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毛澤東大弟毛澤民:紅色銀行家的大智慧(圖)
新聞來源: 中國經濟周刊 于June 07, 2011
毛澤民 (1896—1943)
毛澤民:紅色銀行家的大智慧
編者按
1921年的一個夏日,隨著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內的一陣掌聲,中國共產黨成立了,由此掀開了中華民族的嶄新一頁。中國共產黨90年的艱辛征途,正 是中國走向富強的尋路之旅。為尊重,為牢記,90年后,本刊編輯部特別策劃,在“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 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中,選取對國民經濟功勛卓著的共產黨員,通過采訪其本人、后人及史料梳理,以期向讀者如實描述大時代、大浪潮中的經濟中堅們的經歷與傳奇。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姚冬琴
毛澤東 告訴世人:槍桿子里出政權。但槍桿子也少不了錢袋子做支撐,毛澤民就是那個拿著算盤、賬本,為中國革命賺得了生存、發a展資本的重要人物。
毛澤東的大弟毛澤民,一生只活了47個年頭。前25年,他是韶山沖的一個農民;后22年,他在毛澤東引導下投身革命,成為中國紅色金融事業的開拓者和奠 基人。從創辦紅色中國第一個國家銀行、發行蘇區統一貨幣,到長征路上籌錢籌糧、抗戰時期的經濟保障,毛澤民一生最大的才能和對革命最大的貢獻,就是為工農、為紅軍理財。
發軔紅色銀行
毛澤民的名字,兩次印在中國金融史上:一次是以總經理身份出現在“安源 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股票上,另一次是以國家銀行行長身份出現在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第一套貨幣上。
1921年秋,時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負責人的毛澤東前往江西安源,開展工人運動。次年,毛澤民被派往安源,開展經濟工作,以更好地團結工人,把政治斗爭引向深入。
1923年2月7日 ,中國工人的第一個經濟組織“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成立,毛澤民被推舉為總經理。為了彌補資金的不足,合作社隨后決定在社員中招股發行股票。
這個舉措,邁出了紅色中國金融事業探索的第一步。而毛澤民,有幸成為這個嶄新事業的最初實踐者。
合作社開辦后如何運轉?毛澤民想了一個很方便、很經濟的辦法,充分利用鐵路運輸的方便,從湖南株洲、長沙等地購買物資,賣給安源的工友。由于省卻了運輸、儲存費用,價格非常便宜,大受歡迎。
1931年11月7日 ,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瑞金葉坪村勝利閉幕,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宣告成立。在這次大會上,毛澤東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毛澤民被任命為國家銀行行長。
在安源路礦工人消費合作社表現出的杰出理財能力,成為毛澤民坐上國家銀行行長位子的重要砝碼。但他很快發現,這個位子沒那么好坐——缺人,缺錢。
國家銀行的全部人馬,只有5名:行長毛澤民,會計科科長曹菊如,業務科科長賴永烈,總務科科長莫均濤,會計錢希均 。
他們大多文化水平不高,曾經的經歷中與銀行業務最接近的就是當過“雜貨店店員”。而他們當時面臨的任務相當艱巨:建立一套獨立的中央銀行體系,統一財政,調整金融,加強蘇區經濟建設,保障紅軍作戰所需。
按照原先的計劃,國家銀行成立后,蘇維埃共和國財政人民委員會應該撥款100萬元,但實際上真正到位的,只有從閩西工農銀行轉來的20萬元,不久也被調走了。毛澤民想方設法讓銀行運轉起來,每逢紅軍有重大作戰行動,國家銀行都會組織“沒收征集委員會”,隨部隊到前方籌糧籌款。
1932年3月下旬,紅一和紅五軍團組成的東路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克漳州城。毛澤民也率領沒收征集委員會隨軍來到漳州。這次籌得的100萬元現款,成為國家銀行的第一筆大額資金。
下一步的工作是要發行蘇區自己的統一貨幣。在蘇維埃國家銀行成立之前,蘇區流通的貨幣有江西工農銀行的銅元券、閩西工農銀行的銀元券、光洋、國民黨的紙幣,甚至還有清朝的銅板。貨幣市場非常混亂。
但在國民黨的經濟封鎖下發行貨幣,十分不易,蘇區甚至連印刷紙幣的合適紙張都沒有。
幾經周折,蘇維埃國家銀行第一套貨幣終于成功發行,票面有4種:1元、2角、1角、5分。紙幣上有兩個俄文簽名:一個是時任國家財政部部長的鄧子恢 ,另一個就是毛澤民。
到1932年年底,蘇維埃國家銀行印制、發行貨幣65萬元,在蘇區順利流通,并掃清了貨幣市場的混亂。鄧子恢當時評價說,“統一貨幣金融、統一財政,這是毛澤民同志的一大功勞。”
蘇維埃共和國的理財大師
在那個“創業艱難百戰多”的年代,辦銀行的種種辛苦,自不必言。令今人更為感慨的,是毛澤民在艱苦年代的大智慧。
一窮二白,白手起家,從無到有,蘇維埃國家銀行的任何一點進步,都需要毛澤民的別出心裁。
拿紙幣防偽來說,國家銀行發行第一套紙幣時,在制造技術與防偽技術上都是空白,大量假幣流入市場。為了解決防偽問題,毛澤民突發奇想,在造紙時將一定量的羊毛 放到紙張中,這樣既可以透視紙幣鑒別,又可以靠撕開或火燎紙幣,通過嗅羊毛的臭味,來辨別真偽。這樣就解決了防偽問題,保證了貨幣的正常流通。
身在亂世,毛澤民如何保障蘇維埃國家銀行僅有的家底兒的安全?
