干部會議(張報告渡過大渡河的勝利),因事未參加。

  六月三日 晴

  在化林坪休息。前梯隊預(yù)備出發(fā)未果。下午敵機在山背擲彈,二、九分隊經(jīng)過。

  六月四日 陰

  五時由化林坪出發(fā),經(jīng)大橋頭、寶興場至水子地宿營(約一百〇五里)。途遇敵機轟炸,局傷三人一馬。拆九分隊電瓶一只。

  是日,除開始上十五里路的山及最后上五里路的山外,其余均是下山路。是日,三科、六、九分隊合住。

  ——《伍云甫長征日記》,《紅軍長征日記》第195~第196頁,檔案出版社1986年6月第1版。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烏有之鄉(xiāng)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wǎng)絡(luò)無版權(quán)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zé)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心情表態(tài)

  • 1
  • 2
  • 3
  • 长篇小说《黑与白》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敢于戰(zhàn)斗,善于戰(zhàn)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3.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huán)境”
  4. 兩個草包經(jīng)濟學(xué)家:向松祚、許小年
  5. 烏克蘭逃兵
  6. 殖人哭了:還是中國好,別來美國做牛馬了
  7.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chǎn)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8.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9. 到底誰“封建”?
  10. 王忠新:清除內(nèi)奸遠遠難于戰(zhàn)勝外敵——蘇聯(lián)“肅反運動”功不可沒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guān)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敢于戰(zhàn)斗,善于戰(zhàn)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9. 我國的社會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問題:內(nèi)卷,失業(yè),學(xué)歷貶值…
  10.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shù)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fēng)”,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fā)問!
红色旅游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