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引發激烈爭論的問題多的很,俄烏戰爭是其中比較突出的一個,伴隨這場戰爭明顯出現停戰言和的趨勢,有關俄烏戰爭爭論的焦點,再次指向中國究竟是“輸”還是“贏”的評判上來。
據國內媒體轉發的消息,相當一些西方政客與學者認定中國是這場戰爭最大的贏家。持這種觀點的有美國著名戰略學者米爾斯海默,還有烏克蘭當局等。他們認為,這場戰爭嚴重牽制和消耗了美西方的力量與資源,影響了民主自由的全球大業,也遲滯了他們全球戰略重心向東轉移的步伐;更嚴重地把中俄兩個擠壓在一起,使得俄羅斯更加依賴中國,形成可惡的中俄戰略軸心;在這場戰爭的刺激下,中國獲得發展同其他國家關系的新機遇,有了更多更廣泛的對外經濟關系渠道,金磚國家、上合組織不斷擴張,“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拓展等就是很好的證明…凡此種種,都說明中國因為俄烏戰爭而獲得巨大的戰略利益與經濟實惠,是實實在在的大贏家。
與此相對應,則是中國國內有一批“專家”、“學者”,他們堅稱中國是這場戰爭最大的輸家,這些人在戰爭伊始就是如此這般地大叫大嚷,所提出的依據是中國在烏克蘭投資損失巨大,給出的數字一度很嚇人,后來因為與事實嚴重不符而銷聲匿跡。戰爭進行當中他們繼續炒作,具體說法變換為俄羅斯即將倒臺失敗,中國將因為支持俄羅斯而陷入空前孤立,并且失敗后的俄羅斯必將對中國發難,將以此向西方獻“投名狀”,后來因為俄羅斯一直不失敗而且越來越占上風而偃旗息鼓。
現如今有關中國最大輸家的說法則進入了第三階段,其邏輯要點有了新的指向,那就是這場戰爭破壞了中國同歐洲的關系,導致歐洲站到了美國的一邊,形成共同對付中國的態勢。具體表述如下:
“俄烏戰事對于中國沒有好處只有壞處,但沒有想到壞處這么多"。“這場戰爭帶來的一個意外后果是,它極大地強化了歐洲國家對經濟安全的意識。他們開始將經濟安全作為制定戰略的核心考量,這一轉變導致在中美之間的戰略競爭中,歐洲明顯傾向于美國,打破了自2010年以來形成的全球戰略平衡——即經濟上依賴中國,安全上依賴美國”。
顯然,這是一個有關中國俄烏戰爭最大輸家論更高級的階段,未來會不會還有更新的發展,有關中國最大輸家論還會不會邁上新臺階,目前還不得而知。考慮到很長歷史時期以來“中國最大輸家”經久不衰的現實,預計有關中國是俄烏戰爭最大輸家的論調在中國還將繼續炒作下去。
一種說法中國是最大贏家,另一種說法則成了最大輸家,這等“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極端性差距之描述何其令人乍舌、何其令人驚心動魄!彼此之間的差距怎么就這么大呢?
其實,這只不過是表面現象而已。從本質出發,上述“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的極端說法高度同一:最大贏家論旨在把中國說成是見利忘義之徒,核心在于指責中國支持侵略者、助紂為虐,美國及北約的政客們為此對中國已多次發出嚴厲的鞭笞;最大輸家論在于指責中國站隊錯誤,背棄了主流正義,甘愿同邪惡為伍,從而將中國至于被動的戰略困境之中。因而概括起來講,這二者都是要在道德和道義上將中國打翻在地。這其中,中國及中國人民的利益,只不過是他們的偽裝外衣與政治幌子而已。
俄烏戰爭所激發出來此等同中國相關的輿情動向耐人尋味,其中所蘊藏的警示與啟迪堪稱豐富:
一是這種明顯內外呼應、聯手施壓的態勢,究竟屬于事出偶然、巧合,還是人為安排設計的,這個問題值得注意。提出這個問題并非疑神疑鬼、杯弓蛇影,而應深思細究;
二是主流聲音缺位的現象不容忽視。從理論邏輯上說,以維護中國為己任的主流媒體應該大力宣傳俄烏戰爭中中國堅持正義、公平公道并維護中國實際利益的舉措與成效,強有力地批駁與反擊上述兩種輸贏論。可實際情況并非如此,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在有關中國究竟“輸”與“贏”的爭論中,主流輿論聲音微弱,明顯缺席缺位;
三是有關中國“輸”與“贏”的爭論,折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國應該向何處去的問題并未解決,中國能否長期保持戰略上的中立,面臨越來越嚴峻的考驗。現實情況是,一些人不但堅決反對中俄聯合,而且也堅決反對中國戰略中立,而要想方設法要把中國拉到美西方的一邊去,成為他們的工具與奴仆。
有鑒于此,我們認為,俄烏戰爭中有關中國“輸”與“贏”的爭論事關重大,不僅涉及中國的切身利益,更涉及中國的戰略形象與中國政府的威信威望,因此有關部門理應把這一動向事重視起來,密切關注其進一步的發展演進,而不能將其當成無關痛癢的耳旁風。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