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思考19世紀(下)[1]
We thought we were heading to China, but we ended up in California.
―――Regis Debray
今天,作為一種文化氣質的“啟蒙”的消失,是與康德所倡導的“批判現存世界的能力”的喪失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它在世界史領域中的突出表現,就是將19世紀英國和16世紀以來歐洲的崛起看作“歷史必然”,這既是歐洲中心主義的真正基礎所在,也是我們無法走出漫長的19世紀的真正原因。這就是為什么,一旦我們呼吁批判、甚至拋棄這種歐洲中心論,卻總是會面臨另外一種擔憂或者指責:這樣做,是否就會否認歷史發展確有其“必然性”,是否會導致將一切歷史活動歸之于純粹的偶然和不可知論?
作為當代最為杰出的歷史學家之一,Kenneth Pomeranz(彭慕蘭)的如下言詞正代表了這一擔憂:一旦歐洲中心主義的基礎坍塌,那么所謂“歷史必然性”的大廈將隨之崩潰:
確實,19世紀的經典社會理論由于其歐洲中心論而有重大缺陷,但當前某些“后現代”派學者采用相反的態度――全盤放棄文化間的交互比較,幾乎完全集中于揭示歷史瞬間的偶然性、特殊性以及或許是不可知性――使其甚至無法觸及到歷史(及當代生活)中的許多重要問題??雌饋?,通過盡量進行好的比較來對抗帶有偏差的比較會更可取一些。而在通過另一方的前景進行觀察時,把比較的雙方看作“互相偏離”,而不總是把一方看作標準,可以部分地看到這一點。[2]
與歷史上的歐洲中心主義者們不同,彭慕蘭承認所謂的“英國模式”不能成為唯一標準,他進而指出:“英國模式”的形成,是歐洲在與其他地域、其他的經濟模式的聯系和互動中才可能的,彭慕蘭這種在廣泛的世界聯系中觀察歐洲的視野,代表了歐洲史研究的巨大進步。但盡管如此,在彭慕蘭看來,英國在19世紀的興起還是具有必然性,也正因為“現代性”恰恰率先發生在英國――或者只是發生在英國,所以它才可以被稱為一種“模式”。例如,他反復指出:公司式的資本營運方式、戰爭貸款的債務方式和以貿易和機器勞動節約資源、特別是節約土地和人力資源的方式,這三者確實是歐洲、特別是英國才具備的極其特殊的經濟-政治創制,――而且,這些制度早在工業革命之前都已經存在于英國,盡管它們只是通過工業革命才得以壯大成熟而已。
但是,在濱下武志等學者看來,包括公司、債券方式、乃至航海和長途貿易,這些東西與其說是歐洲的“創制”,不如說這些東西在歐洲產生的時間其實都大致與中國相類。16世紀末期,即明代中后期的南洋中國海外移民向家鄉匯款的貨幣潮流,催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匯票制度(后演化為銀信匯兌局)的發生,它甚至比1570年代地中海地區的匯兌業出現得更早些。隨后,“帳局”和“票號”分別也在中國北方貿易中產生,并日益扮演重要的金融地位。濱下武志的研究指出:
中國歷史上一般行業的組織形態,與后來的公司組織形式不同,采取的是合伙(合股)這種共同出資的方式。雖然這種方式類似于共同經營,但不同點也很多。例如第一個不同點是存在著官利(股息),這是一種由合伙契約規定的、結算時無論有無利潤,均須對所出資金支付紅利的固定利息。而且,出資(持股)的方式,也有以勞動力或者財產充當債權的情況。這種合伙的方式容易吸收資金,因而更有可能吸收大量的信用貿易。
關于資金流動方面,在中國國內存在著山西票號這樣的全國性的匯兌網;國外的匯款方面,東南亞方面有管理華僑匯款的銀信匯兌局。銀信匯兌局向國內匯款的方式有多種,匯款的方式也多種多樣[3]。
至于機器勞動和工業革命更是產生于偶然的因素,而如果說確實有一種因素是歐洲和英國獨有的,那就是窮兵黷武和軍商合一的體制,是將公司、債券、機器、航海與戰爭密切聯系起來的暴力體制。而這一體制之所以能夠在19世紀被最終確立,并成為“英國模式”勝出的真正原因,那就是因為英國在戰爭中的勝利,恰恰是這種勝利激發了歐洲和日本對“英國模式”的仿效。
