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中東的身影
趙立
今年以來,中東、北非持續動蕩。
隨著西方大國的介入,這些國家的現政權、反對派,以及西方各國之間,展開了令人眼花繚亂的博弈。一些人倒下了,一些人仍在奮戰。5月20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宣稱,“兩名領導人已走,可能還會有更多人走。”由此看來,搏弈遠未結束,喧囂仍將繼續。
在國與國的紛爭中,任何高尚的理由都難以讓人信服。要想撥開現實的重重霧靄,探尋事件真相,只有回到歷史之中。因歷史自有它的邏輯,而答案往往隱身其中。
中東。為什么總是中東?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說:“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人類;誰掌握了貨幣發行權,誰就掌握了世界?!辟Y料顯示,中東石油的儲量約占世界總儲量的65%,產量約占世界石油總產量的l/3,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產區。
答案不言自明。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內燃機取代戰馬和燒煤的機車,改變了戰爭的方方面面,戰爭變得更迅速、更具機動性,也更具破壞力。作為驅動內燃機的燃料,石油,確立了它作為國力因素之一的重要地位。
戰爭之外,可以說,石油和內燃機一起,創造了整個20世紀的工業文明,石油因此而被稱為經濟發展的黑色之血。從此,對石油控制權的爭奪,便成為國際關系的核心詞。石油=控制權這一公式,深植入碳化氫時代各政治體的頭腦之中。
從1908年掘出第一桶石油開始,隨著儲量的探明,中東逐漸被推向全球政治和經濟舞臺的中心。在這個華麗的大舞臺上,各色人物輪番出鏡,演繹了一幕幕意味深長的歷史劇。而二戰后,這舞臺逐漸被美國人巨大的身影所籠罩。
上世紀初,中東石油以“租借地”的形式出讓給西方跨國公司,租借地內的一切石油資源及其開采權均屬公司所有。當時,公司身后都有西方大國的支持,而石油生產國卻仍然弱小,或還是殖民地,完全不具備與公司議價的能力。
而二戰后,伴隨著經濟的發展,中東主權國家和跨國公司之間展開了對石油控制權的爭奪,生產國或通過全面的新協定,或通過國有化和干脆沒收開采權,將資源所有權牢牢地握在了自己手中??鐕镜纳虡I影響依然巨大,政治實力卻減少了許多。與之相伴的,是產油國非殖民化和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
縱觀石油發展史,二戰似乎是一個分水嶺,標志是,美國人自此開始把控制石油的目光投向中東。在二戰前,中東基本上是英國的地盤。相較而言,美國對這個地方顯得不夠重視。畢竟,1940年中東的石油產量還不到世界總產量的5%,而美國卻達到了63%。
二戰中,美國提供了盟國所用石油的90%。與此同時,美國國內擔心石油資源耗盡的聲音開始出現,而德國的戰敗,賦予了這一擔心新的意義。
自上世紀30年代希特勒控制德國之后,孜孜以求的只有兩件事:發展經濟,石油獨立。墨索里尼曾經擔心的石油禁運使希特勒相信,必須把能源供應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德國沒有石油資源,那便重點發展從煤中提煉燃料的技術。此項技術成本頗高,比起廉價的中東石油,更像是一種“民族主義”的勝利。
但強調石油獨立的希特勒最后仍然敗在了石油上。1944年5月,盟軍轟炸了德國的幾座合成燃料工廠,德國燃料告急,敗象日顯。戰爭結束前幾個月,當一位德國軍官去視察駐扎在意大利的德國陸軍第10軍殘部時,看到了導致“千年帝國”完蛋的主要原因——150輛德國陸軍卡車,每輛車前掛了四頭牛,靠牛牽引著緩緩前進。它們已沒有一滴油。
石油是如此重要,于是,當二戰正進行得如火如荼之時,那些在戰爭中也不忘思考未來的人便把目光投向了中東。領頭的,是美國人。
1943年末,石油專家埃弗里特•利•德戈爾耶奉白宮之命,率領一個外交代表團,去評估沙特和波斯灣其他國家的石油潛力。轉年初回到華盛頓,德戈爾耶報告說:“世界石油生產的重心正在由墨西哥灣—加勒比地區向中東—波斯灣地區轉移,而且這一轉移會繼續下去,直到重心在這個地區牢固地確立?!?BR> 這不啻一份石油工業將發生重大轉向的預言。估計德戈爾耶本人不會想到,這一預言將對世界政治趨向產生怎樣深刻的影響。
石油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當英美以盟國的友誼共同對付軸心國時,對中東石油的爭奪就已開始。
美國當仁不讓,國務卿依克斯寫道:“我們應當在世界各地擁有可利用的石油,現在是去獲取它的時候了。我們沒有理由不同英國達成關于石油問題的協議,然而,雙方之間的猜忌是如此之大,以致對這兩個盟國來說,就如何組織這一討論達成一項協議也不容易?!?BR> 1944年2月18日深夜,羅斯福接見了英國駐美國大使哈利法克斯勛爵。羅斯福拿出一張他自己手繪的中東草圖,對大使說:波斯灣的石油是你們的,伊拉克和科威特的石油由我們分享,至于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則是屬于我們的。
