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持久戰》絕不是“空間換時間”
柳鯤鵬
2007-12-2
關鍵字:持久戰 根據地 毛主席
簡介:持久戰絕對不是“以空間換時間,積小勝為大勝”,持久戰的精髓是到敵后建立根據地,發動人民群眾打所有可能形式的戰爭!因此說,有了毛主席,才有新中國。
近來學習《毛澤東選集》,十分佩服毛主席。作為一個革命領袖,日理萬機之余,竟然能夠寫這么多高質量的思想理論文章,古今中外可以說是第一人了。看了毛主席的歷史名著《論持久戰》,也是心悅誠服。忽然想起當年國民黨有人總結持久戰是“以空間換時間,積小勝為大勝”,發現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先說“積小勝為大勝”,這完全是一句廢話。因為任何情況下大勝都是小勝積累起來的,一次戰役大勝,也是由每個小得可以忽略的小勝組成的。弱兵勝強兵,其實是勝在策略上,“積小勝為大勝”只是一種現象的描述,而不是一種指導思想。沒有好的策略,汝弱兵哪里來的小勝?所以這話根本沒有什么意義。
再回頭看看“以空間換時間”。我們只要問一句,如果日本也來這一招,那么國民黨就永遠不可能取勝了。國民黨在全國范圍內,被日本打得落花流水,死傷慘重,丟失中國大片領土和大量人口,換取了什么時間?似乎只有不滅亡的時間吧,比南宋也不如。首都都被大屠殺了,國民黨政府連對日宣戰也不敢,直到珍珠港事件之后才跟著美國對日宣戰——請問全國領土換取了哪門子的時間?茍延殘喘的時間吧。在后方組織軍隊反攻了嗎?發展軍事工業了嗎?動員人民了嗎?向日本侵略區滲透了嗎?沒有!統統沒有!反而搞出了大批軍隊投降日本成為偽軍——難道投降也是換取時間的一種?這倒好,空間沒有了,時間也沒有換到,只有躲在一角祈禱美國老爺的援助。所以說“以空間換時間”是狗屁不通!
那毛主席的《論持久戰》精髓是什么?是到敵后建立根據地,發動人民群眾打所有可能形式的戰爭!到敵后建立根據地,說得容易,做起來可是難如登天。日本又不是傻瓜,當然知道自己的侵略區要穩定,以保障前線進攻的順利,所以一定會全力對付建立根據地的人,企圖消滅根據地。所以根據地的艱苦和傷亡,遠遠超過想象。國民黨軍隊難道不想嗎?國民黨的條件比共產黨好太多,結果一個象樣的敵后根據地也沒有建立。這是“空間換時間”嗎?完全不是!這是搶時間搶空間!搶的空間多了,敵人的空間就少了,自然就爭取到時間了,勝利也就可以看到了。這才是持久戰的精髓。這一點,日本是無法做到的,因為只有正義才能發動群眾。
如果按照國民黨的“以空間換時間”,又會怎么樣呢?換到后來,日本的確無力侵略新的空間了。但這個無力,不是國民黨的抵抗造成的,而是因為日軍對付美國造成的,其中還包括日軍要穩定侵略區,造成既成事實。如果說時間拖得久一點,當日軍的侵略區統治有序了,日本理所當然的又可以發動新的一次侵略,到時國軍可沒有什么空間可以換時間,只有滅亡一個可能了。因此中國的解放必然要拖上幾十年才有指望——而這個指望一定不是國民黨。抗日戰爭勝利后,國軍要在美國幫助下向全國運兵,就能夠說明問題。有人批評共軍“躲”在后方“游而不擊”,照吾說,把軍隊“躲”在敵人后方的事,越多越好!汝國軍有本事也派一批軍隊“躲”在后方啊——如果有的話,也就變成了偽軍。
《論持久戰》只有毛主席才能寫出來。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
慶祝新中國,就必然要高呼“毛主席萬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