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單歷史回顧
下面我想先簡單回顧一下我國貨幣政策的歷史。
其實相對于中國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可以說是沒資格談歷史的。
因為改革開放以前,財政是國民收入分配主體,財政政策在經濟運行調控中占據主導地位,人民銀行是財政的附庸和出納,集中中央銀行與專業銀行、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諸多職能于一身,貨幣政策實際上就是綜合信貸政策,各項經濟指標處于計劃控制之下,價格制定、貨幣投放和投資規模等等完全由計委和財政部控制,強調的是“錢隨物走”,資源分配主要通過國家行政命令決定,人民銀行的職責是根據國民經濟計劃供應資金,即“守計劃,把口子”,所以可以說根本就沒有什么真正意義上的貨幣政策。
直到1984年二級銀行體制建立以后,才開始有象征意義的貨幣政策,當然按照美國標準,從開始到現在,中國還是沒有真正獨立的貨幣政策,我們人民銀行不但是政府組成部分,中央經濟領導小組更是其太上皇,在貨幣政策制定上,他們只有建議權。所以那些討論中國獨立貨幣政策話題的文章都是在胡說八道。他們不知道黨不但指揮槍,也指揮一切。
從1984年起,國家經濟體制由計劃管理轉變為以國家調控為主的宏觀管理,中國人民銀行開始象征性履行中央銀行職能,間接的貨幣政策工具開始使用,但信貸規模計劃管理仍是主要的調控手段,而信貸規模并不完全由人民銀行制定,人民銀行只能建議,董事會決策。
尤其在1988年趙紫陽價格闖關失敗后,發生了嚴重的通貨膨脹,最后導致八平方動亂,結果1989年下半年開始,人民銀行的權力又被進一步回收,中央財經領導小組采取了嚴厲的緊縮信貸規模的手段。這時貨幣政策形同虛設。
然后在1992年東風吹來滿眼春后導致的全國經濟狂飆,集體高燒,投資與消費需求同時膨脹,通貨膨脹達到接近20%,貨幣供應量超常增長,金融秩序混亂。這時前總經理鐵手出山,大刀闊斧,從治理金融秩序入手,調整了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采用新的貨幣政策工具,加強利率監管,并實施匯率并軌,干預匯率形成,強化了人民銀行的宏觀調控能力。(這簡單幾句話其實包含多少刀光劍影,血淚斑斑。我就知道至少有20多個省級分行行長一級的干部倒在這種整頓的口號下)
從1994年第三季度開始,人民銀行正式向社會公布季度貨幣供應量指標,1995年初宣布將貨幣供應量列為貨幣政策的控制目標之一,1996年開始公布貨幣供應量的年度調控目標。但是這時控制信貸規模仍然主要手段。
符合一般概念的貨幣政策出現是在1998年1月。經過幾年的大刀闊斧的財政改革和國企改革,全國出現了消費物價指數持續負增長,企業開工不足,失業人口不斷增長,宏觀經濟衰退導致的局勢不穩定情況(當時東北國企下崗職工到政府門前行走,或者在鐵路上集體散步已經是常見的事情),人民銀行取消了信貸規模管理,大幅度降低利率。1998年中央銀行共下調3次利率水平,1999年6月10日和2002年2月21日又下調2次利率,居民儲蓄存款利率為1.98%。同時擴大貸款利率浮動區間,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來調控基礎貨幣,取消貸款限額控制,靈活運用信貸政策,調整貸款結構(實際上就是允許地方政府強迫銀行搞安定團結貸款)。1996年4月首次開展公開市場業務,1998年恢復后,公開市場業務日益成為貨幣政策操作的重要工具,1999年公開市場業務債券操作成交7076億元,凈投放基礎貨幣1919.7億元。這種政策一直持續到前總經理卸任。而這種貨幣政策導致貨幣信貸增長極快,部分行業和地區盲目投資和低水平擴張傾向明顯加劇,資金投入產出效率大幅下降,這時快卸任的前任總經理花錢保平安的動機導致。
2003年,現任總經理上臺,接手這個燙手山芋。當時首先做的就是: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實行差別存款準備金率制度;在2002年2月21日最后一次降低金融機構的存貸款利率后,開始調高利率;加強房地產信貸業務管理;適時對金融機構進行窗口指導;進行利率市場化試點;加強通過公開市場業務操作調控基礎貨幣的能力等等。截至2007年底一共加息8次,上調準備金率14次。