1944年2月20日,在看到哈利法克斯關于會見的報告幾小時之后,丘吉爾給羅斯福發了一封電報,電報中說,他正“懷著日益增長的憂慮”注視著石油問題?!瓣P于石油的爭論對于我們偉大的共同事業和奉獻來說將是一個不幸的序幕。就這里的一些消息來源所見,美國企圖奪去我們中東的石油資產,而我們海軍的全部供應依靠中東石油?!?BR> 羅斯福寸步不讓,他說:有些消息來源使人感到“我們正在被排擠”,英國正“盯著”并力圖“排擠”美國公司在沙特阿拉伯的租讓地。在回答丘吉爾另一封電報時,羅斯福還說:“請接受我的保證,我們不會盯著你們在伊拉克或者在伊朗的油田?!鼻鸺獱柣貜驼f請允許我用最充分的保證來回答你,我們不打算干涉你們在沙特阿拉伯的利益或財產。但是,雖然英國不尋求領土的利益,“它在為美好的事業做出了它最大的奉獻之后,并不愿失去那些當然屬于它的任何東西——至少在鄙人被委托領導英國事務的任期之內是如此?!?BR> 如今,在原來只屬于英國人的舞臺上,增加了另一位主角——美國。
二戰后,美國逐漸攫取了中東石油這一能夠撬動地球的杠桿,在世界上指點江山,揮斥方遒。
但世界從來都不是單向度的,博弈永遠存在。
1960年歐佩克的成立及1970年代的石油禁運事件,使石油作為一種可以利用的政治力量,有如龐然大物隱隱浮現。原本在國際政治中處于邊緣地位的小國家,如今一舉一動都會牽動全世界的目光。那些著眼于未來并對世界具有巨大影響的國家,則首先權衡在該區域的利益和話語權。
當然,這一切都在美國的注視之下。
世界的格局,被中東改變。
艾森豪威爾:逼退艾登 獨霸中東
二戰期間,盟國所用汽油的90%由美國提供。但到了1948年,美國進口的原油及石油制品第一次超過了出口量。對于日益依賴石油的美國社會而言,這不是個好兆頭。于是,決策者將目光鎖定了中東,并開始在更廣的范圍確定國家安全的概念。
1953年8月,艾森豪威爾與丘吉爾聯手,在伊朗發動政變,推翻了反西方的首相摩薩臺(此人曾于1 951年驅逐伊朗境內的英國石油公司),扶植親西方的扎赫迪。之后,在美國政府半強制性的推動下,美國石油公司奔赴伊朗,幫助重建石油工業。從此,中東兩個最主要的產油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就都在美國的羽翼之下了。
新的石油秩序已經建立,主角是美國,而重心在中東。在當時盛行的冷戰思維之下,中東地區的穩定不僅意味著可靠的石油供應,還具有與蘇聯抗衡的無與倫比的政治意義。有誰敢于挑戰這種秩序,美國就讓他下臺。即使是對自己的盟友,也絕不手軟。
就是在這一背景下,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把英國首相艾登轟下了歷史舞臺。
蘇伊士運河是由法國人在埃及沙漠中開鑿的一條長100英里的狹長水道,它把紅海和地中海連接了起來。1875年,埃及的克迪夫君主因債務負擔,要出售44%的運河股權。英國人眼明手快,將其接了過去。從此,英國開始了它對蘇伊士運河長達3/4世紀的統治。
阿拉伯民族主義領導者納賽爾1954年統治埃及之后,再難忍受自己境內的運河卻歸英法所有這一現實,1956年7月26日,蘇伊士運河被埃及收歸國有。局勢一下子變得緊張起來。
英法明確表示,絕不想中斷運河航運。但美國的立場卻讓人捉摸不透,一次聽過艾森豪威爾的演講之后,納賽爾問身邊人:他到底站在哪一邊?
英法美三國各懷心思
蘇伊士運河國有化幾天之后,面對英法外交部長,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曾信誓旦旦地說:“必須找出辦法,讓納賽爾交出運河。”但在此后的幾個月中,美國卻沒啥實際的行動。為什么?因為美國的決策人不是杜勒斯,而是艾森豪威爾。而艾森豪威爾只有一個想法:避免軍事行動。
艾森豪威爾一直對納賽爾保持容忍,是因為不希望美國以支持殖民統治的面目出現,而蘇伊士運河公司顯然是殖民主義的殘余;另外,美國正努力贏取第三世界國家的支持,埃及為它提供了一個機會;而且,歐洲國家似乎也不具備在埃及建立一個有生存能力的馴服政府的能力,這類嘗試只會激勵整個第三世界反對西方,并且被蘇聯人所利用。更重要的是,艾森豪威爾要在1956年11月爭取連任了,他不愿軍事危機給他添亂。
雖然美國沒有發話,英法兩國還是秘密制定了軍事干預計劃。他們不像美國那樣擁有自己的石油資源,運河對他們來說太重要了。
就在運河被沒收前幾個月,英國首相艾登在倫敦會晤了蘇聯領導人尼古拉•布爾加寧和尼基塔•赫魯曉夫。會晤前,艾登還與艾森豪威爾一起,逐字逐句地審查了與蘇聯人會談的內容。磋商過程中,艾登警告蘇聯人不要插手中東,他說:“我們不得不十分坦率地談論石油問題,因為我們不惜為它而戰。”“沒有石油,我們便無法生存……我們不想被掐死。”
二戰后,英國已經從世界最大債權國淪為最大債務國,中東的石油股息在其國外總收入中占有很大比重,喪失這些股權,將給英國的經濟帶來巨大打擊。
而法國人則認為,納賽爾對其在北非的地位構成威脅,他不僅給兩年前發動獨立戰爭的阿爾及利亞起義軍煽風點火,還向他們提供培訓和物資。因此,法國人早已開始同以色列人進行會談。以色列人則認為,納賽爾一直在擴充軍備,并支持游擊隊對以色列發動奔襲,還對以色列南方的埃拉特港實行封鎖,顯然是一直在準備同以色列打一場仗,問題只是時間的早與晚而已。
