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主題:當下宏觀經濟形勢與宏觀經濟政策
時間:2004年8月29日星期日下午3:00
地點:烏有之鄉書吧
主講人:左大培
根據錄音整理,未經主講人審閱。
關于宏觀經濟我有幾個發現別人都沒說過。首先我過去是搞宏觀的,那些主流的經濟學家搞研討會時經常給我發邀請,現在我給你們談點有意思的,不談主流了,我的真正干貨都在網上了,大家可以上網去看去。我講的數字可以不用記,網上都有。這兩年我已經不寫宏觀的東西因為我感到形勢危急,這兩年強制私有化,放開門讓外國人來,中華民族和我們國家的前途危急,我沒法老去做宏觀的了。宏觀的問題是比較淺層次的,但它不能完全脫離深層次,那我們往下講你就可以看到深層次在哪。這個典型就說明宏觀問題跟微觀問題的聯系,在烏有之鄉的網站上有我的一篇很長的文章叫《我們今日為何陷入困境》,那里頭第三部分是效率為什么不行,主流不是老講效率嗎?我就講效率為什么不行。第一個是短期總需求不足,總需求不足是有名的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講的,我這人是哪一個經濟學派我都用!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講的如果有一大批人失業的話任何提高效率的說法都是胡說八道。本來就有20%的人失業,你再來轉軌報個50%失業這樣轉軌有什么意義!這西方主流早就說了你失業問題如果嚴重的話,那提高效率就是胡說八道。這第一個我就講的是宏觀效率,那篇文章我就不細講了。當我今天講的都是和那個主題連在一起的,很多深層次的問題都在那上面,要查就得看《我們今天為何陷入困境》這我需要強調一下!
現在我看到什么問題呢?說實話去年我個人感到有點突然,2001,02年北大經濟研究中心的海文(也算主流的吧,我們都認識他)有次會上他說以前天天講總需求不足現在怎么又講過熱了呢?(任何學過點宏觀的都知道過熱是總需求比總供給大)到底是不足還是過大?其實我去年就想到這個問題。確實一直到去年年初我還是用總需求不足的眼光來看中國經濟的,我的《我們為何陷入困境》就是講宏觀短期總需求為何不足,而且我們這真正是制度問題,總需求要從數量上很清晰就是投資,消費和進出口。消費上我就給大家講一個都知道的消費為什么不足。像現在的改制都是制造貧富差距,有個有名的定理:貧富差距大了消費自然不足。為什么呢?因為窮人無錢消費,富人他花不完,他也不想消費。所以宏觀經濟有一個簡單的定理如果是社會總收入不變但是發生了一個財富的轉移就是從窮人到富人轉移的話,相對需求應該掉一塊下來,因為所有窮人都是吃光花光,現在他錢沒有了,想吃都沒有了。富人你給他花他也不花,消費就不足。這個我們是有數據的,任何人要看看統計年鑒就可以得到清楚的證明。諸如此類,投資為什么不足,政府好不容易有一點投資機會5%的回報率都讓外資給搶去了,中國人還敢投資嗎!諸如此類在我的《我們為什么陷入困境》中講的,但是我講的所有東西都有一個前提:總需求不足。但是從去年年初第一季度開始,第一季度的材料出來我吃了一驚,2003年第一季度可能比02年第一季度漲了10%多!我們從98年以后增長率基本上是7%,8%,而且到最后幾年基本上都是7%。總在7%左右擺動,到8%就算很大成就。而03年一下就漲到10%點幾,在任何國家經濟增長提高2個百分點經濟就算高度繁榮了。90年代末說美國經濟高度繁榮也就是它經濟增長率達到4%,5%,美國平常年景也就是3%,增長率漲了2個百分點大家就說美國經濟好的不得了,高度繁榮。而我們高了2個百分點經濟當然強勁增長了,這時候馬上發生了辯論,說經濟是不是過熱了。我講的這個就是網上說沒有的,就是給大家增加點花絮!吳敬璉在03年第二季度就及早的提出了經濟過熱(這個我是比較贊成的)而且根源在于我們背離了謹慎的貨幣政策,當時還有好幾派,有一派是慎言經濟過熱,他不敢說不過熱,但是不要隨便講不過熱。就像現在有的說你不要隨便講國資流失,就是他不敢說國資沒有流失,而是說慎言國資流失。實際的意思你還是別講為好,這就是有爭論。后來我的師弟樊剛也是明確講過熱了,他倆是過熱派。我給大家講個花絮,根據我十幾年的經驗吳敬璉從來就是一個熊市派,搞股市的都知道,吳敬璉從來就是教你熊市,蕭灼基,厲以寧從來就是要你牛市。宏觀上也是,吳敬璉從來都是怕熱不怕冷,他總是說熱啦熱啦趕緊穿棉襖,不信大家看看。我倒挺佩服吳敬璉的,在這一點上他倒是很有原則,要熱的時候他第一個先喊,冷的時候他不說什么。從現在看他當時講的就是對的。其實這點宏觀現象是不難分析的,下面我就講幾個經驗規則,很容易分析,對我來說問題在哪呢,自己要自圓其說,我02年寫的《我們為什么陷入困境》就是講經濟緊縮,但現在是過熱,是不是不對了?我自己認為我是正確的,今天我就主要講這個問題,這就是開場白。
第一個問題:對宏觀經濟形勢的總評價,或者是這樣一個問題,你是否認為中國經濟現在已經過熱,如果過熱,那你那篇文章是不是已經過時了,我那篇文章講效率問題講宏觀就是說總需求不足,沒有講過熱。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仍然是兩個部分,首先自從03年第3季度經濟已過熱,而且至今仍在過熱之中,這是從經濟的總量上看。從經濟的各個部門上看,有的部門就沒有過熱,這個是和我們過去很多的過熱是不一樣的。當然大家都很容易明白,總量大于,很多部門不大于,那個別大于的部門肯定大于得很厲害,確實這樣。這一點我跟樊剛很不一樣,樊剛最近講全面過熱,我說不是。但局部過熱,過熱的量很大,因此造成了總量過熱,局部的是個別部門,有數字支持的。局部過熱的部門出現了很大的問題,特別像現在缺電缺煤,其根源在哪呢,實際上還是跟某個部門有關,房地產。房地產要用鋼,水泥,鋁,就造成了這幾個部門的生產急劇增加,要用電。當然缺電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都用空調,你看上海缺電最嚴重的就是夏天最熱的時候,大家都用空調。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但今天這不是我強調的,我強調的是房地產,今天我講的所有東西都強調房地產。很明顯的就是現在的鋼,水泥,鋁是誰拉動的,問問寶鋼的就知道了,除了汽車就是房地產,而且汽車是少數,中國汽車還沒有發展到那種程度。