19世紀以來,歐洲、特別是英國在軍事制度和技術方面的領先,是唯一一個毫無疑問、不容置疑的因素。許多重要的歷史學著作,都已經全面分析了自公元1000年以來,整個歐洲在戰爭技術方面突飛猛進過程,本文前面的征引只是九牛一毛。這些著作不僅證明現代歐洲民族國家的實質就是一部戰爭機器,而且也極其清晰地展示了:戰爭技術的革新不僅對戰爭本身,而且對歐洲國家財政制度、對市民社會的形成、對資本積累之加速的決定性影響。――或者說,正是戰爭促使了歐洲現代國家體制的形成和轉化。
但是,人們可能還是要問:18世紀的英國難道不是由于其包括政治-經濟體制在內的方方面面領先于世界之“先進”,方才產生了工業革命嗎?而這里的回答是:無論在這方面存在多少自以為是的盲目結論乃至“定論”,真實的歷史提供給我們的答案卻是完全否定的,因為事實并非如此。
實際上,很多歐洲歷史學家都對“工業革命”這個概念提出過懷疑和否定,內夫(Nef)指出:
在經濟史上,幾乎沒有一種概念像工業革命概念那樣令人產生錯覺,它把現代文明中所有重要問題都和經濟變革聯系在一起,而那些經濟變革又是以1760-1832年英國發生的情況為代表的。幾乎沒有一種概念是建立在這樣一個不可靠的基礎之上的,它竟然在72年的英國經濟史中,找到了理解現代工業社會的鑰匙。[4]
彭慕蘭也指出,與中國的“勤勞革命”不同,與其說工業革命創造了新的財富,不如說新的財富的發現,導致并推動了工業革命,因為工業革命的發生來源于兩個方向的驅動:“向下”(挖煤)和“向外”(殖民地市場)。
首先是“向外”,如果沒有美洲殖民地的奴隸也需要穿衣服這件事,那么,即使英國實現了紡織品生產的機械化,它生產的棉布也無處銷售。英國棉紡織品的市場是美洲,其原材料――棉花,同樣也來自美洲,而“近代美洲”則是歐洲武力的第一個產物。還有,如果英國沒有占領印度,如果東印度公司沒有通過軍事手段,壟斷占當時世界市場一半以上的印度的棉紡織業,如果沒有英國通過對印度的軍事占領來破壞印度的紡織業,而單獨靠英國的機器織布技術的“革命”,它要想獨霸世界棉紡織市場,其實就是根本不可能的。
其次是“朝下”。正如為我們所耳熟能詳的,工業革命在全世界的象征都是黑暗的礦坑――恰恰是“黑暗的礦坑”形象地表明了“底層”這個社會學的范疇是怎樣產生的:如果沒有煤的大量采用,沒有煤的熱能對于太陽能的替代,工業革命其實就根本談不上是一場真正的革命。1800年,英國的煤炭產量占當時世界的90%,這是英國在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產品領先。關于這一點,1835年托克維爾在論曼徹斯特的一段充滿諷刺的名言值得引用:
從這污穢的陰溝里泛出人類最偉大的工業溪流,肥沃了整個世界;從這骯臟的下水道中流出純正的金子。人性在這里獲得最為充分的發展,也達到了最為野蠻的狀態;文明在這里創造了奇跡,而文明人在這兒卻幾乎變成了野蠻人。
然而,英國之所以偏偏能做到這一點,則完全是由于偶然,或者直率地說就是由于“運氣”而已。這是因為:英國的地理地貌特征其實就相當于“歐洲的山西”,而且其煤炭儲備狀態比山西更為特殊:英國存在大量的地表煤。這就是工業革命不產生于法國,不產生于荷蘭,更沒有產生于中國的根本原因,――恐怕也是最直接的原因。更進一步說,18世紀末,英國的森林覆蓋率不足5%,這個國家陷入到燃料嚴重短缺中,煤是天然的燃料,這也是英國向下發展(掘煤)的根本動力所在,――對比而言,盡管中國經濟的核心地帶江南地區同樣存在燃料短缺的問題,然而非??上У氖牵褐袊鴱V大的南方并不產煤,而中國經濟的核心地區江南和東南沿海更是處在一個嚴重的“貧煤帶”上。――我們所能知道的工業革命發生的道理,其實就這么簡單:使得中國、法國、荷蘭、美國在19世紀沒有發展起大規模的采煤業,恰恰就是經濟的考量:成本和代價-代價和收益。
對此,沃勒斯坦解釋道:
