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糧食安全恐被外資卡喉
通過從播種到收獲的全產業鏈控制以及大舉收購地方糧庫,外資糧企正在逐步實現掌控中國糧食全流通領域的布局。
大豆定價權的淪陷,并沒能讓一些地方政府警醒。如果還在一味追求招商引資的業績,有可能葬送的是整個中國的食品安全
本報記者 郭緒 發自 黑龍江佳木斯
外資糧商已開始全面“進軍”中國水稻產業。
掌控了中國大豆的定價權后,外資糧商對中國大米也有了同樣的圖謀,在去年秋糧收購時,價格戰就已經打響。
四大跨國糧商之一的益海糧油斥巨資在東北糧食主產區布局大米深加工產業。目前已經收購富錦九糧庫,并在佳木斯市建立水稻生產基地,還在不斷擴建中。
早在2005年,益海糧油已經在山東、江蘇、河南等地與地方糧庫合作,收儲糧食。
佳木斯市一位政府官員稱,外資糧商之所以能順利在地方發展壯大,與地方政府的相關優惠引資政策有關,地方政府一般都對外資糧企落戶地方表示歡迎。
多位專家接受《法治周末》記者采訪時指出,如果國家相關部門不制定保證平等競爭的政策,未來的稻米有可能重蹈大豆覆轍,被外資控制而失去定價權?! ?
從播種到收獲的全產業鏈控制
近幾年來,由于國產大豆價格持續走低,作為大豆主產區黑龍江墾區,農民紛紛"棄豆改稻"。
"一畝水稻產量至少1000斤,每斤價格是1.30元左右,種植大豆每畝產量是230斤左右,每斤價格僅1.90元,水稻利潤是大豆的兩倍左右,所以農民現在大多改種水稻。"建三江前進農場農民張進向《法治周末》記者介紹說。
黑龍江農墾總局建三江分局由15個農場組成,是東北水稻主產區,被稱為"綠色米都"。
8月9日,建三江剛剛舉辦完北大荒稻米節,全國水稻加工企業50強云集建三江,舉行了稻米交易簽約儀式。
看準了東北水稻產業的發展潛力,益海嘉里集團子公司益海糧油有限公司(下稱益海糧油)早在6年前就開始進駐佳木斯。
益海嘉里官方網站稱,2005年開始,益海集團在新項目開發上將素有"中國糧倉"之稱的黑龍江作為發展糧食加工的戰略重點,規劃建設一系列糧油加工項目,達成產、購、銷一體化,實現"立足東北、面向中原,輻射全國"之勢,借助糧油加工項目的相繼落成不斷完善產品結構,強化資源的綜合利用。
益海糧油進駐佳木斯得到了當地政府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佳木斯市政府官方網站證實,2005年年初,在市糧食局的積極協調下,在全市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益海糧油項目從開工建設到投產運行只用了7個月時間,實現了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的目標,建設周期是益海集團10幾家工廠中用時最短的企業。良好的投資環境增強了益海集團在該市追加投資的信心。
2005年5月初,市糧食局經多方聯系,為了引進益海項目,他們主動出擊,及時向市委、市政府進行了匯報,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
通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益海集團在2005年9月與佳木斯市政府簽訂了關于興建益海糧油綜合加工項目議定書。
"為了使益海項目籌備組的工作人員盡快安定下來,順利地投入工作,糧食局上下經過積極努力,幫助益?;I備組承租到了舒適的住宿用房。益海糧油項目涉及佳木斯、富錦兩地。在選址時,糧食局項目辦的同志陪同益海負責人跑遍了佳木斯地區所有的糧庫,并根據糧食種植的布局、運輸、倉儲條件、人力資源狀況等問題,積極幫助益海集團出注意、想辦法。最終選定在九糧庫、佳木斯中轉庫投資建廠。從兩個工廠的建設和生產來看,節約了大量資金。"佳木斯市政府網站介紹稱。