第二個問題,盡管2003,04年中國經濟出現高增長,甚至開始通貨膨脹型的經濟過熱,在主流經濟學里,經濟過熱通常與通貨膨脹聯系在一起的,但中國經濟需求小于供給的整體困境并沒有改變,現在只是暫時的局部的過熱。這兩個說法看似矛盾,實際上是有內在的統一性,這里我不是詭辯。中國2003,04的確出現經濟過熱,我強調的是這次經濟過熱的脆弱性,很脆弱,很可能是過熱一消除,經濟就重新落入需求嚴重不足的蕭條之中。這個就是現在宏觀經濟形勢上兩大派極端爭論的源泉。北大經濟研究中心的宋國清是研究宏觀經濟的,20年前85,86年的過熱中我就和他爭論,他說不熱,我支持吳敬璉說熱。現在是過熱 ,而且過熱非常脆弱,搞不好很可能上面一卡就很快掉下去了,這就好像經濟在走鋼絲,鋼絲是個什么狀態就是走在上面左右過一點都不行,左一點過熱右一點過冷,沒幾個人能把握好。我們處在一個刀刃路徑上,整個經濟的波動性非常強,如果不是處在總需求不足的蕭條狀態就是處在需求大于供給的過熱狀態。第一個是波動性很強,第二個是經濟中占主導地位的是需求不足的趨勢,求大于供的過熱只是很短暫的現象,造成經濟強烈波動的根源仍是我在《我們為什么陷入困境》中講的,我現在仍然堅持我的觀點。為什么說當前宏觀經濟過熱,我有兩個簡單的標準,是從1987年也就是我與宋國清他們的觀點開始不同我真正開始研究中國宏觀經濟以來總結的兩條經驗規則,這個在我的學術生涯里最有名的論文里都有,90年代我根據多年研究結果斷定中國生產潛力的增長每年約為9%,一直到90年代中期,甚至到98,99年根據我的分析沒有任何數據能夠支持說這9%變了,我還是認為增長的潛力還是9%,所以我說需求不足。有這個能力生產,企業想生產想賣,可是沒人買,所以只好7%。如果實際經濟增長持續超過潛在增長9%通貨膨脹率就會不斷升高,這是絕對的右派,是弗里德曼曲線。但是我是講經驗的事實根據支持這個結果,我根據這個東西判斷中國經濟百發百種,這樣的增長持續下去中國的經濟會陷入高通貨膨脹,它標志著經濟內部協調的混亂最終會導致長期經濟增長的降低。現在的陣線有些變了,80年代初期主張通貨膨脹的時典型的右派,像蕭灼基厲以寧這些人。我們認為這是很不對的,西方主張通貨膨脹的一般是比較左派溫和中左的比如像英國工黨,美國民主黨一類的,因為什么有利于解決就業問題,他們老替工人著想。所以我們相信等他們這幫人原始積累差不多以后就會轉向反通貨膨脹,我們左派為了解決就業問題反而會容忍一點點的通貨膨脹,我們可能會變成這個局面,當然現在不能說已變成這個局面。我發現這次反對經濟過熱說的人的立場是相當接近我們的,宏觀上有些人的陣線開始變,這個我不多說,怎么樣大家拭目以待。總的來說,不管我怎么左派,我是反對長期通話膨脹的,這一點上我覺得弗里德曼的意見還是對的,我不是從左翼或右翼講就是說從整個經濟或效率講長期的持續的高通貨膨脹整個經濟一定拉平,沒什么好處。通過我的分析到最后我對中國經濟增長熱不熱提出兩個標準:第一個經濟增長率是不是多年超過9%,第二個通貨膨脹率是不是不斷上升。我的判斷說過熱就是根據這兩個指標,第一個從2003年第一季度開始按年算經濟增長率都超過9%。季度指標是03年第一季度與02年第一季度比這也算一年增長,已經10點幾了,如果每一個季度都十點幾那么03年肯定比02年增長十點幾。但是到年終發表的數字沒達到10%是因為去年有個非典,當時整個生活水平大下降增長率降到6%,一下把平均數拿下來了,所以沒到10%。所以我判斷如果沒有非典去年增長率一定在10%以上,就今年這個勢頭看如果不宏觀調控可能也會超過10%,即使現在做了這么多宏觀調控恐怕我們的增長率還是9%以上,所以第一個從增長率上看他是過熱的。第二個物價總水平指標,中國物價總水平指標從90年代下半期是不斷走低的,通貨膨脹率不僅不提高而且是負數,就是糧食越來越便宜,衣服越來越便宜,但是我們現在用的是消費物價,一般比零售的增長率高一二個點,因為消費包括大量非零售因素比如房租水電等不是零售是消費。當然還有很多指標,現在的問題是從2003年開始各項通貨膨脹指標物價消費水平指標的通貨膨脹率都是一個上升趨勢,這個大家可以上網查一查。根據我的印象頭些年最高的時候消費物價指數一年上漲2%點幾,可是現在根據剛出來的數據可能是第二季度的消費物價指數比去年增長5%點幾,這就是我所說的第二個標準,這個經驗很管用,超過了10%物價很快就往上走。有人說我們不懂實際,物價上漲是糧食拉的,糧食上漲雞蛋也上漲,和糧食有關的東西都上漲,這是偶然因素糧食歉收啊!歸根結底是國際糧價上漲,咱們現在是糧食大進口國。這就是我和小韓罵的,一加入WTO關稅一降,糧價肯定受國際影響很大,這是國際因素,就不能說是國內因素,說國內經濟過熱,但是這個反駁我早就聽說了。我說不對,其實2003年漲價的不只是糧食,漲價最厲害的是鋼材,為什么今年上半年國家說鋼材水泥的投資就是建鋼廠建水泥廠的投資比去年增長100%,就是因為去年鋼材價格大暴漲,把這個算起來物價上漲就不是偶然的,鋼材上漲肯定是因為投資需求,鋼用在投資上,那里不能說是農業問題,所以說這些因素說起來還是過熱。現在鋼材價格落下來了,但是落也沒有落到去年上漲前的水平,所以總趨勢還是一個長的趨勢,為什么暴跌,是宏觀調控。大家也都知道,確實是宏觀調控起作用了。這就是我第一個回答,宏觀形勢就講到這,下面要講也是微觀形勢。
我講第二個是盡管宏觀形勢是這樣,我們的宏觀緊縮政策確實有危險,確實有可能使中國經濟陷入多年的通貨緊縮,不管是左派右派說現在不熱的人都是有道理的,慎言過熱,因為他們有一個直觀,覺得很多行業還根本沒熱起來,銷售還沒怎么增加,我都碰過海南鹿龜酒的人說銷售根本沒有增加,很多消費品還沒增加,他們怕你這一調控很多實業又冷下去了。我認為主要問題不是宏觀緊縮措施的力度,很多人都說力度大。我認為主要問題在經濟的結構上,這次熱不是所有部門都熱,你緊縮想要把這個問題解決也不是說全部都解決,實際上不能靠宏觀政策,宏觀政策一定是一刀切的。我們經濟學家都知道,西方貨幣政策最主要是靠利率,利率就是一刀切的,對每個行業都一樣。現在要想解決問題恐怕不能靠一刀切的宏觀政策,就應該對著結構下藥。所以我強調中國經濟問題包括過熱問題就是經濟波動的強烈性,過熱的脆弱性都來源于真正有購買力的消費需求不足,長遠來說中國經濟持續的面臨總需求不足的危險,其實由于這個才造成經濟過熱。
我先給大家講一個宏觀經濟學的基本知識,在西方市場經濟國家,需求主要包括兩大塊,一個消費,一個投資。而且按照中國的統計方法,政府的開支一般都分到這兩個里面了,現在的統計也是這樣,政府開支本來分為四大塊,消費,投資,政府購買,進出口,現在我們談內需問題進出口根本不影響,政府在現在的統計里已經把它看成兩半了消費和投資。我為什么講這個?因為我們在中國能查到的數據就只有這兩塊 ,這個模型最簡單,一般宏觀事實上都有這個規律,消費開支是很穩定的,它的增長也很穩定,波動很小。一般的認為經濟的過熱過冷都不是消費引起的,消費是一個基本量。經濟的繁榮與蕭條一般都是投資的波動造成的,這個在數學上看,投資波動的百分比一定要大于宏觀經濟波動的百分比,消費需求波動的百分比比宏觀波動的百分比要小。比方說我們整個經濟高增長年頭和低增長年頭總需求與經濟的增長率差4個百分點,那么消費需求可能就差兩個百分點,它要波動繁榮的時候消費可能就波動兩個百分點,可是投資波動十幾個百分點,這很正常。這樣就說明一個問題,動態上很有意思的問題,一個國家經濟波動的厲害不厲害其實就看它投資波動有多大,你投資的波動有多大經濟的波動就有多大。中國經濟這20年來的問題就在于投資的大起大落,哪個國家能想到鋼鐵投資今年比去年有百分之百的增長。一般來說,在宏觀經濟上消費是一個比較穩定的因素,投資是一個波動的因素。那么我跟大家講的中國現在的問題就是波動性很強,那就是投資的問題,就是因為投資波動很厲害。第二個,投資占整個經濟的比重太高,這個是我們根深蒂固的問題,其實懂企業的都知道投資看盈利,大家覺得盈利前景好,投資就旺盛,盈利前景不好投資就低。這個盈利前景只是個前景,它是大家想的,大家算的,大家估計的,并不是現在的。現在可能利潤高可能大家都不看好,但是往往大家的認為又跟現在有關系,利潤上一個百分比比如美國股市大家就會認為明年要增長10個百分比,利潤前景大大的好然后投資就強勁的增長,如果今年利潤比去年低兩個百分點大家就認為明年要低十個百分點,人性就是這樣,這凱恩斯不是亂說。