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是否設置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美國的大學是如何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或者思想道德教育的?這是國內很多思想政治課教師關心的問題。有的人認為,高等教育發達國家比如美國和歐洲等國沒有政治課或者德育課,卻不影響這些國家成為世界上經濟科技先進發達的國家。2011年9至12月間,我在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接受教學培訓,期間深入到弗吉尼亞大學的課堂中聽課,觀察他們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發現所謂美國和歐洲的大學沒有思想政治理論課或者德育課是完全的誤解。
在美國大學設置的課程中,雖然沒有明確使用思想政治課或者德育課的名稱,但無論是公立還是私立大學都設置有依據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政治課和德育課。當然,美國大學有公立和私立之分,課程設置不是統一的,但是,每個大學都有多門實際上反映國家意識形態的思想政治課,比如經濟學方面是西方經濟學,政治思想方面,有美國政治傳統(The American Political Tradition),國家與市場(The State and Market),公民與法(The civil and Law),經濟、倫理與社會(Business, Ethics and Society)等等。
一、美國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
通過在弗吉尼亞大學的課堂中聽課觀察以及與他們的教授和學生交談,筆者對美國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的特點有深刻的體會。
第一,美國大學非常注重利用課堂教學向大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等意識形態教育。當然,美國大學向大學生灌輸的是自由主義、個人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資產階級的自由、民主和人權。比如,美國教授講授的“國家與市場”課,他們在討論材料中也討論馬克思的《資本論》,但是他們倡導的是自由主義經濟學,對馬克思的國家與社會的思想是持否定觀點和態度的,教學中滲透了這種意識形態的鮮明特點。這種意識形態教育主要通過兩種方式進行:其一,通過課堂教學的內容強化加以灌輸,在各種人文課程中有鮮明的導向。其二,通過各種研討會,講座和參觀等形式,引導學生參與到意識形態的自我強化過程中來。我們在弗吉尼亞大學期間,一位芝加哥大學政治系的副教授曾到弗吉尼亞大學做了一個講座,內容是中國的崛起一定伴隨著對外侵略戰爭。在弗吉尼亞大學的中國留學生聽過這個講座之后普遍認為,講座充滿了對中國的歧視性言論。弗吉尼亞大學有一個藏學研究中心,這個中心盡管宣稱是一個學術研究機構,卻帶有強烈的意識形態色彩,明顯是服從服務于美國的國家利益的,其資助者都是藏獨分子,其意識形態傾向對學生的影響顯而易見。另外,還有很多的實踐教學基地,比如保存著殖民地時期風貌的威廉姆斯小鎮、美國國父之一杰斐遜的故居等等,都是進行美國價值觀教育的絕佳之地。
第二,美國大學的教學非常注重滲透式的價值觀教育,并且特別強調案例教學和實踐教學。弗吉尼亞大學達頓商學院的一位教授在給我們上關于管理課程示范課的時候,使用的就是現實中的真實案例,附有詳細的案例分析參考資料,并且組織我們參與到教學討論中。另外,他們非常重視實踐教學環節,把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寓于各種社區服務、社會服務之中,并提供大學生與社會密切聯系的機會,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公德,通過參觀訪問、募集資金、競選宣傳、慈善服務等社會活動讓大學生了解國情、民情,提高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效果。
第三,美國大學特別注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和學生社團組織在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美國各州都有各種種類繁多,內容豐富,服務周到,深入淺出的愛國主義教育場所,如博物館、圖書館、紀念館、歷史遺跡、名人故居等比比皆是,各級政府都非常重視,建設得非常好。我們所在的弗吉尼亞大學,是美國第三任總統杰斐遜一手創辦的,校園里到處是杰斐遜的歷史遺跡和塑像。美國對歷史上最早的殖民地小鎮的保存很完善,里士滿附近的威廉姆斯小鎮,完全就是歷史建筑,鎮上居民的著裝都是殖民地時期的。美國最大的也是世界最大的海軍基地——諾福克海軍基地,美國的所有海軍航空母艦都在這個海軍基地停泊休整,常年接受全國各地和世界各地人士的參觀,任何人只要預約和安檢以后都可以乘車在這個基地里游覽,除了靠近航母停靠的區域不能隨意拍照之外,其他地方都可以自由參觀拍照,這就是非常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個基地所在的市——諾福克市,建有美國最大的航母博物館,里面有一艘已經退役的航母供人們參觀了解。大學的社團組織是以興趣和志同道合的小組為主體。在弗吉尼亞大學,國外的留學生也可以組織社團,比如東南亞來的留學生就組織了社團,然后組織義賣,所得款項支持某個慈善組織。