"益海糧油和益海(佳木斯)生物質能發電有限公司一期總投資近2.5億元,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是目前國內先進的水稻綜合加工企業之一。"益海糧油副總經理李忠輝向《法治周末》記者介紹,目前,益海的大米品牌現有"香滿園"、"金元寶"、"香宴"、"鯉魚"、"金龍魚"5個品牌,30多種規格的產品。
產品多樣化,加上東北大米的優良品質,益海糧油的大米品牌銷量一路順風順水。
佳木斯市農委產業化項目辦主任方欣向《法治周末》記者介紹,益海前兩期水稻加工項目,經國家發改委審批,生產能力定為年產54萬噸,國家發改委已經意識到益海擴大產能的趨勢,不再審批新項目。
而記者在佳木斯市糧食局提供的《2011年糧食加工大項目進度報表》中看到,益海糧油三期擴建工程正在進行,年加工水稻能力在20萬噸以上,計劃投資在3.75億元,預計在2012年8月投產。這也是8個項目中投資最多的一家。
益海糧油在不斷擴張的同時,收儲糧食的能力也在不斷擴大,收儲水稻的方式也多樣化。
早在2006年,益海糧油開始發展訂單農業。
首先,益海根據市場需求和品種實際種植情況,選擇一個或多個水稻品種開展訂單農業,根據國家制定的水稻規格標準,計算出最貼近實際的畝產,然后以企業實際需要的原糧數量,折算出最終投放的土地面積。隨后與各個村里的水稻協會聯系,根據當地的土地面積與其簽訂下水稻種植訂單,再通過當地的種業經銷商將種子發放到農民手里。
佳木斯市建國鄉的長發農場,是一個有著3000多畝農田的大型國有農場。場長郭凱告訴記者,2007年和益海糧油簽訂了水稻種植合同,當年收益比上一年翻了一番。到現在為止,已經和益海糧油合作四年,"作為農民我們每年就只等著糧食豐收、坐收糧錢了,大家都說益海糧油是"春天種子送到戶,秋天糧食擱地收",農民積極性全給調動起來了。"
除了發展訂單農業外,益海糧油還在佳木斯地區發展了多位合作糧食經紀人。益海(佳木斯)糧油公司副總經理李忠輝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公司收購水稻首先是工廠掛牌收購,并且與有資質有實力的糧食經紀人簽訂收購合同,每年收購水稻都高于國家保護價,所以貨源充足,工廠能滿負荷運轉。
建三江前進農場的水稻經紀人張景權(化名)告訴記者:"我現在每年都在為益海糧油收購稻谷,因為益海收購價格比其他米業公司收購價格都要高出五厘左右,所以收購稻谷比其他企業容易,而且益海的資金也有保障,合作幾年來,一直很愉快。"
地方糧庫給益海"打工"
事實上,在益海進駐東北水稻產業之前,黑龍江北大荒米業集團就已經是黑龍江省水稻加工龍頭企業,稻米加工能力為每年300萬噸,是我國最具規模的稻米制造商。
"雖然益海糧油剛剛進駐東北,產能不過是北大荒米業的六分之一,但因益海是外資背景,資金鏈充裕,隨著益海的不斷擴張,未來的格局一定會發生變化。"佳木斯市農委一位負責人表示擔心。
益海糧油布局東北大米市場的格局已經初現,在扎根佳木斯的同時,又在佳木斯市政府的配合下,收購了富錦九糧庫,該糧庫原是國儲庫。
富錦市糧食局副局長胡宏權介紹說,雖然富錦是黑龍江水稻主產區,現在當地國有糧庫已經無法收購存儲稻谷,因為去年水稻的國家保護價只有每公斤1.8元,但市場價每公斤卻在2.60元,國有糧庫要按市場價收儲水稻,必須申請到農業開發銀行貸款,層層審批下來后,就過了收儲的最佳季節,而益海糧油擁有雄厚的資金,是能夠及時儲備稻谷的保障,所以國有糧庫根本無法與其競爭。
據富錦市糧食局提供的材料顯示,九糧庫始建于1971年,地處三江平原腹地,緊鄰創業農場、紅衛農場、前進農場,擔負3個農場的糧食接收和西豐、勝利、小佳河3個糧庫的糧食中轉任務。
2008年,九糧庫因糧庫虧空,相關負責人被查,隨后糧庫宣布破產。益海糧油以此為契機,以極低的門檻接管九糧庫。
