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在全世界范圍內取得了完全的勝利,作為反法西斯國家的中國也在歷經十四年抗戰(其中八年全面抗戰)之后取得了抗日戰爭最終的勝利,在抗日戰爭勝利以后,擺在中國人民面前的有兩種前途、兩種命運和三條道路。一種是光明的命運,即中國共產黨所主張的,在打敗日本侵略者以后,建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富強的新中國;一種是黑暗的命運,即蔣介石集團所堅持的,在日本失敗后仍維持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政治,繼續反共反人民,保持中國半殖民的半封建的地位和分裂貧窮的狀態。另外還有三條道路:一條是中國共產黨所主張和堅持的建立無產階級專政(人民民主專政)、工農聯盟的國家,走新民主主義最終過渡到社會主義的道路;一條是國民黨反動派所堅持的,仍舊維持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專政,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道路;還有一條是一些中間勢力、民主黨派和民主人士所主張的,主張在中國走歐美式的資本主義道路。
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人民渴望和平,中國共產黨和各個民主黨派為實現國內和平做出了最大的努力。然而,無論是1945年重慶談判所簽署的《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還是1946年政治協商會議(“舊政協”)所通過的各項協議都很快被國民黨反動派撕毀。1946年6月26日,蔣介石下令部隊進攻中原解放區,國內和平最終化為泡影,中華民族的全面內戰終于在人民十分不愿意看到的情況下爆發了。
1949年9月21日,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新政協”)在北京召開;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之后,中國人民解放軍迅速向華東、華南、西南進軍,以磅礴的氣勢解放了全部祖國大陸。中國共產黨最終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而國民黨反動派卻只能退守孤島臺灣,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失敗者。僅僅三年多一點(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算)的時間,中國共產黨就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徹底打垮了國民黨反動派。多少年來,關于這段歷史有很多的人在進行不懈的研究,其中有很多人在不停地思索中國共產黨取得最終勝利的原因。抗日戰爭勝利之后中國的局勢是什么樣的?解放戰爭的歷程是什么樣的?中國共產黨怎樣憑借“小米加步槍”最終徹底打敗了擁有眾多精良武器的國民黨反動派?本文將從抗日戰爭勝利后的國內形勢和解放戰爭的發展歷程入手,來分析、探究這些分布于多個方面的原因。
一、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的國內形勢:短暫的和平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正式簽署投降書,10月25日被日本侵占了五十年之久的臺灣回到祖國懷抱,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至此取得了完全的勝利。然而,此時在中國國內,無論是共產黨還是國民黨都還有那么一點“沒準備好”。
中國共產黨方面,雖然毛澤東發表了《對日寇最后一戰》,但是此時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閉幕才兩個月,大多數的高級軍事將領還留在延安,還沒有返回自己的部隊。但是由于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堅持團結廣大人民抗戰到底,所以在抗日戰爭中擴大了自己的影響。
中國國民黨方面,1945年5月在重慶召開了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此時蔣介石預計日本方面最少還能撐一年到兩年,而國民黨的大部分軍隊都集結在西南、西北地區(這是國民黨片面抗戰路線和抗戰相持階段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所造成的結果),華南、華中、華東等地區的大部分主要城市和城鎮都被日軍占領,此時仍然由日軍控制;在東北地區,國民黨甚至沒有一兵一卒。由于國民黨從抗戰相持階段起消極抗日,所以其影響力相比戰前有了很大的下降,甚至已經是危機四伏。