色佛爾條約
雖然沒有就如何對付納賽爾與英法達成一致,但艾森豪威爾還是批準成立了一個“中東應急委員會”,以便制定遭遇石油危機時的石油供應方案。
其實,當蘇伊士運河危機仍在孕育之中時,艾森豪威爾便派自己的親信、石油富翁羅伯特•安德森以總統私人智囊的身份秘密訪問了沙特阿拉伯,目的是讓沙特對納賽爾施壓。安德森警告沙特:美國將開發出遠比石油更廉價和高效的能源,從而使中東的石油變得一錢不值。如果運河被當作一種勒索的工具,那么美國將把這種技術提供給歐洲人。這種替代能源便是——原子能。
但沙特對安德森的警告置之不理,仍對英法實行了禁運。
1956年10月24日,英法與以色列在巴黎郊外色佛爾的一間別墅里達成一項協議:以色列將穿越西奈半島,對蘇伊士運河發動軍事攻擊。英國和法國將就保護運河發出一項最后通牒。如果戰斗繼續——這是肯定的——英國將進入運河區,以保護國際水道。英法的目標是,解決運河問題,若可能,順便推翻納賽爾。
之前一天,埃及和敘利亞成立了在埃及領導下的聯合軍事指揮部。翌日,約旦加入。戰爭已成定局。
10月29日,以色列攻入西奈;10月30日,英法發出最后通牒,并且宣布了占領運河區的意圖;10月31日,英國轟炸了埃及的機場,埃及軍隊開始匆忙從西奈半島撤離。
此時距美國的總統大選只有一周了,艾森豪威爾正在競選旅行的行程中,聽到消息后,他怒不可遏。在打給唐寧街10號的電話中,艾森豪威爾大發脾氣,甚至沒弄清接電話的是艾登的助手,便劈頭蓋臉地把對方臭罵了一頓。
來自盟國的制裁
由于種種原因,英法在發出最后通牒之后的數日之內,并未立即占領運河區。納賽爾利用這難得的時間間隙,鑿沉了幾十艘填滿石塊、水泥和舊啤酒瓶的船只,有效地阻塞了水道。敘利亞則破壞了伊拉克石油公司輸油管沿線的泵站,石油供應被截斷。
艾登本來以為,一旦發生石油短缺,美國人肯定會來救急。而事實證明,他打錯了算盤,這次,美國人拒絕實施任何應急供應方案。艾森豪威爾對手下說:“本人認為,挑起這次行動的人應當自己去解決他們的石油問題,自己去下油鍋?!卑劳柌坏珱]有向盟友艾登提供石油,反而實行了制裁。
11月6日,艾森豪威爾以壓倒多數獲取連任。同一天,英法同意?;穑酱藭r為止,他們只不過在運河沿岸建立了一個立足點而已。但美國人明確表示,僅僅?;鹗遣粔虻?,必須撤軍。以色列也必須這樣做,否則它將受到美國的經濟報復。艾森豪威爾對他的私人顧問說,絕不可“惹得阿拉伯人對我們惱火”
運河已經斷航,輸油管也無法使用,若沒有美國的援助,西歐所有國家很快就會出現石油短缺,而此時冬季正在臨近。當美國考慮對英法實行石油制裁的風聲傳到英國時,哈羅德•麥克米倫把雙手舉向空中,說道:“石油制裁!那就全完了?!?BR> 11月7日,英國政府宣布,將石油消費量減少10%。當艾登步入議會下院時,工黨反對派噓聲大作。他們宣稱,如果要發放定量卡的話,卡上應當印上艾登的頭像。
1 1月9日,艾森豪威爾開始考慮幫歐洲人一把,但他也明確強調,在英法從埃及撤出之前,任何應急石油供應計劃都不會付諸實施。
此時,英國已是四面楚歌。蘇伊士運河的軍事攻擊剛一開始,便發生了英鎊擠兌。英國堅信,擠兌得到了艾森豪威爾的支持。在美國的唆使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拒絕了倫敦提出的緊急金融援助請求,英國駐美國使館向倫敦報告說,尋求金融援助的努力在華盛頓四處碰壁。艾森豪威爾雖然“對于西歐的燃料和金融狀況并非無動于衷”,但是他不希望“與阿拉伯世界交戰”。
1 1月末,英法終于保證要迅速撤軍。艾森豪威爾大筆一揮,批準成立中東應急委員會。美國人贏了。
1957年3月,伊拉克石油公司的輸油管部分開通;4月,蘇伊士運河通航。納賽爾獲得完勝,蘇伊士運河收歸埃及。5月,英國停止了石油定量供應,并不情愿地同意“英國航運部門使用蘇伊士運河”。至此,蘇伊士運河危機落下了帷幕。
艾登黯然離場
蘇伊士運河危機對艾登而言,是一場人生的大悲劇。1957年1月,醫生告訴他,他的健康狀況已不適宜擔任首相工作,他辭職了。
最先得知這一消息的人是哈羅德•麥克米倫,他在日記中寫道:“在那個凄涼的冬季下午,我可以看出,他依然是那樣富有朝氣,那樣活潑愉快,那樣溫文爾雅。這是1914-1918年戰爭期間青年軍人的典型特征。那場駭人聽聞的浩劫的幸存者們往往懷有一種特殊的使命感。他們就像一批不完成任務誓不罷休的戰士。他和我就是懷著這樣的精神步入政壇的?,F在,他經過長年奮斗,已經攀上了權勢的巔峰,但是卻被一種神秘的然而又是不可逃避的命運擊倒了?!?BR> 第二天早晨,麥克米倫正在官邸中以閱讀調節心緒,突然接到了讓他去就任首相的電話。
蘇伊士運河危機是艾登,也是英國的一個轉折點,它造成了英國的文化、政治和國際地位的嚴重斷裂。艾登堅信,他在蘇伊士運河危機中沒有做錯什么。數年之后,倫敦《泰晤士報》對艾登做了如下評論:“他是相信英國是偉大強國的首相,也是第一位親眼看到英國被危機證明不是偉大強國的首相?!?BR>
美英破鏡重圓
危機過后,美英雙方都認為,有必要彌合蘇伊士運河危機給雙方造成的嫌隙。新首相麥克米倫是一位現實主義者,他說,“我們的一切命運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華盛頓的統治者手中。”這一點已無法否認。
