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永遠的友誼,只有永恒的利益——摘自《世界金融五百年》下冊第一章
《世界金融五百年》(上、下冊)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1年7月第一版
沒有永遠的友誼,只有永恒的利益
很少有人會想到19世紀的英國與俄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會聯合起來形成協約國。這兩個國家在中亞、遠東、非洲地區都存在著嚴重的利益沖突,沒有直接開戰就算老天保佑了。法國與意大利一直不和,1882年,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在維也納結成三國同盟后,也很少有人會想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意大利會中途叛變,投靠了英、法、俄協約國集團。
其實,國家與國家之間并無永恒的友誼,只有永恒的利益。這利益的紐帶中最為緊密的則是金融。首先看英法之間的關系,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英法之間金融聯系極為緊密,權傾一時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更在其中起到潤滑劑的作用,扮演了兩國中間聯系人的角色。羅氏家族在英格蘭銀行與法蘭西銀行的黃金儲備上起到了平衡作用,確保英法貨幣政策不會發生沖突。
1906~1907年,全球發生了大規模的貨幣危機與經濟危機。危機是從美國開始的。當時美國已成為全球金融投機的聚集地。大量歐洲資本涌入紐約,僅1906年就有5億美元的歐洲資本流入美國。這些以英國為主的歐洲資本采用短期信貸的方式間接參與投機活動。而哈里曼、摩根財團等金融寡頭則在股票市場進行大規模投機活動,有意制造市場動蕩以攫取暴利。他們先低價收購股票,再將股市行情哄抬上去,高價拋售大量股票賺取巨額利潤。
投機的暴利又讓規模更高的外國資金流入美國,結果,美國的工業與房地產投資規模急劇擴大,各種產品與原料的價格也隨著水漲船高。投機者們為了賺取更多的錢,開始囤積居奇,甚至有意制造“煤荒”、“鐵荒”等產品供不應求的假象。結果,庫存的大量增加導致對貨幣的需求日益增長。最終,資金開始變得短缺了,歐洲資本大量抽回。 1907年3月13日 ,美國股市暴跌。僅僅在這一天中,鐵路股價就下跌了20%,紐約交易所全部市值下跌了20億美元,當時美國的GDP才不過200億美元。
美國的危機迅速蔓延到整個國際經濟體系,英國成為歐洲各國中受害最深的國家,許多企業完全陷入停頓,失業人數驟增。貨幣危機導致信貸狀況惡化,黃金、白銀等貴金屬自然成了各國銀行追逐的目標。1906年11月,為了穩定金融,吸引美國的黃金流入,英格蘭銀行將利率提高到6%。但仍然有大量黃金被巴西、印度和持有大量英鎊紙幣儲備的國家從倫敦提走。利率越高,貸款成本越高,企業經營的成本則越高,最終對整個社會經濟的繁榮造成影響,此外,黃金儲備越來越少,銀行體系的穩定性與信用也會受到嚴重影響。不過在羅氏家族的幫助下,法蘭西銀行出手相救,提供了大約價值140萬英鎊的黃金短期債務援助英國。這些黃金是英格蘭銀行的及時雨,4個月后利率便下降到4%。
但到了1907年8月,英國金融狀況又開始惡化了。英格蘭銀行不得不連續提高利率。兩個月后,羅氏家族再次從中斡旋,將法蘭西銀行的黃金儲備大量轉移到英格蘭銀行用作英鎊紙幣的發行儲備。但情況仍未好轉,1907年11月,英格蘭銀行的利率達到7%。羅氏家族又一次出面從法國募集260萬英鎊的黃金,自己又拿出40萬英鎊的黃金接濟英格蘭銀行。與此同時,美國向法國請求黃金支援卻慘遭拒絕。由此看來,作為當時全球最大的兩個債權國——英國與法國將自己的金融利益與貨幣利益牢牢地捆綁在一起,結成了堅固的金融同盟。這讓英法之間在政治上聯盟成為理所當然的事情。