形勢的發展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不論雙方是否已經準備好,日本都已經投降了,日本投降的消息迅速傳到中國、傳遍世界。消息傳來,中國人民歡喜鼓舞,渴望中國從此可以實現完全的和平以有一個安定的環境來安心生活和建設國家,通過和平的方式建立一個民主聯合政府是中國共產黨、許多中間派民主人士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普遍要求。而國民黨卻在1945年5月召開的“六大”上拒絕了這一主張,“選擇了堅持獨裁、準備內戰的道路”。這種方針也得到了美國的支持。蔣介石下一步的打算,就是要發動內戰以消滅共產黨以及共產黨領導的解放區和人民軍隊。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由于發動內戰的準備尚未做好,蔣介石積極邀請毛澤東赴重慶進行談判以爭取時間調動部隊和軍用物資。為爭取和平和民主,共產黨的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等人不顧個人安危赴重慶與國民黨進行談判。10月10日,經過四十三天的談判之后,國共雙方達成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雙方在協定中商定迅速召開有各黨派代表和社會賢達出席、討論和平建國方案的政治協商會議。
1946年1月10日,政治協商會議(“舊政協”)在重慶隆重開幕,這次會議達成了一系列的協議,可以說是成果巨大,如果國內各方都能夠遵守并執行政協會議所達成的協議那么中國就迎來了真正的和平。然而,政協會議的各項協議很快就在國民黨內遭到很多人的抵制和破壞,協議最終被蔣介石集團撕毀。1946年6月26日,蔣介石下令以中原解放區為起點發起全面進攻,中原解放軍在司令員李先念、政委鄭位三的領導下開始進行中原突圍。至此,全面內戰終于爆發,國內和平成為泡影。
二、解放戰爭的發展歷程
1946年6月26日,蔣介石命令國民黨軍部隊進攻中原解放區,解放戰爭(也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爆發。
解放戰爭剛剛開始時,國民黨在軍事上占據著絕對的優勢,其總兵力約為四百三十萬,其中正規部隊約二百萬;由于美國的“扶蔣打內戰”政策,很多部隊裝備了全套的美式裝備,美國甚至直接出動飛機、軍艦幫助國民黨蔣介石集團運兵。而人民軍隊的總兵力才一百二十七萬,武器裝備也很落后;另外解放區不僅被國民黨軍分割包圍,其內部還有大批的封建勢力沒有肅清,土地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還沒有大規模的開展,后方很不穩定。
從1946年戰爭爆發到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祖國大陸實現了完全的統一,解放戰爭一共進行了將近五年的時間,大體上可以分成四個階段(在這其中還有一個短暫的和平階段)。
(一)第一階段:從1946年6月到1947年6月的戰略防御階段。
這一階段的戰爭主要在解放區內進行。從國民黨的角度說,這一階段又可以分成兩個小的階段:1946年6月至1947年3月的全面進攻階段和1947年3月至1947年6月的重點進攻階段,在重點進攻階段國民黨軍隊重點進攻方向為陜北解放區和山東解放區。
(二)第二階段:1947年6月至1948年9月的戰略反攻階段。
這一階段是由劉鄧大軍(劉伯承、鄧小平率領的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部隊)強渡黃河天險、千里躍進大別山開始的。這一階段的戰爭主要在國統區內進行。到1948年9月這一階段結束時,“人民解放軍已由戰爭開始時的127萬人發展到280萬人,解放區面積達到235.5萬平方公里、擁有1.68億人口,并且基本上完成土地制度改革。”而“國民黨軍隊則由430萬人下降到365萬人,其中可用于第一線的兵力僅174萬人,而且士氣低落,戰斗力不強。”在這種情況下,國民黨不得不變全面防御為重點防御。
(三)第三階段: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的戰略決戰階段。
1948年9月16日至24日,華東野戰軍在粟裕的指揮下攻克山東重要戰略城市濟南,拉開了戰略決戰的大幕,同時也開始了解放敵人重點防御的大城市的歷史過程。從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在東北、華北和華東地區分別進行了遼沈戰役、平津戰役和淮海戰役三大戰役。這三大戰役從1948年9月12日開始,至1949年1月31日結束,共殲滅國民黨軍隊一百五十四萬余人,使國民黨賴以維持其反動統治的主要軍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毀,為中國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四)第四階段:1949年4月至1951年5月的向全國進軍階段(之前的1949年1月至4月是一個短暫的和平與和談階段)。
