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國際 > 國際縱橫

法國在成為歐盟解體的導火索

虛聲 · 2024-12-09 · 來源:虛聲|微信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現在法國的這個表現,就是歐盟在戰略對弈中落入下風的必然趨勢。

  01

  法國是歐盟的支柱,但正在變成歐盟解體的推手。

  最近幾天,東方的韓國、中東的敘利亞、西方的法國出人意料地熱鬧。

  韓國屬于文人武斗未遂,因為韓國軍方掌握在美國手中,韓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武人。所有的所謂武斗,都是文人之間的口水升級而已。只要美國沒有離開東亞,韓國基本上都是武斗未遂的局面。

  敘利亞是赤裸裸的武斗。政府軍和反對派幾乎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只有一方被消滅才能階段性結束戰斗。什么叫階段性?因為即便一方被消滅,又會有新的反對派誕生。所以敘利亞內戰不會消停。

  法國屬于武人文斗,什么意思呢?就是左派和右派明顯已經水火不容,但爆發武裝沖突的概率不大。馬克龍其實也很郁悶,自己就訪問了一個沙特,回來后就面臨政府垮臺的局面。這個場景很容易讓人想到赫魯曉夫,出去度了個假,把政府給弄沒了。當然由于法國總統并非終身制,馬克龍也不會落得赫魯曉夫一樣的下場。但很明顯,馬克龍本人備受煎熬,昔日的鮮肉總統,這才幾年的時間,已經變成了鬢白政客。有人說,權力是最猛的春藥,但副作用也很明顯。

  事情的經過也非常簡單。12月初,國民議會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動議,總理巴尼耶辭職,政府隨之垮臺。大家可能納悶,法國那種體制下,換政府好像并不稀奇吧。

  確實,法國更換政府并不稀奇,但議會推翻政府非常稀奇。在法國,上次議會推翻政府還是1962年,那是一個甲子之前的事兒了。

  12月5日上午,法國總理巴尼耶前往總統府向馬克龍遞交辭呈。3個月之前,他才剛上臺,是歷史上最短命的法國總理之一。

  02

  今年9月份,馬克龍滿懷信心地任命巴尼耶為總理,希望他能夠破解國內政治僵局并解決飆升的財政赤字。說白了,就是法國財政危機,馬克龍希望巴尼耶能夠開源節流。用官方用語說,巴尼耶是擔負著偉大使命上臺的。但說到底,他只是領了一個得罪人的差事。

  法國總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職位,可以說是二號人物。巴尼耶能夠上臺,那也是經歷了左中右三方勢力妥協認可的。然而這才3個月時間,右派就和左派聯手,做掉了他。

  現在法國政壇的格局大致如下:

  1、“左翼” —— 梅朗雄領導

  2、“中間派”——馬克龍領導

  3、“極右翼”——勒龐領導

  按照法國的游戲規則,國會推動不信任動議至少需要288票。左右兩邊一合計,輕輕松松湊夠了三百多張票。這個結果非常令人震撼,因為就在幾個月之前,左右兩邊還是死敵。

  巴尼耶之所以在短短幾個月時間把左派和右派同時得罪,是因為他真的想為法國做點事,真的想把馬克龍的“開源節流”計劃執行下去。

  截至今年6月底,法國公共債務已占GDP的112%。2024年,法國財政赤字預計將達GDP的6.1%。法國預算和公共賬目部長洛朗·馬丁表示,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2025年法國財政赤字將升至GDP的7%。簡單來說,法國的財政已經不堪重負。

  10月10日,巴尼耶在部長會議上公布2025年預算草案,計劃減少財政支出400億歐元,同時增加財政收入近200億歐元。他表示,政府計劃2025年將財政赤字降至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并在2029年進一步降至3%。

  按照巴尼耶的方案,法國會開源節流600億歐元,旨在減少財政赤字。這個政策遭到了勒龐領導的國民聯盟的反對。勒龐認為,巴尼耶沒有對他們提出的需求作出足夠讓步。

  國民聯盟提出多項調整要求,包括根據通貨膨脹率提高養老金、削減對歐盟預算貢獻等。這顯然超出了馬克龍和巴尼耶的底線。削減對歐盟的預算貢獻,意味著降低對歐盟的支持力度。現在的法國是歐盟的核心,如果法國放棄歐盟,那么歐盟大概率要解體了。

