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領華爾街”全球1571城響應 歐洲出現“翻版”﹝4則 含13張圖片)
“占領華爾街”全球1571城響應
人民網 2011年10月17日09:25
今天是“占領華爾街”運動滿月的日子。目前活動的影響不僅走出美國,甚至已經得到了全球1571座城市的響應。在示威者的網頁上,目前最遠的安排是在11月5日,活動名稱是:“聯合行動——挪動你的錢,銀行提款日。”
美過半數民眾支持示威
在其他城市的響應下,15日“占領華爾街”進行了全球性的大串聯。
紐約作為占領行動的誕生地,當天的游行突破以往路線,“攻陷”了曼哈頓的另一個地標——時報廣場。從下午三點開始,不斷地有大批示威者來到時報廣場集結示威,抗議收入分配不公。到了五點,集結人數達到數千人之多,示威也進入高潮,整個時報廣場水泄不通,紐約警方甚至不得不出動騎警到現場維持秩序。
據官方網站稱,當天全球有超過650個城市響應游行活動,一起走上街頭,抗議貧富不公現象。而據《時代》雜志所做民調顯示,54%美國人在不同程度上對示威者所持的觀點表示支持,23%不同意,其余23%沒有表示意見。
歐洲運動可能后來居上
在過去的一個月里,游行示威者沖擊布魯克林大橋,包圍富豪居所,雖然飽受批評,卻也同樣獲得一些名流的聲援。最初,美國部分主流媒體斥之為“胡鬧”,但如今,它不但席卷全美,甚至將怒火燒到境外——截至記者發稿時得到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已有1571座城市響應,其中包括英國的曼徹斯特、丹麥的哥本哈根和比利時的布魯塞爾……
“我們是美國99%的民眾,但這個國家卻被那1%的人所控制。”這是“占領華爾街”運動最有名的一句口號。現在這句口號已經被復制到了全球。甚至有分析人士認為,“占領華爾街”運動在歐洲、尤其是英國“翻版”后,可能會超越美國,引起更大的轟動。
幕后人物引發公眾猜想
隨著運動規模的不斷擴大,人們開始猜想,這次運動是否有一位非同尋常的幕后人物。
公開的資料顯示,發起這場運動的是一個叫做Adbuster的媒體基金會。該基金會總部位于加拿大的溫哥華,除去“占領華爾街”運動外,該基金會之前還發起過“不消費日”、“關閉電視機一周”等社會活動。“占領華爾街”運動的官方頁面即掛靠在該基金會的網站下。有好事者從該基金會的背后尋找蛛絲馬跡,一些線索指向了金融大鱷喬治·索羅斯。
雖然僅僅是一種假設,索羅斯方面也很快予以了否認,但這樣的一種說法還是讓“占領華爾街”的自由色彩略有減色。
商報記者王可綜合報道
“占領”運動大事記
■9月17日美民眾發起“占領華爾街”示威活動
■9月24日至少有85人在抗議活動中被捕
■9月30日 1000多人游行到紐約警察總部抗議
■10月1日紐約700余名抗議示威者因阻礙交通被捕
■10月5日全美范圍75所高校加入抗議活動
■10月6日美國總統奧巴馬正面回應“占領華爾街”運動
■10月8日千余名示威者在華盛頓游行,場面一度十分混亂
■10月13日示威者在曼哈頓富人區點名聲討億萬富豪
■10月14日紐約警方宣布推遲原定的清理行動
■10月15日 71個國家的示威者在全球700多座城市舉行示威
人民日報:“占領華爾街”抗議活動在西方國家蔓延
人民網 2011年10月17日09:54
綜合本報駐外記者報道:“占領華爾街”抗議活動在美國繼續舉行。當地時間15日,來自全美各地的數千名抗議者高舉“債務是奴隸”等標語,從紐約華爾街游行到時報廣場,抗議大公司的貪婪行為。這是自“占領華爾街”活動興起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示威行動。當警察試圖將示威者驅逐出時報廣場時,示威者與警察發生沖突,74名示威者被捕。
受美國“占領華爾街”抗議活動影響,歐洲多個國家及加拿大15日爆發了聲勢浩大的示威活動。當地時間15日下午2時,大批意大利人在羅馬舉行聲勢浩大的“憤怒者”抗議活動。游行期間,由于上千名過激分子的暴力行為,游行活動演變成暴力沖突。據最新統計,沖突造成100多人受傷,警方拘留了20多名滋事者。
15日中午,約5000名德國民眾聚集在法蘭克福市的歌德廣場舉行主題為“占領歐洲央行”的抗議活動。他們指責歐洲央行只為金融界服務,不為老百姓考慮。在英國倫敦,15日中午12時,當記者來到“占領倫敦證交所”行動集結地點圣保羅大教堂前小廣場時,那里已聚集了數千抗議民眾和相當數量的警察與各國記者。抗議民眾最終被準備充分的防暴警察驅散。