1949年4月20日深夜,國民黨的南京國民政府宣布不接受北平談判國共雙方代表達成的《國內和平協定》,拒絕在協定上簽字,其反動面目和假和平、真內戰的面目暴露無疑。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和朱德下達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三野戰軍和第四野戰軍先遣兵團(第十二兵團)在中原軍區部隊的配合下在西起江西湖口、東至江蘇江陰的江面上強渡長江,發起了渡江戰役,同時吹響了向全國進軍的號角;人民解放軍四大野戰軍采取大迂回、大包圍的戰略與和平的方式分別解放了華東、華南、華中、西南和西北的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湖北、湖南、貴州、四川、重慶、云南、西康(后取消)、青海、新疆、甘肅和寧夏等省市地區。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達成關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條協議”,西藏獲得和平解放。
在解放戰爭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共殲滅國民黨軍部隊八百零七萬人,剿滅國民黨土匪武裝近百萬人。1951年5月西藏獲得和平解放標志著祖國大陸實現了完全的解放和統一,至此,除臺灣島和沿海少數島嶼外全國都獲得了解放。
三、中國共產黨取得全國勝利、中國國民黨(反動派)失去全國政權的原因
在解放戰爭勝利發展的過程中,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為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1949年12月7日和21日,中華民國政府和國民黨中央黨部分別遷往臺灣省臺北市,國民黨反動派最終敗退臺灣,蔣介石集團最終只能在沿海的孤島上茍延殘喘、望洋興嘆。最終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既有經濟方面的原因和政治方面的原因,也有軍事方面的原因和外交方面的原因,另外還有一些其它方面的原因,這些原因之間互相影響、緊密相連、密不可分。下面筆者就主要通過將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雙方進行對比的方法對這些主要原因一一來進行詳細的分析。
(一)經濟方面的原因(根本原因)
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產方式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當生產關系不能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時候,就必須打破這種生產關系的桎梏以解放生產力;當上層建筑(包括政治制度、社會制度等)無法與經濟基礎相適應的時候上層建筑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
1927年4月和7月,以蔣介石、汪精衛兩大集團為主體的中國國民黨背叛革命,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了。大革命之后的中國國民黨從階級性質上來說已經和孫中山在1919年改組建立的中國國民黨有了本質的區別,正如宋慶齡所說:“作為一個政治力量來說,國民黨已經不復存在了。”這時的國民黨已經徹底淪為了軍閥勢力(新軍閥,被推翻的北洋軍閥是舊軍閥),國民黨內先后形成的各個派別(包括各個地方實力派)的代表人物蔣介石、李宗仁、白崇禧、陳濟棠、閻錫山、馮玉祥、韓復渠、劉湘和張學良等人在當時都成為了名副其實新軍閥頭子。而這些新軍閥各自有各自的利益,內部相互之間并不完全統一,但是有一點是一樣的,他們所代表的階級實質上是大地主大資產階級(也稱“官僚資產階級”、“買辦資產階級”),這個階級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并不代表先進的社會生產力,其所建立起來的生產關系成為了制約生產力發展的桎梏,其所建立起來的政治制度自然也要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上層建筑。一個不能代表先進生產力的階級所建立起來的政權不可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而這種無法促進生產力發展的政權是不可能穩固的。國民黨反動派的階級性在抗日戰爭勝利之后并沒有本質上的全面改變,仍然是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代表,這也正是國民黨反動派最終失去全國政權的根本原因。