正式和解開始于1957年3月的百慕大會議。會議籌備期間,麥克米倫著重考慮了石油問題。他調來了一張標明各石油公司在中東的位置的地圖和一份石油公司的“大系表”。石油與中東安全,是這次會議的議題之一。
百慕大會議的確彌合了英國與美國之間的縫隙。艾森豪威爾和麥克米倫許諾,每周以個人名義“無拘束地”互致一次信件。
總而言之,這兩個國家在中東確有共同的目標。但是,蘇伊士運河危機已經證明,在未來的歲月中,世界將由美國說了算。
卡特:伊朗革命和第二次石油危機的犧牲品
上世紀70年代,在“石油武器”這一概念提出二十多年之后,石油開始真正變成可以制衡世界的力量。
1971年,美國宣布其石油富余生產能力告罄,兩次世界大戰中西方大國的“戰時安全儲備”不復存在。兩年之后,1973年4月,取消進口配額制的美國有如饑餓的巨獸,一頭殺入世界石油市場,原油日進口量由1970年的320萬桶飆升到當年的620萬桶。世界的秩序由此被改寫,中東不再是從前那個沒有議價能力的弱小者,它有了可以抗衡美國霸權的武器,有了反過來影響美國和其他西方大國的能力。
1973年第四次阿以戰爭,阿拉伯石油生產國利用減產、提價、禁運等手段,聯手打擊以色列的支持者美國,并最終引發戰后資本主義世界最大的一次經濟危機(1973年-1975年)。美國進入緊急狀態,工廠停工,航班減少,對所有石油產品實行配給。國防部的石油供應幾乎減少了一半,歐洲的駐軍和地中海的第六艦隊不得不動用戰時石油儲備。
1953年,美國駐德黑蘭大使、前負責中東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洛伊•亨德森曾預言:“在將來的某個時候,中東國家恐怕不可避免地會走到一起,制定統一政策。而這些政策將會給石油公司的經營帶來災難性后果。西方對中東石油持續、不斷的依賴,總有一天會使歐洲消費者處于任人擺布的地位。”而上世紀70年代由石油引起的巨大經濟危機,似乎證實了這一預言。
卡特是個不太走運的人,迄今被公認的三次石油危機,他應該算趕上了兩次。1977年出任美國總統時,第一次石油危機(1973年10月—1975年春)剛結束,余波仍在,一上臺便面臨解決通貨膨脹和失業的難題;謀求連任時,又趕上第二次石油危機(1979年初—1980年)。最終,連任夢碎,成了伊朗革命和第二次石油危機的犧牲品。
恐慌像傳染病一樣蔓延
1978年12月,伊朗發生推翻巴列維王朝的革命,十年來美國努力扶持的中東“兩根支柱”中的一根倒掉了(另一根是沙特阿拉伯)。世界第二大石油輸出國發生動亂所導致的直接后果是,石油市場發生搶購狂潮,油價飆升。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80年9月22日,兩伊戰爭爆發,又把搶購狂潮推向一個新的高度。油價創下每桶41美元的紀錄,并最終釀成第二次石油危機,這是當時西方經濟全面衰退的一個主要原因。
更為糟糕的是,1979年3月,美國的三里島核電站事故,使得西方國家“核能將成為應付1973年石油危機的一項主要措施”的設想受到威脅,對能源的悲觀情緒進一步彌漫。事實是,伊朗爆發革命之后3個月便恢復了生產,同時沙特也在增產,石油的缺口沒有那么不可救藥。但還未從第一次石油危機的驚嚇中恢復過來的人們,卻被恐慌遮蔽了理性。搶購開始了。
公司開始囤積,采購量遠遠超出真正的消費量。政府也加入了,對于政府而言,保證國內選民的石油供應已成為首要的政治任務。它們或是通過各大公司進行交易,或是直接在國與國之間進行交易。不知所措的個人也加入了,在美國各加油站外,又出現了等待加油的長長車隊。
恐慌像傳染病一樣,迅速蔓延。
內閣集體辭職
置身這巨大的非理性潮流之中,卡特似乎有點無能為力。1979年4月5日,卡特提出了一項能源計劃,建議分階段取消對石油價格的管制,同時向石油公司征收57%的超額利潤暴利稅(此時,隨著油價不斷攀升,石油公司的利潤大幅增加),用以發展新能源、補助公共交通和幫助低收入家庭。
卡特的這一政策兩面不討好:建議放開石油價格,惹惱了自由派人士,他們早就對石油公司的高額利潤看不順眼,擔心放開價格之后油價還會繼續攀升;對石油公司的“額外”收入征收“暴利稅”,激怒了保守派,他們將搶購風潮歸罪于政府的隨意干涉、竭力控制以及過分嚴格的規章。
結果,這一計劃由于國會拒絕批準而擱淺。
三個月后的7月16日,卡特發表講話重申他的能源計劃,強調開發新能源的巨額資金“必須全部來自對石油工業征收的暴利稅”, “要求石油工業給予合作,如果它們不情愿,我將毫不猶豫地使用我擁有的權力?!?BR> 卡特發表這一強硬講話的第二天,白宮宣布內閣全體成員向總統集體辭職,第一夫人手下的工作人員也向第一夫人集體辭職。
在這一史無前例的集體辭職中,能源部長詹姆斯•施萊辛格發表了一篇離職演說。演說以丘吉爾的《世界危機》為題,在該書中丘吉爾曾描述他冒著過分依賴伊朗的危險將英國海軍從用煤轉為用石油的努力。