盡管英俄之間似乎存在著不共戴天的仇恨與激烈的沖突,但法俄兩國卻是天然的伙伴。進入20世紀之后,法國從拿破侖二世時代的世界第二大工業和貿易國跌落到可憐的第四位,不但落后于英國和美國,最重要的是它還落后于敵對的德國。
統治法國的是擁有或控制著法國大部分財富的法蘭西銀行的股東們——著名的二百家族是自私而貪婪的金錢貴族。他們不必在金錢方面承擔任何風險,甚至不必提供太多的資金只靠政府的特許授權就可以大發橫財,成為巨富。政府慷慨地為二百家族所控制的企業提供了大部分資金,在需要時給他們的生意發放補貼以保障金錢貴族們不受損失,還錦上添花地高筑起關稅壁壘,使法國企業避開外國企業的競爭,從而確保他們毫不費力地獲得巨額利潤。
他們積聚了巨額財富之后卻變得越來越無視國家與民族的利益。那些擁有或者控制著大部分大型企業的二百家族通過政府的特許開發權、經營許可證、財政補貼以及高高筑起的關稅壁壘穩固著自己的地位,卻疏于國內外的競爭。但國家卻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價。法國的工業制成品出口只有那些沒有戰略價值的奢侈品:絲織品、佳釀葡萄酒、香水以及在世界時裝之都巴黎設計生產的女式衣帽。但是,再精美的絲織品,再高檔的葡萄酒與香水,即便遙遙領先于世界,也根本無法與德國的那些正在為克虜伯的大炮冶煉鋼鐵的巨大高爐相提并論。
擁有特權的實業家和金融家與參議員、眾議員和內閣部長沆瀣一氣,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拋到九霄云外。法國二百家族的統治者不但沒有把巨額的資金投入國內的企業中,反而把大眾的存款貸到國外。法國的老百姓不得不在薪水微薄的服務業中謀生,其中數百萬人陷于貧困之中。法國經濟因資金投入增長不足而處于停滯狀態。法國在國外投資高達450億法郎,其中25%投資于俄國。
法國與俄國之間正常的進出口貿易少得可憐。但僅在1895年,法國就貸給俄國10億法郎用來支付俄國從德國進口的軍火費。巴黎金融市場變成俄國借錢的專用場地。反過來說,貸款也是法國金融資本控制俄國的手段。為了對付夾在兩國之間強大的德國,擁有共同利益的法俄兩國形成了天然的同盟。
1905年,俄國敗于日本之后,如果俄國貨幣與信用體系崩潰的話,法國將遭受巨大損失,最終也會嚴重影響到英國。為了防止俄國的崩潰,摩根財團為俄國募集了8 900萬英鎊的國債,其中很大一部分在倫敦金融市場發行。英國終于也與俄國建立了緊密的金融聯系,幾年后的1907年8月,英俄兩國相互妥協,在彼堡得簽訂了雙邊協議,劃分了在亞洲的勢力范圍,正式建立同盟關系。
意大利在1862年統一之前只是一個政治分裂的地理名詞,甚至很多地區都被法國、德國占領。完成統一后的意大利仍未擺脫寄人籬下的經濟附庸地位。意大利的各種公、私金融業長期受外國金融資本的支配,與拉丁美洲的那些殖民地國家并無本質差別。銀行、礦山和鐵路投資均受到外國資本的控制,而意大利只能出口農產品來換取工業制成品。尤其是法國與意大利之間的金融宗主國與附庸國之間的關系表現得尤為明顯。以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法蘭西銀行為首的法國金融寡頭壟斷了意大利在國外市場發行的債券。法國資本在意大利的投資比在俄國的還要多,占到國外投資總額的30%。意大利政府則完全被法國金融家的意大利代理人所控制。
直到德、奧、意三國結盟之后,德國金融資本的介入才逐漸改變了法國人一家獨大的局面。德國金融資本于1894年建立了代表德國勢力的意大利商業銀行,又于1895年建立了意大利信用銀行。在德國金融資本的支持下,以德國通用電氣公司為首的大工業財閥進軍意大利,逐漸掌控了意大利工業的一個不小的份額。在這樣的情況下,拉丁民族的意大利成為日耳曼民族的德奧之盟國就毫不令人感到奇怪了。