再來看中國共產黨。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城市上海成立。中國共產黨從成立的那一天起就堅定地站在中國工人階級的立場上,成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和最為忠實根本利益代表者,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所通過的第一個決議案就是關于深入工廠組織工人進行工人運動的。而無論從近代中國還是整個世界的角度來說,工人階級都是代表最先進的生產力、革命最徹底的階級。工人階級代表了最為先進的生產力,而中國共產黨又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順應了生產力發展的潮流,這也是中國共產黨取得全國勝利的根本原因。
另外,抗日戰爭勝利之后,以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陳果夫(和陳立夫)四大家族為首的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又借機在接收日軍和偽軍占據的地區時大肆搜刮、橫征暴斂,大搞投機斂財、囤積物資的活動,“接收”成了“劫收”(國民黨的接收官員被人們形象的稱為“三洋開泰”:捧西洋、愛東洋、要現洋),這種情況下蔣介石集團還把大批的金錢和物資投入到了軍事上,極大的破壞了國統區的生產力。中國是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最經不起的就是橫征暴斂。國民黨的這些做法直接造成了今后幾年國統區通貨膨脹、物價飛漲、經濟困難甚至崩潰,在此后的幾年中國統區人民的生活日益困苦,很多人在死亡線上掙扎,餓殍遍地、民不聊生。執政的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中國國民黨自己摧毀了自己統治國家的基礎,自己挖掉了自己統治國家的根基,成為了地地道道的“國民黨反動派”(國民黨中的革命派在1948 年元旦脫離國民黨,在香港成立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再來看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解放區。在抗日戰爭勝利后的1946年5月4日,中國共產黨適時地發出了解決農民土地問題的“五四指示”,在解放區(大部分是農村地區)開始變“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的制度為農民土地所有制;1947年9月,又通過并發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在解放區徹底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同時對地主所經營的工商業予以保護(1947年12月在陜西省米脂縣楊家溝召開的“十二月會議”上還正式提出了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公私兼顧、勞資兩利的經濟總目標和新中國的基本經濟綱領,綱領中有一條就是“保護民族工商業”)。這一政策大大地提高了解放區廣大農民的積極性,極大地促進了解放區農村的生產力的發展,同時又沒有破壞解放區城市的生產力,解放區的經濟發展速度大大加快。
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在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解放戰爭)中,一個代表落后的生產力建立了阻礙經濟發展的上層建筑并最終在自己的統治區內破壞了經濟的發展,另一個代表先進的生產力建立了促進經濟發展的上層建筑并最終在自己的統治區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一個在經濟的根本問題上打了敗仗而另一個在經濟的根本問題上打了勝仗。從這個根本的角度上來看,共產黨在全國的勝利和國民黨在全國的失敗實屬歷史之必然。
(二)政治方面的原因
馬克思主義認為:政治是社會價值的權威性分配。政治的內涵和外延是很大的,有國內政治也有對外政治,我們通常所說的政治只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的政治制度。在解放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能夠取得全國的勝利而中國國民黨最終失去全國政權的政治原因也是很復雜的,其中的很大一部分還受到了經濟方面原因的影響。毛澤東曾經說過中國革命取得成功有三大法寶:武裝斗爭、統一戰線和黨的建設。下面筆者就從這三個方面和國民黨的外交方面出發來詳細分析中國共產黨能夠取得全國的勝利而中國國民黨最終失去全國政權的政治原因。
1、黨的建設
馬克思主義認為:內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據,外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條件,二者相比內因起的作用更具有根本性和決定性。俗話說:堡壘最怕從內部被攻破。一個優秀的政黨,必須要長期加強黨的建設,定期進行從組織上和思想上“清理門戶”的整黨行動和整風行動,否則就容易從內部腐爛直至病入膏肓。