2003年開始我國外匯供給持續大于需求,且每年的外匯儲備持續增加,2005年7月21日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2007年到2008年10月,對現任總經理來講是個人生從干練老成形象轉變的悲慘時間。2007年下半年,全國經濟開始過熱,價格飛漲,通脹抬頭,2007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從2008年起貨幣政策由“穩健”改為“從緊”。至此,我國實施10年之久的“穩健”貨幣政策正式被“從緊”貨幣政策所取代。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華爾街次貸危機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4萬億大放水(實際增發貨幣18萬億)。然后貨幣政策就開始了波瀾壯闊的過山車時代。
具體這個決策產生過程,請看另外一篇帖子:
貨幣政策委員會部分成員三年觀點匯總
http://www.fengyanforum.org/forum/showth...2#pid19512
二、貨幣政策常識簡介
1、央行的職能
任何政府的施政基本目標都是一樣的:
★、保證GDP適度增長(中國下限是8%,否則無法吸收新增就業人口);
★、財政收支平衡(財政赤字不超過10%);
★、充分就業(失業率不超過10%);
★、國際收支平衡;
★、控制通脹(中國的政策上限以前是3%溫和通脹,現在可能放大到4%是可接受的)。
其中控制通脹或通縮就主要是人民銀行的任務。而央行可以使用的是貨幣政策工具。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二十三條(貨幣政策工具)規定,貨幣政策工具包括:
(1)、常規性貨幣政策工具
a、存款準備金制度(通過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影響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供應能力,從而間接調控貨幣供應量。存款準備金包括法定準備金和超額準備金。超額準備金包括存入中央銀行的準備金和商業銀行營運資金中的現金準備。前者主要用于銀行間的結算和清算,以及用于補充現金準備,而后者是用于滿足客戶的現金需要。存款準備金比率的調整所帶來的效果非常強烈,在央行提高準備金比率時,沒有足夠超額準備金的商業銀行必然會被迫出售其流動性資產,或增加向央行的借款,或者是立即收回放出的款項等。)
b、再貸款、再貼現政策(運用再貸款政策、再貼現政策調劑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需求,影響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供應能力。)
c、公開市場業務(運用國債、政策性金融債券等作為交易品種,包括回購交易、現券交易和發行中央銀行票據,調劑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需求。)
主要是從總量上對貨幣供應時和信貸規模進行調節,對整個金融系統的貨幣信用擴張與緊縮產生影響,是最主要的貨幣政策工具,
(2)、選擇性的貨幣政策工具
a、消費者信用控制;
b、證券市場信用控制;
c、不動產信用控制;
d、優惠利率;
e、預繳進口保證金。
側重于對銀行業務活動質的方面進行控制。
(3)、其它政策工具
a、信用直接控制工具
對商業銀行創造信用的業務進行直接干預,主要有信用分配、直接干預、流動性比率、利率限制、特種貸款;
b、信用間接控制工具
通過與金融機構之間的磋商、宣傳等,指導其信用活動,以控制信用,其方式主要有窗口指導、道義勸告。
c、利率政策:根據貨幣政策實施的需要,適時的運用利率工具,對利率水平和利率結構進行調整,進而影響社會資金供求狀況,實現貨幣政策的既定目標。通過提高或降低貸款利率影響商業銀行借入央行資金成本,以達到抑制或刺激對信貸資金的需求,導致信貸總量或貨幣供應量的收縮或擴張。