我這兩年來老聽股評覺得凱恩斯真偉大,他們現在還在說凱恩斯說的有人氣股票就上去了,主流就聽不懂,主流要最優化平衡模型但沒有這模型,但是我看中國股市就明白還是凱恩斯講得對,凱恩斯就講波動人氣擋不住,由于這樣投資有個內在不穩定,就是投資僅僅取決于盈利前景,盈利前景又反過來受總需求影響,總需求又主要受投資影響,邏輯推下去就是投資影響投資。大家就糊涂了,這誰決定誰,搞動態模型的人都知道這就是典型的正反饋,過熱的時候是投資多了就繼續多,蕭條時時投資少了就繼續少。當然還有轉折點,轉折點就不是投資決定投資了,到哪一點轉折這誰都不知道,一般情況都這樣。30年前我就在研究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這我看得非常清楚,所以2000年美國股市剛崩潰不久我就說現在格林斯潘開始要降息了,但是他降息也擋不住美國衰退的狀態,他一直得降到一定時候到轉折點,轉折點這誰都不知道,起碼后面是一段衰退時期。經濟從一種蕭條恢復的初期可能是消費方面可能是投資方面有一點增加,這個增加就增加了總需求,在存在大量失業人口的情況下就會提高贏利率,贏利率提高了一個點大家就認為要提高十個點于是就繼續投資,投資拉動投資經濟就起來了,高到一定時候工資就上漲原材料等也開始上漲就把利潤吃掉了,到一定時候企業家看到利潤不能再長了,信心就開始崩潰大家就都不投資,衰退就來了。這個過程一旦開始就是投資減少減少總需求,總需求減少減少利潤,利潤減少減少投資,投資又減少總需求這個邏輯就下去了。這就是整個經濟的活動。我是努力要做一個這樣的模型,我們經濟學家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把這個模型做出來。
當時我自己相信根據我實際的經驗,包括對經濟理論的把握,這個百發百中,我就敢說美國經濟怎么樣!最后的形勢很可能跟73年一樣正好布什去年打伊拉克整個把形勢變成73年,73年什么樣?我70年代學的時候美帝國主義陷入越南戰爭的泥潭然后全世界都處都喊打倒美帝國主義打倒戰爭販子,那時候中東冒出來中東戰爭,阿拉伯國家就說誰要跟以色列好我就切斷他的石油供應,當時美國就說我為保證我的石油供應我有權力出兵,當時沙特態度很堅決,誰敢占領我油田我就炸掉油井,這就導致全世界油價暴漲。現在我們看看導致油價暴漲的因素很多,但其中之一是我們大家都知道伊拉克的反美武裝在炸掉油田。我當時就說我覺得現在形勢怎么這么像1973年,我警告大家1971美國還有一次經濟衰退,非常輕微的衰退,很容易就度過了,靠著聯邦政府堅決地擴展總需求的政策,那時候他們已經懂凱恩斯了,但是我當時還有一個直觀事還沒有完,這我沒有理論論證,到現在我也沒有,靠的是直覺。果然73年石油一漲價西方來一個大蕭條,現在我也有一個直觀,美國現在衰退還沒完,搞不好73年又重演,西方有名的評論家也提出這個論點,是不是73年又來了?
那么中國的問題在哪呢,中國和美國不一樣,我們的確的承認一點美帝國主義經濟比我們優越,它現在經濟很穩定因為它消費比例很高儲蓄比例很低,消費比例越高越不容易過冷過熱經濟穩定。我們的問題是消費比例一直很低在我們的總支出里消費占不到60%非常之低。其實最有意思的是改革開放之初趙紫陽上臺說我們要走一條積累率低的道路,積累率低就是投資率低,投資率低就是消費率高,積累率低一點人民得到的實惠多一點改革開放走的就是這一條路,數字上講就是消費的比例高一點當時的經濟學家幾乎眾口一詞這么講,可是實際的問題是領導的意愿再好也不會變成實際,80年代初期這個比例確實有所提高但到了1991年消費占總支出的比例由重新跌到1978年改革之初的水平,95年跌到一個新的最低點也就是比改革之初還要低,也就是我們改革來改革去又倒回去了,為什么倒過去了根源在哪在我的我們為什么陷入困境里講的。現在上大學要收費那就不好不消費爹媽把錢存起來等兒子上大學時再用,所有的福利都取消那大伙只好把錢都攢起來所以儲蓄率極高消費率極低。恰恰是這個改革路線造成這個困境。而且90年代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在繁榮期消費的比例低投資的比例高,繁榮時期投資的增長率高因而占的比例也高 。蕭條的時候消費的比例高投資的比例低。可我們的問題是什么呢,90年代蕭條的時候消費的比例都很低,消費的比例雖然有所回升但仍然很低蕭條時消費比例應該高但仍然很低。而我們這次去年一開始繁榮馬上消費的比例馬上跌到比1993年經濟蕭條時還要低,完全是投資拉起來的消費太低了根本就不能拉動經濟,我的困境一文已經說了是制度問題,我們今天就不講了。
下面講投資過熱的源頭。過熱既然是投資拉起來的那投資的源頭到底是哪里?我先聲明我沒有做詳細分析,但有一個共識,包括著名經濟學家,包括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都承認這次投資是由于汽車及房地產投資拉起來的,當然還有幾種說法,加入WTO之后出口增加,出口增加造成出口產業投資增加,這個我相信不大,因為去年有一個紡織業投資增長情況,很多人認為紡織業就是出口,但紡織業占整個投資的比例是微乎其微的,房地產和汽車就是源頭!私下里頭在中國有些事情是不讓講的,講了人家不高興,私下里很多部門都說其實還有各級地方政府投資,很簡單就是十六大換了一屆新班子上來都要搞政績。而且有人認為這就是中國的經濟周期,政治問題引起經濟周期。現在的政績是什么呢?就是蓋點高樓大廈,建點基礎措施。這就是那三大項汽車,房地產,政府投資。房地產和政府投資其實是一塊的,都是蓋房子!你要是明白了這個,房地產投資一定會拉動水泥鋼材鋁等的價格暴漲,暴漲以后就有民營企業家雄心萬丈說,我要建鋼廠,就是有名的鐵本事件,當時提出個口號是打倒寶鋼,你想他要打倒寶鋼那要投多少資阿!我說的第一輪好了點,第二輪投資又來了。投資拉動投資,房地產投資把鋼鐵水泥鋁等投資都拉起來了,我就認為是這么一條鏈條。其實這沒什么奇怪,包括西方國家投資厲害的時候都是這樣的,當然我這沒講的一個問題是美國這樣一個國家投資增加之后消費也跟著增加,我們中國消費其實也增加了,不過美國90年代消費增加的很厲害導致經濟比較穩定,往下掉也掉不動。我們中國呢?這次我看純粹是投資。下面我要講的就是拉動這次投資增長的基礎設施,投資房地產小汽車是否有堅實的經濟基礎?是否存在泡沫?其實核心問題在這。第一個問題恐怕不用爭論大家都知道地方政府純粹是在造泡沫,我到下面一個縣看,他們蓋了一個大廣場,沒來過的人就以為他們很好,可是內蒙古的一個小窮縣就蓋了一個羅馬式的廣場,但是這個縣的人就說一年的財政全進去了,這不百分之百是造泡沫嘛!下面大部分關于房地產的資料來自于楊帆,他在政法大學當經濟學教授,手下有一大幫研究生幫忙。這些資料正反方都有我只給大家簡要概括一下。房地產開發商的代言人們提出種種論據認為房地產業不存在泡沫,他們的說法靠不住。第一個生產和銷售對比,生產是不是小于銷售的。這里房地產商是有數字的,我們就看看他們是怎樣玩數字的,房地產商代言人強調近年房地產的投資和銷售的增長每年都是20-30%,1998年之后又6年商品房銷售的增長率大于竣工的增長率所以不存在泡沫。聽起來好像沒問題,真正的問題在哪?他沒有講絕對數字,實際上銷售遠遠小于竣工面積,我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金額就是實際完成金額,99年是4100億元,2000年接近5000億,01年是6300億,02年是7790億,03年一下達到1萬億,03年一下比02年增長了20%多,這是房地產的大躍進。再一個就是銷售有兩個數據,一個是銷售面積,再一個是銷售平均價格,一乘出來就是銷售金額了。