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吳冷西《憶毛/主席》:
主席稱贊劉邦會用人。他說漢高祖劉邦比西楚霸王項羽強,他得天下一因決策對頭,二因用人得當。據史記載,劉邦稱帝之初,曾問群臣:何以他得天下而項羽失天下?群臣應對不一。劉邦均不以為然。毛主席這時背誦《史記》中劉邦說的一段話;“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響,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主席接著說,高祖之后,史家譽為文景之治,其實,文、景二帝乃守舊之君,無能之輩,所謂“蕭規曹隨”,沒有什么可稱道的。倒是漢武帝雄才大略,開拓劉邦的業績,晚年自知奢侈、黷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詔,不失為鼎盛之世。前漢自元帝始即每況愈下。元帝好儒學,摒斥名、法,拋棄他父親的一套統治方法,優柔寡斷,是非不分,賢佞并進,君權旁落,他父親罵他“亂我者太子也”。
主席說,領導的任務不外決策和用人,治理國家是這樣,辦報紙也是這樣。
主席最后還說,報紙辦得好壞,要看你是政治家辦報還是書生辦報。我是提倡政治家辦報的,但有些同志是書生,最大的缺點是優柔寡斷。袁紹、劉備、孫權都有這個缺點,都是優柔寡斷,而曹操則是多謀善斷。我們做事情不要獨斷,要多謀,但多謀還要善斷,不要多謀寡斷,也不要多謀寡要,沒有抓住要點,言不及義,這都不好。聽了許多意見之后,要一下子抓住問題的要害。曹操批評袁紹,說他志大智少,色厲而內茬,就是說沒有頭腦。辦報也要多謀善斷,要一眼看準,立即抓住、抓緊,形勢一變,要轉得快。(風之谷)
毛主席評點古代軍事家:蜀漢敗于隆中對
主席說,商朝為什么叫商朝呢?是因為有了商品生產,這是郭沫若考證出來的。把紂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壞人是錯誤的,其實商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軍事家。他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紂王伐徐州之夷,打了勝仗,但損失很大,俘虜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虛進攻,大批俘虜倒戈,結果使商朝亡了國。史書說:周武王伐紂,“血流漂杵”,這是夸張的說法。
主席在研讀《孫子兵法》時,認為孫臏能夠掌握戰略主動權,駕馭戰爭,調動敵人,在運動中削弱敵人,戰勝敵人,是實踐中國兵法的千古高手。他寫道:“攻魏救趙,因敗魏軍,千古高手。”主席對“圍魏救趙”這一戰法非常重視,對這一戰法所蘊含的思想認識深刻。抗日戰爭時期,他在其著名的《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論述外線作戰靈活機動打擊敵人時曾指出,“這就是‘圍魏救趙’的辦法”;解放戰爭時期,他創造性地運用這一思想,指揮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實現了人民軍隊由內線防御作戰向外線進攻作戰的戰略轉變,牢牢掌握了解放戰爭的主動權。孫臏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躺在輜車上謀劃戰爭策略的大軍事家,這更令主席贊嘆不已。
主席一生多次談到漢高祖劉邦,稱贊劉邦是高明的政治家。主席還指出,劉邦是個大老粗,“他得天下一因決策對頭,二因用人得當。”決策和用人是中國兵法探討的重要內容。有一大幫人為劉邦出點子,這位老粗取得天下,自然不是偶然的。不要小看老粗,老粗能干大事。
隆中對是諸葛亮未出茅廬之時向劉備提出的謀取天下、復興漢室的戰略建議。諸葛亮為劉備策劃的戰略目標是恢復漢室,統一天下。具體步驟分兩步走,第一步是占據荊州、益州,建立根據地:第二步是兵分兩路,進取中原。主席評點說:“其始誤于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認為造成蜀漢滅亡的原因就是諸葛亮的隆中對。中國兵法強調集中兵力,以兵力集中之勢,戰勝兵力分散之敵。這也是主席慣用的策略。三分兵力使本已弱勢的蜀漢政權兵力不得集中,國勢分散,戰而無功,最終滅亡。
失街亭、斬馬謖是一件亦悲亦壯的歷史事件,評書中說,京戲中唱,都以此來頌揚諸葛亮愛惜人才、執法嚴明。主席則不然,他對此有獨到的見解。主席評點道:“初戰亮宜自臨陣。”認為街亭之戰諸葛亮應大軍挺進,臨陣調度,不應分散兵力、委責于人。諸葛亮初次北伐失利的原因不在于街亭之敗,而在于諸葛亮用兵無法,調度失略。張合圍困馬謖之時,諸葛亮當北進街亭,策應馬謖,與張合展開決戰,戰勝張合。這就是主席評點中所說的“亮宜自臨陣”的關鍵所在。
明帝青龍二年(公元二三四年),諸葛亮率十萬大軍出斜谷(今陜西省眉縣西南),筑防于渭水南原。明帝命司馬懿抵御蜀軍。諸葛亮大軍遠道而來,利在速戰,司馬懿堅守不出。諸葛亮多次挑戰,諸將欲與亮戰,司馬懿皆不從,按兵不動,靜待其衰。亮無奈派人送給司馬懿“巾幗婦人之飾”,以激怒司馬懿出兵應戰。司馬懿知亮計已窮,佯裝大怒上表朝廷請求決戰,朝廷不允,并派骨鯁之臣辛毗杖節監軍,不許魏軍出戰。司馬懿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假藉王命制御諸將是其智略的顯現。司馬懿更大的智略還在于不戰,使亮自敗。因此,主席評點時說“司馬懿敵孔明之智”。主席曾說,司馬懿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我看有幾手比曹操高明。
一九二○年主席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時曾說,李世民是草莽英雄,“太原公子,褐裘而來”;晚年還曾對身邊工作人員說:“打仗要像唐太宗那樣,先守不攻,讓敵人進攻,不準士兵談論進攻的事,談論者殺。待敵人屢攻不克,兵士氣憤已極,才下令反攻,一攻即勝。這樣一可練兵,二可練民。”一再流露對李世民能征善戰的贊賞。
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取后周政權,建立宋王朝。趙匡胤即帝位后,深感兵權對皇權的威脅,恐懼權臣兵變的鬧劇再次重演,“杯酒釋兵權”解除了禁軍重臣的兵權,建立了一套軍權分立、兵將分離的軍政體制,管人的不管事,管事的不管人,權力統歸于皇帝本人,規定將帥只能按皇帝規劃的成旨行事,不得臨機決斷。這種機制在其變革過程之中,對趙匡胤強化皇權統治、進行統一戰爭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它一旦作為一種制度確定下來,就顯現出了它的僵化和腐朽,致使大宋王朝國力軍力衰微,自毀長城。宋太宗趙匡義繼位以后,兩位大舉興兵兩次慘敗而歸,至此大宋王朝無力再戰,喪權辱國,直至滅亡。君主制御將帥是用兵弊法,兵家大忌。主席在他數十年的戎馬生涯中十分重視對戰爭指揮藝術的把握,賦予前方將帥戰場指揮臨機決斷的全權,充分發揮了前方將帥在戰爭中的重大作用。他認為在整體戰略高度統一的前提下,前方將領必須發揮能動作用,自覺根據戰場實際,機動靈活地組織作戰,牢牢掌握戰爭主動權,確保實現中央的戰略意圖。宋太宗趙匡義在對契丹的戰爭中秉承“弊法”制御將帥,被主席稱作“無能”、“此人不知兵”,極力唾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