d、匯率政策:通過匯率變動影響國際貿易,平衡國際收支。
2、貨幣政策中介目標
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是指中央銀行在執行貨幣政策時,憑以觀測、判斷和調整,以實現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中間性經濟變量。
由于當前人民銀行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是貨幣供應量,而貨幣供應量主要由基礎貨幣與貨幣乘數產生,而貨幣乘數往往與社會經濟活動程度有關,不是可控制的變量,所以貨幣供應量就不可能在中央銀行的直接控制之下。
為了實現最終目標的可調整,中央銀行就必須選擇與最終目標關系密切,中央銀行可以直接調控,并在短期內可以度量的金融指標作為中介性指標,以實現對最終目標的調節和控制。因此,中介目標的選擇是保障貨幣政策效果的關鍵。
歷史上,中介目標主要利率和貨幣供應量。凱恩斯主義推崇以利率作為中介目標,而貨幣主義認為應該以貨幣供應量為中介目標。
凱恩斯主義認為,利率是影響總需求的關鍵變量,而且中央銀行能夠采取有效措施調控利率,所以主張將長期利率作為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因為中長期利率對投資,尤其是對房屋、建筑與機器設備的投資影響很大。中央銀行可以通過再貼現和公開市場操作調控利率,利率的高低就著反映中央銀行的政策意圖,利率上升表示中央銀行抽緊銀根,反之則放松銀根。中央銀行通過利率的調控可以引導消費與投資。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到20世紀70年代以前,西方發達國家普遍以利率作為其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
但是信奉凱恩斯主義,導致在20世紀70年代西方國家普遍出現滯脹。凱恩斯主義宏微觀調控政策無效,利率控制破產。
以弗里德曼為代表的貨幣主義認為貨幣供應量能夠為中央銀行所監測和控制,同時又與實際經濟密切相關,因而是最適當的貨幣政策中介目標。西方發達國家在70年代中后期開始采用貨幣供應量作為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
而按照現在的理論,利率目標和貨幣供應量目標是互不相容的:央行能夠達到其中的任何一個,但不能同時達到兩個目標。
一般說來,要使中介目標能夠有效地反映貨幣政策的效果,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可測性,即貨幣當局能夠迅速獲得其準確資料;
★可控性,即貨幣當局必須對中介目標擁有足夠的控制能力,并且其變動應該超前于最終目標的變動;
★相關性,即貨幣當局選擇的中介目標必須與貨幣政策最終目標有密切的相關性。
我國從1993年央行首次向社會公布貨幣供應量指標,并于1996年起采用貨幣供應量M1和M2作為貨幣政策的調控目標。1998年央行取消貸款規模控制,貨幣供應量正式成為我國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
然而,從1996年我國正式確定M1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M0和M2為觀測目標開始,貨幣供應量的目標值一直沒有實現過。除基礎貨幣難以控制之外,貨幣乘數也難以捉摸。我國的貨幣乘數時增時減,狹義貨幣乘數M1/B先降后升,1997年達到最低點;廣義貨幣乘數M2/B(B是基礎貨幣)則基本保持一路上升勢頭。盡管我國貨幣供應量的統計時間不長,很難判斷長期貨幣乘數是否會趨于穩定,但至少1994年以來的情況表明,現階段我國的貨幣乘數是不穩定的。
基礎貨幣難以控制,貨幣乘數不可預測,貨幣的流通速度也時慢時快。因此,我們很難對貨幣流通速度進行穩定地預測。
所以貨幣供應量與GDP產出、通貨膨脹之間的關系便很難把握。尤其在經濟結構波動劇烈的轉型期,一方面金融市場在不斷發展和創新,另一方面企業、居民不斷對其經濟行為作出調整,貨幣需求和供給函數都非常不穩定,貨幣供應量作為中介目標的可行性大打折扣。