上述材料稱,益海(富錦)糧油工業有限公司是利用九國家糧食儲備庫日處理300噸的水稻加工廠和稻殼發電廠固定資產與新加坡豐益集團組建的合資公司。
益海集團在東北的擴張并沒有停下步伐。
黑龍江省綏化第四糧庫與新加坡益海糧油公司在2008年已經簽約,益海公司提供資金支持,第四糧庫依托當地豐富的農產品資源,進行大規模的糧食精深加工。
綏化市糧食局提供給《法治周末》記者的資料顯示,益海糧油在2008年與綏化第四糧庫進行整體合作,第四糧庫以土地和企業自有資產作價入股,共同建立有限責任公司。合作項目總投資4.6億元,擬上3個子項目,即年加工水稻27萬噸、年產大米18萬噸的大米加工項目,年產米糠油6噸的精煉米糠油生產項目,稻殼發電項目。
記者從益海集團了解到,目前益海和各地糧庫的合作包括合資、代儲代收、貿易等。
事實上,此前益海集團已經在全國各地與地方糧庫合作,河北省南皮縣、山東省的武城縣、嘉祥縣、慶云縣以及河北的孟村縣等地的縣糧食局直屬國有糧庫都和益海集團有合作。
"糧食系統改制后,糧庫生存一直比較困難,和益海合作能夠利用它們的資金為糧庫帶來收入,我們最近3年都在和益海合作。"南皮縣糧食局相關負責人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益海公司與地方糧庫合作方式大多是益海出資金,確定收購價格和糧食質量、等級,糧食局下屬的國有糧庫出人力和倉儲力量,收購的糧食儲存在國有糧庫的倉庫中。至于糧食怎樣處理,由益海集團說了算。地方糧庫完全給益海"打工"。
雖然,來自東北、華南多個糧食生產省的糧食系統的相關官員都表示,已經收到來自國家糧食局的相關通知,要求停止向外資企業發放糧食收購許可證,暫停向外資開放糧食購銷市場。但實際情況看來,此舉并不能從根本上抑制外資的行動。
類似的案例不止益海集團,邦吉、嘉吉、路易達孚等跨國糧商都通過類似途徑,滲透到中國糧食流通市場的廣大領域。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投資與市場研究室主任曹建海認為,跨國糧商近來的動作紛紛指向糧食流通與糧食加工,尤其是收購地方糧庫的行為,更是彰顯跨國糧商控制流通領域的野心。
"現在外資對縣級糧庫滲透得很厲害。"一位熟悉外資糧商的人士說。記者調查期間了解到,在全國主要的糧食產區,外資糧商都對當地糧庫進行了不同程度地滲透。
黑龍江省農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負責人告訴《法治周末》記者,當前一些地方政府缺乏警惕性,在招商引資中,為了追求地方的經濟發展和引資力度,和外資糧商關系曖昧,事實上已經被外資糧商利用,讓他們建立或并購糧食加工企業。
"另外,由于地方糧庫多年來資金緊張,無糧存儲,糧食系統對招商引資很感興趣,也讓向益海這樣的外資企業有了可乘之機。"上述人士稱。
跨國糧商危及中國糧食安全
李忠輝向《法治周末》記者介紹,益海糧油在大米深加工業處于國內領先水平,一部分是大米深加工,米糠從米廠運往油廠榨油,出產金龍魚稻米油,稻殼可以發電,集團下屬的生物質能發電公司主要是利用稻殼發電,水稻到我們公司基本上沒有浪費的東西,全部被高效利用。并且公司作為外資企業,是佳木斯市重點招商引資項目,享受"減三免二"的稅收優惠政策。
隨著益海糧油布局東北水稻產業的步伐加快,益海已經開始布局水稻全產業化,公司投資組建的專門從事農作物新品種培育、大田用種繁殖和銷售的農業科技公司。從種子到化肥全部產業已經開始布局。目前,益海種業已經在河北、安徽、新疆、吉林、北京、黑龍江成立了6個省級公司。
據媒體報道,幾年來,益海糧油曾在全國各地發生多次搶購糧食風波,在國內糧食主產區,益海糧油也以開秤早,出價高著稱,迅速搶占了各地的份額。
