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歷史進步與人的精神成長之間存在著有機的聯系
在某些人看來,不管人們怎樣行動,歷史本身的客觀規律都在那里發展著,就像鐘表一樣嘀嘀嗒嗒地轉著,共產主義該什么時候實現,就在什么時候實現。記得有人說過,歷史并不服從企圖引領它的偉人,按照這樣的說法,歷史不服從偉人,當然也不會服從笨蛋,小布什隨便怎么折騰都沒關系,共產主義照樣會像太陽明天從東方升起一樣,在某一個時刻冒出來。
這種把歷史必然性與人的價值體系分離開來的性格特征,正是一種處于人生初級階段的幼稚的性格特征。馬克思在批判庸俗經濟學家時所說的那句話可以準確地用在這種人身上:“粗率和無知之處正在于把有機地聯系著的東西看成是彼此偶然發生關系的、純粹反思聯系中的東西”。由于這種迷誤,人們便把生產力的發展作為建設共產主義的根本條件,他們堅信,只要生產力發展起來了,所有的問題都可迎刃而解。在這種幼稚的一廂情愿的思想指導下,人們必然要在社會實踐中碰得頭破血流。但是如果人們不能克服這種幼稚,就只能日復一日地重復這種錯誤的實踐,永遠帶著一廂情愿的空想往現實的無形的墻壁上碰撞。當人們處于資本主義的那一套價值體系控制之下時,不管生產力如何發展,其最后形成的制度只能是資本主義。
可以說,共產主義理論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就在于克服這種幼稚,認識到歷史階段與人的發展水平之間的有機聯系。歐文傅立葉等人對共產主義的熱情追求和對私有制社會的批判當然是真誠的,但他們提出的解決辦法卻是不成熟不科學的。所以他們搞的共產主義試驗都失敗了。馬克思的科學共產主義理論之所以是科學,就在于他發現了人的價值水平與社會制度之間的有機聯系,從而找到了實現共產主義的科學的程序,一個把人和社會都加以改造提升的程序,一個從奪取政權、建立公有制并進而形成一個有助于人性健康全面發展的社會。共產主義也無非是那種組織得合理的社會,在那里,每一個人的才能得到了很好的發揮,每一個人的需要也都得到合理正常的滿足,社會也就可以自我滿足,內部保持和諧,與地球環境保持和諧。但這是一種理想境界,要達到這種境界需要有一個歷史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當然要發展生產力,但并不僅僅是發展生產力。這是一個包括生產力的發展、人性的進化以及社會組織的進化過程。生產力的發展,也無非就是人們改造世界的能力的發展。
必須經過私有制的歷史階段,在人們追求個人物質利益的過程中,才能推動人性的進化,發育出全面地占有和享受人類文明成果的人。這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所以在完成這個程序的過程中,必須始終一貫地克服幼稚,堅持那種成熟的思維方式。但這是很困難的,因為幼稚是人生的起點,是每一個人天生都會的東西,而成熟則并不單純是理論上的進步,而是整個人格的進步,深刻地認識到自己與社會的有機聯系,這是需要艱苦求索才能達到的境界。中國傳統文化追求人格的完美,但一直是一種空想,如何使這一追求完成從空想到科學的跨越,這應當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的繼續。
人們的人格成長與其社會制度之間存在著一個有機的聯系,一個社會中占主導地位位的人格發展水平決定社會制度的選擇,這是一個自組織過程。具有不同價值體系的人都參與了這個過程,力量有大小的區別,方向也有積極的正向的作用還是消極的破壞的作用的區別,歷史便是由這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行形成的合力決定的。不論是國也好,家也罷,要想把事情辦好,就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兢兢業業,善始善終;如果要想把事搞砸,則只須很少幾個人搗亂就足夠了。我們如想提高執政能力,就應當研究這里面的規律,在這個領域里取得主動權,自覺地駕馭這個過程。