因為平均價格本來就應該是這么算的,這兩個數據有,所以我乘出來了。我在我的文章里沒注明啊,我只是這么寫的,就是商品房的銷售金額根據兩個東西算:商品房的銷售面積和商品房的平均銷售價格。這么算的結果,99年是兩千九百多億,就是將近三千億。那么我這里給大家做個比較,99年房地產投資的完成金額是四千一百億,銷售還沒到三千億,你說生產大不大于銷售?2000年銷售金額是將近四千億,而我剛剛給大家念過,商品房屋的投資完成的是四千九百億,又是大于九百億。那么2001年我算的商品房的銷售是四千八百多億,完成投資是六千三百多億。這就差多了,肯定是一千多億。那么2002年銷售是六千零三十多億,而這個完成投資是七千七百九十多億。又大于前輪,年年大于前輪。咱們看這個就明白了,你說你講增長率有什么意義呢?這兩個增長率是一樣的,開頭生產比銷售大的話那么它就一直是生產比銷售大。這個就請大家注意,我相信以后這種說法越來越多,上市公司等都是玩這個,你抓住它真正的東西。每年商平房的銷售金額比同期的房地產的開發投資的實際完成金額小20%--30%,到底小多少,我們也沒細算。我的數據反正責任在楊帆身上,他給我提供的表,而且下面都注明來源在哪。每年都小20%--30%,這就造成了每年商品房生產都大于銷售。那么另外有個數據正好和另一個數據對照,這個商品房的控制面積不斷增加,最近幾年新完成的商品房的控制率已達到19%,對于這個問題又是有爭論,房地產商沒有說這個數據不對,因為世界各國算控制率是所有的房子,而我們根本就沒有19%。19%怎么算呢?你把前三年銷售和前三年生產,這么算正好是19%,而你每年都生產大于銷售20%--30%當然控制率為19%,但是問題是這個趨勢一直沒改變啊,將來下去肯定有一天我們中國是15%的控制率,而國際通行的控制率是9%。所以這個問題是趨勢沒改變啊,沒有任何改變的跡象。因為2003年有投資金額沒銷售金額,那這個統計數據怎么來?那只好這樣了,因為每年都是你銷售了80%,那咱就80%,就這樣我估算了一個2003年的銷售金額,所以我認為這個生產嚴重大于銷售的局面不能也不應該永遠問市場,那要問市場經濟里出現這種現象會怎么樣,我就很簡單回答,下面就是房地產泡沫破滅以后房價大跌,生產大大減少,然后終于有一天銷售大于生產了,再慢慢把它糾回到9%的正常率上來。這是我以我對幾百年的經濟史的知道,百分之百是這樣做的,包括亞洲金融危機處理得沒事都是這樣的,誰要不信你就拭目以待。就像股市,我告你這么跌,包括美國那個,早晚一天總會要掉下來。因為大家都在非理性繁榮,哪天掉下來我不知道,否則我早就發財了,我到那炒股票去。就像我說你肯定要死,你說不服,不信咱瞧著。
世紀數據是這樣的,更嚴重的問題是什么,就是你銷出去的實際上也是沒購買力的。就是已經銷出去的,我講的是80%銷售的,最重要的問題在這,因為我找到了一個數據,更為嚴重的是那些已經銷售出去的商品房和小汽車大部分也沒有實際的經濟基礎,其購買者不是沒有真實的購買力就是缺乏最終的消費意念。兩種情況,一種人是他有消費意愿但是沒購買力,但是他買到了,怎么買到很簡單,貸款借錢。另一種人是他有錢他買了但是他并不想住,為什么,這就是咱們說的投資買房,就是沒有消費意愿。這兩種人老實說都很危險,就是對房地產市場。因為很明顯,投資買房就同買股票一樣,中國人買股票就是為了哪天拋出去,投資買房子一定是哪天要拋出去。你不要看你今天你銷出去了,明天他叫你銷不出去。明天他把房子拿出來賣的時候,房地產商的新房子就不可能賣出去了。是不是?他投資買房圖的是什么?他和我不一樣,我買房我聲明,我其實有點錢的,但你別漲價哦,錢不在我手里。我不管他房地產怎么的,我買房是要住,這不存在盈虧的問題。其實我這也是對社會好,它一定不會對將來造成壓力,我是為了住不是為了拋出去,到了將來窮得沒飯吃了,那我當然得把房子賣出去換飯吃,否則我就住下去了。這一陣投資買房的人絕對將來就是打垮你股市,就像現在炒買炒賣股票,它今天買進去是為了將來賣出去。所以今天他把股票拉高了,明天就把股市打下去了,房子也一樣。現在我就講這兩種人。
聽眾插問:像現在我們買房,房租也是很重要的收入,但是我們買股票但分股紅還是占得不多的。這是不是一個的問題?
對不起老實說我還沒仔細想,但是一般來說在均衡的情況下房租的收入和房價有一個正當的比例關系的,凡房租問題我沒有研究,但是總的來想我是這么來說的,如果房子供給過剩的話房租將來也是要跌的。當然我這個問題也沒有想,我承認你講的,這是我的一個疏漏,很感謝你。有興趣的人可以往下研究,甚至可以說你有能耐可以把我的論點全部推翻,那是你最大的成就。我現在講的是假設沒有房租收入這一層。
那么我現在講第一個問題,沒有真實購買力的問題。其實,我現在就把結論給大家說,2003年的這次繁榮,其實就是貸款買房貸出來的繁榮。因為一個很簡單的數據能告訴我們,這是我最偉大的發現,現實中是有的,他們沒想到去看這個數據,什么數據呢?銀行業能告訴我,我們從1998年幾大銀行才開始搞消費信貸,而中國消費信貸和美國不一樣,美國消費信用卡你去買面包也行,中國的消費信貸基本上就兩項可以壓的東西∶汽車和房子。你想98年開辦時他能辦多少,到2001年和2002年他才開始大辦,2003年我們就來了一個汽車和房地產的銷售高峰,從而造成了這個房地產的投資高峰。里頭有沒有必然聯系?我下面就給你數據,有必然聯系,很清楚。其實就是銀行的問題到了,銀行在那放消費信貸,然后人們拿了消費信貸買汽車買房子,這就產生了繁榮。我覺得這不夸大其詞,為什么?我們看這個數據,就這個消費信貸,1998年之后,我國金融機構開始大規模開展人民幣消費貸款業務,這種貸款主要用于個人購買小汽車和商品房。我下面念的是統計指標,是我跟業內人士要的。全部金融機構人民幣個人消費貸款余額——余額是個存量,2002年底12月31號,是這么一個存量——2001年底時是6990.25億元,2002年底就長到10669.20億元,2003年是15732.59億元,2004年5月末,17556.22億元。我們說的這個余額就是經濟學家通常算好的,就能算一年貸款余額增加了多少。那么很明顯就是說,這個貸款余額的增加肯定是整個貸款的增加,而且貸款的增加要大于這個額,因為什么呢?因為余額中還有收回再貸的這個部分,這個我們在這里是看不到的。我就講這個貸款余額的增加那是這一年發放的貸款至少這一年新發這么多貸款。對不對,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定義,那么我們根據這幾個數據算一算一年新發多少貸款,我國全部金融機構人民幣個人消費貸款余額,也就是每年新增的貸款額是多少呢,2002年是增加了3800億,就把2002年年底減去2001年年底,這就是一年新增的貸款,3800億,那肯定是新發的貸款,它過去沒貸出來,現在貸出來了。2003年增加了5000億,而2004年前5個月增加1800億,那么人民幣個人消費貸款余額這種系數的增加給私人汽車和商品房的購買提供了充裕的資金。還有每年人民幣個人消費貸款余額的增加量其實就是當年購買私人汽車和商品房的一筆主要資金,是私人汽車和商品房銷售金額中不由個人自己出資的一部分,這是毫無疑問的,你沒錢,你貸了款再來買。我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實際完成金額2000年僅比1999年增加了不到900億元。我所講的是投資增加額,2001年和2002年分別比上一年增加1400億元。