但是,法國金融資本并不甘心將意大利拱手讓給德國人。1905年,法國興業銀行和信貸銀行聯手成立意大利金融公司,后改名為意大利貼現銀行。后來,巴黎的金融集團又創建了意大利省信貸銀行。法國人再次在金融上占據了主動權。1906年,意大利政府債券即將到期,要將舊債券轉換成新債券,也就是借新債還舊債。這項交易主要由羅氏家族法蘭西銀行所領導的辛迪加銀團負責,盡管其中有7家德國銀行,但德國人在10億法郎的債券中所占的份額要比法國少很多。在整個債券轉換的過程中,意大利一直與法國站在一起,這表明在三國同盟中意大利對德國與奧匈帝國的義務與束縛宣告終結。“一戰”爆發后,意大利見風使舵,與協約國達成秘密協定,1915年5月意大利參加協約國,三國同盟正式瓦解。
第一次世界大戰,血肉攪拌機
在西方國家,絕大部分人都將德國看成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唯一戎首。其實,這不過是一種卑污無恥的宣傳伎倆。德國并不是蠻橫兇悍的蠻族,英法也不是彬彬有禮的紳士,美國更不是挽狂瀾于即倒、扶大廈之將傾的民主斗士。
統一而強大的德國改變了歐洲格局,英法等老牌歐洲強國無不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德國隨時面臨著被肢解與瓜分的危險。對德國威脅最大的莫過于東面的俄國、西面的英法。歐洲陸戰對于德國來說意味著兩線作戰。為了確保能在最短的時間同時打贏兩場戰爭,從未參加過戰爭卻飽讀兵書的施里芬將軍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制訂出“施里芬計劃”。
根據施里芬的分析,俄軍雖大但不足為慮,因為俄國雖陳兵600萬,但軍事思想與裝備都很落后,俄國士兵甚至還有不少用綁了利刃的木棍做制式武器。此外,俄國鐵路網稀疏,軍事動員體制落后,俄軍的反應速度很慢,至少需要6周~8周才能完成對德國的軍事集結。因此,“施里芬計劃”的主要目標是法國。一旦開戰,兵力較少的東線德軍與奧匈帝國軍隊配合,牽制俄軍的進攻。同時,西線右翼德軍主力取道比利時進入法國,橫掃法國沿海后再從北、西、南三個方向包圍巴黎,繼而向東,從背后包抄德法邊境的法軍主力。西線左翼的任務則是抵御法軍主力的攻擊。迫使法國退出戰爭后,再利用德國密集發達的鐵路網集中兵力對抗俄國。
從“施里芬計劃”來看,德國無非是準備打一場很快結束的放大版的普法戰爭,不過寄希望于戰爭勝利之后索取高額賠款,并未有侵吞他國領土的欲望。實際上,當時各國政府都未想過要打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比如法國戰前計劃的對德戰爭費用是200億法郎,遠低于實際支出的1 200億法郎。它們都以為幾個月后就可以結束戰爭,擬訂一份皆大歡喜的和平協定。俄國人,要求保證歐洲斯拉夫人均置于自己的保護之下。德國人,要求獲取經濟殖民地,并永保本國安全。英國人,不把普魯士軍國主義摧毀誓不罷休。
法國人,不將德國肢解得支離破碎則夜不能寐。1914年,歐洲各國民眾擁上各大城市的街頭,欣喜萬分地從軍出征,都以為很快就會勝利班師。
遺憾的是,世事不能盡遂人愿。德軍統帥小毛奇略微修改了“施里芬計劃”,德軍就像一臺精密的機器一樣照計劃行事。剛開始似乎不可戰勝的德軍勢如破竹,勝利的果實就要唾手可得了。但最終在1914年8月,法軍總參謀長霞飛將軍率領的英法聯軍以兩倍于德軍的兵力將德軍的鐵蹄阻擋在了馬恩河地區,史稱“馬恩河會戰”。馬恩河會戰打破了德國人速戰速決的如意算盤。小毛奇得知會戰結果后便向德皇威廉二世直言道:“陛下,我們已經輸掉了戰爭。”
對于德國來說,西線轉入僵持局面,戰爭就必須要繼續打下去。戰爭對于普通的歐洲人來說,沒有贏家。在歷時4年的殘酷的塹壕戰中,各國的士兵變成了流血的工具,戰場變成了收尸場。整整一代歐洲青年男子都被拋入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個血肉攪拌機中,被榨成粉末。婦女則代替男子在田里耕種,在工廠做工。
真正的贏家:美國人