在漳州籌得100萬元現款后,毛澤民決定建立一個秘密金庫來收藏這筆資金。在保密工作中,毛澤民組織了4批人來運送,每一批人只掌握一部分信息。包裹金銀的不知道儲藏何處,負責運輸的不知道終點在哪里,儲藏包裹的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最后的警衛人員更是一無所知。不僅如此,毛澤民在清冊上還以黃酒白酒來掩 飾,可謂思慮周詳。
不僅要將現有的財理好,為 了充實國家銀行的家底,還要發展生產經營,為革命爭取更多的經濟來源。1932年1月,毛澤民在蘇區開辦了公營鎢礦公司,并和國民黨負責封鎖蘇區的部隊達成鎢砂交易秘密協定,將國民黨對蘇區的經濟封鎖撕開一個口子,賣出鎢砂,換回蘇區軍民急需的食鹽、布匹、西藥、銀元。
至1934年10月,蘇區共生產鎢砂4193噸。當時,100斤鎢砂能賣52塊銀元。這對于粉碎國民黨的經濟封鎖,充實蘇維埃政府財政收入,起了巨大的作用。
一個善于“守后方”的人
在韶山毛澤東故居——毛氏一家曾經居住的上屋場,人們可以看到,毛澤民的臥室,在整個上屋場的最里面、最后面,光線最差。但那里也是最重要的地方,是后門。毛澤民的一生,就是非常善于“守后方”,讓中國工農革命少了后顧之憂。
1934年10月,毛澤東率領中國工農紅軍開始長征,毛澤民領導的國家銀行則被編為中國工農紅軍中央縱隊第十五大隊。他們把全部家當挑在肩上,開始“扁 擔銀行”的長征。當時,第十五大隊除了負責保護、運輸國家銀行尚存的金銀、物資外,還要負責籌糧籌款,負責全軍在長征路上的糧草供給。
長征只是一個縮影,中國革命一路走來,毛澤民一直站在毛澤東身后,做他領導的隊伍的“軍需官”和“大管家”。
在毛家三兄弟中,毛澤東17歲就離開家鄉,毛澤覃13歲時也前往長沙讀書。只有毛澤民,安于做農民的本分。他從十三四歲就開始跟著父親打理家里的活計,后來還要供養兄弟讀書。
毛澤東曾對別人說:“我到長沙去讀書,是澤民送我去的。他穿的是短褂,幫我挑著行李,外人看來,就像是我花錢雇的一個挑夫。他定期到長沙來,為我送米送錢。有一次,他送錢來晚了幾天,我很不高興,就責怪了他,他也不吭聲。臨回韶山前,他才告訴我,今年收成不好,為了把谷子賣個好價錢,他跑了好幾百里路 喔。他走后,我慚愧了好多天。沒有澤民,我哪里能到長沙來讀書啊。”
毛家三兄弟一生中只有唯一一張合影,是1919年春天三人同母親在長沙照的。在這張照片里,人們看見,哥哥毛澤東身穿長衫,已是青年才俊;弟弟毛澤覃則是學生模樣,他倆穿著新式布鞋。唯獨毛澤民身著鄉下的粗布短襖,剃著光頭,赤腳穿一雙草鞋 。
一個穿草鞋的辦好了蘇維埃國家銀行。這說來奇怪,但也在情理之中。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