“今天我們面臨的世界危機的規模比丘吉爾半個世紀前所描述的要大得多,石油問題使這一危機加重了。” “減輕這一危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任何重大的突發事件——如由于政治決策、政局不穩、恐怖分子行動或重大的技術事故引起的突發事件——都可能造成嚴重混亂……能源的前景黯淡,而且在未來十年內可能會變得更加黯淡?!?BR> 在卡特的不懈努力之下,一年之后的1980年3月,眾、參兩院終于通過了修正過的石油暴利稅計劃,法案規定:向石油公司征收50%的石油暴利稅,用于解決能源開發的經費。隨后,國會通過了發展合成燃料法案。此外,卡特又敦促修建了地下戰略儲備石油基地,并調整對中東的政策,尋找新的進口能源國。
被憤怒包圍
卡特的能源政策雖不能應急,也難從根本上解決能源危機,但卻為80年代美國能源危機的緩和創造了有利條件??ㄌ卦韵铝藰洌硎苁a涼的人卻不是他,而變成了里根。因為到1980年夏天時,對卡特的憤怒情緒已經籠罩了美國,這預示著,他離開政壇的日子不遠了。
據全美汽車協會調查,1980年6月23日(星期六)這天,全美58%的加油站未營業,周日這一數字則升至70%。運輸卡車主早在三周前就開始了猛烈的全國罷工,上百輛卡車在長島的高速公路上蜿蜒30英里,使高峰期的交通更加擁擠,激怒了其他成千上萬的美國人。
這一天,卡特赴東京同其他西方大國的首腦就經濟問題進行會晤。會上怒氣沖天,卡特再次成為被攻擊對象。卡特在日記中寫道,這里“充滿了抱怨和不快。德國總理施密特對我橫加謾罵,指責美國插手中東有關簽署一項和平條約的事務是引起全球石油危機的根源?!?BR> 還是這一天,白宮國內政策首席顧問斯圖亞特•艾森斯塔特上班路上去加油。等了45分鐘后,他發覺自己也像全國各地的人一樣,被一種無法控制的怒氣所支配。而這些怒氣不僅僅是沖著加油站工作人員和石油公司的,也是沖著政府的。事后艾森斯塔特回憶說:“那是一個異常黑暗的時期,通貨膨脹,能源危機,所有問題都攪在一起,有一種四面楚歌的感覺,想弄清楚這些問題也不可能?!?BR> 于是,在東京會晤閉幕的當天,艾森斯塔特給總統發去了一份悲觀的備忘錄, “再沒有其他事情更使美國人民感到灰心、困惑和氣憤的了?;蛘哒f,他們的悲憤是沖著您個人來的,從諸多方面來說,這似乎是一段最為艱難的歲月。”
當卡特返回國內時,民調顯示,他的支持率已跌落到25%,只相當于尼克松辭職前夕。
解救人質意外失敗
1979年11月4日,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德黑蘭人質事件”。當天,一大群伊朗年輕人沖入美國駐伊朗使館,扣押了幾十名使館工作人員。除了對美國由來已久的不滿之外,此次人質事件主要針對美國收留剛剛在伊朗革命中下臺的前國王巴列維一事。
1979年初,疾病纏身的巴列維離開伊朗之后,先后去過埃及、摩洛哥、巴哈馬、墨西哥等地,但沒人肯收留他??ㄌ刈畛鯃詻Q反對巴列維來美國就醫,但架不住基辛格等人的活動和爭吵,最終同意接納國王。1979年10月23日,巴列維抵達紐約,用假名住進了醫院。
雖然人質危機發生之后,奄奄一息的國王及其隨從馬上抱歉地離開了美國,但人質危機卻并未因此結束,而是持續了444天之久,將近一年零三個月。
1980年4月,人質危機已陷入僵局,卡特決定進行軍事營救。8架直升機被派往伊朗的一個荒無人煙、與世隔絕的地點。它們要在夜幕中與6架C-130運輸機會合,然后接上運輸機上的突擊隊員,飛往德黑蘭,占領美國大使館,解救人質。
可惜出師不利,一架直升機由于導航問題,另一架則因機械故障雙雙掉隊。接著,沙暴來襲,一架直升機與一架運輸機相撞,數名美軍喪生于熊熊大火。
卡特直接命令中止行動。營救失敗的消息很快傳遍全球。伊朗人毫不遲疑地把人質轉移到德黑蘭各處,以防美國再次派兵營救。
營救人質失敗了,卡特本人也被人質危機所“劫持”。卡特的未能連任,與此次行動中給選民留下的無能的形象有很大關系。
最終,卡特的繼任者里根私下對伊妥協,用一大批軍事裝備換回了美國人質,這便是后來讓里根蒙羞的“伊朗門事件”。
卡特主義
第二次石油危機時,西方國家一些人已開始擔心,處于危機之中的不只是石油的價格,也不只是經濟增長和世界經濟的一體化,而可能會是國際秩序和整個人類社會。
不幸而言中。有了70年代“被動挨打”的“慘痛教訓”,在卡特執政后期,美國的中東政策開始掉頭,一改“尼克松主義”以來所推行的避免卷入局部的地區性沖突的態度,由戰略收縮轉而改走戰略進攻路線。
1979年2月伊朗革命后,美國開始著手加強部署在海灣及印度洋地區的軍事力量。1979年底,蘇聯出兵阿富汗。1980年1月,卡特在國情咨文中提出一項對海灣地區的政策聲明,宣稱“外部勢力攫取控制波斯灣地區的任何企圖,都將被看作是對美國根本利益的進攻。對于這種進攻,美國將使用包括軍事力量在內的任何必要手段予以擊退?!痹谶@份咨文中,卡特警告蘇聯不要利用伊朗和阿富汗的動亂作為借口,謀求實現蘇聯長期以來獲得一個不凍港的目標。這便是著名的“卡特主義”。
卡特的連任之夢雖然破碎,“卡特主義”卻影響深遠。里根就任美國總統后,就在“卡特主義”的基礎上,在中東進一步全面加強了同蘇聯的爭奪。美國變得更加倚重以色列,注重加強美國在中東的軍事存在,實行軍事干涉,同時繼續推進中東和談。
1991年1月爆發的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與伊拉克之間的海灣戰爭,從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是“卡特主義”的延伸。