實際上,煤炭并不是什么新的能源。還在18世紀,煤炭就已經取代木材成為主要的燃料。原因很簡單,此前幾個世紀的工業生產(以及家庭取暖),使歐洲的木材資源日漸枯竭。到1750年,木材的枯竭已經成為“工業增長致命的瓶頸”。而英國長期以來就極為飽受木材匱乏的困擾,所以早在16世紀,英國就鼓勵用煤,并一直關心采煤技術。蒸氣機的利用,無非是利用它來轉換能源,使得煤炭能得到更為有效的利用,以使高能耗工業轉化為低能耗工業。[5]
沃勒斯坦還進一步闡述了法國為什么沒有沒有像英國那樣大規模采用采煤技術,他的結論同樣非常簡單:
這恰恰是出于成本的考慮,既然法國不存在英國那樣嚴重的木材匱乏問題,“以昂貴的代價生產出劣質鐵制品”就沒有意義,所以,法國不用煤炭,恰恰從經濟學上說,是一種“正當的反應?!?A title="" style="mso-footnote-id: ftn6" name=_ftnref6>[6]
如果說,煤在英國的大量采用,是出于應對燃料的嚴重短缺的不得不然,那么,工業革命的另外一個偉大標志――蒸汽機的產生和推廣,恐怕就更是出于偶然的因素了。在這個問題上,除了沃勒斯坦所提出的――蒸氣機可以通過能量轉換的方式,更為有效地利用能源這個目的外,另一個或許更為實際的的原因是:在大量地表煤的開采過后,英國舉國上下不得不進行深層掘煤,而這導致了英國地表的下沉,從而使得礦坑排水問題日益變得突出,蒸氣機的最初用途就是為了排水,而恰恰不是節省能源――最初的蒸氣排水機效率極低,其燃料本身的花費,本來應該是使得這種蒸汽機毫無實用價值――這仿佛當年在南京礦路學堂學習過的魯迅所談到的:蒸氣抽水機排水后挖出的煤,正好夠機器本身的燃料消耗――但是,在英國,這種現象卻成為例外,因為蒸氣排水機就在煤礦巷道里,所以煤的損耗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工業革命與歐洲科學技術發達的關系更難聯系起來――因為無論機械紡織機還是蒸氣機的發明者都不是什么“科學家”,而是出身低賤、“文化程度”很低的體力勞動者, 1825年,在英北一個叫達勒姆的黑煤窯里,一個至今尚不知名的黑窯工勞動者,卻竟然對英國工業革命作出了奠基性的貢獻,因為他為了“省力”,別出心裁,將蒸氣抽水機用于推動從礦井到7英里外的運煤碼頭的礦車上――事實上,這才是一項推動世界的翻天覆地的革命的真正開始,這部礦車是鐵路機車的雛形。到1850年,英國的鐵路已經超過了23000英里。
這就是為什么,卡爾 波拉尼一語中的指出:“具有決定性作用的機器都是沒有受到過教育的技師發明的,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沒有讀寫能力?!?A title="" style="mso-footnote-id: ftn7" name=_ftnref7>[7]
大規模機器的采用,也與“歐洲科學技術自漫長的16世紀就開始領先”的神話沒有任何關系,因為1750年代,歐洲關于自然的知識還基本壟斷在天主教會手里。歐洲19世紀才開始的機器對于人類勞動的排斥和替代,其根本原因在于歐洲勞動力價格的迅速上漲,而這是大量美洲白銀流入歐洲和亞洲之后所導致的不同結果造成的:大量白銀流入亞洲和中國促進了中國生產和貿易的增長,這些白銀被繁榮的中國經濟消化了,而在歐洲情況恰好相反,貨幣過剩造成了價格革命,其中勞動力價格自然被抬高了,――通俗地說,這就是使“雇人”變得非常昂貴,它促進了以機器代替人力以“節約成本”,從而劃出了資本密集型(歐洲)和勞動密集型(亞洲)兩種不同的發展道路。
對此,弗蘭克論述說:
貨幣計量學設定,如果貨幣數量增加,而流通速度和交易量不變,那么商品和服務的價格就應該隨著貨幣的增加而相應的上漲。漢密爾頓等人注意到,在16世紀,新的美洲貨幣進入歐洲,于是價格上漲了。這被稱為“貨幣革命”。
史料顯示,在亞洲大部分地區,新增的美洲和日本貨幣并沒有像歐洲那樣引起物價的暴漲。相反,亞洲由于新增了貨幣,造成了生產和交易的增長,并且通過經濟的更廣泛的商品化而提高了貨幣流通速度。[8]