歐盟及北約總部所在地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15日也爆發了名為“憤怒者”的抗議游行。荷蘭的阿姆斯特丹當天也爆發了有2000人參加的和平集會,他們反對資本主義,指責銀行家在金融危機中的作用,呼吁平等、社會正義和可持續性發展。當天,法國、西班牙和加拿大等國家的主要城市也舉行了類似抗議活動。
埃及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塔哈·阿卜杜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始于美國的“占領華爾街”抗議活動在更大范圍內蔓延,說明問題的復雜性比原來想象的要復雜得多。
阿卜杜認為,“占領華爾街”抗議活動參與者的訴求不可能與中東國家完全一樣,但其本質都是弱小的一方向強勢的既得利益者發起挑戰,是草根階層向資本壟斷者說“不”。
(本報駐外記者史克棟、劉華新、馬小寧、管克江、鄭紅、李文云、黃培昭、孫天仁、李學江)
華爾街引西方加入“亂世之秋”
人民網 2011年10月17日11:28
“占領華爾街”運動15日在全球幾十個國家擴散,并在羅馬、紐約等多個西方城市導致暴力示威和警民沖突。現在整個西方社會拿不出平息、消化民眾不滿的辦法,一些西方的政治精英寄希望于抗議活動最終因參與者“鬧累了”而自生自滅。
西方社會承受街頭示威的能力比較強,由于歐美國家的政府是“選出來的”,一些人認為,所有街頭示威對西方的政治體制都不具備顛覆力,它只是資本主義社會消化壓力的“泄氣閥”,街頭的情緒發泄或者最終跟反對黨結合,成為推動政黨輪替的工具,或者空喊一些口號,導致一些或輕或重的警民摩擦,什么作用也不起。
這樣的分析并非毫無道理,但它也恰恰道出了西方政治改革缺少動力的一個深層原因。任何政黨都可以對社會不滿不負消除的責任,而只需利用、駕馭好這些不滿,使其為自己的短期政治目標服務。
這次“占領華爾街”向全球蔓延,其實是資本主義制度下長期存在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問題群”的集中爆發。全球經濟向好時,這些問題被掩蓋住了,但一旦經濟增速放緩,民眾生活水平下降,各種憤怒就會被一個細小的導火索點燃。
發達國家經濟結構已經適應不了全球化,是各種原因的根。歐美各國當前的社會體制,雖鼓勵創新,但不鼓勵勤奮。鼓勵吃品牌和技術的老本和優勢,不鼓勵這些優勢同基礎產業做實事求是的競爭。歐美國家逐漸成了這個世界上的“貴族國家”,先進而優雅,但變得吃不了苦,它們在走向自己崛起和全盛時很多市場經濟主張的對立面。
西方政黨輪替的民選制度最初是為了防止獨裁,但這個意義早就被消費了,并且很久沒有注入新的內容。西方的“路線之爭”已經很久不存在或者不突出了,政黨輪替成了少數人之間的利益之爭,它衍生出西方社會復雜的利益交換系統,選舉不再是社會成就的推進器,而成了政治家們作弊應考、討好選民的“技術大賽”。
資本集中起來推動產業發展、促進社會進步的機制在嚴重變形,華爾街這些年越來越給世界樹立起投機取巧發財、而非誠實勞動致富的壞榜樣。它讓人看到美國體制正在悄悄爛掉的“芯”,然而人們懷疑美國有決心和誠意為這個“芯”進行大修。
所有這一切在西方的潛層暗流涌動,“占領華爾街”運動只是泛在表層的一些波紋。
當西方上層社會不想或無力進行改革的時候,他們最容易做的就是向非西方國家轉移矛盾和危機。當中國等新興國家快速崛起時,他們可以這樣下手的地方或許更多些。比如通過人民幣匯率、貿易公平等問題的摩擦,美國完全有可能將本國民眾對華爾街及國家政治的憤怒,或者至少將它的一部分轉移到中國身上。
現在真正到了“亂世之秋”,而且是在全球級別上的。中國社會能冷靜觀察西方街頭的動向,看清世界大勢,不被一些極端的解讀所惑,是十分重要的。
組圖:“占領”運動正向世界范圍蔓延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2011年10月17日11:17
示威者在歐中中央銀行法蘭克福總部前游行反對銀行家和金融家。(圖片來源:蓋帝圖像)
示威者在歐洲中央銀行在法蘭克福市的總部前點起了火堆。(圖片來源:美聯社)
在反對銀行家和金融家的靜坐示威之后,一名示威者來到德國的議會大樓前,手中捧著一只蠟燭。(圖片來源:蓋帝圖像)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