這個原因在哪,我相信就是貸款貸的,它為什么投資在2000年少呢?那個貸款還沒大規模鋪開呢!所以這個房子不好銷售,房子不好銷售開發商也就不敢多干。那么后來這個貸款慢慢鋪開了,這個銷售比較好了,銷售增長了,且這個開發商銷售增長了25%,投資就一定增加25%。他們就這么簡單的邏輯,不管總是在那過剩的,結果呢,1400億!這是投資的增加。就講投資的絕對量,很簡單一個數,我給大家念吧。2002年我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實際完成金額7790.9億元,商品房的銷售金額6031.9億元,商品房銷售金額不到商品房開發投資實際完成金額的80%。2003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實際完成金額達到10106億元,但是我查不到銷售金額,那么我按80%計算,商品房的銷售金額為8000億元。再加上估計約為3000億元的小汽車消費金額,總共2003年商品房銷售和小汽車加起來不到11000億元。而這一年光金融機構人民幣個人消費貸款余額就增加了5000億,這5000億肯定是增加了5000億貸款,但有些人說實際的貸款額超過5000億,因為有一部分是收回再貸的。但收回再貸我不算了,因為收回再貸那是有錢,有了錢換了你你才收回,然后你再貸,這也算是有個人資金了,從個人來說不是個人的,但從整個社會來講我們可以抵掉。
我們就說這5000億就行,那頭是11000億的銷售,我這頭是5000億的貸款,你說這商品房和汽車是靠什么賣出去的!一般的資金就是純粹的消費貸款,這個數字擺在這兒,這就是我的偉大發現。他們誰都沒想到把這兩個數據比一比,一比就清楚了!5000億的貸款買了11000億的,而且銀行是明確的,你得拿汽車和房子抵押,你拿了我貸款一定得去買這個。所以肯定這11000億銷售的有5000億是貸款的,那么本來很多房地產商會詭辯,所以這市場經濟很正常,我今天借了明天還。我還得上就行,你管我干嘛?你一半,別說一半就是百分之百都沒事,我明天還。但是我告訴你,我相信他們是還不了的。我先拿一個宏觀的數字,微觀的數字不用我問,你們自己問問,你們認識的那些人,他買了多大的房子,他的月供是多大,算算他未來的預期收入,看他還得上還不上。我們所有一位老兄,上香港去了,買了房子,他告訴我,他月供四千,我們所的工資收入是兩千,而我現在收入是三到四千,沒到四千。他是剛進所的,咱們這條制度他肯定掙得比我少得多,我不用問,他肯定超不過兩千的。那他說他老婆工作,他老婆在律師事務所,但他自己明確說是四千,那他倆合起來一定是六千。你月供四千,我說你不吃飯了,剩下兩千塊錢。西方國家就是買房,他是占整個收入的三分之一,這是一個正常的,就是說我買房子的話,月供占我整個收入的三分之一,我月供四千的話,我收入應該一萬二。你買那么大一個房子住得好像很舒服,那剩兩千塊錢,你說兩千塊錢能干什么!他兩口人不是說一口人,而且他老婆可能要生孩子了,他不是像農民打工,打工他一個月兩千過得很快樂,農民要是給他一個月兩千他收入多高。可是他不是這個水平,但是他說,我告訴你,據我知道,就在我們那個銀行分支機構里貸款的那些人,我還是最有還債能力的,他們那些都是那么七騙八騙,一問他的工作他還得了嗎!好,貸款買車買房在市場經濟中,用未來收入換現在消費行為本來不會有什么不正常,但我們目前貸款買車買房有幾大問題,問題在于什么?貸款買車買房者將來極可能沒有足夠的收入還貸,目前發達市場經濟國家住宅價格的中位數與居民家庭收入的中位數之比合理比例專家認為在三比一到四比一之間,這種房價與收入之比你們自己也想一想這個還貸的模式你就明白了,為什么形成這個比例,這是一個最優的比例。這是西方國家穩定的房地產市場能保證將來大家能夠很好還債的比例。肯定是這么一個最優的比例,這點我倒相信,這種房價與收入之比是能夠保證以未來收入歸還買房貸款的。而我國大部分城市目前價格中位數與居民家庭收入的中位數之比是八比一到十五比一,你再有收入不至于到這個樣子吧,這顯然不能保證絕大部分貸款買房者以未來收入歸還買房貸款。我們已經聽到了數不清的事例說明許多貸款買房者的月供水平大大超出他們未來預期的收入。
房地產商為什么不緊縮?這個我不敢說,但我做過模型,未來不確定情況下,他們認為以后通貨膨脹,他的房子會上漲,昨天余宏斌還跟我說,那個北京最有名的房地產商潘施義他說價格肯定要漲,他可能心里就這樣想,他們不是那種死觀點,決定論的觀點,他認為我到了事情就辦得成,就像吳敬連他造了往下的,他就能造得成。
聽眾插話:還有房地產商也是從銀行貸款的,也未必都能還得起呀!
你講得很好,正好是兩個貸款,我只講了一個貸款,是買房子人的貸款,沒講賣房子人的貸款。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賣房子人也貸款,中國最危險就在這兒啊,全拿著貸款在玩。
那么現在的問題是一旦將來出現普遍還不起貸款的情況,銀行將不能償還貸款者的住房大量拍賣,就必然會引起住房價格大跌,和銀行不良資產上升。這就有可能變成金融危機和經濟蕭條的原因,亞洲金融危機就是這么開始的。那年我注意,泰國開始房地產泡沫破滅,我就說開始了,你說東南亞好,這會咱們討論怎么好吧,果然開始了,開始資金外流,然后才開始打泰虎,就是什么老虎資金,為什么呢?你要當老虎基金,你就得明白我這一套,我一看房地產開始破滅了,我知道泰國的神話要破滅了,很多人對泰國會喪失信心的,資金要往外流了。這個時候是投機的最好時候,你泰國政府還想維持匯率,老子把你打掉,打掉了是為了自己賺錢,怎么賺得問搞金融的,反正我賺出錢來了,然后我開始攻擊,人家不是說你好好的在那我就攻擊,是看你這個漏斗快要倒了我再加根稻草,別看我就一根稻草,我一根稻草壓倒你。然后當然也有我的好處,我要賺錢,然后我得一借一還賺一大筆,具體操作我不說得清,但就是這個思路。我是斷定你比如英磅已經不行了,馬上就要倒了,但是你英國政府還在硬撐著,就差有誰最后踹一腳了,那我來踹一腳,踹倒你我才罷休。什么時候房地產不行了,我心里都有這套宏觀的數,沒有這套宏觀的數就不行。我警告你們,你沒有這套宏觀研究別去學索羅斯,人家索羅斯是大手筆,這套東西他是明白的。現在很多銀行的人,我問他們,說你這個房地產貸款增加這么快,為什么?銀行說,第一個,我現在資金很過剩,我往哪兒貸呢?房地產是最保險的,因為我貸出了一百萬,就有一百萬的抵押在那,將來他還不上我把房子收回來,賣出去不就變現錢了。我說對,就一個銀行講都是正確的,一個一個講都是正確的。但是如果把中國所有銀行加在一起講你是錯誤的,因為如果有一天,很緊急的大批量的不能還貸的收回,集中在哪幾年里,整個就會跌。我不是危言聳聽,香港大批生產用地是負資產,因為當時認為房子還會漲價,然后貸款買了,怎么是負資產呢?就是負債大于資產。本來它應該是平的,我借了一百萬,房價一百萬,絕對不會負資產。可是現在恰恰倒霉,房子跌了一半價。那我就負債一百萬,資產五十萬,這叫負資產。香港去年七一大游行,我們所里知情的說那都是負資產,這個房地產價格暴跌,跌得中產階級就是那些借錢買房的都變成負資產族了!我說老實話,我以一個經濟學家名義保證,這是真不能怪國家。從亞洲金融危機后,香港經濟就沒好過,那就是起來啊,那有什么辦法!他這房子就完蛋了,這是真不能怪國家,當然董建華也不是沒有錯誤,我認為我們在香港政策上最大的錯誤就是過多地考慮房地產商的利益。希望靠少數房地產商和大商人爭取香港民心,結果他們弄倒了,其實香港多數人最恨的就是這些大資產家,包括那些小資產家也恨大資產家,大房地產商。結果呢,我們認為靠這些大資產家就是三個代表了,其實恰恰是三個不代表。結果導致現在中央非常難處理,造成中央和香港民主派很對立的局面。這是我講的第一方面,就是很多買房人沒有實際購買力。而且我也不相信他將來是還得上的,就你這個房價和收入的比例,我是不相信的。