而想采取利率最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又面臨目前我國的利率尚未完全市場化,利率形成機制并不穩定,所以利率的可測性和可控性都有問題(看看目前江浙一帶的民間利率變動情況就知道了)。
而利率的相關性更無從談起。相當多企業對利率是不敏感的,例如占國民經濟大頭的央企。利率變化對投資和消費的影響缺乏連帶效果,而且同業拆借利率對銀行存貸利率的影響幾乎不存在。例如1985----2004年期間,我國有8年出現明顯的負利率彈性,貨幣需求的平均利率彈性為-0.16,表明對利率反應遲鈍,利率在刺激貨幣需求上的作用不大。
而根據1986---2004數據,我國投資需求的大部分年份也具有明顯的負利率彈性。其平均彈性值為-0.09,即利率每降低1%,投資將增加0.09%。說明我國利率變動對投資影響很小。
而且利率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一般導致流動性陷阱。(流動性陷阱是指當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時,人們就會產生利率將會上升的預期,貨幣需求彈性就會變得無限大,即無論增加多少貨幣,都會被人們儲存起來。發生流動性陷阱時,再寬松的貨幣政策也無法改變市場利率,使得貨幣政策失效)吳曉靈也多次說過:央行被動投放基礎貨幣條件下,利率不是吸收流動性的有效工具,可選擇的是提高法定準備金率和發行央行票據等行政手段。
所以目前我們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選擇陷入了兩難困境,沒有有效的貨幣政策手段,不管采取什么辦法,效果都不理想。
當然如果利率完全市場化,央行形成一套基準利率的控制體系,貨幣政策中介目標選擇利率是可能的。而現階段,人民銀行是束手無策的,因為利率市場化等于是革央企的命,誰敢?
三、中國貨幣政策獨立性的喪失
1、中國匯率制度的設計
目前匯率制度從宣傳上來講號稱是:獨立的貨幣政策,部分放開資本流動,彈性人民幣匯率制度。(當然實際上獨立的貨幣政策從來沒有實現過)
這個制度其實是為避免出口匯率風險、國內外匯投機風險和銀行匯率風險設計的。是應對在在加入wto后,資本項下的外匯流動有限度放開(QFII就是例子),外匯進入進出不能完全控制的局面。為維護匯率穩定,央行不得不被迫超額發行人民幣來收購流入外匯,導致貨幣發行計劃不再完全獨立,需要看國外資本流入情況和貿易項下外匯進入情況來調整基礎貨幣供應,相應的央票發行,公開市場業務也被迫調整,結果貨幣政策就失去完全的獨立性,貨幣政策的效果就不可控制,就有可能失敗,導致通脹或通縮強度不可預測。
而這個制度設計的理論基礎是蒙代爾鐵三角理論。
1950年弗里德曼指出,固定匯率制會傳遞通貨膨脹,引發金融危機,只有實行浮動匯率制才有助于國際收支平衡的調節。
1951年米德指出,固定匯率制度與資本自由流動是矛盾的,實行固定匯率制就必須實施資本管制,控制資本尤其是短期資本的自由流動。
1960年蒙代爾和弗萊明對開放經濟下的ISLM模型進行了分析,得出了貨幣政策獨立性、資本自由流動與匯率穩定這三個政策目標不可能同時達到的結論。1999年,克魯格曼根據上述原理畫出了一個三角形,在這個三角形中,A表示選擇貨幣政策獨立性和資本自由流動,B表示選擇固定匯率和資本自由流動,C表示選擇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固定匯率。這三個目標之間不可調和,最多只能實現其中的兩個。這就是蒙代爾三角。
也即一國在經濟發展中不能同時實現匯率穩定、資本自由流動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只能選擇其中的兩個目標。
這三個目標如何排序?在不同經濟結構下,有不同選擇,例如香港就放棄獨立的貨幣政策,也就是讓出貨幣主權,港元與美元掛鉤,換取金融體制的穩定,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機,從而保證資本流動和匯率穩定性,實現香港是世界最開放的經濟體系和穩定的匯率目標。