贏家是軍工生產商與提供貸款的金融家們,羅斯柴爾德家族就是大快朵頤的獵食者之一。早在19世紀末,羅氏家族就已插手協約國的軍工業。1888年,羅氏家族英格蘭銀行為英國海軍建造與裝備公司發行過股票,隨后不久又為馬克沁公司和諾登菲爾德公司的合并發行了190萬英鎊的股票和債券。羅氏家族也擁有了新成立的新馬克沁—諾登菲爾德公司大量的股份,還對公司經營具有直接的影響力。這兩家公司生產的馬克沁重機槍與諾登菲爾德機槍大名鼎鼎。尤其是馬克沁重機槍更是被譽為“大殺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躲在鐵絲網后的塹壕中的馬克沁重機槍像秋風掃落葉一般將步兵成千上萬地送入黃泉。在1916年的索姆河會戰中,德軍用馬克沁重機槍僅在一天之中就將6萬多英軍擊斃。倒在機槍下的士兵的血肉讓羅氏家族賺足了真金白銀。不久,世界各國都將馬克沁重機槍列為制式武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馬克沁重機槍仍然配備在德軍的二線部隊中。
對于金融家來說,沒有祖國,只有利益。從同盟國的角度來看,早在18世紀中期,所羅門•羅斯柴爾德掌管奧地利業務時,羅氏家族就控制了奧地利維特科威茲鋼鐵公司。維特克威茲公司在今天的捷克境內,周圍密布有大量煤礦,運輸成本低,利潤極為豐厚,早在1841年就已成為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統治區域內“最為非凡和多產的機構”。這家公司不僅為奧地利陸軍生產彈藥,還為奧地利海軍提供鋼鐵原料。盡管當時奧地利禁止猶太人建立工廠,也不允許涉足采礦業。但羅氏家族卻被特許可以進行鋼鐵、軍工的生產。不過,羅氏家族從戰爭中撈取的好處比起美國的寡頭大亨們卻是小巫見大巫。
美國人原本就是歐洲各國的移民,其中有1/10是德裔和大量反英的愛爾蘭后裔。歐洲發生戰爭,政府無論站在哪一方都會引起國內部分民眾的反對,因此從華盛頓時代開始美國便以中立主義為主流。威爾遜總統在“一戰”爆發后宣布美國保持中立:“這是一次對我們而言是無所作為的戰爭,他們之間的戰爭與我們沒有什么關系。”
但由于戰爭的需要,大量歐洲資金抽逃出美國經濟與金融體系,美國開始發生了嚴重的經濟衰退。美國內部也發生了分裂。那些祖籍德國、奧地利的美國人在心中支持同盟國,占美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英法裔則支持協約國。在戰時,這些歐洲后裔與各自的祖國開展貿易。到了1915年,戰爭雙方的訂貨卻刺激了經濟增長。到1917年4月,美國已將價值20多億美元的物資出售給英法為首的協約國。
從中立的角度來看,美國應該對交戰雙方不偏不倚,但嚴格地說,美國在保持中立時實質上已經卷入歐戰之中。對于美國來說,協約國的勝利,將削弱歐洲的優勢,提升美國的力量,但德國的勝利則意味著美國不可能獲取霸權。因為,德國是美國在世界市場上的主要競爭者之一。在當時的世界貿易中,德國占20.1%,而美國所占份額卻不超過17%。甚至在美洲,德國都在搶奪美國的市場。1913年,拉丁美洲對外貿易中,美國占28%,德國在很短的時間便上升到14.2%。一旦德國獲勝,美國在拉美的優勢將徹底瓦解。因此,美國開始倒向協約國,逐漸變成了協約國單方面的軍需供應國。美國成了協約國的倉庫和兵工廠。
1915年,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摩根財團成為協約國在美采購軍需品的代理人。英國政府價值5億美元的黃金被交送摩根財團保存,而摩根財團則以國債方式向美國采購5億美元的軍火。同年,美國政府向協約國提供了30億美元的貸款,用來幫助協約國購買美國軍火與其他補給品。英國這個老大帝國終于從瀕臨崩潰的邊緣緩過氣來,而美國經濟也隨之開始繁榮起來。美國的經濟繁榮與協約國捆綁在一起。如果協約國戰敗,美國將血本無歸。尤其重要的是,美國金融家與工業家的命運與協約國也緊密聯系在一起。1934年2月,共和黨參議員杰拉爾德•奈所成立的國會奈氏委員會的調查表明,美國1917年的參戰很大一個原因是金融家和軍火巨頭的操縱。這些人幾乎只與協約國做生意,他們不惜一切代價希望協約國取勝,這樣才能大賺其利。
