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爭中,面對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空中力量,年輕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空軍臨危受命,敢于“空中拼刺刀”,在實戰中取得了令世人震驚的輝煌戰績,產生了一大批空戰英雄。毛澤東稱贊:志愿軍空軍是一鳴驚人,一鳴驚世界!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后,人民空軍組建尚不滿1年,僅有2個殲擊師、2個轟炸師、1個強擊師,作戰飛機不足200架。飛行員大部分是從陸軍中選拔,那時他們正進行噴氣式戰斗機改裝訓練,平均飛行時間只有幾十個小時,缺乏空戰經驗。這時,美國用于朝鮮戰場的空中力量共有飛機近1200架,活動十分猖狂。
為了保衛重要目標,協同地面部隊作戰,中央軍委決定組成志愿軍空軍參戰。志愿軍空軍的基本任務是:奪取并保持重要地區的局部制空權,保衛重要運輸線、軍事目標和工業目標,支援地面部隊作戰。
1950年12月,中國人民志愿軍空軍正式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由于任務緊迫,志愿軍空軍所有殲擊部隊都采取邊打邊建、邊打邊訓、以老帶新的辦法,實行輪番作戰。
志愿軍空軍的米格-15戰斗機
志愿軍空軍抗美援朝作戰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50.12——1951.9)
進行參戰準備和實戰鍛煉
志愿軍空軍根據部隊剛剛組建,技戰術水平和空戰經驗缺乏的特點,為取得空軍作戰的組織指揮、空中戰斗和地面保障經驗,決定先以少量部隊掩護交通運輸線,進行實戰鍛煉。
1950年12月21日,志愿軍空軍第4師第10團第28大隊進駐安東(今丹東)基地,準備參戰。1951年1月21日,該大隊在清川江橋上空首次同美國空軍編隊遭遇,空戰中大隊長李漢擊傷其F-84戰斗轟炸機1架。1月29日,在新安州地區的空戰中,李漢又擊落、擊傷F-84各1架。這是志愿軍空軍首次擊落美國空軍的飛機,打破了美國空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交火不久,美國空軍參謀長范登堡便大發感嘆:“幾乎在一夜之間,中國便成了世界上空軍力量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志愿軍空軍第4師第10團第28大隊首次出擊前,大隊長李漢作戰前動員。
初戰勝利,部隊受到很大鼓舞,更增強了空戰殲敵的信心。繼第28大隊之后,第4師其他部隊相繼進駐安東基地參加作戰。通過實戰鍛煉,獲得了空戰經驗,提高了部隊的作戰能力。至1951年9月,志愿軍空軍結束實戰鍛煉,正式參戰。
第二階段(1951.9——1952.6)
配合地面部隊進行反“絞殺戰”
1951年7月10日,戰爭雙方開始停戰談判。美軍為向朝中軍隊施加軍事壓力,于8月中旬趁朝鮮北部發生特大洪水之機,發動大規模以破壞鐵路為主要目標的“絞殺戰”,把連接志愿軍前方與后方的鐵路、公路橋梁作為封鎖轟炸的重點。志愿軍空軍為配合地面部隊進行反“絞殺戰”,從9月中旬開始增加每日出動的次數和飛機架次,與美國空軍進行大規模的空戰。1951年秋至1952年春,美國空軍從國內選調一批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王牌飛行員”到朝鮮作戰。志愿軍空軍也陸續增調殲擊機部隊參戰。
1952年2月10日,志愿軍空軍第4師大隊長張積慧在空戰中,將美空軍號稱“成績最高的噴氣式飛機王牌駕駛員”戴維斯擊落,在美引起震動。美遠東空軍司令威蘭發表特別聲明,稱戴維斯被擊斃是對遠東空軍的一大打擊,是一個悲慘的損失。
至1952年5月底,志愿軍空軍在反“絞殺戰”期間,共有殲擊機部隊18個團參戰,擊落敵機122架,擊傷41架。由于志愿軍空軍積極作戰,迫使美國空軍放棄對安州、西浦、價川三角地區的封鎖。1952年6月,美軍歷時10個月的“絞殺戰”以失敗而告終。
第三階段(1952.6——1953.7)
保衛重要目標
美“絞殺戰”失敗后,從1952年夏季開始,除繼續破壞交通運輸線外,將空中突擊重點轉向工業、農業和軍事設施,連續組織大規模的空中戰役,破壞朝鮮北部水力發電系統、水利灌溉系統和軍隊補給系統。
1952年6月23日,美空、海軍聯合出動500多架轟炸機,在100余架戰斗機的掩護下對鴨綠江上的拉古哨發電站和朝鮮境內的赴戰、長津、虛川等水力發電廠同時進行轟炸,并在隨后的一周內每日出動300~600架次繼續轟炸發電系統和交通樞紐。志愿軍空軍在友軍空軍的協同下,與地面防空部隊配合,積極保衛清川江以北的重要目標和交通運輸線,并將戰術性掩護作戰過渡到戰役性防空作戰。
1952年冬,志愿軍空軍組織部隊進行輪番作戰,要求將空中戰線推進到清川江以南,以減輕美國空軍對志愿軍地面部隊的壓力。1952年冬至1953年春,美國空軍將F-86飛機增加到300余架,組織了一次新的封鎖交通線戰役,并派飛機越過鴨綠江偷襲志愿軍空軍返航飛機。志愿軍空軍不斷派出多梯隊小機群連續進至清川江以南截擊美機,多次迫使其中途棄彈南逃。從5月13日開始,一連數日,美軍出動大量轟炸機,對德山、慈山、龜城、泰川等地的水庫堤壩進行反復的轟炸。志愿軍空軍每日出動大量飛機同其進行大規模的空戰,這場空中交戰一直持續到停戰前夕。
志愿軍空軍英雄集體“王海大隊”
志愿軍空軍在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中,完成了作戰任務,獲得了重大的戰績。在2年8個月作戰中,志愿軍空軍共戰斗起飛2457批26491架次,實戰366批4872架次,共擊落敵機330架,擊傷95架。
志愿軍空軍由不會空戰到學會空戰,由打小機a群到能打大機群;由單一機種作戰,到多機種聯合作戰;由只能在晝間簡單氣象條件下作戰,到能夠在晝間較為復雜的氣象條件下和夜間簡單氣象條件下作戰。有10個驅逐航空兵師21個團672名飛行員,2個轟炸航空兵師的3個大隊28個機組,59733名地面人員得到實戰鍛煉。
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陳列著一架繪有9顆紅星的米格-15比斯殲擊機,就是王海當年駕駛過的戰機。
戰后,志愿軍空軍根據志愿軍領導機關的指示,褒獎在抗美援朝作戰中有卓越貢獻的人員,評定了英雄、模范、功臣,頒發了抗美援朝勛章和獎章。一級英雄、特等功臣有王海、劉玉堤、孫生祿、趙寶桐、張積慧、魯珉等6人;二級英雄有12人;三等功以上的功臣共有8000多人,立集體三等功以上的單位300多個,其中立集體一等功的單位6個,立集體二等功的單位2個。特等功臣16名,一等功臣68名,其中有21人獲得英雄模范稱號。
張積慧的特等功獎狀
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愿軍空軍有116名年輕飛行員壯烈犧牲。他們用寶貴的生命和一腔熱血,書寫了不朽的空戰傳奇,留下了永遠讓人熱血沸騰的國家記憶!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