促成簽署戴維營協議
冷戰時期,中東地區一直是美蘇兩國角力的競技場,曠日持久的阿以沖突在一定意義上也是美蘇之間的利益沖突。因為,誰主導了中東,誰就能控制這世界上的大部分石油和命運攸關的石油通道,最終也將左右西方的經濟發展和政治格局。
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之后,無論是美蘇雙方,還是中東各國,都意識到了和平的重要性——戰爭只會增加石油的不安全性。只有和平與穩定,才能使西方國家保有穩定的石油來源,才能使西方各國和中東各國的經濟得到健康發展。認識到這一點,美國和蘇聯兩個大國開始不遺余力地推動中東和平進程。在這一過程中,美蘇不可避免地仍在爭奪話語權,于是,軍事競賽便轉化為和平競賽了。
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埃及離開蘇聯倒向美國,使得美國在阿以爭端中作為仲裁人的地位得到加強。1978年9月6日-17日,卡特與埃及總統薩達特、以色列總理貝京一起,在美國總統休養地戴維營舉行了為期12天的會談。會談后,埃以雙方簽署了《關于實現中東和平綱要》和《關于簽訂一項埃及同以色列之間的和平條約的綱要》兩份文件,史稱“戴維營協議”。
“戴維營協議”在中東的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這是以色列與阿拉伯鄰國之間的第一份和平協議。協議簽署之后,以色列交還了在1967年中東戰爭中占領的西奈半島,埃及承認了以色列,兩國實現了關系正?;?。
卡特的這一創舉對美國扼制冷戰對手蘇聯具有歷史意義,卡特在回憶錄中說: “最令人矚目的是埃及轉而不和蘇聯結盟,而采取一種中立或者甚至是對美國友好的態度。這一點比較明顯,將來對以色列發生任何軍事威脅的關鍵在埃及。只有他們才有進犯以色列的最可怕的力量,而且在以往的戰役中他們總是走在前面。他們也是在對以色列歷次戰爭中傷亡最慘重的。將來不管作怎么樣的和平解決,埃及是癥結所在。”
“戴維營協議”,打開了美國在中東事務中處于支配地位的新格局?!爸鲗А敝袞|和平進程,也可以說是卡特主義的一個“勝利”。
布什父子:把薩達姆送上絞刑架
整個上世紀80年代,美國都在重建它在中東的勢力。
首先是剪除異己:在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中,通過支持伊拉克,成功削弱反美的伊朗新政權的實力;80年代后期,又通過支持阿富汗的穆斯林游擊隊,迫使蘇聯從阿富汗撤軍。然后是籠絡人心:1987年,美國海軍為科威特油輪護航,以及1988年恢復與巴解組織的對話,改善了美國與阿拉伯國家的關系。
同時,堅決推動和平進程按照戴維營協議框架實施,排擠蘇聯參與阿以和談,牢牢把握對中東和平進程的主導權。
到80年代末冷戰行將結束時,世界局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蘇聯的改革遭遇嚴重挫折,實力進一步削弱。兩個超級大國在中東的爭奪戰,勝負已定。
薩達姆垮臺,是中東具有標志性意義的歷史事件。布什家族的兩代總統,老布什發動海灣戰爭,撼動了伊拉克地區大國的地位,讓薩達姆從此一蹶不振;小布什則直接讓伊拉克改朝換代,并最終將薩達姆送上了絞刑架。布什家族的努力,不但確立了美國在中東事務中無可動搖的支配地位,也向世人展示了美國遏制地區強權挑戰的決心和能力。
美國培養了薩達姆
薩達姆是被美國一路送上權力之巔的。
生于1937年的薩達姆是個遺腹子,由叔父哈依爾•阿•塔爾法撫養長大。塔爾法是一位激烈的民族主義者,仇恨并蔑視歐洲文化,崇尚武力,他將這些特質毫無保留地傳給了侄子。
1956年,在納賽爾于蘇伊士運河危機中大獲全勝所帶來的興奮浪潮中,19歲的薩達姆加入了復興黨。據說入黨不久,薩達姆便參與了暗殺家鄉提克里特一位政治家的行動。他矢志忠于阿拉伯復興主義,名聲漸起。
上世紀50年代末,伊拉克處于親蘇的卡塞姆政權的統治下。當時,美國認定,伊拉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下決心要干掉卡塞姆。薩達姆被中情局相中,進了“6人暗殺小組”。1959年的暗殺行動以失敗告終,薩達姆有幸逃脫,但身受槍傷。薩達姆逃往黎巴嫩,并在那里接受了中情局的短期訓練。
1979年,薩達姆罷黜政變領袖、其叔父的堂兄艾哈邁德•哈桑•貝克爾,自己當上了總統。從此,薩達姆穩坐總統寶座,直到2003年被小布什“罷黜”。
薩達姆執政后,曾與美國有過一段蜜月期。上世紀70年代末,美國的眼中釘是霍梅尼治下的伊朗,在這一點上,薩達姆與美國立場一致,是美國的重要盟友。據《華盛頓郵報》披露,在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期間,美國不僅為薩達姆提供軍事情報、無償送他價值幾十億美元的武器裝備,還為他制造生化武器大開方便之門。
西班牙《世界報》還披露,老布什為薩達姆非法洗錢提供了許多便利。中情局前副局長保羅•雷德蒙就曾透露,當年美伊間的不明資金流動高達數十億美元,而且都是在老布什的監督下進行的。難怪《新聞周刊》評論說,如果說薩達姆是個“惡魔”,那也是美國制造的。
在美國的支持下,薩達姆羽翼日豐。
老布什曾努力與薩達姆保持友好
