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右翼基督教原教旨主義恐怖襲擊的感想
劉伯松
【蒙特利爾】表面上看,挪威是一個和平、自由、平靜的社會,也是世界上最富有、最慷慨、最開放的國家之一。雖然不一定是一個世外桃源,它卻曾被聯合國列為全球最適宜居住的地方。
可惜,這個寧靜美景給7月22日下午的爆炸聲和槍聲打破了。一位32歲的白人右翼極端基督教原教旨主義恐怖分子布雷維克,轟炸城市政府大廈(8人遇難)后,跑到一個小島的工黨各族青少年領袖夏令營大開殺戒,屠殺68人。在總人口僅400萬人的挪威、人口也僅50萬人的奧斯陸,這個死亡數字顯得更可怕。
7月22日挪威炸彈和槍擊一兇兩案,76人遇難,震動全球。這是挪威二戰以來最大的恐怖襲擊,全國深感創傷。
西方各國對挪威恐怖暴力的初步反應是,團結一致對抗恐怖主義。可是,當他們發現兇手不但是一個白膚金發藍眼的男子漢,而且又是一個反伊斯蘭教、親以色列的基督教徒時,他們突然閉口無言。布雷維克變成一個“殺人狂徒”了。如果兇手是個伊斯蘭教徒或阿拉伯人,情況可就大不相同了。這說明了什么呢?
不過,挪威政府到目前為止的反應,不是在喊打喊殺,而是以“更民主更開放”的原則去面對恐怖暴力。這一點是值得敬佩的。
西方社會的反應
據報道,數十年來,挪威的政治暴力事件幾乎被新納粹分子和其他種族主義團體“壟斷”。上世紀70年代他們攻擊左翼書店和“五一”游行;上世紀80年代,兩個新納粹分子涉嫌出賣組織而被處決;過去20年來,兩個非白種人的挪威男孩死于種族主義者的攻擊。……但即使有這樣的的歷史,當這個毀滅性的恐怖襲擊挪威時,西方媒體第一個反應,就是懷疑伊斯蘭世界。這是恐怖主義圣戰者干的。它必須是。不可能有其他。
于是,據報道,當這個新聞傳到奧斯陸時,街道上載面紗的婦女和看似阿拉伯的男子都遭遇騷擾。“他們攻擊挪威。”“他們攻擊我們的生活方式。”……
這也難怪。近10年來,歐洲人已被洗腦:恐怖來自阿拉伯世界;阿拉伯人是可疑的;阿拉伯人是危險的。君不見看阿拉伯人在機場時經常受到安全檢查?君不見歐洲人無休止地辯論“容忍”的限度?……
挪威人這樣的反應是可以理解,但是非理性的,因為結果不是這樣的:恐怖主義者是一位白色的北歐男性;不是一個穆斯林,反而是仇恨穆斯林的人!
一旦發現恐怖不是來自伊斯蘭教,媒體重點也立即改變:不再針對挪威社會、價值、生活方式,而是集中在兇手的瘋狂行為!現在,這個可怕的屠殺已正式被定為“國家悲劇”。我在想:如果兇手是穆斯林或阿拉伯人,情形會這樣的嗎?
我也相信布雷維克可能是一個瘋子,但是一個有政治目的的瘋子,策劃行動3年的瘋子。只要打開種族主義網頁或在網上辯論,仇恨伊斯蘭教和穆斯林的言論便出現在你眼前。同時,西方政府和媒體10年來為了繼續“反恐戰爭”助長了一種有毒的宗教仇恨氛圍。
開始時,西方世界都以為這是一個國際伊斯蘭恐怖主義行為,一些國家領導人,如美國的奧巴馬和英國的卡梅倫,都表示他們愿站在挪威一邊和他們一起與恐怖主義斗爭。現在,他們將與誰斗爭呢?他們現在愿意公開向本土的右翼極端主義、仇視伊斯蘭或種族主義宣戰嗎?
這的確是挪威的一個嚴重創傷。屠殺慘案一小時后,挪威首相斯托爾滕貝格說,攻擊我們的答案應該是更民主、更開放。他說:“我們必須表明,我們的開放社會可以通過這個考驗的,暴力的答案是更民主,而它開放和寬容的傳統將會被保存。”這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不禁令人想起布什九一一襲擊事件的反應。這一點,挪威人民應該有理由深感自豪與驕傲的。如果挪威人只顧加強安全措施,如美國那樣,限制這限制哪,那可能帶來更多的噩夢。
此時此刻。挪威總統應該站出來宣布“不管你信仰什么宗教,也不管你皮膚是什么顏色,我們都是挪威人。我是所有挪威人的總統。”可惜,他沒有這樣做。
不過,我希望挪威會更進一步嚴重打擊那正在不斷增長的不容忍、種族主義和仇恨,不只是在挪威,也不只是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而在整個歐洲,甚至全世界。
小結:多元文化民主的挑戰
在一個多元文化民主國家里,擔心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對主流社會的影響,并不一定不好的;反對左翼政治思想、政策或媒體,也是每一個人的權利;宗教信仰不同的爭論,更是自然不過的了。
不過,當人們把它們混為一談,或使用非黑即白的論調,或張大其事宣稱迫切威脅的降臨時,那么你就該害怕,而且非常害怕,因為就在這個時候,極端主義便會染上仇恨,隨時轉向暴力。
但民主不是這樣的。
殺手布雷維克反對左翼思想、憎恨多元文化、擔心歐洲文化伊斯蘭化。他認為歐洲處于戰爭狀態。他希望這次暴力襲擊喚醒歐洲。他的目的是“拯救歐洲”。他通過律師這樣說:“……雖然很殘忍,但必須那么做。”他“投降”,因為他計劃在法庭上宣揚他的理念。
不錯,爆炸與槍擊是殺手布雷維克一人所為;但認同他的極端種族主義理念的人到處都有,包括美國的茶黨。
任何一個社會的團結力量,尤其是多元文化社會,是要看它如何面對這種恐怖事件。但當前歐洲文化真正的敵人不是左翼文化,也不是穆斯林,而是不斷在增長的歧視、仇恨和不容忍。同時,我們也知道,不管它的意識形態是什么,所有政治暴力的主要目的是在挑撥離間,分裂社會。因此,任何社會遭遇政治暴力災害的最佳回應,就是絕對拒絕被劃分。
面對恐怖暴力,挪威堅持更民主、更開放,的確令人敬佩不已,不愧為諾貝爾和平獎的發源地。(2011-07-25)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