  如果巴尼耶油滑一點,不去搞什么開源節流的預算方案,法國即便不堪重負,他本人在總理位置上至少還可以多待一段時間。他之所以沒有選擇保全個人仕途,原因在于他是一個戴高樂主義者。

  所謂戴高樂主義,大致有以下幾條:

  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

  維護戰后法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大國地位

  建立以法國為核心的歐洲

  對抗美國的控制政策和主張

  而巴尼耶生于1951年,已經很老了,這是他最后有機會踐行自己的理想。所以他不管不顧地搞出了一個開源節流的預算,哪怕得罪左右兩邊也在所不惜。

  大家可能納悶,一個開源節流緩解國家財政負擔的方案,怎么會得罪左右兩邊呢?原因很簡單。他的方案有利于國家財政,但不利于政黨獲取選票。

  右翼的主張:經濟政策上減免公司應交稅和降低能源稅,對30歲以下創業者免征收入稅,給打工人漲薪;在移民政策上采取最嚴厲措施,廢除出生地國籍制度,嚴打非法移民,加快將外籍罪犯遣送出法國。——討好本土中下層選民,類似于美國的共和黨。

  左翼的主張:退休年齡提前到62歲;在經濟政策上主張將最低工資提高到每月1600歐元,確保基礎用電免費,廢除政府汽油漲價12%的計劃;在移民政策上采取最寬松措施,廢除總統打擊移民的移民法,給予移民工作許可和更多的社會協助。——討好精英階層與少數族裔,類似于美國的民主黨。

  03

  左右都是在野黨,他們為了選票,拼命給選民送甜言蜜語,目的就是為了將來贏得大選。至于國家財政問題,他們根本就不會考慮。當有人為了解決國家財政問題,而阻擋了他們給選民送糖衣炮彈時,他們會毫不猶豫地聯手對付他(巴尼耶)。

  按照法國現在的情況,右翼上臺是遲早的事情。不論左翼還是中間派上臺,右翼就會拼命拖后腿。一旦右翼上臺,按照他們的主張,法國和歐盟割裂的概率將大幅增加。沒有法國的歐盟,將面臨瀕臨解體的局面。

  其實從很多層面來說,歐盟解體都是一個大概率事件。我之前的文章曾多次說過這個觀點。按照立體史觀大周期律邏輯:

  工業文明周期內,泡沫潮汐伴隨大國興衰而起落。每次泡沫制造的危機,都會以大國或組織倒下而告終。比方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第二帝國、奧匈帝國、沙俄帝國解體而告終,讓美國繼續壯大,讓英法日獲利頗豐。比方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第三帝國和日本倒下而告終,讓美蘇獲得了巨大的利益。比方說冷戰,以蘇聯和東歐倒下而告終,讓西方和中國獲益頗豐。

  冷戰結束之后到現在,已經四十多年了,整個地球村再次被泡沫籠罩。這就是所謂的歷史拐點,數十年未有之變局。這種局面,只有大國或大組織倒下,才能暫時化解危機,而最有可能倒下的就是歐盟。因為歐盟說到底就是一個經濟組織,軍事上與政治上無法協調統一,注定被動。到了刺刀見紅之時,無法形成合力,大概率走向解體。

  今天借這個話題,從宏觀層面說幾句歐盟。我曾經在美國史(《寰宇春秋美國卷·帝國齒輪》)中,描述過歐盟的前世今生,這里簡單做一個小結:

  04

  自古以來的文明核心一直在歐亞大陸。東方文明成型于“百家爭鳴”,西方文明成型于“百教爭鳴”。春秋戰國之際,東方大地上的諸子百家在推廣自身的思想觀點。差不多相同的時間,西方大地上各派高人在爭相推銷自己的宗教。他們推銷起源于伊朗高原的拜火教,推銷起源于中東的猶太教,以及其他種類繁多的宗教,如此這般。

  秦漢統一之后,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成為東方意識形態的主流。大約在稍晚一點的時間,羅馬帝國經歷了各種血腥動亂之后,君士坦丁大帝再次整合羅馬帝國,讓基督教成為國教,本質上和漢武帝獨尊儒術一樣,獨尊基督教。此后千年,基督教一家獨大。君士坦丁死后不久,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公元395年)。又過了659年,基督教分裂為西邊的天主教(西羅馬帝國區)和東邊的東正教(東羅馬帝國區)。