在貿易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全球化日益取得進展,放棄獨立的貨幣政策日益成為許多中小經濟體的選擇。
但是世界上既沒有適合所有國家的統一的匯率安排,也沒有適應一國任何時期的單一的匯率安排。所以對中國這種相對大的經濟體,必須另有選擇。
1990年代初,克魯格曼和斯文森通過建立匯率目標區模型,為一定時期內匯率的波動幅度設立了一個目標范圍,并且根據匯率變動的情況調整貨幣政策,防止匯率波動超過此目標區。匯率目標區既在一定程度上享有浮動匯率制的的靈活性,又不像嚴格的固定匯率制需要國家履行維持匯率穩定的義務,目標區本身還可以隨著一國經濟形勢的變化而做出調整。
上述匯率目標區理論的提出為解決蒙代爾三角問題提供了一種可能性:即在保持貨幣政策獨立性的情況下,資本自由流動與匯率穩定在一定程度上同時并存的可能性。
也就是說,按照匯率目標區理論,蒙代爾三角的三個支點(貨幣政策獨立性、資本自由流動與匯率穩定)中,有兩個支點(資本自由流動和匯率穩定)不是完全鎖定的,而是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而一定程度的靈活性并不影響最終的結果。
這就是說,假設貨幣政策獨立性是必須的,那么,在資本有限流動的情況下,仍然可以享有匯率穩定;或者當匯率在目標區內波動時,資本基本可以實現自由流動;或者資本有限流動與匯率在目標區穩定運行同時達到。
根據上述理論,我國的匯率制度簡單說就是:相對獨立的貨幣政策,部分放開資本流動,彈性人民幣匯率制度。
2、貨幣政策獨立性喪失的后果
一般說來,在我國現行強制結匯制度下,資本自由流動是可控制的,關鍵是貨幣政策失敗會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進而導致經濟衰退或物價失控,使就業和社會穩定出問題。
中國現在實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實質還是固定匯率制)。固定匯率制度為進出口規避了匯率風險,簡化了各種不確定性,考慮到我們出口商的管理水平,這是一種好的制度安排。這么多年的出口增長也可以證明。
如果是浮動匯率制度,以中國人投機的天性,不可避免會在外匯市場過度投機,各種正規或違規資金都會大量涌入匯市,人民幣匯率肯定會上竄下跳。更為重要的是,目前國內銀行的內在激勵和風險控制機制嚴重缺失,這些廢柴銀行不知要衍生出多少承擔不起的匯率風險,導致整個金融系統出問題。
但是我們這個匯率制度由于操作問題,也在讓我們不斷付出慘重代價,并將繼續付。
衡量貨幣政策是否獨立的標準是:貨幣政策的制定主要是依據本國經濟情況(如預期產出水平和實際產出水平的缺口,預期通貨膨脹率和實際通貨膨脹率的缺口)還是受到外部因素(如國際收支、外國貨幣政策)的影響。
我國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是保持幣值穩定,并以此促進經濟的增長。這樣適度的貨幣供應量是實現幣值穩定的重要保證。
但在保持幣值穩定、維持適度的貨幣供應量的政策實施過程中,固定匯率制使貨幣政策獨立性難以完全維持。因為在固定匯率制度下,國際收支和外匯儲備的會經常波動,就要求央行必須經常被動的參與外匯買賣,這必然造成貨幣供應量被市場上的外匯需求所左右,貨幣政策獨立性受到極大的限制,從而加劇宏觀經濟的波動。請看以下例子:
(1)、1996年之前,抑制通貨膨脹是主要的貨幣政策目標。
1992-1993年,中國經濟過熱。1994年國內消費價格指數達到21.7%,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為控制通貨膨脹,中央銀行不得不提高利率,當時一年期儲蓄存款利率達到10.98%,遠遠高于美國同期的利率水平。 即使外匯管制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短期性資本的流入,但國內外利率差擴大,仍然導致了國際資本的流入,造成資本項目連續順差。在國際收支雙順差因素的作用下,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壓力增加。