正如波蘭尼所指出的那樣,實際上,我們今天所理解的那種“自然科學”,對于歐洲工業革命的作用幾乎等于零。諷刺性的是:“自然科學對工程技術的決定性貢獻直到一個世紀過后才出現,而那時工業革命早就結束了。對橋梁或者運河的實際建造者、對于機器和發動機的實際設計者來說,今天被稱為自然科學基礎的關于自然的一般法則和知識完全沒用。特爾福德,土木工程師協會的創始人和終身領導人,拒絕了那些研究物理學的學者們的入會申請,并且據大衛 布魯斯特爵士所言,他甚至連一點幾何原理也不知道?!报D―但正是他發明了煤窯里的抽水機。而真正推動了工業革命發生的,可能就是達勒姆的黑煤窯里那個我們永遠不可能知道其姓名的黑窯漢――因為他才是有軌機車的真正發明者,這一為了“省力”而無意間的發明,所產生的一連串連鎖反應,則是他根本不可能預見的。這里所謂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是指:正是他別出心裁的創造促成了鐵軌的產生,而正是鐵軌的廣泛運用,才使得鐵和鋼的需求大為增加,而如果沒有煤,就沒有冶鐵業的大規模發展,沒有冶鐵業的發展,鐵和鋼又是不可思議的。盡管煤的發掘一開始不過是為了應對燃料短缺,煤炭開采與窮兵黷武的軍國主義的結合原本并不具有必然性,但是,恰恰是煤炭開采促進了冶煉業的大規模發展,而鋼和鐵一旦被用于裝備英國的戰爭機器,世界將為之顛倒。
這說明:即使工業革命得以產生的動力,也不是由于英國的先進和發達,而恰恰是由于英國的短缺,即對英國來說,煤的生產起初只是為了應對燃料的嚴重短缺,它起初顯然不是為了用于軍事目的――盡管英國是個窮兵黷武的國家。由煤的生產而導致鐵和鋼的巨大需求,這是一個煤被運用后的一連串的或然性結果,公平地說,它們被運用于軍事目的和戰爭,其實是當初煤的采用者最初沒有想到的。
盡管如此,鴉片戰爭的勝負依舊不能簡單歸結為英國的“船堅炮利”。因為就軍事裝備而言,當時英國的對中國其實也還不占完全優勢。鴉片戰爭中唯一一艘“鐵船”尼米西斯號來自東印度公司,而不是英國皇家海軍,該船很小,吃水僅5英尺,只能用于內河航行,盡管它裝備了120馬力的蒸汽機,也確實沒有采用任何木頭,完全鐵制,但是不幸的是,在鴉片戰爭中,它因為個頭太小,根本沒有參戰能力,所以只負責收集情報。而且,還必須指出的是,鴉片戰爭中所謂的“英國軍隊”,其實三分之二以上都是馬德拉斯和孟加拉的印度人。說得更白些:鴉片戰爭時代的所謂英國海軍艦隊,其實也就是木頭船,因為世界上第一艘裝配了大炮的鐵甲汽船,是在鴉片戰爭之后由法國制造的,1853年俄羅斯與土耳其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才首次啟用――所謂中國鴉片戰爭失敗是因為中國裝備落后,敵不住英國船堅炮利,這無非是一種事后的意識形態說辭。
我們強調上述偶然性,當然不是為了否定鴉片戰爭的既定歷史結果,1840年鴉片戰爭一舉反轉了持續了300多年東風壓倒西風的世界體系,這確實是不容否認的事實,但我們要指出的是,這種“必然結果”,更是多種彼此沒有聯系的、因而是偶然的因素,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碰撞”所造成的“出乎意料”的結果。因此,正是以上的討論才能使我們看到:這種巨大的反轉絕不是一朝一夕的結果,而是1500年以降許許多多獨立發展的事件日積月累、在一個歷史關頭突然碰到一起,并產生了互相影響,從而爆發出超出單獨事件的巨大能量所致――一句話,這種反轉其實是“歷史耦合”作用的結果。即它不是船堅炮利、不是工業革命、不是鴉片貿易、不是白銀價格波動、不是世界經濟體系調整等等其中任何一個原因單獨造成的,而是這一系列帶有偶然性的原因綜合在一起的結果。
因而,用馬克思的話來說,歐洲人確實“創造了歷史,但是,他們卻是在他們自己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創造的”?;蛘鏡egis Debray所說,現代世界史對于歐洲人來說是一場荒謬的旅行:We thought we were heading to China, but we ended up in California(本來打算去中國,結果卻到了加利福尼亞)。