二、人的精神成長是社會制度演變的內因
如果按能否認識歷史規律和能否踐行歷史規律來判斷人格的成長過程的話,可以把人的精神成長過程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既不能認識歷史規律,也不能踐行歷史規律。這個階段的人像動物一樣,只知道自己的基本需要,忙于飲食男女,在基本需要的驅使下活動,為了這些需要的滿足而爭奪不休;全體嬰兒和很多不再是嬰兒的人比如原始人就還處在這個階段。
第二階段:知道歷史規律的存在,但卻不能踐行歷史規律。這個階段的人有知而無行,也會講一些仁義道德的大道理,但是無法使自己行動起來,知行不統一,人格是分裂著的,嘴上說得好聽,實際上卻想的還是飲食男女的基本需要。貪官污吏們都是這樣的,右派也是這樣,這些人所喜歡的小布什、陳水扁之流,也處在這個階段,他們雖然不講什么歷史規律,但也還是有一套民主說教,比如小布什到清華大學演講,也大談道德。但他所談的道德落實不到行動中去,是沒有生命力的空談,實際起作用的是叢林法則。處在這個人格水平上,一旦掌權,就必然地是貪官污吏,和陳水扁一樣。
第三階段:知道歷史規律的存在且又能踐行歷史規律。這樣的人能發現歷史過程中潛在著的歷史必然性,并把它變為現實。比如列寧,知道共產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在1917年發現了建立社會主義政權的機遇,便領導布爾什維克實現了這種必然性;毛主席則在舊中國那種混亂衰敗的狀態中找到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也建立起了社會主義政權。其他還有一些人,如雷鋒、史來賀,焦裕祿等等,聞道勤行,把共產主義理想當成真的,并讓它滲透在自己的血液中,在自己的日常行為中體現出來。
認識歷史規律并把它體現在自己的行為中,這正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特點,正是因為這一點,才把人從動物狀態提升到人的階段。人類的進步就體現在這一點上,所謂元典時代,人類精神上的覺醒,也就是有那么幾位圣賢,發現了一些規則,然后身體力行地宣傳這些規則,讓大家都來接受。當時的人們不知道歷史規律,更不知道共產主義,但他們所堅持的,則是從社會生活中綜合出來的一些新規則,比如說老子孔子的“道”,然后教導人們奉行這個“道”,德者得也,也就是說,有德的人就是那種得道之人,認識了道的人。后來中國人所說的“天”,也是規律的意思,中國古人所說的“天人合一”,我看也無非就是人認識到這個規律并實踐這個規律,最后達到盡性以知天、從心所欲的境界。
與人的性格成長過程三階段相對應的是歷史進程的三階段,原始社會、私有制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社會制度的選擇并不是一件衣服,而是與人的性格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資本主義對應于人的不成熟階段,或者反過來說,處在不成熟階段的人只能適應資本主義制度。這就可能很好地解釋為什么有些人強烈地向往資本主義,另外一些人則強烈地向往共產主義,這是因為人的發展成熟的程度不同。人們之所以需要共產主義,那是因為共產主義是他成長的內在需要,共產主義是把發生在個人身上的這個升華過程放大到社會集體中,是集體地達到的天人合一、歷史與邏輯的統一。人格成長與社會制度的這種對應關系與共產主義的歷史必然性一樣,也是一種內在的必然性。這兩個必然性,一個就像是歷史的經線,另一個則像是歷史的緯線,兩者交織在一起,才能織出歷史的壯美畫卷。