為了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中央銀行連續購入1200億美元外匯資產,國家外匯儲備迅速增加。外幣儲備的增加引起了外匯占款的增加,1995年外匯占款占當年基礎貨幣增加額的比重達64%,到了1996年還高達45%,這顯然加大了國內“適度從緊”貨幣政策的實施難度。雖然中央銀行采取了沖銷干預政策,包括收回對商業銀行的貸款、開辦人民幣特種存款和發行央行融資券,但1994年M1仍比上一年增長26.8%,M2增長了 34.5%,這成為當年中國的通貨膨脹率高達 21.7%的重要原因之一。匯率制度導致貨幣政策目標未實現。那時的物價飛漲大家可能還有印象。
(2)、1997-2001年,貨幣政策的側重點逐漸轉為如何防止通貨緊縮趨勢并保持必要的經濟增長。
1998年2月開始中國物價出現負增長;通貨緊縮成為中國貨幣政策的核心問題,如何刺激內需避免通貨緊縮的進一步惡化成為中國政府的首要任務。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后,周邊國家匯率貶值使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值10-15%,加速了國內資本的大量外流。1997-2000年其數額分別為-221億美元、-189億美元、-176億美元和-117億美元,呈現出明顯的資本外逃特征。外匯占款的急劇減少而導致的基礎貨幣投放減少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通貨緊縮。
為了治理通貨緊縮,央行連續降息、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取消貸款限額制度、執行擴張性的公開市場業務等。但此時國內的利率水平低于美國同期的利率水平,且存在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資金外流可能獲得利差和匯差的雙重收益。所以雖然通過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和再貼現增加了基礎貨幣的投放,但還是無法抵消再貸款下降和外匯占款迅速減少對基礎貨幣增長的不利影響,最終導致1998年和1999 上半年的基礎貨幣增長率大幅度下降。導致貨幣政策失敗,經濟進入衰退期,企業訂單大面積取消,流動資金枯竭,貸款無門,企業關門,工人失業(本人至今不能忘記那種悲慘局面)。
3、人民幣與美國捆綁的好處
2000年以前,人民幣的基礎貨幣投放主要以對商業銀行的票據貼現和再貸款為主,但是自從加入WTO后,外貿規模大干快上,由于前面提到的制度設計,采取強制結匯制度,外匯占款導致的基礎貨幣投放占的比例逐漸加大,到目前已經占到90%以上(央行的外匯資產從1.4萬億人民幣增加到22.4萬億,占央行總資產的比例從不到40%增加到了80%多)。可以這么說,目前人民幣不過是以美元為質押發行的影子貨幣,與港幣并無本質不同。
這種情況的必然結果就是央行喪失了貨幣政策的獨立性,看美聯儲眼色確定自己的利率政策和貨幣供應政策。當然也就是形式上宏觀經濟政策的被華爾街綁架。
有人會說,按照蒙代爾鐵三角理論,人民幣匯率浮動就能夠讓中國擁有獨立的貨幣政策,真的是這樣嗎?不是,因為目前國際收支雙順差及其所導致的流動性過剩是中國貨幣政策面臨的主要難題。例如胡曉煉就說:“緩解國際收支盈余給貨幣供給帶來的壓力,已成中央銀行維持宏觀經濟穩定的最主要任務,與大額順差相伴的流動性問題,物價問題,資產價格問題和固定資產投資問題等,使宏觀調控面臨著更為復雜的局面”。
但是國際收支雙順差或外匯儲備增加量里面,投機熱錢占比相當大,并不是匯率政策調整可以解決的。(國家統計局估計熱錢比例不低于30%
;胡佛研究所斯賓塞教授估計熱錢流入超過60%;瑞信估計不低于50%;渣打銀行估計不低于40%;中金公司45%左右),所以人民幣升值預期及其誘發的資產價格暴漲預期,刺激投機熱錢大規模流入中國,才是外匯儲備增加過快、基礎貨幣投放量過大(所謂流動性過剩)的根本原因。投機熱錢大規模進入中國,反過來推動升值預期自我實現和更大的升值預期。