老布什執政伊始,一直盡量與伊拉克保持良好關系。雖然薩達姆堅持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并表現出稱霸海灣的野心,但美國并未對其采取強硬政策,而是盡量安撫,力促其成為牽制伊朗和敘利亞的力量,以達到維護中東地區均勢、保障美國在波斯灣的石油利益的目的。
老布什1989年10月2日簽署的總統國家安全指令指出:“美國與伊拉克之間的正常關系符合美國的長遠利益,并能促進海灣和中東地區的穩定。美國政府應該對伊拉克進行經濟和政治的刺激,使之行為更加溫和,并加強我們對伊拉克的影響?!?BR> 因此,當薩達姆1990年春對周邊的石油富國進行威脅時,老布什反對對其實行經濟制裁;甚至在薩達姆1990年4月2日威脅要用化學武器毀滅美國盟友以色列時,布什也未有太大的反應。只是在10天后把美國參議院少數黨領袖羅伯特•多爾派到了伊拉克。多爾警告薩達姆不要發展生化武器,但同時也向薩達姆保證,布什政府將與伊拉克建立更為良好的關系。
但老布什的安撫顯然沒起作用。1990年8月2日,薩達姆挾6萬大軍,以雷霆之勢攻入科威特,引起世界輿論一邊倒的憤怒。
老布什肯定不能坐視薩達姆在他眼皮子底下發展地區霸權。照美國戰略研究界人士的話說:“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后,如果再兼并沙特阿拉伯,就掌握了世界近一半的石油資源,這無疑等同于取得了對西方國家經濟的生殺大權。”
雖然各國居間調停,特別是蘇聯,疾呼希望用政治手段解決。但是伊拉克制造人質危機以及強化對科威特的統治等做法,使美伊對抗逐步升級。
布什一方面對以色列軟硬兼施,使以色列面對伊的挑釁保持克制,避免了以色列卷入海灣危機。另一方面盡力獲取阿拉伯各國,特別是埃及、敘利亞等國的支持。為此,美國免除了埃及約70億美元的軍火債務,默許敘利亞武力解決黎巴嫩基督教武裝問題。
經多方活動,美國終于把美伊對抗變成了由美國領導,經聯合國授權的多邊行動。站在正義一邊,美國可以堂而皇之地出兵了。
海灣戰爭使美國成功遏制伊拉克
1991年1月17日,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大規??找u巴格達,揭開了海灣戰爭的序幕。5個多月對伊重兵壓境的“沙漠盾牌”計劃演變成代號為“沙漠風暴”的軍事行動。
歷時38天的空襲之后,伊拉克75%的指揮系統已經處于癱瘓狀態,伊空軍基本喪失戰斗能力。2月24日,多國部隊發動地面進攻。三天后便收復了科威特城,并將戰線推到伊拉克境內。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處置薩達姆,是窮追不合,還是放他一馬,成為老布什面臨的重要問題。
27日下午,老布什宣布停止進攻性軍事行動,是因為美國只想通過海灣戰爭削弱薩達姆的軍事進攻能力,但并不希望打垮甚至肢解伊拉克,為伊朗的崛起和填補勢力真空創造條件。而且,伊拉克國內反對派活動頻繁,大有傾覆薩達姆政權之勢。
4月3日,安理會通過了美國提交的永久?;饹Q議。決議規定,伊拉克承認它與科威特1963年劃定的邊界;在科伊邊界設置非軍事區;伊拉克銷毀、拆除其生化武器和射程超過150公里的彈道導彈;不準擁有或研制核武,將現有核材料置于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監督之下.進行戰爭賠償等。
這個由美國一手包辦的決議,全面反映了美國遏制伊拉克的立場,對戰后伊拉克局勢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同時,美國的軍事力量借海灣危機堂而皇之地進駐中東。隨著海灣戰爭的結束,美國在中東的地位大大加強。
老布什的仇恨
老布什沒對薩達姆乘勝追擊,而是把他放回了伊拉克。對于這一決定,老布什是否后悔不得而知,但確有不少美國人批評他當年的“婦人之仁”是在“養虎為患”。
在與薩達姆的斗爭中,老布什大大地露了一臉,但卻因為未能有效扭轉國內經濟的低迷,而在1992年的大選中敗給年輕的克林頓。
老布什黯然下臺,薩達姆卻依然穩坐寶座。幸災樂禍的薩達姆給擊敗老布什的克林頓發去了賀電,可惜克林頓對他并無好感,上臺后繼續加強對伊拉克的經濟和軍事制裁。
受制裁的日子并不好過,薩達姆對老布什的恨在一點點地累積。1993年4月,當老布什以平民身份訪問科威特時,薩達姆授意伊情報部門,企圖安放汽車炸彈炸死老布什。不過,這個計劃被美國和科威特的情報部門挫敗了。
時隔多年,在2001年海灣戰爭十周年紀念活動上,老布什“受傷”地說:“我和當時所有的阿拉伯領導人都認為,薩達姆在受此重創后會下臺。但他卻保住了政權……我們低估了他。生活真是不公平……薩達姆仍是伊拉克總統,而我卻失業了。”
除此,老布什還表達過更為露骨的仇恨。2002年,在接受CNN采訪時,老布什坦率承認: “我并不輕易恨一個人。但我恨薩達姆•侯賽因。我認為他是一個言而無信而且內心殘忍的人。我心中對他除了恨沒有別的?!?BR>
“世界新秩序”