第二個是沒有消費意愿的購買力,就是有名的溫州炒房團,我相信他們是有資金的,有人說他們很多資金是借的。但是我知道溫州人借錢是穩健的,銀行對他的貸款也不算高,你有一百塊錢我再借你一百塊,那起碼有一半資金是自己的。但是他們往往是投資買房,而且就是想炒作,而且也不是像這位先生說的出租,那就是極大的威脅,他根本不想消費。他今天給你解決銷售問題,明天給你加重銷售問題。因為他明天要拿出來賣的,他和我不一樣,我今天給你解決了就永遠給你解決了。當然這個房子有多少,我們也無法統計,只能根據經驗估計,楊帆提出一個大膽的估計,他說我相信自己出錢的人有一半是投資買房,按他的估計,一半資金是銀行貸款,另一半是自己的資金,楊帆認為有一半是投資買房,那么你只有四分之一是真正銷售出去的。這就是虛假過熱,熱是熱,房地產熱。但這都全是沙灘上的,都是借錢借出來的,或者是想倒賣出去的,這就是危險的地方。而別的行業沒有,那么一旦除去這些購買者沒有真實購買力或者犧牲消費意愿購買就會特別醒目地暴露出小汽車特別是商品房真正的銷售極度小于其生產,你說把這四分之三扣掉了生產和銷售到底是什么關系。更為要命的是,那些沒有真實購買力或消費意愿的購買者將來還會使他們購買的住宅再度出現在住宅市場上銷售。那為保證他的數學模型呢,你就假設一個模型算算,將來再出售,這幫人還不起錢了,讓銀行把你收起來再拿出去出售,然后那些投資買房的人一看,喲,房假不再漲了,趕快出手啊。因為他投資買房不是住啊。那他們要是一窩蜂地都再去賣,你說房市是個什么樣子!那就極大增加未來住宅供大于求的壓力,那時候整個經濟極可能陷入金融危機和蕭條,這最有可能發生在這樣一個時刻。什么時刻呢?就是經濟增長由于某種原因而放慢由此引起收入增長的放慢。這就是我回答你的問題,其實你那個同學最大的希望在哪,經濟增長快,就整體概率來說收入增長會快,我是沒有還債能力,但十年以后四千元的工資我變成一萬元的工資,兩千塊錢有什么問題?沒有最終消費者,最終消費者是誰啊?我問你股票的最終消費者是誰?沒有最終消費者它一定完蛋,我就是這么簡單的規則,大家只要知道這種模式是極端危險的模式,就是肯定是不可持續,這個我給你打保票。那么我現在講講未來可能引起的危機是什么呢?經濟增長由于某種原因而放慢由此引起收入增長的放慢,收入增長的放慢使本來能夠還得起貸款的人還不上了。還不上了那很簡單,要按西方國家的規則都是按法律辦事,這會法律辦事可不是好事,銀行就把你收回來了,完了他要拍賣了。那么沒有買房子的凈是賣房子的,你說房市會什么樣子。大批貸款買房者不能還貸,那么最后是拍賣住宅還貸使住宅價格下降,下面就下一輪開始了,引起投資買房者的恐慌,那他也肯定要往外拋了,不割肉也得割肉,就怕割肉,他一割肉不就更完了嗎。投資買房者投資買房者恐慌性拋售住宅,那么住宅建設當然會萎縮,由此引起原材料價格下跌,會使原材料產業乃至整個經濟蕭條,正是估計到這個全部全景,我們才說現在的經濟過熱很脆弱,你要現在掐可能現在就出問題.
這一輪中國經濟過熱的背景是中國宏觀經濟動態處于比走鋼絲還難的刀刃路境下,你不讓房地產熱,咱們就是整個一個蕭條,你要知道就是這么危險,極其危險,那總的來說應該把2003年的宏觀形勢概括為一句話:結構因素造成的宏觀經濟過熱。宏觀經濟過熱是由個別部門引起的。他現在確實有擴大,就是擴大到鋼鐵部門,但是這個產業鏈是很清楚的,沒有房地產他鋼鐵不會熱的,它并沒有造成所有部門的求大于供,其他許多生產部門依然感到消費需求不旺。我對最后一句話沒有很強的事實依據,因為我沒查數據。但是我講的宏觀數據,就是9%的宏觀數據是經驗,應該是沒有錯的。
那下面我講的是我關心的問題,顯然這里問題的關鍵是為什么銀行如此大量地發放消費貸款?而不象工商業貸款,因我的說法,應該收緊消費信貸,當然你們這里青年人居多,肯定很多人又要罵我,就像貨幣問題要殺掉我和吳敬連。為什么我剛想買房子你就要收緊,你不是就不讓我們住房子嘛!不是,我是想你看我已經給大家把整個形勢描繪得很清楚了,按這么發展下去誰也沒好處。早碰壁比晚碰壁強,早碰壁犧牲的是少數,晚碰壁大家都犧牲。我就這么個邏輯,對不對大家可以爭論。這是第一個,可是不發放消費貸款,銀行有這個問題,你到底要干什么,那么按我們說還是有一大部分在工商業貸款。決不能說我們現在工商業里的資本已經過剩了,這個是任何人都不敢說的,統計局里的文件說,我國人均資本是多少,美國人均資本是多少,誰敢說我們的投資過剩了,你要達到美國的富裕,那你的人均資本就要達到美國的水準,咱們現在是這個問題,為什么不貸?那是有錢的個人特別是溫州那些人,他們都是做工商業起來的,他現在不做工商業了,做房地產了。那些人不做大投資商,一家人買一套,因為他就那么點錢幾十萬,辛辛苦苦工商業做的,人家很簡單,我是來掙錢。所以現在有的報紙也說嘛,這個溫州人是市場經濟邏輯,工商業不掙錢,房地產掙錢,我當然買房地產了。那么為什么?我寫的《我們今日為什么陷入困境》,主要回答的就是這個問題,那里我做了詳細分析,說明今天中國最大的問題是什么,是缺乏產品市場和投資機會,銀行為什么不貸啊?可能咱們銀行體制有很多問題,但是銀行要相信你這個投資肯定能收回貸款,它還是肯貸的。那我就不相信你能收回,所以不貸了,有風險啊。房子沒風險,他就那種邏輯,我貸你一百萬,房子在那擺著呢!那就有可能血本無歸,我貸什么!溫州人更是很清楚,他自己講,我不敢投資,跨國公司來了,什么都不能做了,大企業我們不敢做,做不了。小東西我們又上不去,總之一句話:不能做!不能做錢拿了干什么,人家溫州人有頭腦,錢拿了還是要收利,那就做房地產,哪掙錢多,他認為房地產比工商業掙錢多。這就是我們今天真正的危機。所以說我們今天缺的是什么?投資機會,缺投資機會的根本原因在哪?在產品市場!搞企業都知道,我這個產品銷售好,我這個投資就是有回報,所以說今天最缺的不是資金,是投資機會,是資金的需求不是資金的供給。而我和韓德強一再講,多少次到這來講的都是這個。我們的政策是反其道而行之,犧牲我們的產品市場,犧牲我們的投資機會,外資越多越好。東北到什么情況?我東北老鄉告訴我,各地指標,政績是引進多少外資,我說完不成政績怎么辦?好,沒有投資機會我捏造一個投資機會,我保證你一定賺錢,那當然了,能賺錢的都給外資了。這就是我們中國現在的情況,不要說國有資金,民營資金也沒地啊!這就是我們現在的政策,這叫南轅北轍。今天中國最大的問題是缺乏產品市場和投資機會,而對外國產品開發本國市場,鼓勵外商投資,你想想這是在干什么,只不過是進一步加劇這個困難。在如此優勢的外資毫無阻礙地奪走那么多有利的投資機會的背景下,本國銀行和個人資金不敢再流入工商業而流入房地產,這本來沒有什么大驚小怪的,日本的泡沫經濟就是這么來的,因為日本經濟五六十年代高速增長,七十年代還增長相當高,為什么?投資也是有利可圖的,到了八十年代開始出現資金過熱,過剩,不知道往哪投資了。才大量進入房地產,買下全世界,造成日本經濟大泡沫。那其實背后是什么?工商業的利潤下降,無利可圖,問題是我們中國還沒有到日本這個地步,因為日本到八十年代已經到了世界第一的產業水平,汽車打到美國,八十年代,日本汽車把美國市場全占領了。你中國到這地步了嗎?