共產主義實現的過程應當是遵循著由量變到質變的規律。這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要分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單個人的層次,思想認識的轉化也是一個積累的過程,由量變到質變,由那么不太信到相信共產主義。這個層次的質變對于第二個層次——社會層次來說,只能算是一個量變,隨著完成這種個性轉變的人的增加,到了某個臨界點,占據了優勢,社會就成為共產主義社會了,少數人盡管不贊成,但在親身體會到共產主義的好處之后,也就逐步接受了。有沒有堅持不贊成的人呢?一定帶著花岡巖腦袋去見上帝的人估計也還有,但時間會解決問題,當社會完全由在共產主義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組成的時候,共產主義就徹底地實現了。
正如有些人還沒達到第三階段就死去了一樣,也有一些民族和國家等不到實現共產主義就夭折了。從這一事實中可以得出二條結論:1、歷史規律是分岔的,進化路程中有很多歧途,如果沒有馬克思主義的出現,社會就只能在悲慘狀態中輪回,只有馬克思主義的問世,才開辟了歷史的新方向。2、人們不能期待歷史規律自動地發揮作用,規律并不是自動地實現的,它是在意識到它的人推動著它的實現。通過努力認識歷史規律并自覺踐行歷史規律,使自己進入人生的這個第三階段,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人之所以成為人的必修課。如果僅僅是上學拿文憑,那就是忽略了這個根本,舍本逐末。即使是把博士拿到了,也還是處在人生的初級階段。只有大家都進入了人生的第三階段,共產主義才能穩定地運行起來。
三、價值體系的轉換與道德的關系
恩格斯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文中談到:“費爾巴哈的道德論是和它的一切前驅者一樣的。它是為一切時代、一切民族、一切情況而設計出來的﹔正因為如此,它在任何時候和任何地方都是不適用的,而在現實世界面前,是和康德的絕對命令一樣軟弱無力的。實際上,每一個階級,甚至每一個行業,都各有各的道德,并且,只要它能破壞這種道德而不受懲罰,它就加以破壞。”這個說法仍然適用于現在的各種道德說教。怎樣才能使“道德”不再是一個軟弱無力的“應該”,這是一個困擾了多少代人的問題,現在看來,這個問題之所以難于解決,關鍵就在于人的價值體系在人們的意識深處發揮著決定作用。只有當人們拋棄了叢林法則、從第二階段上升到第三階段之后,才能把道德從外在的約束轉化為內在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就會無須外在的約束而自然而然的實踐道德法則。
因而人的精神成長就存在著兩個方向,一個是價值體系的深入,從第二階段成長進入第三階段;另一個則是通常所說的知識的積累。這兩個方向是有機地聯系在一起的,打個比方,就如一把折疊傘,價值體系的成長猶如傘柄的伸長,知識的成長猶如傘面的展開。傘柄的伸長很關鍵,沒有這個伸長,傘面就打不開,知識的擴展便是無益的,便會出現知識越多越笨蛋的局面。因而在某些情況下,這兩個方向又是互相沖突的。老子據此得出了“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的結論,這里的“知”相當于傘柄,“博”相當于傘面,把兩者對立起來。應當看到,處在第二階段的人,也可以看到一些事實,但他缺少感知更深層次的真理的器官,就像人的耳朵聽不到大象彼此聯絡時所用的次聲波一樣。因而實事求是,并不是每一個人一睜開眼睛就可以做到的,必須要在價值體系上來一個飛躍,才能看到感受到更全面深刻的真實世界。現在的學校教育只注意到了知識的積累,忽略了傳道的功能,所以這種教育是有缺陷的,在這種情況下,老子的話是有道理的,人們用“九分無用一分有害”的知識來填塞學生的頭腦,堵住了孩子們聞道的通道,于是乎便出現了“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的局面。