海灣戰爭結束后,美國認為它主導世界秩序的時機到來了。1991年4月13日,老布什全面闡述了美國關于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構想, “必須發揚沙漠風暴的勝利成果,使世界新秩序具有新的形態和動力,明智地動用武力,向力所能及的地方伸出同情之手?!薄皵凳陙?,美國領導了保持和擴大自由之福澤的斗爭。在當今千變萬化的世界上,美國的領導是不可缺少的?!?BR> 其實早在1990年10月,美國就曾提出,要與土耳其、埃及、敘利亞等國建立長期的軍事合作。但對于美國的設想,這些國家普遍懷有疑慮。1991年3月6日,海灣戰爭的硝煙還未散盡,埃及、敘利亞和海灣6國就簽署了《大馬士革宣言》,旨在建立自己的地區安全體系。宣言提出,由海灣6國出錢,以埃及、敘利亞為骨干,組建在海灣維持和平的武裝力量。但是由于6國與埃及、敘利亞在經費問題上的分歧,這個主張實際上沒有實現。
就在同一天,布什提出了美國對地區安全體系的設想,“中東地區的美國盟友和友好國家將承擔地區安全的大部分責任,美國將繼續與他們一起確保和平,為達到一種新的力量均勢而努力。”
對于美國的計劃,海灣6國雖有不同程度的保留,但是沒有明確表示反對。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像一個噩夢,時時浮現在眼前。最終,這些國家全都加強了與美國的軍事合作。1991年9、10月間,科威特、巴林、卡塔爾、阿聯酋相繼與美國簽署長期安全合作或防務協定,允許美國使用它們的軍事基地,幫助美國儲存武器裝備。美國雖然沒有建立起以埃及、敘利亞和海灣6國為主體的安全體系,但是保持了它在海灣地區的軍事存在,也加強了與海灣6國的軍事聯盟。
小布什代父報仇
克林頓執政后,美國的中東安全戰略日漸系統化。
克林頓中東政策的核心是:“西促和談,東遏兩伊”,即:在地區西部確保阿以和平進程持續不斷地有所進展,從而為以色列謀求生存的安全環境;在東部對兩伊實行“雙重遏制”政策,堅決阻止兩伊對美國在中東的地位和利益構成威脅。
2000年,老布什的長子喬治•沃克•布什(小布什)成為白宮新主。他的身上延續著以其父親為代表的美國共和黨強硬派人士的強悍風格。在他的“班子”中,多個重要位置的人選均來自其父親當年的內閣,包括副總統切尼、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等,都是以強硬著稱的鷹派人物。小布什剛剛完成內閣組建工作,就有專家猜測,在未來的4年內,伊拉克不會有好果子吃。
據美國情報部門透露,在布什贏得大選后不久,巴格達就感覺到不安,并開始進行新的軍事戰略部署。
2003年3月20日,在遭到廣泛反對,并未經聯合國授權的情況下,美英等國公然對伊拉克發動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這是一場力量極不對稱的較量,美英擁有當今世界最為先進的軍事指揮、通信、情報、后勤支援等技術手段。薩達姆雖然號稱有近40萬兵力和60余萬準軍事人員,但裝備落后,信息化程度很低。兩軍對壘,薩達姆雖誓言要拼死一戰,卻幾乎未能組織起有效的抵抗,連先前被外界廣泛猜疑的巷戰也未見蹤影。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美英聯軍便占領了包括首都巴格達在內的伊拉克大部分領土。
老布什心中的怨恨,由兒子代他做了了斷。2003年12月13日,在提克里特的一個地下室中,美軍發現了渾身骯臟、目光呆滯的薩達姆。一個美國士兵簡短地對他說:“布什總統問候你!”
這一天,正在戴維營度假的小布什得知“喜訊”后開心地笑了起來,老布什則立即撥通了兒子的電話:“祝賀你,這對美國來說是個重要的日子……這對美國來說是偉大的一天。”在后來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布什興奮異常,他對自己的宿敵說:“這是很好的解脫,沒有了你世界將更好,薩達姆•侯賽因先生?!?BR>
薩達姆之死
對布什父子來說,薩達姆這個十幾年來如同夢魘一般的名字成了歷史名詞。
美國東部時間2006年12月29日,已近古稀之年的薩達姆走上了絞刑架。臨死前,他說, “我將光榮赴死,毫無畏懼,以我的國家和阿拉伯民族為豪。但美國占領者將在恥辱與失敗中退出?!?nbsp;“美國將越來越深陷于伊拉克泥潭,就像當年在越南發生的情況一樣。”
而這一天,布什家族正在自家農場迎接新年。晚上10時5分,薩達姆走到了生命的終點。白宮發言人說,“總統在得知薩達姆被繩之以法的程序進入最后階段后便去睡了”,總統只會在“計劃執行出現意外時醒過來”。顯然,薩達姆臨走時并沒有打擾布什的清夢。
薩達姆被送上絞刑架之后,美國《外交事務》主編基迪昂曾說, “過去肯尼迪與約翰遜在越戰中越陷越深,既未考慮怎樣取勝又無撤出的戰略。布什只醉心于推翻薩達姆,從沒想一想推翻之后會出現什么局面?!比缃?年過去了,中東呈現出不同于薩達姆時期的另一種局面,據說并不熱衷于軍事干涉的奧巴馬又一次把美國的軍事之腳踏上了中東的土地。那么這一番軍事干涉過去之后,中東將如何?美國將如何?不知奧巴馬是否考慮過。
(《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383期,摘自2011年第6期《人物》)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