"益海的策略其實就是虧兩年的錢,第3年再開始賺錢。"一位糧食經紀人向記者表示,"最初兩年益海高價收購水稻,這樣使別的中小型糧廠收不到稻谷而倒閉。等到市場被清理出空間后,益海嘉里再開始賺錢。"
佳木斯市農委產業化項目辦主任方欣向《法治周末》記者介紹說,益海一旦在市場份額做大,調高市場價格,打壓價格體制,收購國內糧庫和糧食加工企業,進一步占領國內市場,就很難控制。
"國家發改委已經來佳木斯三次約談益海相關負責人,就是想限制其在市場的份額。"方欣稱。
胡宏權對益海進駐東北并購糧庫行為表示擔心。他稱,如果這樣任由益海發展壯大,若干年后,市場格局會生變,水稻的定價權很有可能被外資控制,現在需要國家政策扶植國有糧庫,調控市場份額。
業內人士均指出,外資四大糧商習慣于從種子、化肥等生產環節到建立自己的運輸通道等流通環節,以掌控整個鏈條。但目前還沒有人給出過具體、完整的外資糧商調研報告。即使是長期研究農村經濟專家也很無奈:"他們非常低調,現在很難有具體的數據可以說明問題。"
事實上,自2008年以來,以益海嘉里為代表的跨國糧商在糧油領域的重兵囤積之勢,使得國內輿論對其在中國壟斷布局所帶來的糧食安全問題的擔憂不絕于耳。
益海糧油在東北大肆收購國有糧庫布局水稻產業,在國內的糧食流通領域占領了至關重要的位置。
一位中儲糧人士告訴記者,此前中儲糧和中糧都非常擔心外資進入流通領域會引發糧食安全問題,現在我們要保證糧食安全、保證政府對于糧價有充分的調控能力,就必須要保證國有糧企有足夠的糧食;但是一旦外資大舉進入,他們完全可以憑借其雄厚的資金,壟斷中國糧食市場。即便中儲糧、中糧和華糧捆綁在一起,也完全競爭不過跨國糧商。
據建三江紅河農場農民于方介紹,可能是國家相關部門已經意識到控制東北水稻市場的重要性,去年建三江各農場已經把向農民收取地租改為以糧頂租,比如一畝水稻農場按市場價收購500公斤稻谷,余下的少許稻谷可以由農民自行交易。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外資收儲能力,對國儲庫收儲水稻也有了保證,但這種做法是否能持續做下去還是問題。
中儲糧總經理包克辛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稱,跨國公司發展十分迅速,如果不采取措施,3年后,局面可能就沒法控制,可能成為中國糧食加工銷售的老大。
這種前期大舉滲透,后期控制壟斷的操作手法一點都不陌生,中國的大豆業就是這樣被外資"剝走"了定價權。
"為建立一個良好的糧食流通格局,政府干預應適當加強,但其重點不應是對外資進入的限制,而應是在完善國家糧食儲備制度的同時,抓緊建立公平競爭的糧食加工和流通市場環境。"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尹晨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利用現有的糧食加工和流通領域利潤空間較大的機會,進一步放松市場管制,打破中央和地方、國有和私營、地域和產業等諸多羈絆,吸引和鼓勵各種類型的國內資本建立和發展大的龍頭企業或專業合作組織,以應對來自國外跨國公司的競爭挑戰。
"黑龍江農墾系統是水稻主產區,當地水稻物流一旦被外資控制了,其后果是非常嚴重的,那將會出現我們當家,外資企業來做主的局面。"一位業內人士對此憂心忡忡,他擔心將出現中國糧食價格完全操控在跨國糧商手中的局面。
令人擔心的是,跨國糧商布局東北,正是其掌控南美大豆市場手法的翻版:通過控制倉儲、物流,掌控采購主動權,進而控制農民種植意向,實現轉基因大豆的本土化種植。
"現在,大豆的定價權已經完全控制在外資手里,如果任由益海這樣的外資糧商復制大豆的控制權,那么,中國的水稻定價權將受到外資的威脅。"尹晨表示。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