當一個人處在第二階段時,他的淺薄是全方位的,在所有的方面都會表現出淺薄來,其思想觀念、行為模式、審美標準都是淺薄的,不然的話,其性格就會分裂,自相矛盾。比如說,一個人如果不負責任,那他對所有的事情都不負責任,不光是對集體的事情不負責任,國事管他娘,就是對自己的事情也不負責任。比如說,一個人如果反對學雷鋒,這就是一個不負責任的標志,這樣的人也就自我閹割了服務公共事業乃至對公共事務發表議論的能力。這樣一種人格特點便是社會矛盾沖突的根源,他不可能提出積極有價值的建議,反而對別人提出的好建議擺出一副不屑、反感、攻擊的態度。
如果一個人具有著積極的健康的人格,那也是全方位的,不光對個人的事情負責,而且對社會集體的事業負責,對別人的事情,哪怕是素不相識的人,也同樣持負責的態度。一點小成功不會讓他飄飄然,一點小失敗也不會讓他退縮,他會堅忍不拔地朝理想的目標奮斗。這樣的人生才可能是成功的人生。因而如何從第二階段進入第三階段,這是人生的關鍵。對于一個國家或民族來說,也是同樣道理。一個國家民族也可能是淺薄的不負責任的愚蠢的,也可能在世界上制造矛盾動亂。要想擺脫這種狀態,也需要自我修養,自力更生,把自己提升到一個較高的發展層次上,使自己趨向于和諧文明,這樣才能讓其他民族引頸羨慕,成為其他民族的榜樣。
站在岸上的人和水里的魚所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處在第二階段的人和處在第三階段的人所看到的世界也是不一樣的。這兩種人雖然生活在一起,進行著爭論,但實際上分別處于進化的不同階段,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人,就如同猴子與人的區別一樣。一個處在第三階段以下的人,不管他多么富有,多么有才干,仍然不能想象第三階段,這個階段對于他來說,是不存在的,他的生命因而就是不完美的,不全面的,就如同一棵長不高的樹一樣。把歷史必然性與個人的實踐對立起來,這是處在這個階段的人的特點,堅持這種對立,就會把人生引入歧途,這樣的人活得時間再長,也都是在錯誤中空耗日月。
處于第三階段以下的人,當然也要用自己的價值體系來改造世界,但由于他沒有達到成熟的境界,所以便只能不成熟的價值體系來改造社會。和諧法則便是美的規律,處在第二階段的人不知道美的規律,所以也就不能用美的規律來塑造自己,也不能用美的規律來改造社會。他們的行為也參與著社會的自組織過程,如果掌了權,其作用要大一些,如果沒掌權,作用則要小一些。但不管作用大小,大家都發揮了作用。所以,一個由處在第三階段以下的人組成的社會,最終將自然而然地選擇私有制。因而對社會主義國家的領導人來說,不管他們口頭上如何說得天花亂墜,如果他沒有成熟到超越資本主義價值體系,那么在實際上支配著其行為的,最終還是他現有的這個價值體系,他所建立起來的只能是資本主義。這是一個規律,也是歷史必然性。
四、價值體系的轉換是一個艱難的過程
很多人對人民這個詞都懷有一種天真的態度,他們相信,當廣大人民群眾解決了基本的溫飽問題,生活水平進入小康以后,當教育普及提高、各種文化生活大大豐富之后,人民的素質就會大大地提高,人們普遍地能夠跳出個人利益的小圈子,能夠理性地從人類社會整體和長遠的利益出發來看問題決定自己的行動。
一位生活在美國的網友就發現,事實并非如此:生活在有著各種理想的物質條件和文化條件中的美國人民不是素質更高更為理性了,反而是更為狹隘、膚淺,更自私自利、自以為是了。對于中國人來說,情況也差不多,改革開放這些年來,物質已經相當豐富,GDP也翻了好幾番,應當說倉廩實而知禮節了吧,但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人們的道德水平反而退化了,這些年來一直在喊著“滑坡”,衣食足了也沒有知榮辱,以至于總書記還要出面倡導“八榮八恥”。這個理論與現實的不一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問題出在哪里?能否找到一個能夠與現實存在和歷史事實相一致的理論?