第四,美國的宗教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履行著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職能。美國早期的德育教育是以《圣經》為參考的,宗教勸告和戒律是最重要的德育方法。雖然1947年美國禁止在公立學校進行宗教教育,1961年禁止學校做祈禱,但并沒有完全隔絕宗教與高等教育的聯系。時至今日,在美國大學中,宗教仍然在民眾和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起著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的重要作用,許多美國民眾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規范都出自宗教。很多美國人把德育等同于宗教教育。現在,無論是公立還是私立大學都處處為宗教提供條件,允許大學生在特定的時間到教堂接受宗教教育,不同宗教派別的教堂散見于大學校園,宗教組織非常活躍、形式多樣。比如筆者就經常在校園里遇到專門給學生發圣經小冊子的基督教志愿者。筆者所在的弗吉尼亞大學是歷史悠久的公立大學,其創辦者杰斐遜是反對在大學里設立宗教機構的,所以弗吉尼亞大學從歷史傳統上就不推崇宗教教育,校園主園區里只有一個很小的教堂,還是前些年新建的。相比較而言,私立大學的教堂規模更大也更精美,耶魯大學的圖書館原本就是個精美的大教堂,普林斯頓大學校園里校友捐建的教堂規模也不小。不僅在大學中有教堂,日常生活中教堂也很重要。在禮拜日,所有店鋪都是不營業的,因為人們要去自己所在教區的教堂參加禮拜活動。筆者居住的公寓附近有不少教堂,很多教堂都有信眾做普及宗教的志愿者,教堂都有免費的午餐和點心提供,如果去過一次教堂,在觀看過神父講經之后也捐了美元,以后每周都會收到教堂信眾寄的問候卡片,很執著地宣傳宗教教義。
二、美國大學的思想政治課教學實效性
通過親身體會和比較,可以看到美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很有實效的,這點可以從大學課堂中的實際體會得到。
第一,完善的課程體系保證了美國大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科學性。美國大學的課程設置中,特別強調把德育目標滲透到文理各科的教學中,尤其注重對美國的政治傳統和立國理念教育來培養大學生的愛國主義信念,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很多課程中都會貫徹著美國價值觀。筆者在弗吉尼亞大學所聽的“美國政治傳統”這門課,他們把本國政治傳統追溯到古代希臘人文傳統代表人物亞里士多德、柏拉圖等人的思想中,甚至還有英國的洛克和法國的孟德斯鳩。
第二,對話式授課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入到弗吉尼亞大學的課堂教學去觀摩聽課,印象最深的就是美國大學課堂的對話式教學方式。對話式教學不只是教授與學生的對話,還有學生與學生之間就某一問題的相互質疑問答。這種對話式教學并不是隨機對話,而是有準備地談話。在一門課程開始的時候,教師把該課程的詳細教學計劃和每次課的閱讀材料都上傳到網絡教學平臺上,由學生自己下載。學生在每次課前都要認真閱讀材料,然后根據教授的安排在課堂上做十分鐘左右的演講,教授根據學生的情況提出問題與學生互問互答,以深化學生的認識,學生與學生之間也會相互問答,學生也會就自己閱讀學習材料中的問題在課堂上向教授提問,教授會在每個問題回答和表述清楚之后問問學生們還有什么問題沒有,確定沒有疑問后再進行下一個階段的對話式教學,每堂課結束學生都會交書面作業給教授,教授也會在下次上課前把批改后的作業返還給學生并做適當的講評。美國大學課堂非常重視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通常教授會布置研究性的課題給學生,讓學生自由結成學習小組完成課題,并提交研究報告作為所教授課程成績評定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對話式教學方式是美國大學教學的主導教學模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第三,小班化教學提升了教學效果。美國大學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在根據學生的數量匹配教師人數的同時,合理設置教學班規模,重要的是考慮每個學生能分配到多少直接與教師交流學習問題的時間。通過在美國大學的課堂聽課和訪問,筆者發現他們的政治類課程的課堂班級規模都比較小,最多不超過30個學生。這種小班化教學適應對話式課堂教學方式的要求,氣氛活躍,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發言的機會,教師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自主學習中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回答問題,組織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然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辨析。這種小班化教學的效率很高。
網絡時代任何知識都能在網絡上查找到,教師如果不在課堂上與學生交流釋疑,課堂學習只是重復可以找到的固定知識,效率就會非常低下,學生也會失去興趣,同時學生會對教師失去信任,教育就失去了價值。美國價值觀的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效果不錯,針對學生思想實際問題的小班化教學是重要的形式保證。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