中國財政政策是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來回循環震蕩。貨幣政策卻不是,自從采取與美元捆綁戰術,如影隨形后,我們貨幣政策喪失了獨立性,人民幣成為美元擔保發行的一種貨幣,同時也跟美元一起仗劍走天涯,利用美軍的無堅不摧的堅船利炮,我們的無所不能的山寨制造能力,互相幫助,互相支持,收割其他經集體利益。由于這種貨幣綁定,美元穩定,人民幣就穩定;美元出問題,人民也出問題。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以前中國體量小,美國背起來輕松愉快,現在體量大,背起來吃力,但是還得背,這是一根血管上結的兩個怪胎。誰也不敢把這根血管剪斷,剪斷都得大出血:
美國現在整體經濟衰弱,就靠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收割其他國家,剪羊毛過日子,一旦沒有中國制造業支持,中國美元收入下降,不但美國國債發行立即出問題,美元堅挺地位立即不保,美國最大的剪羊毛機器立即停擺,美國人就不想過好日子了。
而中國一旦剪斷這根血管,人民幣立即失去支撐,惡性通脹不可避免,國家立即動亂。
所以現在是大家心知肚明,該罵就罵,但是還得合作。
這種互相幫助,互相依賴的貨幣怪胎,你如果說是偶然不經意形成的,不是中國的刻意策劃,我覺得我還不如相信上帝從天上丟一顆1000克拉鉆石到你的碗里靠譜。
文革時,中科院某人寫大字報:周恩來與劉少奇是一根藤上結的兩個黑瓜。結果被抓起來關了幾年。后來我問過他:為什么如此有洞察力?他說:我說的不過事實,可惜大部分人是笨蛋。(此人后來是著名科學家,80年代中期,在某專業年輕人中是偶像級人物)
四、兩難處境下的中國貨幣政策
目前中國貨幣政策的最大問題是無效。以過山車前的2006年10月----2008年10月為例:共調高存款準備金率14次(其中2008年1次,2007年10次,2006年3次),共提高基準利率8次(其中2007年6次,2006年2次),共發行央行票據約7萬億元,同時頻繁采取 “窗口指導”(主要是控制信貸規模,以直接行政措施以控制信貸增長)。
當時這些操作沒有任何效果,例如消費價格指數快速攀升,生產價格指數亦開始迅速攀升,通脹預期趨于惡化;資產價格泡沫嚴重;國際收支雙順差繼續擴大,熱錢流入的規模和速度不斷上升;人民幣升值預期不減反升(預期升值幅度從每年5%提升到每年10%);信貸資金主要流向大型國有壟斷企業/房地產或資源類企業,中小型私營企業和制造類企業資金異常困難。
不是央行不想政策有效,而是體制問題,導致什么政策都無效,事實上宏觀經濟已經失控。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
1、官本位導致的“政績驅動”的投資周期波動,是中國宏觀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征,中央銀行其實無能為力。中央銀行一刀切的提高利息和“窗口指導”,被遏制的主要是中小企業,具有壟斷地位的大型國有企業、大量囤積土地和擁有礦產和其他壟斷資源的企業,其信用擴張能力不會受到絲毫影響。
2、外匯雙順差導致的流動性過剩導致的資產持續升值的預期導致的實體經濟萎縮,大量資本從實業流向房地產等資產炒作領域,資產泡沫繼續增加。
3、 國際投機熱錢大量流入流出條件下,利率調節功能被嚴重抵消。多國經驗證明:若匯率持續升值或浮動、再加上投機資本管制放松,就根本談不上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調控利率的效果會受到國際資金流動的嚴重制約。
4、2005年7月21日之“匯率機制改革”,允許人民幣匯率緩慢升值后,匯率持續升值產生長期預期,同時由于我們貨幣政策喪失了獨立性,所以央行貨幣政策完全失效。
固定匯率不行,浮動匯率也不行;利率市場化不行,不市場化也不行;控制貨幣不行,不控制也不行。。。。。。
所以治國是不容易的,都在踩蹺蹺板。
2007、2008、2009經濟就像過山車
接受調查的全部是在一線運營的企業家,他們的看法實際就是國內經濟的真實狀態,所以極有參考價值。
一、2007
1、宏觀經濟運行狀態良好
(1)、經濟運行總體滿意、經濟增長預期樂觀