這個問題其實不難,關于價值體系問題的研究可以解決這個難題。價值體系是社會運行的序參量,對于個人來說,也同樣起著序參量的作用。歷史的進步過程是價值體系的演化進步的過程,對于個人來說,也同樣有一個價值體系的進步過程。處在不同階段的人,由于價值體系的不同,人的實踐是不同的;如果堅持著叢林法則的人在社會中占據了支配地位,則社會必然地指向資本主義。所以西方人便可通過影響其他國家人民群眾價值體系的形成過程來實現其和平演變的戰略。
這里的關鍵是,人的價值體系一旦形成,便會保持固有的模式,它會鎖定人的行為模式,盡管外部環境變化了,仍然保持著原來的模式,就像唐吉訶德一樣帶著滿腦袋的奇情怪想去和風車決斗。價值體系不是一個想換就脫的衣服,而某種融化在血液中的東西,從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的轉換并不是自然而然的成長過程,這中間有一個艱苦的脫胎換骨式的轉換過程,這便是毛主席所說的“世界觀的轉變是一個根本的轉變。”習慣了叢林法則的人也會堅守自己的行為模式,因此美國的生產力很發達,卻沒有爆發無產階級革命,因為美國人民已經沿著叢林法則走得太遠,成了單向度的人,缺少了對另一種更高級的生活的想象力和追求,被鎖定在資本主義的軌道上了。
然而正是資本主義價值體系的蔓延,反而暴露了它的弊端,雖然很多人在其控制下不能覺悟,但也畢竟還有一些思想活躍、特別敏感的人能發現問題:在一種低水平的偏狹的價值體系的控制下,沒有人能生活幸福。窮人生活不幸福,富人生活也不幸福。于是人們便覺悟過來,自覺地追求著新生活的人們,經歷了迷茫痛苦的考驗,終究會找到進入新制度的大門,于是我們對歷史規律的認識便進入到一個新階段。并不是存在著一種像鐘表一樣運行著的歷史必然性,共產主義能否實現則要取決于人們自身的選擇,而這種選擇則又取決于人性的發展水平,我們之所以相信共產主義的歷史必然性,那是因為我們對人性的進步懷有堅定的信仰。
如果人們認為共產主義的實現是一種歷史必然性,那也只是因為他的人格成長到了第三階段,這種認識是其人格成長到了這個階段后所必然要達到的認識,就像太陽必然發出光芒一樣。所有否認共產主義必然性的人,其人格都還處在第二階段,并且在其內心深處都自然地對人性的這種更高的發展懷有一種恐懼,都不能想象自己還能成長為更完善的人。那些戰爭罪犯、軍火商人、各種違法犯罪者,在其內心深處肯定都沒有對于人性的充分自由發展的珍惜,以嘲諷、蔑視的神情看著他人追求實現這種潛能的努力,壓抑著自己內心的這種潛能。
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價值體系的轉換過程。有的人意識到了這個過程而自覺地完成,而另外則有人意識不到這個過程,于是便會對別人的轉換過程產生反感,甚至堅決反對。這種反對有些是出于他們的階級地位出發,他們要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但也還有一些人沒有什么既得利益可維護,只不過是因為其個性發展的不充分,沒有能力超越叢林法則,他們無法想象一種新生活,于是就本能地拒斥這種生活,并力圖把別人也拉到自己的水平上。對這樣的人來說,所謂民主,也不過是堅持自己的狹隘價值體系的借口。他不知道新的價值體系所能帶來的光榮,也不知道庸俗的價值體系所能帶來的恥辱,黨中央倡導榮恥觀也撼不動其內在的價值體系。
關于價值體系的研究,解釋了歷史規律與人的實踐的關系。從個人的生活過程來看,價值體系是一種精神性的東西,但如果從歷史的眼光來看,它是歷史大河的河床,我們的生命過程則像是一個水分子,與其他眾多的水分子一道沿著這個河床所規定的路線向前漂流而已。在這個過程中,有一些水分子突然想到要改變這個河床的方向,按照一種新的價值體系來規定歷史方向,按照美的規律來改造社會,這是否可能?很多人不考慮這個問題,很多人考慮了這個問題,但認為不可能。然而也還是有人認為這是可能的,正如中國古人所說的那樣,人定足以勝天,這正是人的偉大之處。馬克思對巴黎公社的革命首創精神的高度評價,列寧發動的十月革命,中國共產黨人在推翻舊制度建設新中國的過程中所爆發的革命首創精神,共產主義革命靠的就是人的內在潛能的發揮。所以,中國文化中的優秀傳統在馬克思主義者改造世界的實踐中得到了實現。
五、要構建和諧社會,就必須自覺地促進價值體系的轉換