先來看一下中國國民黨。在20世紀30年代初,盡管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但是那時的國民黨也進行過像“新生活運動”等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行動,當時的腐敗現象還能夠得到控制。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戰敗投降,國民黨作為中國的執政黨開始以官方的名義進駐日偽軍占領區,接收日偽財產。而“接收”的開始也正是國民黨全面腐敗的開始;國民黨的階級性質本身就使其具有了腐敗的階級基礎,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取得了完全勝利,敵占區的很多人民群眾本來也很希望國民黨能夠盡快回來掌握政權。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本來是國民黨進行黨的各項建設的一次大好機會,但是這一次機會國民黨并沒有好好利用。國民黨的接收官員們在接收過程中借機斂財、中飽私囊、拼命搜刮、橫征暴斂,為了爭奪某個地區的接收權兩個部門、兩支部隊甚至互相開槍進行火拼,接收大員錢大鈞被人們形象地稱為“錢大釣”,“接收”成了“劫收”,老百姓幾乎沒有得到任何的好處。從此之后,國民黨的腐敗一發不可收拾,從中央到地方幾乎全黨參與腐敗而沒人再去治理腐敗,大搞“五子登科”(車子、位子、房子、票子、女子),幾年的時間民心就喪失殆盡。最后,國民黨終于病入膏肓,加之其又是中國唯一的執政黨,于是走入了“反腐敗就亡黨,不反腐敗就亡國”的政治悖論,失去全國政權也就在所難免了。
除了官員的腐敗之外,國民黨內部政治上的不團結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國民黨中央有政治派,地方有實力派。中央有蔣系(蔣介石系,在軍內主要依靠黃埔系)、桂系和“CC系”(即陳果夫和陳立夫的一派人);地方上有廣西的李宗仁和白崇禧、山西的閻錫山、華北的傅作義、寧夏的馬鴻逵、青海的馬步芳、四川的劉文輝和云南的龍云和盧漢等等。從中央到地方,國民黨內部可以說是派系林立,這些派系各有各的想法,派系之間甚至派系內部時有斗爭,并不團結;而且各個派系的人員很多在黨內軍內以及政府部門內任職,一個部門內的幾個人也許都是來自不同的派,這樣各種矛盾就交織在一起變得非常復雜。政治上的不團結必然導致人心渙散、權力無法集中甚至各人都“心懷鬼胎”,所謂的“精誠團結”只能成為一句空話;1949年初,蔣桂分裂,蔣介石在被迫下野時氣憤地說:我不是被共產黨打倒的,我是被國民黨打倒的。而國民黨又代表著占全國人數很少的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這樣的階級基礎又要求其實行絕對的集權。所以最終國民黨成為了一個不倫不類的“弱勢獨裁型”政黨(既弱勢又要堅持獨裁),這樣政黨的歷史命運終究只能是一場悲劇。如果碰上一個一般性的政黨它也許不會垮得這么快,可是它偏偏碰上了十分強勢的對手——中國共產黨。
再來看中國共產黨。作為無產階級政黨和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自從建黨那一天開始就十分重視黨員的思想建設和黨的組織建設,十分重視黨員和革命者的思想教育工作,對于腐敗現象和分裂黨的行為更是堅決予以嚴懲,謝步升、左祥云、黃克功等人都是對革命做出過貢獻甚至很大貢獻的人,但是他們都因為各種各樣的腐敗而被處決;羅章龍也因為分裂黨被開除出黨。1942年,在抗日戰爭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在戰爭的嚴酷條件下開始了延安整風運動,經過了三年左右的時間,徹底清算了黨內的主觀主義(包括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宗派主義和黨八股等錯誤思想。在1945年4月到6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毛澤東思想被寫入黨章,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大理論成果和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中國共產黨由此實現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組織上空前的大統一和大團結。而中國共產黨的階級性質又決定了其必須采用對廣大的工農群眾實行民主的政策,所以中國共產黨最終成為了一個“強勢民主型”政黨(既有著全黨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強勢也有著各級組織、各個地區甚至每個人發揮靈活性的民主機制),這樣政黨的歷史命運往往是很好的。如果它碰上一個和自己一樣強勢的政黨它也許不能這么快就在全國取得勝利,但是它也偏偏碰上了十分弱勢的對手——中國國民黨。一個“弱勢獨裁型”的政黨碰上了一個“強勢民主型”的政黨,最終取得勝利的毫無疑問將是后者。