在陸地上,德國正一步步取得勝利。而在海洋上,德國卻遭到英國的嚴密封鎖。英國海軍布雷北海對德國和歐洲中立國家設下很長的海軍封鎖線,并搜捕所有開往德國港口的中立國家的船只,尤其是裝載糧食到意大利、荷蘭和其他歐洲中立國以便轉運的德國船只。德國水面艦船力量薄弱,無法打破英國的封鎖。而德國糧食很大一部分依賴于進口,結果,德國面臨嚴重的饑荒。迫于無奈,德國只有用潛水艇來打破英國的海上封鎖。1915年2月,德國宣布實行無限制潛水艇戰,對環繞大不列顛和愛爾蘭領海以及英吉利海峽的敵國商船一律擊毀。事先不加警告,中立國的船只也不例外。
1915年5月,英國客輪“盧西塔尼亞”號被德國潛艇用魚雷擊中。船上有大量美國人死亡。美國聲稱“盧西塔尼亞”號裝載的是非戰爭物資,因此,德國用魚雷攻擊它是一種罪惡滔天的大規模謀殺。其實,英美政府完全是騙子。當時“盧西塔尼亞”號裝有數千箱運往英國的彈藥。威爾遜總統警告德國說,如果德國繼續攻擊民用船只的話,美國就將對德國宣戰。德國并不希望再增加一個強大的對手,因此,德國許諾不會再在沒有警告的情況下攻擊民用船只,并就“盧西塔尼亞號事件”表示道歉。美國政府為了安撫國內德裔與愛爾蘭裔美國人,接受了德國道歉,仍然在口頭上保持中立。
很多人認為,美國是有意讓自己的船只被德國人擊沉,以此激發美國人參加戰爭的熱情,并堵住孤立主義者與德裔、愛爾蘭裔的嘴。時任美國海軍助理部長后來的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便是這種政策的擁護者之一。他全力支持將武裝了的美國運輸船只派到歐洲交戰區,故意激怒德國海軍,讓德國人將美國船只擊沉,從而讓政府清除參戰的國內障礙。
到了1916年,美國通過船只對協約國的大量援助終于徹底激怒了德國。德國再次發動無限制潛水艇戰,不惜一切代價攻擊美國船只。德國潛艇戰的效果非常好,缺乏補給的協約國在陸地戰場的形勢急轉直下。1917年年初,隨著協約國戰場形勢的不利,美國開始有了爆發金融危機的苗頭。 1917年4月6日 ,美國對德宣戰。很快,德國人便投降了。
“一戰”給美國帶來了普遍繁榮,美國金融業迎來了飛躍性的大發展。不僅為戰爭融資而發行的國債擴大到了250億美元,自由公債發行量也達到了215億美元。美國股市規模更是得到了大幅擴張,尤其是和戰爭相關的鋼鐵行業發展更快。伯利恒鋼鐵公司股價從戰前的46美元飆升到了戰后的460美元,甚至一度達到600美元。資本市場投資者也由戰前的35萬增加到了數百萬之眾。
整個戰爭期間,僅摩根銀行就代英國發行了30多億美元的國債。英法等國則由于巨額逆差,不得不付給美國大量黃金,日益成為美國商品和付息貸款的市場。美國還借機收回了外國人所有的價值20億多美元的證券,從債務國變成了債權國。美國政府借給協約國的戰債約100億美元,成了20個國家的債主。它還把世界黃金儲備的40%掌握到了手里。
與金融業緊密相連,美國工業也因戰爭而突飛猛進。僅杜邦公司就為協約國提供了40%以上的軍需品,業務增長了176倍。“一戰”前,杜邦無煙火藥年生產能力為840萬磅。到1917年4月,也就是僅僅時隔兩年半,產量已經達到4.55億磅,增長54倍;員工總數則由5 300人增加到8.5萬人。杜邦公司在“一戰”中資產從戰前的7 500萬美元增加到1918年的3億美元,成為當時最大的壟斷公司之一。1918年2月,杜邦家族以6 000萬美元收購通用汽車公司23%的股票,成為美國最大的汽車老板。第二大鋼鐵公司——伯利恒鋼鐵公司在戰前接的最大訂單是1 000萬美元,但戰爭開始后的第一筆英國訂單就有15億美元。摩根一手創建的控制美國65%鋼產量的美國鋼鐵公司僅1916年一年就獲利3.48億美元。
美國不僅從對歐洲的軍火出口中大發橫財,而且還趁大戰之機從歐洲人手中攫取并鞏固了新的市場。美國對拉美的進出口總值從1914年的7.98億美元增長為1920年的33.9億美元。到1917年,美國已控制了墨西哥的石油和橡膠、玻利維亞的錫礦、智利的硝石、巴西的咖啡。此外,美國還加強了在中國和中近東市場的政治與經濟地位的爭奪。
英國的丘吉爾面對此情此景,也只能代表大英帝國哀嘆道:“美國的巨大潛力成為地球的不祥之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