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講座簡訊:當代大學生與當代新鄉村建設
時間:3月8日周六上午10:00
主講人:何慧麗(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張培舉(農民企業家)、張硯斌(南馬莊合作社書記)
地點:烏有之鄉書社(北大資源賓館1308室)
何老師開場說,通過幾年的實踐,她發現在農村做事必須是一個混合團隊,里面至少包含四種人,一是知識分子,提供點子;二是大學生,起發動、宣傳和組織的協助作用;三是體制內的干部,他們很會做工作,很了解農村;四是農村的經濟精英、社會精英和文化精英,他們是農民主體中的帶動者和積極者。這是四支力量。
何老師總結了新鄉村建設中的三層境界:第一個境界是增收本位,要讓農民增收。不起增收作用農民是沒有興趣參加鄉村建設的。但是光口袋的錢多不能解決一切問題。原來是落后有問題,現在是發展之中和發展之后還有問題。比如村莊內部貧富分化、地下水位下降、土壤肥力下降。
第二重境界是和諧本位,也叫福利本位,要讓農民覺得日子過得心里舒服、精神愉快。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不光少數人富起來,還要讓大多數人富起來。不光要物質富裕,而且要精神富裕。這就要考慮組織與制度建設,讓經濟增收有個和諧的載體。
第三重境界是生態本位,要讓經濟增收不危害他人,也不危害母親一般的大自然。農民當然要掙錢,要活得高興,也要讓大地母親也高興一些。另外,全社會所有人都要考慮能不能吃到健康的糧食,我們吃的糧食是從哪里來的。何老師一直在推動城鄉互動合作社,因為每個要吃要喝的人都可以關心三農,維護生態。
接下來,何老師講了大學生在新鄉村建設事業中的作用。她說任何一個輝煌的社會過程都與大學生相關,大學生是思想的晴雨表,何老師本人這幾年就深受大學生熱情的鼓舞。現在社會上做人做事的方式成千上萬,何老師希望大學生出現在反映社會文明進步的思想和行動中。做人做與基層農民站在一起的人,做事做與新鄉村建設相關的事,做研究則做廣大農村中新亮點的研究,形成話語。
何老師最后強調說,新農村建設不是一小攝知識分子干的事,政府是主導、農民是主體、還有干部、還有企業家,很多很多階層。蘭考的事根本不是幾個人干的,而是加入洪流。這樣就能成才,就能做事。
接下來,致力于新農村建設的企業家張培舉發言。他說自己是個農民,自己發家致富后,看看村里的鄉親還生活在艱苦環境中,就想為村里做點事。
張培舉主要談了生態農業問題。目前我國有18億畝耕地,糧食不夠吃,每年要進口360億斤,并且進口還在增加。五千年土地沒有褪化,三十年化肥農業使土地板結了,化肥的使用使農村生態環境在遭受破壞。土地板結使雨水不能滲到地下,進一步讓水位下降,水資源在減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南馬莊合作社通過種有機水稻,在兩個月內使20公分的松土層增加到了35公分。張培舉說他做這個事很幸福,成功了很好,失敗了承受得起,給后人留下經驗。要保護家園不是一句口號,怎樣給后人留個好環境。書本上很好說,但是要付諸行動。
最后,張培舉建議大學生經常下農村去研究、行動,做企業的要多向農業傾斜一下。他說現在國家農業政策很好,我們生活在這樣的時代,還有什么理由不為新農村建設付一分力量?
然后是南馬莊合作社張硯斌書記發言,他具體講了自己村的發展情況。他們村04年起從文藝下手,大家從精神面貌上有了很大改觀,開始關心村里的事情,消除了干群矛盾,奠定了發展經濟的基礎。之后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其中最著名的是無公害大米協會,到現在已有310戶參加了協會,達到了市場要求的模式,拿到了商標和認證。后來就有了在烏有之鄉“教授賣大米”的故事。無公害大米現在已是河南省名牌。
此外,合作社還以400元每畝的價格接管了村里無人耕種的500畝地,派人來管理,形成集體規模。搞無公害大米協會時,開始老百姓分散種,還是有偷偷打藥施肥希望盡量多收的現象。現在幾個人種幾千畝地,和過去生產隊一樣,生產安全問題就完全解決了。張支書估計五年內村里一半的土地(1500畝)會成為集體的土地,外村還會有加入的土地。
更進一步,村里把食用菌合作社、股份制米廠和農貿市場等幾個專業合作社共同成立合作聯社。經過上級批準,合作社成立了黨支部,現在合作社的農民可以寫入黨申請書。鄰村也在效仿他們,成立了養豬、養蠶合作社,農村有30多個合作社。他認為這是一個很健康的發展方式,不管是精神文明還是物質文明。希望大家有時間去蘭考指導工作。
之后,何慧麗老師及張總、張支書熱情回答了在場各界人士的即興提問。講座以中國農業大學學生自編自演的農家秧歌結束。收獲了全場的掌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