雖然生命是屬于我們自己的,我們可以而且也必須自己支配生命,但是,是用一種科學合理的方式去支配它還是用一種自暴自棄的方式來支配它,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一種是成熟的合乎社會整體利益的方式,另一種是幼稚的違背社會整體利益的方式,由于個人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本來是有機統一在一起的,所以成熟的方式自然也就是有利于個人利益的方式,不成熟的方式自然也就是不利于個人利益的方式,前一種方式自然而然地促進社會和諧,而后一種方式則必然地破壞社會的和諧。
那些處在第二階段的人們不會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他們總是在有意無意地制造麻煩以至于各種社會災難,要構建和諧社會,也就是想法消除他們造成的危害。但與其被動地跟在他們的后面“擦屁股”,不如想法促進其價值體系的轉換,把他們從麻煩制造者轉化為積極的和諧制造者。這應當是一個拯救,如果完不成這個轉換,某些人終其一生都是生活在錯誤之中,而且他們還會擴散其狹隘的價值體系,形成一個超循環,讓下一代人延續其錯誤。于是乎想要構建和諧社會的“愚公”們所面對的就是這樣一個不斷成長的大山,所以就必須要想法把這座山的成長過程控制住,讓新一代人在和諧法則占支配地位的環境中成長起來。
要打破舊制度的超循環,必須依靠人的創新精神,用先進思想武裝起來的人們的歷史首創精神。要構建和諧社會,也就是要自覺地促進人性進化到第三階段,于是每一個人都面臨著一個價值體系的轉換的任務,即由叢林法則到和諧法則的轉換。人民群眾中會有人自覺地進行這個轉換,但絕大多數人受制于舊的經濟政治文化環境,不能這么做,于是社會領導者就要領導這個過程,為之創造條件,樹立榜樣,鼓勵鞭策,“引而不發,躍如也”。這是關系到社會主義政權穩定、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核心問題,共產黨的執政能力就在于能否控制社會氣候,主導這個轉換過程。
共產黨代表著人性的進化方向,有誰能比那些真正的共產黨人更優秀?這是共產黨的優勢,我們應當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按照我們自己的價值體系來改造世界。共產黨執政就是要按照共產黨人的價值體系來改造世界,改造人性,這個道理是天經地義的;要求人們樹立“八榮八恥”的榮恥觀,成為一個自強不息的完美人格,這個道理也是天經地義的。我相信沒有誰能說出什么理由來反對這一點。
所謂“以人為本”,那就是要確立一個全面的價值體系,以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本,而不僅僅是以物質生活的滿足為本。共產黨人要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須關注人民的精神需要的滿足。精神需要處在價值體系的高端,當我們關注著這個體系的高端的時候,其低級的需要作為基礎,便可以“附帶地”得到實現而不至于膨脹起來把人的發展引入歧途;反之,如果我們由于專注于基本需要的滿足而忽略了高級需要,基本需要則并不會由于我們的“加強”和“抓緊”而實現。因而,以人為本,也就是要以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核心來重組社會生活,而不是以經濟指標的增長為核心來組織社會生活。只有了解了人性的進化過程,并能自主地有效地促進人的開悟聞道,掌握那種化腐朽為神奇的點金術,我們才能在社會管理上進入自由王國。
只有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人們才能克服狹隘片面的價值體系的誤導,才能有立足于社會根本及長遠發展需要的想法、做法,才能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推動時代和社會進步。站在這樣的一個歷史高度,我們便可回頭借鑒參考古今中外的政治經驗。各種宗教、各種哲學政治學理論,其最終目標都有或隱或顯地把目標集中在人性的培養塑造上,因而有充分的大量的經驗可以借鑒。包括西方敵對勢力和平演變我們的做法也是可以借鑒的,因為他們的經驗相當成功,而且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所以借鑒起來就更方便。既然人家在不執政的情況下,就能成功地把我們的下一代演變成他們的人,那么我們為什么不能充分地利用執政條件,把我們的下一代培養成我們自己的接班人呢?