  羅馬帝國之后,西方世界從史詩變成散文。神圣羅馬帝國、法蘭西第一帝國、德國試圖再次統一,最終都未能成功。要追究其根源,基督教徹底分裂是其一,英國的存在是其二,貨幣和度量衡未能統一是其三(歐洲差一位始皇帝,拿破侖和希特勒想扮演始皇帝角色卻未能成功)。

  公元7世紀,宣稱自己是最后一位先知的穆罕默德創建了伊斯蘭教,挑戰基督世界,同時創建了一個龐大的帝國,即阿拉伯帝國,一度征服過西班牙所在的伊比利亞半島。穆罕默德死后,伊斯蘭世界分裂為大大小小的國家。經過一系列征伐之后,信奉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逐漸壯大,并于1453年滅掉東羅馬。

  面對同樣是一神教、同樣講究天啟的伊斯蘭教,基督教表示壓力山大,改革或分裂,勢在必行。

  所謂宗教改革,就是要實現宗教世俗化。十六世紀前半個世紀,東方的努爾哈赤造反前夕,德國傳教士馬丁·路德因不滿稅收問題趁機鬧革命,拉開宗教改革的大幕,開創了德國的路德宗。法國的加爾文趁機鬧革命,建立了長老會。英國國王亨利八世(伊麗莎白女王的爸爸)更直接:因為離婚問題鬧革命,成立了英國圣公會,他自己當老大。

  這三家共同的特點都是主張政教分離:上帝是看不見的,人是看得見的。讓看不見的上帝管看得見的人,那是不行的。政教分離的好處:讓看不見的上帝待在看不見的精神世界;看得見的世俗世界,留給人類的權貴們。

  如此相當于硬生生地從天主教中分裂出一個嶄新的教派——新教。基督教內部分解為三足鼎立的局面:天主教、東正教、新教為三巨頭,還有其他上千小諸侯派系。新教對世界走勢的影響非常大,任何民族的崛起都是從“政教分離”開始的。

  在立體史觀中,每個文明的政教分離之初都會爆發出驚人的能量。東方文明經過春秋戰國之后,確立了世俗的中央集權制,輝煌的過程便是排除原始宗教對世俗世界的干擾。西方的宗教改革,奠定了西方文明在工業文明時代爆發的基礎。

  05

  隨著文藝復興、工業革命、啟蒙運動的到來,歷史大周期由此進入最高層次的運轉,核心物力開始向工業文明周期轉移,核心物力表現出的“資本”因子由此而誕生。如此背景之下,所有的王朝、所有的體制都會被沖垮,從而引發了一連串的資產階級革命,爆發了一系列戰爭,引爆了一系列思索。于是各行各業的大師級人物呈井噴狀態,形成一股蔚為壯觀的歷史大潮流。歐洲人橫行全世界,所到之處站在風口浪尖。看起來雖然很美好,但過程也非常慘烈。

  首先是英法全球殖民地對決,即第一輪真正意義上的海權和陸權對決,并且海權戰勝了陸權,最終導致美國的誕生和法蘭西帝國的崩潰。

  其次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即第二輪真正意義上的海權和陸權對決,并且海權戰勝了陸權,最終導致蘇聯誕生、德意志第二帝國崩潰,間接促成美國完成資本集權。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冷戰開啟,最終導致美國和蘇聯走向超級帝國之路,而歐洲列強淪為配角。

  如此情況下的歐洲人開始自我反省,尋找新的自我定位。歐洲人發現,任何一個歐洲國家都無法單獨對抗美國和蘇聯那般的龐然大物;但如果他們聯合起來,不論是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都足以匹敵。然而要做到那一切并不容易,歷史上歐洲大國的統一征程都以失敗告終。因為所有的統一嘗試,都會和獨裁者聯系起來。某種意義上說,兩次世界大戰其實都可以看做歐洲軍事統一戰爭的失敗。冷戰大幕開啟,美國在歐洲腹地駐軍,蘇聯占據了半個歐洲。歐洲的心臟——德國——被美蘇一分為二,強行撕裂。

  不僅如此,歐洲諸國還要依賴美國經濟(馬歇爾計劃)與軍事(建立北約)上的援助,不要說世界主導權,甚至把歐洲內部諸多權力都拱手相讓于美國人。如此狀況下,歐洲在軍事和政治上不存在統一的可能性。但歐洲人又有彼此聚攏的心理預期和潛在需求,那么只剩下一條路可走,就是先從經濟上打通彼此。