你絕對不能說你的工商業投資已經夠了,為什么造成現在這樣?我們的政策要負很大責任,大量資金流向購買房產這本來是長期中宏觀總需求小于供給的產物,這就是辯證法,本來是需求小于供給而因為產品市場不足,然后就不敢投資了,不投資總需求當然不足了,總需求不足又進一步造成不足,然后過剩資金怎么辦,買房子去。但他結果反而套過來過熱,總需求不足又變成總需求過強。這是投機造成的過熱,就像股市一時熱,所以說一打馬上掉,就像中國股市,我和吳敬連有一點相同,認為中國股市需熱,我和吳敬連有一點不同,我不敢打,我每次都知道,只要你一打就起不來,起不來到最后就很慘,很慘以后,政府就得出來救助,有時侯真不能怪政府,你說他老跌我也不愿意他老跌,他畢竟不是一個好事,他一跌就起不來了。就是基本問題沒解決,其實他本來就不該往上漲,因為它股市股票的價格取決于每股的回報,他的回報不足本來就是很低價的市場,但偏偏是很低價的市場它就炒出這些事來,它炒出過高的價格,中國現在宏觀就是這么怪。現在短期內拉動的房地產以至其他部門投資,造成短期經濟過熱,只不過這個過熱極其脆弱,因為拉動他的是沒有可靠資金支持的泡沫,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說這個過熱極其脆弱,很可能過熱一消除,經濟就落入總需求嚴重不足的蕭條,這一輪中國經濟過熱的背景是中國宏觀經濟動態處于比走鋼絲還難的刀刃路境下,整個經濟波動性很強,你想不往左邊掉就馬上往右邊掉下去了,你想不往右邊掉就馬上往左邊掉下去了。咱們時時刻刻要掉下去,不是往左邊掉就是往右邊掉,不是在一個正常的大道上。整個經濟波動性很強,如果不是處于總需求不足的蕭條狀態就會馬上處于總需求大于生產潛力的過熱狀態。而且整個經濟占主導地位的是需求不足的趨勢,因為歸根結底是因為這個,求大于供的過熱是很短暫的現象,造成形成這種局面的根源我在《我們今日為什么陷入困境》做了詳細說明。
那我最后附帶說兩個問題,第一個就是大罵房地產商,十幾年來房地產商成了暴富階層的主體,現在有個統計,現有中國100位最富豪有50位全部或部分涉及房地產,很多暴富的就是靠房地產開發而掘得第一桶金,這個我比你們有資格因為我歲數大,知道第一桶金是怎么掘得的,今天房地產開發商已經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利益集團。他們力量之大,口氣之大,國務院不在話下,好像國務院要受他指揮,所以我現在就要和他比口氣,你比國務院還大,那我比你還大,就這么回事,誰怕誰啊。他們力量之大,足以在2003年阻撓中央銀行限制對房地產業限制貸款的舉措。我這里要強調啊,這是對供給方的貸款,我剛剛強調的是需求方,是買房子人的貸款,而實際上供給方房地產商的貸款早就應該掐死了,你賣不出去,我給你貸個屁款。需求方還有點道理,供給方是純數混蛋的貸款,他們都這么暴富了,既然他這么有錢就讓他自己投去,你給他貸什么款啊!
2003年中央銀行限制對房地產貸款,他們能抬出一個所謂國務院文件來對抗,我記得有一篇文章說是百日維新的失敗,說是中央銀行發了一個文件限制貸款,然后過了一百天,國務院,人家說國務院大還是你中央銀行大,在中國肯定是,在外國不一定,國務院文件說還要發展房地產,當時房地產商就說,這是對我們的最大支持。余永定是很溫和的人,絕對不是我們左派的人,那時候他就打電話跟我說,非常氣憤地說,這幫人簡直就是混蛋,中國還有沒有王法!宏觀調控還能不能搞,因為他是搞宏觀的,說中國的政策誰指揮,為什么他們有這么大的力量,他問我,我說,你問我,我問誰去!黨中央的官你比我認識得多,你去問問他們,國務院怎么出的這個文件,我不知道。但是據我知道,有一點可以保證,錢起作用了。為什么呢,我沒有證據,我講點別的事,我家搬家的時候,這個雇的司機,他說我過去是給某某老板開車的,我相信這個司機沒對我說假話,他說假話干什么。我問你這老板做什么?做傳銷,我說那傳銷違法的啊!我99年搬家,他說我那老板就有那本事,弄下批文,允許他干。我說他怎么搞的?他說,到中南海去。我說你說話可得有證據。他說我開車親自送去的。人家說出來了,我相信這個司機沒對我說假話,沒留名噢。中國很多事啊,你花錢,不一定是領導這個人,因為我也進過中南海,重要的是那些秘書,秘書怎么說通,那很簡單。秘書把這文件送上去,這是領導程序,我見過,召見過我,到時候秘書給你說幾句話,就像家里老婆對你說幾句話,那比誰都管用。那就是象太監那么頂用,這都是我猜測,沒有事實,是一小人之心比君子噢。這個小人就是我講的那些事,我比他們那些君子。可能是這樣,因為中國以后發生的一些事黑道超出我的想象,我現在只好這樣講,所以說我不是說某一個領導,而是那些秘書,能量大得很。但是我不客氣,其實現在這個時代老實說比毛澤東時代有一個好處,我們言論還是比較自由的,隨便講的危險還是比較小。劉勇去年腦袋不是掉了嗎?去年我就給韓德強打電話,我們一定要把劉勇腦袋弄下來。發動全體股民攻擊,就是那沈陽的劉勇,無法無天,就是黑社會和房地產結合的。為了開發東西,他打死人。
下面就是罵房地產集團了,但是這個利益集團最近兩年的種種表演已經暴露出他和全中國人民的利益為敵的本性。第一個,他一貫反對必要的宏觀經濟緊縮,在1993年那一輪經濟過熱中,房地產商們就充當了主力,我的話不正確之處是那時他還不是房地產商呢,是空手套白狼呢,好多人都是我的同學,那一下子暴富,他們是反對那一輪宏觀控制的中堅。很多反動都是他們挑起來的,對此我在“左氏風波”中早有披露。朱镕基召見我就是因為我要宏觀控制,大罵這幫人。所以我跟他們結了梁子了,巴結他們也沒用,我十年前就有仇,所以現在也別說什么好話,我是走到這條路上回不來了。今日這個利益集團又動員起來,去年這個百日維新是典型的,反對宏觀緊縮,又一次重演了為了自己私利將中國人民拖入通貨膨脹泡沫經濟的企圖。
第二個,他掠奪了中國人民最寶貴的財富為己有,并制造了貧富分化尖銳的社會問題,今日中國的房地產商主要的經營動機,他不是商人,不是資本家,資本家講,西方講是求利,利是我經營中滿足消費者需求得利,他們是尋租,他們主要的經營動機決不在蓋房子尋求合理利潤,蓋房子要賺錢,這是對的。而是要。北京的房子憑什么賣到一萬多塊錢,你去問問,蓋房子的成本,再好的房子,一千多塊錢肯定下來,我聽人說,一般說八百塊就下來了。那為什么能賣到八千多塊,這不能怪房地產商,這個還是因為有需求,因為他在北京市中心,越到城市中心,這個人口密度越高,人均收入越高的地方,房子價格越高,為什么?好做買賣啊,所以十年前我就說最希望黨中央在王府井給我批上100平米,我馬上暴富,王府井那寸土寸金,我不干別的,我就租出去,拿現錢來,不拿現錢不租,保證暴富。這是包括主流經濟學家都承認。你們想想他們開發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把地租拿到手里,把農民的地租拿到手里,特別城市地租都拿到手里,其實他們不是為了蓋房子那點利潤。其實問題恰恰在于所有的現代國家,特別是最資本主義的美國,城市及其他地租基本上已通過種種途徑變成了政府的收入。今年年初,一個博士生在波斯頓學院做的論文就是這個,能不能完全靠城市地租來維持政府的開支,美國經濟學家就在研究這個。就是說北京市不收別的稅了,只收地租,最后經濟學家論證靠這個地租足以維持北京市的政府開支,包括公共工程。當然他論證能不能成立,但至少很多經濟學家直覺來說這個論證是正確的,基本上數學上能夠證出來。就是說把地租收來,北京市就別收其他稅了,你那些所有城市建設都解決了。