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張五常發表了《凱恩斯的無妄之災》一文,在表達了對凱恩斯這位偉大的宏觀經濟學家敬意的同時,也對凱恩斯的極端門徒——克魯格曼的肆意鼓吹政府大規模干預經濟行為流露出反感。
凱恩斯的政府干預思想來源于乘數效應理論,兩年前金融危機出現后,該理路分析支持著政府大規模印鈔花錢。
支持的不敢說乘數效應是課本教的那么高,他們說一點五倍。
認為這效應微不足道的芝加哥學派被迫到防守那邊去,他們的武器是擠出效應。
與佛里德曼淵源甚深的張五常本人認為政府花錢只能增加過渡性的收入,于事無補。
我們先來看一下乘數理論的來源。
假設政府投入為G,根據凱恩斯的收入決定論,均衡產出(收入)Y亦為G,有根據凱恩斯的消費理論,消費需求為收入的函數,即C=cY=cG,其中c為消費傾向。消費需求的增加將引致第二輪、三輪……的聯動機制。
因此,Y=G+c*G+c*c*G+c*c*c*G+……=G/(1-c)
如果c=0.9,也就是說儲蓄率為0.1,居民將收入的90%拿去消費,那么帶來的總收入將是10倍于的政府初始投入。
真的如此神奇嗎?
現實告訴我們,即使居民100%的消費,甚至借貸消費,仍然會出現消費不足。
而以c=1代入,則Y=無窮大,政府一點投入,就能讓經濟永動起來!
問題出在哪呢?
市場經濟的核心動力是追逐利潤,獲取更高的資本收益率,而上面的推理恰恰忽略了這點。
試想,投入為G,產生的消費需求為0.9G,能不虧本嗎?
源頭不動了,下面也就是死水一譚了。
該模型沒有考慮產業的不同,時間的有限性。
如何建立一個數學模型,來透析紛繁復雜的經濟世界呢?
首先將社會經濟劃分為不同的產業層級,頂級為最終消費品產業;
中間層級為加工企業,層級數為n-2;
最低端為原材料級;
假設頂級企業從銀行總貸款為G,工資率為v,利潤率為m,消費需求為Ⅰ,投資需求為Ⅱ,
那么,頂級企業將貸款的G(1-v)購買機械設備,Gv雇傭工人;
則次級企業獲得G(1-v)的訂單,將扣留G(1-v)m的利潤,以G(1-v)(1-m)(1-v) 購買機械設備, G(1-v)(1-m)v雇傭工人;
再次級企業獲得收入G(1-v)(1-m)(1-v),利潤G(1-v)(1-m)(1-v)m,分配工資G(1-v)(1-m)(1-v)(1-m)v,設備支出G(1-v)(1-m)(1-v)(1-m)(1-v);
如此遞推,直至產業最低端。
將所有的消費需求相加:Ⅰ=Gv+ G(1-v)(1-m)v+G(1-v)(1-m)(1-v)(1-m)v+……
Ⅰ=Gv[1+(1-v)(1-m)+ (1-v)2 (1-m)2 +……]
Ⅰ=Gv/[1-(1-v)(1-m)]= Gv/(m+v-mv)
同理得所有的利潤和為:Ⅱ=G(1-v)m/(m+v-mv)
可以發現Ⅰ+Ⅱ= Gv/(m+v-mv)+ G(1-v)m/(m+v-mv)=G
它表達的經濟事實是頂級產業的所有投資在一次產業循環中最終被分配到了居民和企業主手里。
而所有的消費需求Ⅰ僅是原始投入的一部分,但卻是最終需求,它無法給頂級投資者帶來利潤。
因為頂級企業不能實現利潤,無法償還貸款與利息,只能破產倒閉,這將直接導致次級及以下的企業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從而不可能擴大投資,否則只能是死路一條,這些利潤成為了過剩資本,時刻尋找出路牟利。
頂級企業獲得的最大銷售收入為Ⅰ= Gv/(m+v-mv),其過剩商品被迫打折處理,乃至銷毀,造成社會勞動與財富的巨大浪費。
而它的價值恰與Ⅱ=G(1-v)m/(m+v-mv)相等,這就為儲備需求的實施準備了客觀條件,即商業銀行設立儲備基金,吸收儲蓄資金,過剩資本,購買過剩頂級商品儲備起來,慰平總需求與總供給的結構性失衡。
該模型的頂級產業可以是通用、豐田、房利美、房貸美等民營企業,也可以是政府投資的基礎設施,公路、鐵路、大壩等,但都改變不了破產倒閉、呆壞賬的命運。
因為,它們都無法實現自身的利潤要求,不能擺脫價值約束。
因此,對于簡單再生產,必須實施商業銀行的儲備需求;對于擴大再生產則要央行購買儲備需求。
新宏觀認為凱恩斯的乘數理論要求政府擴大支出,的確給下游的企業帶來了利潤,工人增加了就業機會,但政府投入本身卻無法回收,只能新賬還舊賬,國債越滾越大。
在上面的模型中,假設m=0.1,v=0.2,得消費需求=5/7約為70%,投資需求=2/7約為30%,與美國的實證數據基本相符。
當然,由于產業層數的不同將導致有機構成的變化,以及產業利潤率的影響,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2009年最終消費對GDP的貢獻率為52.5%。由于中國的產業層級比美國更少,表明中國的利潤率遠高于美國,這從理論上證明了美國產業外移的必然性。
從上面看乘數理論并沒有教科書上描述的那樣的神奇療效,只不過是民眾強迫政府做了一會冤大頭罷了,因為整個社會上再也找不到一絲的利潤空間了,大家都被不想投資,卻又極其渴望利潤、工資、稅收,于是,政府只有出來撒錢背債,再一次擴大生產,只不過生產的內容有所變化,當然能反映出一些擠出效應來。
但由于它的價值分配結構并沒有發生變化,因此,社會上一方面存量貨幣泛濫,一方面過剩商品堆積;當過剩產品被廉價處理后,生產企業的原料又被過剩資本要挾減產后,通脹也就來臨了。
佛里德曼反對政府大規模支出,以及簡單比例的貨幣供給,并沒有發現供求失衡的要點,因此,只能要人們忍受再忍受偏執緊縮帶來的高失業。
菲利普斯曲線所昭示的通脹與就業率之間的相關關系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它只是描述了四種經濟路徑中的一段。
凱恩斯的收入決定同樣存在缺陷:如果總供給大于總需求,存貨增加,生產者就會相應減產,直至總供給等于總需求。生產者減產的同時,消費者收入比隨之減少,總消費仍然小于總供給,無法平衡。
張二寅
2010-8-27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