2、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是中國革命戰爭取得勝利的一大法寶,統一戰線策略的核心內容是根據主要矛盾的變化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打擊最主要的敵人。在統一戰線中,既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也要注意堅持對統一戰線的領導權,否則就會成為“無兵司令”或者“無權領導”,取得勝利的目標不可能實現。在這一點上先來看中國共產黨。
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這次大會“在全中國人民面前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大會還指出“為實現反帝反軍閥的革命目標,必須組成‘民主主義的聯合戰線’”。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從1922年的“二大”開始就十分重視統一戰線工作,并在1923年“二七慘案”之后更加認識到了統一戰線的重要性,并先后在民主革命的不同時期建立了國民革命聯合戰線、工農民主統一戰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等四條統一戰線。其中當然也有各種各樣的挫折,比如說忽視領導權、“左”傾關門主義等等,但是從總體上來說,統一戰線在中國民主革命的歷程中為革命最終取得勝利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建立了最為廣泛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領導和團結了全國一切可以團結的工農大眾、民主黨派、社會賢達和學生群眾(當時學生屬于小資產階級的一部分),在這其中還有一些是民族資產階級的代表人士,在國統區內開辟了并最終形成了第二條戰線,使國民黨反動派、蔣介石集團最終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和全國人民上上下下的包圍之中。
相比中國共產黨,1927年之后中國國民黨的統一戰線工作可以說是毫無成果,屢屢把本來屬于自己一方的力量推給自己的對手——中國共產黨。在解放戰爭中,國民黨在這一點上可以說是把“出賣自己的力量”這一傳統發揮到了極致,最終成為了無兵司令,連中產階級和一些上層分子也不再為其抬轎子了。
毛澤東在解放戰爭激戰正酣時說過,如果蔣介石能夠接受重慶談判和之后的政治協商會議所達成的協議,那么蔣介石現在還是我們的委員長。如果國民黨在重慶談判和政治協商會議之后能夠忠實履行各項協議國民黨會在中國的政壇上發揮巨大作用,“國民黨反動派”這個詞也不會出現。可是蔣介石集團逆歷史潮流而動,在全國人民的一片反對聲中挑起了戰爭并關死了一切和談的大門,終于在全國人民面前輸了理,把本來擁護自己的力量全都推到了共產黨這一邊。
全面內戰爆發之后,各民主黨派等中間力量并沒有立即放棄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的“第三條道路”,仍然試圖謀求在中國建立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然而,內戰爆發后不久,民主人士李公樸、聞一多就在昆明被蔣介石集團殺害;在此后的幾年中,國民黨反動派屢屢在全國大學校園內制造血案,壓制正義的學生運動,使廣大的學生越來越把希望寄托在中國共產黨身上;1947年7月,國民黨反動派發布“戡亂動員令”,實施一系列嚴酷的法律如《戒嚴法》、《特種刑事法庭組織條例》等等,其統治進一步法西斯化;1947年11月,國民黨當局查封民盟總部,宣布民盟為“非法團體”,迫使民盟解散(后于1948年年初在香港重建);1949年,國民黨當局在大潰逃之際,又在南京等地殺害多位民主人士。國民黨的倒行逆施一步一步地把自己孤立了起來,一點一點地把本來屬于自己的力量推給了共產黨,使共產黨的在國統區也贏得了大批的力量并且大大發展了自己的組織。國民黨又毀了廣大民主人士所提出的建立歐美式資本主義的“第三條道路”,使中國人民更加堅定地擁護中國共產黨。在這種歷史條件下,到了1948年年初,大多數民主黨派最終也只能選擇站在中國共產黨一邊,站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立場上。國民黨就這樣把事情做絕了,把本來屬于自己的力量和中間力量都推給了中國共產黨,同時也使自己失去了幾乎所有的力量而陷入了完全的孤立,后來在戰場上就連自己的將領、自己的軍隊(包括很多地方實力派將領)也越來越多的舉行起義,走向革命、投向人民。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自古以來,人心向背就是一個關乎政權興亡、戰爭勝敗的關鍵性問題。中國共產黨順應了民意,贏得了民心,團結了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建立了最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最終取得了天下;而中國國民黨卻倒行逆施,失去了民心,成了“無兵將軍”、“光桿司令”并且陷入了全民的包圍之中,最終失去了全國政權。