比如說,1500年以降,哥倫布和達 伽馬繞過穆斯林世界尋找亞洲的航海,從而發現了美洲新大陸――這其實原本就是個偶然,因為他們的目標本來是中國和印度,而絕非加利福尼亞。而且,如果他們在美洲沒有發現白銀,這種對美洲的“偶然發現”本身也就沒有什么世界意義。但是,問題恰恰在于,15世紀以降的中國作為一個銀礦貯存量高度短缺的國家,卻匪夷所思地將白銀作為自己的稅收體系和貨幣體系,并以此維持了300多年的貨幣體系不變,這就使得美洲白銀的開采能夠產生世界影響――截至1800年,世界白銀的五分之四都流入了中國,而物美價廉的中國產品則源源不斷流向世界。一個“世界經濟體系”就是這樣被白銀貨幣、或者白銀資本的偶然性的聯系推動起來了。
進一步說,對于美洲而言,如果沒有中國對于白銀的巨大需求,西班牙殖民者當然就不會竭澤而漁地開采銀礦,危險而有毒的白銀開采業自然也就不會奪去那么多印地安人的性命:僅僅在波托西這個罪惡之城,起碼有800萬印地安人死于白銀開采業。
同樣的,如果沒有歐洲殖民者帶來的病菌消滅了大量的印地安土著,那么,也就不會有大量的黑奴被從非洲販賣到美洲作為勞動力的補充,這樣,英國就沒有通過發販奴財掘到“第一桶銀”的可能。英國從西班牙美洲獲得的大量銀元,就是為其充當奴隸販子的報償。而這些銀元被用于中英貿易,才使得英國得以進入亞洲經濟體系。因而,對于18世紀初的英國來說,它通過連續苦戰獲得的第一個最有價值的“條約”,其實就是1713年的“烏德勒支條約”,因為正是根據這一英法戰爭產生的條約,英國才獲得了日后得以改變世界的一項重要權力:壟斷了向西班牙美洲殖民地販賣奴隸的特權。正是通過這一販奴特權,英國才換取了大量的美洲白銀,從而將販奴所得白銀用于進口中國茶葉。用貢德 弗蘭克的話說,1713年“烏德勒支條約”的成立,標志著英國通過為美洲殖民者西班牙充當奴隸販子,獲得了大量美洲白銀,從而才得以擠進亞洲經濟列車,成為世界經濟列車上的二等乘客。
與此同時,也正是在清王朝的嘉慶皇帝秉持“清靜無為”、韜光養晦理念執政的20余年(1796-1820)中,世界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轉折,天朝和“天下”的基礎,那個時候其實已經徹底崩潰了。其中極為重要的是:1799年――也就是在嘉慶帝繼位的第三年(馬嘎爾尼來華后的七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利用莫臥爾王朝內部的紛爭,成功地將印度納入其殖民統治之中,從而開始了它真正統治、肢解亞洲體系的大戰略, 1840英國之所以能夠發動鴉片戰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它有印度這個大后方作為基地。正是由于英國從東西兩個方向上夾攻,清王朝才始料不及地遇到兩個大門同時洞開的局面。這種在戰略和地緣上絕對不利的局面,乃是后來的中國在軍事上面對西方列強不可逆轉、不可收拾的失敗的一個主要原因。
因此,如果沒有印度莫臥爾王朝在18世紀以來持續的內亂造成的長期衰落,如果沒有美洲殖民地的棉花供給和紡織品市場,英國要想迅速取得世界市場上的紡織品生產的壟斷權,其實也都是不可能的,特別是,如果沒有1799年印度淪為殖民地這一事件在亞洲造成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后來所謂的鴉片貿易、鴉片戰爭中英國發動襲擊的“大后方”,恐怕也都難以設想。――而上述這些決定性因素,實際上統統與所謂工業革命沒有任何關系。
