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經濟 > 經濟視點

《印錢消費與美國國債》后續篇

蔡定創 · 2010-09-20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印錢消費與美國國債》后續篇

 

  

   印錢消費與美國國債》寫完并發送上網絡后,剛好又看《克魯格曼:中國購買美債是在害美國》一文。

  克魯格曼在該文中說:“我已經說過的,美國害怕中國停止購買美國國債。但這是完全錯亂的:在一個具有過度儲蓄的世界,美國不需要中國的錢--尤其是美聯儲完全能夠買下中國出售的的債券。”

  我剛在《印錢消費與美國國債》一文中剛說,美國人暫時不會懂得由美聯儲印錢全部購下中國所拋售的國債,中國拋國債可能會暫時用來嚇一嚇美國人。其實并不盡然,美國還是有極少數的智能人士明白,中國所持有的美國國債只不過是一種“過剩資本”。你看克魯格曼上述話中的“在一個具有過度儲蓄的世界,美國不需要中國的錢”,這一句話就點明了美元國債是“過剩資本”這一本質事實。因此,克魯格曼說:“美聯儲完全能夠買下中國出售的的債券”。

    由此說明,在美國雖然大多數人受到弗里德曼貨幣觀念的束縛而處于愚昧中,但還是少數人能明白“投資貨幣”、“過剩資本”這些貨幣理論中深一層次的道理的。因此,懂得“美聯儲完全能夠買下中國出售的債券”。雖然作為諾貝爾獎金得主的克魯格曼,也未必能將這些上升到“印錢消費”理論的高度來認識,因為沒有形成理論,因而短期內可能很難服眾,多數美國頂級專家仍然是認為中國拋售美元國債會構成威脅,但美國是一個由最高智能人士參與國家決策的國度,作為諾貝爾獎得主的克魯格曼的意見雖然是少數人的意見,但必將被決策者所采納,中國如果拋售美國國債,不可能獲得任何額外的好處。

    關于我的《貨幣迷局-當代信用貨幣論》就我的理解,是同時能給美國,乃至處于危機中的世界各國以幫助的。之所以至今仍沒有拿到美國去出版,原來就有不希望美國獲得先機,也其中包括了中國手中的美債處理。想不到的是,中國的經濟學術界已經僵死,完全失去了理解新思想的能力。而美國是個吸收新思想迅速的國家,我的貨幣理論有可能仍將為美國獲取先機。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3.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4. 劉繼明|隨想錄(20)
  5.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6.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7.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8.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0. 子午:請珍惜我們的社會主義傳統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掩耳盜鈴及其他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