(2)、投資、消費與出口需求全面走旺,通脹壓力漸顯
(3)、就業形勢達到近年來最好水平
(4)、企業經營者擔心宏觀經濟從偏快轉向過熱
(5)、企業經營者預期經濟增長可能有所減緩
2、企業景氣狀態提升
(1)、企業家滿意指數達近年最高水平
(2)、企業產銷兩旺,庫存正常,產品銷售價格溫和上升
(3)、物料和人工成本普遍上升,單位產出能耗開始下降
(4)、資金緊張狀況有所緩解,應收和應付賬款正常
(5)、企業盈利良好,下半年趨向樂觀
3、企業經營預期看好,未來投資熱情較高
(1)、企業經營前景預期樂觀
(2)、訂貨狀況良好,紡織品需求疲弱
(3)、用工和投資計劃呈現擴張趨勢
4、企業經營者對相關熱點問題的判斷
(1)、人民幣小幅升值影響漸顯,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對部分行業影響較大
(2)、預期房地產價格繼續保持較快幅度的上漲態勢
(3)、部分行業產能過剩比較嚴重
(4)、企業研發投入和新產品銷售比重逐年增加,民營企業創新熱情相對較高,創新環境有待改善
5、對宏觀調控和改革的評價及建議
(1)、多數企業經營者認為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松緊度比較合適,略顯偏松
(2)、多數企業經營者建議未來一個時期采取穩健或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
(3)、企業經營者認為經濟體制改革成效明顯,同時期望加快政府職能轉變
二、2008
1、宏觀經濟走勢趨弱
(1)、經濟運行熱度明顯下降、經濟增長預期下滑
(2)、出口與民間投資需求銳減,消費需求增長乏力
(3)、大宗產品供應緊張,通脹預期有所回落
(4)、企業用工增長明顯放緩,就業壓力加大
2、企業景氣狀態下滑
(1)、企業綜合經營狀況下滑,企業家心理壓力增大
(2)、企業產銷增速下滑,出口增幅銳減,庫存趨增,盈利下降,困難企業數量增多
(3)、成本上升、資金緊張、人才缺乏、創新不足影響企業發展
3、企業經營預期謹慎
(1)、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影響企業經營前景
(2)、企業訂貨下滑,房地產、紡織、鋼鐵及有色冶金等行業困難較大
(3)、未來投資計劃趨于緊縮
4、對宏觀調控和改革的評價及建議
(1)、多數企業經營者認為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偏緊
(2)、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成效明顯,政府職能轉變亟待加快步伐
三、2009
1、宏觀經濟企穩向好,經濟增長的基礎尚不穩固
(1)、金融危機影響仍在延續,全球經濟復蘇尚需時日
(2)、政府經濟刺激政策效果明顯,但經濟增長的基礎尚不穩固
(3)、危機影響下一些重要資源和服務供應的瓶頸制約有所緩解,為資源價格和管理體制的改革創造了條件
2、企業景氣狀態溫和回升
(1)、企業綜合經營狀況逐漸走出谷底
(2)、企業訂貨回暖,產銷溫和回升,庫存恢復正常,企業盈利情況和社會就業形勢逐步好轉
(3)、外需下滑、內需不足與產能過剩的環境下,企業成本壓力較大;人才、資金的不足影響創新能力提升和企業的持續發展
3、經濟增長預期較為樂觀
(1)、外部環境趨于緩解,政策效果逐步顯現,訂貨狀況持續回升,經濟前景趨于樂觀
(2)、企業投資信心增強,未來就業壓力趨于緩解
4、對經濟熱點、宏觀調控和改革的評價及建議
(1)、房地產發展難題亟待破解
(2)、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現象仍比較嚴重
(3)、消費需求不足與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密切相關
(4)、宏觀經濟政策松緊適度,減稅和加強對中小企業貸款成為共識
(5)、加強管理和創新,努力開拓國內市場
(6)、繼續加大改革力度,促進政府職能轉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