和諧社會則只能由達到了第三階段的人組成,這個社會的制度規定是什么樣子,我們可以把一批這樣的人放在一起,他們便可以通過自組織過程,發展出一套新的政治制度來,肯定要比現在那些還處在第二階段的人所堅持的民主憲政的制度要完善。因此人們把共產主義實現的注意力集中在制度設計上,那是舍本逐末,還是要把更高的人格發展水平的培養作為核心,圍繞著這個核心來設計政治制度。歷來的智者賢人都力圖引導人們走上成熟健康的生活道路,當一個人達到了這種思想境界,也就進入到了成熟的境界、自由全面發展的境界。對于達到這種境界的人來說,他們便可自然而然地組成和諧社會。
六、在實踐中深化對和諧法則的認識
什么是和諧法則呢?我認為和諧法則是一個復雜的體系,簡要地說,和諧法則就是,如果通過堅持實踐某些規則,得到了促進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人自身的和諧的結果,那么這些規則便是和諧法則。人類以往的實踐給我們留下了很多規則,都積淀在我們的生活中,諸如愛人如己、眾生平等、艱苦奮斗、為人民服務等等,甚至是一些很具體的規則,比如吸煙有害健康,也應當包括在和諧法則之內。人類的實踐沒有結束,不斷會有新的問題等著人們去解決,所以這個和諧法則的內涵就依然在發展著。道可道,非常道。和諧法則也就是“道”,只要人類的歷史沒有終結,這個對道的探索就仍然沒有終結。假如有人對這個答案不滿意,那就請他去找老子問去。
如果有人非要來問個究竟,那我就只能從現在我所能達到的認識找一個答案,這個答案肯定不是常道,但它應當是當前最緊迫的問題。那就是首先要珍視和諧,小心翼翼地維護和諧,而不要太勇敢,不怕不和諧。其次是要為人們接受和諧法則創造經濟政治文化環境上的條件。其三是要先實踐起來再說,在實踐和諧法則的過程中加深認識。
道應當是人們天生地就明白的,如果人們有良好的環境引導,便可以在成長的過程中進入人的意識,上升為抽象的規定,在理論與實踐的良性循環過程中,在思維的行程中把“道”具體地再現出來。但在當今人類成長的過程中,常常會有一些因素妨礙了人們聞道。
首先,社會制度是私有制的,把人們的注意力引入歧途,生活的自然必然性迫使人們關心個人的看得見的物質利益;看看現在的情況,每一個人都要為工作、住房、教育、醫療而苦惱,在到處充滿惡性競爭的社會環境下,被到處都需要錢這樣一個社會現實壓迫得喘不過氣,每個人都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對國家的未來失去了希望。即使暫時找到工作也要提心吊膽,因為每個打工者生活來源的保障權利都被老板們攥在了手里。為了獲取老板們的賞識,為了獲得足夠的金錢,一些人在充當老板的打手,一些人在為資本家盤剝社會榨取窮人血汗,還有一些人只能出賣自己所能出賣的一切。這樣的生存環境無孔不入壓制著人的精神成長過程,他們的發展機會、他們的就業機會、他們的吃飯機會都被這些專家、資本家們控制著,試問,在這樣的社會現狀之下,誰的內心是和諧的?社會又怎么能夠和諧起來?