3、軍事原因(武裝斗爭)
毛澤東軍事思想認為: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戰爭是流血的政治。古今中外的所有軍事戰爭的背后都帶有或明或暗的政治目的,政治的最后一步就是戰爭。所以軍事原因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政治方面的原因的一個組成部分。中國國民黨在全國范圍內失去政權,其軍事上的失利是一個重要原因,而軍事失利又是受著經濟原因和政治方面的其它原因制約的。可以這樣說,國民黨在經濟上和政治上的失敗直接導致了其在軍事上的大潰敗。
筆者在本文的第二部分已經論述了解放戰爭開始時國民黨和共產黨雙方力量的對比情況以及解放戰爭的經過和結果。從上文的論述中可以看出,在全面內戰爆發的初期國民黨在軍事上的優勢非常大。然而,經過歷時將近五年的解放戰爭,國民黨的將領和軍隊除一小部分撤往臺灣之外,大部分被活捉或者殲滅,還有一部分參加了起義、改編或者在被俘后成為了“解放戰士”,棄暗投明走向了人民一方。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黨反動派集團最終退守孤島臺灣。
軍事上的失利是國民黨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那么軍事上的勝利就是共產黨勝利的一個重要原因。但對于雙方來說,軍事原因都不是深層次的原因,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經濟方面的原因和政治方面的其它原因,也就是說軍事失利是受更深層次的經濟方面的原因和政治方面的其它原因決定的。中國國民黨方面,接近崩潰的經濟和病入膏肓的專制政治、腐敗政治以及軍事戰爭上的反動性、反人民性、反歷史潮流性(這也是經濟上和政治上的反動性在軍事上的體現)決定了其軍事上失敗的必然性,將領之間明爭暗斗、部隊各自為戰不講協同配合而很多時候士兵又無心戀戰再加上根本得不到人民的支持,最終大部分軍隊被人民解放軍殲滅。反觀共產黨方面,解放區經濟的發展和政治上的民主政策調動了廣大人民的積極性,后方人民踴躍參軍、踴躍支援前線,人民解放軍的政治素質又非常高(這是毛澤東在1927年“三灣改編”和1930年古田會議打下的基礎),這一切使人民解放軍在解放戰爭的戰場上由勝利走向勝利。國民黨軍隊偶爾也會取得偶然的勝利,但是在那樣的大背景下,偶爾終究不是經常,偶然也不可能成為必然,蔣介石只能在戰場上充當給共產黨和人民解放軍“運送軍用物資的運輸大隊長”。
4、外交失敗,美援斷絕
1946年中國的全面內戰爆發時,中國國民黨的中華民國政府(簡稱“國民政府”,下同)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所以筆者在這里就從國民政府和美國的關系來談一下國民黨反動派失去全國政權的原因。
馬克思主義認為:內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據,外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外因在某種條件下可以促進或延緩事物的發展。蔣介石集團敢于頂著全國人民的巨大壓力發動反人民的內戰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外部原因——美國(美帝國主義)在幕后的支持。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投降以后,美國很快就幫助蔣介石集團運輸軍隊和武器彈藥等軍事物資到全國各地,很快就撕下了“調停”、“和平”的偽面具;1946年3月,先后組成美國陸軍顧問團和海軍顧問團;同年6月17日,美國把價值5170萬美元的軍用物資交給蔣介石集團;全面內戰爆發以后,國民政府為換取美國對戰爭的支持和援助,與美國簽訂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把中國的主權大肆出賣給美國人。
然而,隨著戰爭形勢朝著美國不愿意看到的方向發展,美國對蔣介石越來越失望,認為蔣介石是“扶不起的阿斗”;從1948年開始,美國就開始削減對蔣介石集團的援助并最終停止了幾乎所有的援助(國民黨反動派撤到臺灣時,朝鮮戰爭爆發,之后美國的援助才逐步恢復)。美國援助的斷絕使蔣介石失去了外部的軍事物資來源,加快了軍事上的大潰敗,最終失去了中國大陸。
(三)文化心理方面的原因
我國著名黨史學家張靜如曾經說過在研究黨史的過程中應該注重群體心理和個體心理的研究。筆者認為,國民黨最終失去了全國政權的還有一個方面的原因,那就是文化和心理方面的原因。