最后,我們尤其必須看到的是,英國所創造的新的全球金融體系的壟斷、支配作用是巨大的,眾所周知,1688年尼德蘭的威廉三世正是靠著阿姆斯特丹銀行里猶太人提供的秘密貸款,才出其不意地跨過英吉利海峽,奪取了英國的王位――這就是開創了世界資本主義時代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但是,君主立憲體制一旦確立,威廉三世立即面臨著償還債務的巨大財政負擔。于是,他通過立憲體制得以說服國會,通過收取消費稅來獲得財政資源,并以此國稅為抵押而發放國債。而這就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真正實質,也是英國隨后走向不斷發債、不斷擴張的惡性循環的開始。這里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真正支配英國資產階級政治的,乃是一個由阿姆斯特丹銀行為標志的國際金融資產階級勢力[9]。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真正意義,就在于它確立了一個由國際銀行家放貸、國家以國稅為抵押的資本主義體制。
實際上,金融壟斷比工業革命、船堅炮利這些因素更具有決定意義。在這一點上,金融立國的美國的興起,恰恰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正面的例子。作為18世紀末唯一一個戰勝了英國軍事干預,而實現了獨立的殖民地,美國獨立戰爭的成功,除了得益于殖民地人民同仇敵愾,長期、堅決的抵抗,得益于一支艱苦卓絕的民兵軍隊,得益于法國的無私支持和援助這些因素之外,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美國甫一獨立,美國國父們就遠見卓識地以創造獨立貨幣的方式與英鎊主宰的金融體制脫鉤,獨立戰爭之前,美國并沒有自己的貨幣,1661年,馬薩諸塞州甚至還宣布采用印第安人的傳統貨幣貝殼串珠為法定貨幣,而獨立戰爭開始后的1774年,大陸會議就決定發行2002萬英鎊的信用券作為獨立戰爭資金,這是美國獨立貨幣的起源――而獨立戰爭剛剛勝利,新生的美國政府就將信用券與銀價掛鉤,最終創造了美國獨立貨幣――美元。然而,新生的美國政府讓人民接受信用券――即隨后的美元的原因,不是商業和經濟的,而是道義上的、是維護國家主權意義上的,大陸會議決議指出:“無論何人,只要今后喪失良好品質、拒絕接受信用券甚至對貨幣流通設置障礙,就應當受到懲罰,并被視為敵視美國并因而成為美國的敵人。應該禁止其從事所有的貿易活動,禁止其與這土地上的居民往來?!?A title="" style="mso-footnote-id: ftn10" name=_ftnref10>[10]
因此,美國獨立的成功絕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因為歷史已經充分證明:美國貨幣和金融的獨立才是它徹底獨立和最終崛起的根本原因。在這個意義上,甚至連黑格爾也感嘆:美國不但能夠徹底戰勝“老歐洲”,而且終將取老歐洲而代之(America is the country of the future, it is a land of desire for all those who are weary of the historical arsenal of old Europe)。
而與美國相比,明清兩朝的中國則提供了完全相反的例子。從明朝中葉開始,中國就將自己的金融命脈系于大規模的美洲白銀進口,甚至還長期依賴于日本的白銀開采。而清朝中期,以廣東公行為核心的清王朝的對外貿易,更大規模地采用英格蘭銀行的債券和東印度公司的匯票,盡管清王朝在對外貿易上長期處于順差和盈余方,但是,其外貿對于英國金融體系的依賴和依附,在1830年代就已經變得非常深刻。因此,我們完全不能想象,已經被納入英國金融體系的清朝貿易體系,能夠支持對英國的長期戰爭。
盡管歷史不能假設,但今天看來,如果截至1830年,在中國廣州-印度-英國之間的貿易不是大規模采用匯票結算,而依然采用白銀現金來結帳的話,那么可以肯定的起碼是:1840年之后向中國的白銀現金流動就一定還會持續五年到十年,而這就意味著中國的白銀短缺造成的經濟崩潰會被關鍵性地推遲,――如果是那樣,1850年代之后的中國也許就不會同時在廣州、臺灣、新疆、西藏幾個方向上遭遇同英國、日本、俄國等幾個國家的戰爭,自康熙到雍正以來推行的“攤丁入畝”的惠民政策所造成的社會-經濟安定局面,也不會因為銀貴銅賤所導致的貨幣政策崩潰而一朝瓦解,――而至于1874年日本是否敢于就臺灣問題向清朝發難,中國和日本之間究竟鹿死誰手,恐怕還非常難說。