  1948年,中共戰勝國民黨前夕,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三國組成關稅聯盟。相當于西歐富有地區三個小國的區域性聯合,對應東亞大致可以看成長三角一體化。

  1951年4月18日,東方朝鮮戰爭正酣,法、意、聯邦德國、荷、比、盧西歐六國簽訂了為期五十年的《關于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的條約》,歐洲邁出融合的第一步。

  1955年6月1日,六國外長建議將煤鋼共同體的原則推廣到其他經濟領域,并建立共同市場,隨后簽訂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與歐洲原子能共同體的兩個條約。十年之后的1965年4月8日,六國簽訂《布魯塞爾條約》,決定將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和歐洲經濟共同體統一起來,統稱歐洲共同體,即歐盟前身。

  共同體內的西歐六國對應東亞大陸,大致相當于中國的長江中下游到珠江三角洲地區,歐洲的核心精華所在。其內部以第一輪陸權和海權爭霸失敗的法國與第二輪陸權和海權爭霸失敗的德國為雙核心,法國為西歐大陸的政治臉面,德國為經濟發動機。

  歐共體的效果非常顯著:身為戰敗國的德國和意大利經濟飛速發展。尤其是德國經濟,和東方的日本交相輝映。二者的高速發展讓正在搞冷戰對抗的美國和蘇聯有點蒙。德國和日本在東西方給予了美國和蘇聯巨大的壓力,只不過美國依靠互聯網到來引發的科技迭代擺脫了危機,而蘇聯卻因舊陸權思維下的決策失誤掉入泥潭。

  任何一個龐大的組織建立和發展都需要巨大的歷史機緣。歐盟的誕生也是一樣,每一步壯大都暗合國際大局的變更。冷戰時代最大的局勢變化之一,便是黃金美元變成石油美元。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后,歐共體抓住機會擴張,丹麥、英國、愛爾蘭、西班牙等國紛紛加入,歐共體由法德的雙核驅動變為法德英三駕馬車。如此歐共體便走向巔峰,歐洲聯盟初具雛形。但是歐盟的誕生,還需要一個巨大的歷史機緣,那便是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

  06

  所謂冷戰,就是美國拉著西歐、后期聯合中國去對抗蘇聯。對歐洲來說,美國和蘇聯的對抗是其自身走向融合的外部因素。縱觀歐盟的歷史可以發現,美國和蘇聯每一次出問題(如美元和黃金脫鉤),歐盟融合就會推進一步。歐盟最大的歷史機遇源自于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

  1990年東歐劇變,諸國彼此之間隔閡加深之際,西歐諸國簽署《申根公約》,成員國之間消除過境關卡限制,諸國之間障礙大幅度減少。

  1991年,蘇聯因自身的戰略性失誤陷入歷史泥潭。從歷史周期最高層次講,蘇聯因扼殺“資本”因子而倒下,又因為沒能解決領導人終身制問題而造成政治僵硬,原本和中國的盟友關系因戰略分歧而惡化。戈爾巴喬夫試圖解決問題而不得要領,不僅未能解決老問題,反而增加了一堆新問題,最終導致超級帝國轟然倒塌。與此同時,東德和西德完成統一,歐盟通過《歐洲聯盟條約》,西歐大陸走向另類統一。

  歐盟,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試圖從經濟層面走向統一的共同體,不論最終結果如何,都將是一次偉大的嘗試。從紙面上的體量和綜合實力講,歐盟足以和自古以來任何超級帝國匹敵,甚至勝過美國。蘇聯倒下、中國尚未崛起的情況下,歐亞大陸的主導權出現真空。

  工業革命以來,歐洲國家一直主導世界。兩次世界大戰導致主導權從歐洲轉向美國和蘇聯。歐盟選擇在蘇聯解體的時候成立,其野心不言而喻,就是試圖拿回部分世界主導權。

  但最終,歐盟不但未能成為超級帝國,而且還沿著一條另類的道路往前走。

  所謂另類,就是指在政治各自為戰的情況下,從經濟上尋求統一。這種融合的方式在工業文明周期之前是不可想象的,難度和挑戰也是不可想象的。蘇聯解體之后,美國贏得冷戰,國力走向巔峰,但與此同時中國也開始飛速發展壯大。美國面對的挑戰從歐亞大陸中部的蘇聯變成東方的中國和西方的歐盟。