其次,社會文化環境是很糟糕的,國內外敵對勢力有計劃地運用宣傳和其他非戰斗活動傳播思想和信息,把人們的注意力引入歧途,通過反復的灌輸宣傳把叢林法則在人們的內心深處穩定地確立起來。西方國家正在打一場沒有硝煙的第三次世界大戰,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認為,“必要的謊言”和欺騙都是允許的。環顧我們的周圍充斥著的黃色腐朽的文化,堪稱觸目驚心,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又怎樣能完成精神上的覺醒呢?
于是社會環境的發展與人的成長之間便成了一個惡性循環,遮蔽了人們聞道的過程,他們就只能在狹隘錯誤的價值體系控制下,道進入不了人們的實踐,就像大樹的種子落在了石板上一樣,無法生根發芽。處于這個狀態的人們,也會遇到一些人來給他們講一些大道理。比如說,是也會跟著形勢講一些“三個代表”,但是,其內心深處占支配地位的是叢林法則,先入為主,于是這些大道理便成了“說教”,成了軟弱無力的“應該”。對這些人來說,他被叢林法則控制住了,一般的教育對他們不管用,必須有更嚴厲的教育方法才能讓他們醒悟過來。對這些人來說,道是不存在的。
作為執政黨就不能對這種情況聽之任之,必須想辦法幫助人們聞道,幫助人們從叢林法則的控制下解放出來。健全的社會應當這樣來組織,第一,要保障人們的基本需要,把人們從生存的強制壓力下解放出來,這就是要有健全的社會保障制度。于是就必須建立一個和諧的經濟環境。把人民從生存的自然必然性的強制壓力下解放出來。如不從根本上改變這個現狀,繼續發展下去,我們的社會不僅不會和諧,反而會更加不平衡,人們的心理會變得更加暴烈。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向外部尋找釋放的突破口,很有可能再次出現階層甚至是階級之間的劇烈矛盾,那就是平民的暴動。
要防止這種情況,于是就要做到第二點,把人民群眾組織起來,投入到有價值的事業中去。通過社會分工,形成強大的生產力。這也還是要用健康的價值體系來引導人民。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要讓人的各種目標或需要保持和諧,不能讓其中的一種片面地畸形地放大,以至于壓抑了其他層次的需要。這也就是要追求一種全面的價值體系,才能使其中的各個層次互相兼顧,保持和諧。但是,人的基本需要與高級需要的平衡不光需要人們自己的理性的覺悟,同時還需要社會的經濟基礎、制度等條件。我們要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經濟制度和運行過程中把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結合起來,使二者和諧起來。
因而這是一個綜合性的任務,一是要在人的基本需要與高層次需要之間保持和諧,不能讓其中的一個壓倒了另一個;二是要自覺維護社會主義制度與市場經濟的平衡,也不能讓其中的一個壓倒了另一個。面對這個難題,我們很難找到一個現成的答案,這是因為,理論難題的解決是實踐的任務,并且要以實踐為中介,真正的實踐是現實的和實證的理論的條件。但是這種實踐不是那種在叢林法則的引導下的胡亂實踐,這種實踐已經證明,堅持這種法則只能是重復反動派的邏輯,搗亂失敗、再搗亂再失敗;再繼續堅持在錯誤的理論的指導下的實踐,那就只能距離現實問題的解決越來越遠。這種實踐必須是在和諧法則指導下的實踐,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是理論自身發展的條件,同時也是和諧法則真正具有生命力并發揚光大的條件,這樣的實踐才能引導我們從錯誤挫折走向勝利。
但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并不是非要把和諧法則完全弄明白了再來實踐,也不是等各種條件都具備了再來實踐,更不一定非要等到領導或其他人都實踐著和諧法則之后再來實踐,而應當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自己先實踐起來再說,得一言而拳拳服膺,莫失莫忘,在這種堅持實踐和諧法則的過程中,人們才能體驗到和諧法則的好處,才能由淺入深,登堂入室,這樣我們才能成為和諧社會的積極建設者,才能使我們有限的短暫的生命充實而有價值,體驗到那種俯仰無愧的感覺。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青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