實際上,即使戰爭的勝負也帶有偶然的因素。因為世界上沒有常勝的將軍,也沒有永遠不敗的國家。當強調戰爭的作用的時候,我們其實也是在強調戰爭活動中,最為鮮明地體現著的偶然性如何轉化為必然性的殘酷邏輯――這就是所謂:“社稷雖安,忘戰必危,國雖大,好戰必亡”。――“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道,不可不察也”。離開了戰爭,我們非但不能理解漫長而殘酷的19世紀,而且,也就不能深刻地理解歷史偶然性究竟是以何種方式轉化為必然性的。
因而,所謂歷史的“耦和現象”就是指:上述這些原本看起來是獨立發展、彼此無關的事件和現象,在19世紀的最后20年開始了劇烈的互相影響,并最終迎頭相撞,而在一個時間段和一個空間點上碰在了一起――而這就是指1840年的廣州。而鴉片一役,300年的“利點”仿佛一下子集中于英國,清王朝則由于處于“多重不利”的戰略局勢之中,捉襟見肘,四面楚歌,一朝之間呼啦啦似大廈傾,嚴格地說,英國和歐洲“漫長的16世紀”從此才算真正結束,而中國則從此屈辱地進入了“近代”:對中國而言,鴉片戰爭也只有在這個意義上,才能被視為“漫長的19世紀”的真正開端。
正如安托尼 吉登斯在《現代性的后果》這本言簡意賅的杰作中所指出的:非常明確地是,現代性并不是一個產生于歐洲的、事先設計好了的方案,相反,即使對于歐洲而言,現代性和現代世界同樣也是一個“出乎意料的結果”,正是因此,作為“現代性的后果”,歐洲連同整個世界,才都被拋入到了一個變動不居、充滿風險和不確定因素的現代世界上。他還說,“現代性”之所以是一個值得重視的獨特現象,就是因為它不是任何一種歷史傳統的延續,而是對于人類所有文明傳統的大斷裂,當然也是歐洲自身的傳統的大斷裂。因此,吉登斯反對從歐洲形而上學的角度將現代性理解為是歐洲獨特傳統的必然發展:
為什么現代性的斷裂特性并未受到完全重視呢?原因之一就是長久以來存在著進化論的影響,――把人類歷史看作有一個總的發展方向,并受著某種具有普遍性的原動力的原則所支配的過程,進化論的確表述了這種“宏大敘事”,盡管它不一定屬于受宇宙目的論影響的理論。根據進化論的觀點,人們可以按照一條“故事主線”來描述歷史,這條主線把雜亂無章的人類事件歸化在一幅井然有序的圖畫之中:歷史以弱小孤立的“狩獵采集文化”為開端,經歷了作物種植與畜牧業社區的發展,從那里產生了農業國家,最后以西方出現現代社會達到頂點。
歷史實際上并不具有進化論概念所創造的“總體性”形式,――解構進化論,意味著不能把歷史看作一個統一體,或者不認為它體現了某種組織變革的唯一原則。但這樣做并不意味著世界萬物都處在某種矛盾和混亂之中,或者人們可以任意書寫完全特異的“歷史”[11]。
也正是因此,吉登斯指出:我們就既不能把現代性和現代世界的產生,歸結為英國的工業革命和隨后的工業化進程,也不能歸結為以金融控制為最鮮明表征的“象征系統”的發展,不能歸結為民族國家所代表的“監控機制”的不斷發達――甚至,也不能歸結為歐洲軍事技術的長期領先造成的霸權――總之,不能歸之于其中的任何一個及其“決定性作用”。故而,吉登斯力圖用“工業主義-象征系統-監控系統-軍事技術”這四大因素構成的交互作用的“矛盾關系網絡”,來復雜地觀察現代世界的發生及其結構運動,吉登斯認為,在這個彼此作用的矛盾網絡中,沒有一個因素是決定性的,但是,它們卻是“互相決定”的――任何一個因素的變化,卻會造成整個結構的整體變遷。
與此同時,吉登斯更把“全球化”當作現代性的另外一個重要維度,在他看來,如果沒有廣泛的世界聯系,如果19世紀的歐洲――特別是英國不是處于這種廣泛的世界性聯系的有利位置,從而可以最大程度地從這種廣泛的世界聯系中獲利,――而單靠上述“四大要素”,“漫長的19世紀”也就不可能成為“歐洲的世紀”。
那么,我們究竟該怎樣去認識“漫長的19世紀”呢?