可是我們這塊給了誰,我們那些人富,經濟學家分析,那些富從哪兒來,那就是從那個地租來。當代的經濟學家正在做種種思考,這正是我講的,因為我看過這篇論文,把城市土地地租全部變為政府收入,以造福于全民,這是最資本主義的美國干的,那你是社會主義的中國,應該怎么干!而中國的房地產開發商在最近的十幾年中用盡一切手段和政府官員勾結,將農民土地的地租特別是城市的地租變為自己的暴富的源泉,都一味地掠奪中國人民財富,他們這種做法不僅把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增長的主要好處都收到房地產商手中,通過這少數人暴富,極大加劇中國貧富分化,而且嚴重侵犯中國人民的利益,造成嚴重的社會危機。近幾年中國嚴重的社會沖突大部分來自于向農民強制征地,讓城市居民強制拆遷。說去年底說,第一大上訪就是拆遷和征地,那么政府拆遷征地為了什么?很簡單就兩條,要不就是我自己要蓋高樓大廈,這是好的,他畢竟是為公。更多的都包給房地產商了,那不就是把地租給了他們了。結果導致什么呢,為什么抵抗這么大?因為在北京,小商小販包括那些居民戶,這么點門簾租出去,每年就十來萬,這個當然按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也是剝削收入,但是他是小資產階級剝削收入,他的房子很擠,他就把這一塊劃出來租。你現在一拆遷掉了,我給你補償,一般最后二十萬補償,二十萬補償是這塊地方永遠沒有了。你就是算算回報率,你就知道人家吃了多大的虧。這很簡單,一年十萬,把他資本化,做個簡單的數學公式,資本化是多少萬,你等于把人家財產拿走了。是不是不應該拿,美國是拿的,美國他收稅,日本都是,你在那個地方的房租政府收的稅極高,就是把你的地租變政府的。而人家有個理由,政府收取了給全民服務。我們中國給了誰了?我們中國還不是弄給了房地產商了,其實這話很簡單,把他們的財產沒收了,歸了李嘉成了。李嘉成就是靠房地產吃飯的,所以我認為第一最好的解決就是美國和日本的解決辦法,盡可能把地租拿在政府手里,通過稅收手段。如果不弄這個,起碼歸給小資產階級,也比歸那些大資本家強,那是一百個人分,你一個人分你貢獻什么了!說他是先進生產了,他代表什么先進生產力了!他蓋幾個破房子就成先進生產力了?我說中國經濟不發達,是因為中國有錢人都搞房地產,就馮鞏那個,我到處都學,香港那些土財主有什么了不起,就知道花錢買地,喝點早茶,他別的不會干,他汽車造出來了嗎?就是公共汽車他造出來了嗎?不用說航天飛機他造出來沒有。你說美國資本家,人家福特搞一生產線。咱說美國資本家,就說福特,人家福特搞一個生產線,那叫先進生產力。你造那幾個破房子,那叫先進生產力,還是落后生產力?中國一直不缺這“先進生產力”。兩千年以前,有錢人就在買地買房子。是不是?所以俗話說,中國人就花錢買地喝點早茶。所以,香港現在上不去,人均兩萬美元就不行,因為它沒有先進生產力。香港的主要問題在這兒。
回頭我一想,萬惡之源是房地產商。近幾年中國社會沖突大部分來自于向農民強制征地。我這有事實根據。你到中央信訪辦問問,都什么人來上訪。強制征地,這些行為歸根到底,都是為了滿足房地產開發商追求最大利潤的貪婪目的。其背后,其實都是房地產開發商的黑手在運作。到底怎么運作?我也不清楚,反正是黑箱操作。
不僅如此,房地產開發商們還以一切可能的手段,損害住宅業主們的利益。現在我天天看。因為我現在也是業主啊,我怕,我真怕他。這家的給你玩個什么手段,你上了當,都不知道怎么,錢交出來了,房子買不來。這事,我挺害怕,我也想買房子。我怕我錢交出來房子買不來。那你說,這誰干的?那不就是房地產開發商干的么?這事多了,我就不舉例子。你隨便翻,報上有的是。所以說就是他害的。這頭害被拆遷的,那頭害買他房子的業主。反正所有的沖突,都是他們造成的。房地產開發商以一切可能的手段損害住宅業主們的利益,造成城市中無數有關房地產的控訴,甚至有業主挨打的。對于我的證據,很簡單,你們上網上去搜。所有這些有關的,我相信可以一兩本書。所以我說的絕對事實根據的,可以說房地產商現在是中國的萬惡之源。所有社會沖突都是他們造成的。
第三個,房地產商造成的房地產泡沫,給整個(中國)經濟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浪費對中國發展極為重要、極為寶貴的資金。我們中國不是資金過剩的,這個我告訴你們。那些老板說,美國人均資本多少,中國人均多少,你說中國缺不缺資金。我說,缺資金。他說,那就引進外資。我說,你別理他,關鍵是你自己身上那點還沒用完呢,你在海南賣了多少樓,你在北京賣了多少樓。1992年那一輪房地產泡沫造成的實際損失到底是百億還是千億?現在無法確定,但肯定不是個小數。肯定幾百億打不住!你看海南到現在爛子也留著那。肯定不是小數。擱置十幾年無數爛子是正常的。這次房地產泡沫到底造成多少損失?我們拭目以待。我現在不敢下結論。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如果不及早制止房地產泡沫的膨脹,這次損失絕對不會小于上次。我敢打這個保票。
要說的另一個問題,就和這個有關。我要說最后兩個問題。
主張依附性發展道路的人——林毅夫和江曉娟,總是說,搞自主知識產權是賠錢的,中國沒有資金發展自主秘密產業和自主高知識產業。是啊,就怕聯想。你把這事聯想到一塊,就明白了。這次我集中講了半天,就講中國資金過剩。不過剩,它不會往房地產這么流的。這些人本來都是做實業的,他們股票都不少。這就是說資金過剩。現在都知道,開發高科技是最賺錢的。美國人都這么往里投呢。而且你們這么多大學里都是學這個高科技的,——如果你們不學高科技,畢業以后干什么?你們都是理工科的。
這就沒發展資本密集型產業、發展高科技產業,其實,看一下現在房地產泡沫和浪費,就知道這些人是如何荒謬。長期建設房地產浪費的資金,夠搞多少個高科技項目。我給你一千億,你算算,就是他再貪污,能搞出多少高科技項目。為什么可以在賣不出的房子上投入上千億,就不用五個億造出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飛機來?告訴你們,我們呼吁了好幾年,上海的上飛就不錯,八五年飛到那兒,現在還沒定型。就給五個億,就還再造出一架,我們自己知識產權都有啊。這些人就這么缺錢,這五億都白扔了!
哎,你房地產商幾百億都能白扔!而且現在他們什么樣都有!還市場經濟必然呢,發展高科技就不必然了?這幫人就這個邏輯。這個邏輯,為什么賣個房子就幾千億,就拿不出五個億來?你給我說出五個億來,我給你拿出兩架飛機來,我們自主開發的“運十”,國際先進水平!說到賠錢,那你這賠了多少錢?說到投資拉動總需求,難道用高科技拉動總需求不是對發展更有利嗎?
真正懂得經濟增長關鍵因素(我現在還在家里做增長),都是講人力資本、技術。反正一句話,你們掌握了技術,你們就富啦!把錢賠在中國人買不起的房地產上,就會給中國留下一堆金融不良資產;把錢賠在高科技產業、戰略產業上,不僅能保證國家安全,而且能發展中國的高附加值產業,從根本上提高中國的資本利潤率、工人工資,使中國得到根本發展。人均產值、資本利潤率、工人工資,現在所有的經濟增長理論都是說經濟增長主要都是靠你掌握的技術。那你就有錢蓋房子,沒錢搞技術。我們現在就是這個做法。這是我講的第二個。現在講完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