  新誕生的歐盟在經濟總量上足以和美國匹敵,如果整合完畢,足以和美國平分秋色。

  歐盟的獨特之處就在于經濟融合,但命門也在于只有經濟融合。

  歐盟想要通過經濟的融合從而帶動其他領域的融合。經濟的深度融合,必然導致新貨幣的誕生。歐盟的巔峰,就是歐元誕生的那一刻(1999年1月1日),歐盟國家開始實行統一的貨幣政策。歐元區由歐洲中央銀行和各成員國中央銀行組成的中央銀行體系管理,歐盟的最終目的是讓歐元成為歐盟的唯一合法貨幣。

  從宏觀歷史上講,歐元誕生,意味著羅馬帝國解體之后,歐洲大地上最為深刻的貨幣改革,即形式上完成貨幣統一。這算是歐洲大陸上的千年輪回。只不過這個輪回僅僅是貨幣而已,政治和軍事上的輪回還是遙遙無期。加上歐盟成員國幾乎都是北約成員國,軍事上深受美國制約,缺陷會被放大。

  從立體史觀第三個層次講,強大的國家或組織,不論什么樣的體制,首先要保證政令暢通。同樣的政體,政令暢通就是美國,政令不通是印度;政令暢通是日本,政令不通是菲律賓。歐盟諸國,政治體制上五花八門一籮筐,而且英國的海權思維和法德的陸權思維格格不入,另有一堆小國,各有各的訴求。歐盟經濟上雖然融合,卻無法如美國一樣完成資本集權,最終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政令統一。

  所謂大一統,本質上就是政令暢通。秦始皇一統六國,除了軍事和政治整合完畢,更重要的在于統一了貨幣與度量衡。

  歐盟無法在政治和軍事層面融合這個致命短板,在平時可能不覺得什么,但當大國博弈到了深水區、到了拼刺刀的關鍵時刻,就會被無限放大。這就好像當初國共對決,國軍牌面似乎很不錯,但到了戰略決戰時就會落入下風并失敗,到了塔山之戰這種絕命時刻,獲勝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現在法國的這個表現,就是歐盟在戰略對弈中落入下風的必然趨勢。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鶴崗市公安局局長會場指揮10余警察抓捕副局長
  2. 尹帥軍:困難時期,請勿折騰老百姓
  3. 大學生唇戰上海司機!國家主義與投降主義的對撞!
  4. 井岡山觀心|《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中的移花接木——項莊舞劍
  5. 瓊瑤死了,遺毒仍存!
  6. 這一次,局勢很不一樣!
  7. 敘利亞危在旦夕,誰是幕后黑手?
  8. 劉繼明:隨想錄(15)
  9. 莫易 | 咎由自取
  10. 再說瓊瑤該不該“被審判”?她最后留下的對老年人的”pua“是否有毒?
  1. 寧波這起事件,荒誕到讓人不敢相信!
  2. 這些新聞放一起看,難道沒人覺得荒誕嗎?
  3. 徐向前有意見!對什么有意見?
  4. 誰敢說愿意回到毛澤東時代?
  5. 萊陽這件事,已經不是“荒唐”的問題了!
  6. 孔慶東:賈平凹的病相
  7. 劉桂娟被罵該不該?!
  8. 她,可能是精明的獵人
  9.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2024年我國的失業率究竟到了何種程度?
  10. 歐洲金靴 |金星稱自己“表演了四十年”,他還真沒說錯
  1. 魏巍:論毛澤東晚年
  2. 小平的自述原文摘錄(值得仔細品讀)
  3. 我為什么不再唱《年輕的朋友來相會》?
  4. 祁建平:當代中國的官僚資產階級
  5. 這撥人,沒救了
  6. 從佩奇案看如今官場性交易者
  7. 分清偉人與設計師的五個策略
  8. 1996年,新一代“買辦”,閃亮登場!
  9. 【燃燒】誰把老實人逼瘋了?年輕人的憤怒之火怎么燃起來的
  10. 揭露這幾十年的五個忽悠真相
  1. 彭光謙:毛岸英入朝參戰時,為什么取名“劉永福”?550
  2. 韓國一夜變天,10個關鍵問題
  3. 相約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周力:俄羅斯扛起反對新殖民主義、法西斯主義和霸權主義的大旗
  5. 秦明|人民不死,楊子榮永生!--沉痛悼念童祥苓老師
  6. 寧波這起事件,荒誕到讓人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