中國自古以來就處于一個較為封閉的地理環境之中,中國文明的主體是保守性的農業文明,這與西方開拓性的海洋文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二十世紀前半葉,中國還處于生產力比較落后的農業社會,生活在這種社會中的中國人思想保守,“守業”思想比較嚴重,缺乏一種寬闊的胸懷和創新的精神。這種思想文化在大地主大資本家的群體身上體現得非常明顯,大地主大資本家群體拼命想守住自己的產業,放不下架子,更不懂得回饋社會而只知道拼命地往自己家里斂財或者囤積物資,斂夠了、囤夠了就做起了守財奴,把錢都自己藏著而不去想辦法讓“錢去生錢”,即使面對遍地的餓殍也不去救濟。這種情況長期發展下去只能造成通貨膨脹、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甚至使經濟走向崩潰(解放戰爭時期國統區的經濟就幾乎達到了這種地步)。所以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這種單純“為了守業而守業“的思想是非常危險的,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最終也不可能守住產業。而從階級性上來看國民黨反動派正是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政黨所以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這種思想在國民黨反動派的身上得到了全面的體現,表現為國民黨反動派、蔣介石集團在政治上不愿意放棄一點點的權力,堅持要建立自己的獨裁統治和專制政治制度;而這種制度是不能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所以只有推翻這種制度才能更好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這種制度的滅亡又是歷史的客觀趨勢。
中國共產黨代表的是中國工人階級和全體中國人民的利益,而且又接受了馬克思主義這種揭示人類發展客觀規律的學說理論,大多數黨員在斗爭的實踐中具有了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所以,中國共產黨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比中國國民黨要小很多。
綜合上面的分析和對比來看,胸懷寬廣、堅持民主的共產黨最終取得全國政權而堅持獨裁統治、不愿意放棄一點點權力的國民黨反動派最終失去全國政權也就不難理解了。
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又稱“解放戰爭”)時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共和國(新中國),徹底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最為關鍵的一個時期。這段時間也是對中國共產黨各個方面能力的大考驗。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經受住了種種的考驗、克服了重重的困難最終在各條戰線上都取得了勝利最終領導中國人民建立了自己的國家;而國民黨卻最終成了地地道道的“國民黨反動派”,逆歷史潮流而動最終遭到了人民的唾棄,最終只能退守孤島臺灣。這場戰爭的結果目前仍然在世界上存在著,而對于形成這個結果的原因,六十多年來人們眾說紛紜,到今天為止依然有很多的爭論。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中國共產黨取得全國勝利而中國國民黨失去全國政權是經濟、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不是由單一的原因造成的。
還有一點也可以肯定,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成為執政黨和中國最終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不是偶然,也不是巧合,更不是由某個人或者某個組織的意志所決定的,而是歷史的鄭重選擇、人民的鄭重選擇,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所決定的;而且六十年的實踐也證明了社會主義制度是適合中國國情的制度。由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中國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而不能放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必須堅持社會主義道路而不能離開社會主義道路,否則的話中國的社會發展就將出現大挫折和大倒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