這首先要求我們擺脫歐洲形而上學的知識論基礎,去重新認識中國世界觀中所包納的關于宇宙和人類發生的智慧。
在本書的第一部分中,我們曾引證過Frederick W Mote(牟復禮)教授的見解,通過分析“易”的宇宙觀對于中國文明的漫長影響,李約瑟和牟復禮都曾有力地揭示了中國“沒有主宰卻和諧有序”的世界觀的先進性,他們指出:與其他宇宙觀和社會觀不同,中國文明將宇宙和人類社會歷史,理解為在相互矛盾中“本然自生”的有機體運動,也就是說:不是“救世主”、“造物主”的創造,而是在物質空間(五行)和時間(四季)的矛盾運動(陰陽)轉換中,宇宙和人類歷史產生了。而與之不同,包括歐洲在內的世界其他文明,則總是把宇宙和人類社會視為“造物主”的產物,因此,與中國世界觀不同,它們總是需要邏各斯、主神或者“第一因”,因為只有通過這種第一因和“唯一因”,它們才能解釋宇宙和人類社會歷史運動。
而在這個意義上,毛澤東關于“矛盾論”的思想,正是對這種“沒有主宰但和諧有序的”中國宇宙觀的發展。毛澤東說:“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所謂矛盾的普遍性,是指彼此矛盾著的存在把事物聯系起來,所謂矛盾的決定作用,是指矛盾著的事物之間的彼此互相決定,而不是指唯一的一種矛盾關系的決定作用。因而,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在某個特殊的歷史時刻,某一種矛盾關系的變化,會導致矛盾著的事物整體上發生變化。
“原來矛盾著的各方面,不能孤立地存在。假如沒有和它作對的矛盾的一方,它自己這一方面就失去了存在的條件,沒有順利,無所謂困難,沒有困難,無所謂順利,沒有資產階級,就沒有無產階級,沒有殖民地,就無所謂帝國主義”――魏斐德說:“這意味著,沒有意志,無所謂歷史,而沒有歷史,也就完全沒有意志”。
今天看來,正是這種透辟的哲學,才能使得我們去深刻、冷靜地去觀察那個19世紀的舊世界,而只有認識到現代世界的產生不能委之于上帝、理念、邏各斯和任何“第一因”、“唯一因”,我們才能真正做到解放思想,擺脫各種形而上學的歷史神秘主義解釋,從而不懈地把對這個舊世界的深刻批判,轉化為對一個新世界的熱情創造和熱烈想象中去,把對于一個復雜世界的認識,轉化到改造這個世界的奮斗精神之中。
它讓我們再次想起康有為對于孔子理想的解讀:持續的改革與革命是阻止人類世界衰老和退化的唯一方式,而離開了意志――革命和改革的“意志”,康德所說的“歷史進步”就是不可能的,因為人類世界的常態并不是進步,而是不可抑止的退化。
于是,我們仿佛再一次聽到――在這個漫長的歷史結尾處,響起了青年毛澤東悲愴而激越的呼喚,正是這一呼喚告誡我們,歷史并非宿命,它取決于我們的意志與奮斗。青年毛澤東說:
夫以五千之卒,敵十萬之軍;策疲乏之兵,當新羈之馬,如此而欲圖存,非奮斗不可。
[1] 本文系作者新著《500年來誰著史――1500年以來的中國與世界》第二章的一節,發表于《書城》雜志2009年第8期
[2] 彭慕蘭,《大分流:歐洲、中國及現代世界經濟的發展》,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頁。
[3] 濱下武志,《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第24-25頁
[4] 伊曼紐爾 沃勒斯坦,《現代世界體系》,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4頁。
[5] 同注42,第19頁。
[6] 同上注,第20頁。
[7] 卡爾 波拉尼,《大轉型:我們時代的政治與經濟起源》,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03頁。
[8] 貢德 弗蘭克,《白銀資本:重視經濟全球化中的東方》,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第2版,第216頁、220頁。
[9] Larry Neal,The Rise of Financial Capitalism: 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s in the Age of Reason,Cambridge,1990,周一良主編《世界通史》(近代部分),上冊,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41頁
[10] 約翰 喬恩《貨幣史》第354-356頁。美元的說法來自美國政府發行的貨幣與西班牙銀圓的比價換算關系,即15.21:1,這從dollar這個詞的詞根來源可以看得非常清楚,Dollar 是thler的變音,是Joachimsthal這個地名的簡寫,這個地方位于歐洲波息米亞,是歐洲最主要的銀礦所在地。
[11] 安托尼 吉登斯,《現代性的后果》,譯林出版社,2000年,第4-5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