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東巴、以沖突的恩仇
(舊文一篇)
作者:錢昌明
2000年9月,打自以色列強硬派領導人沙龍,強行進入伊斯蘭圣地——阿克薩清真寺以來,又一場曠日持久的巴以流血沖突至今沒有停息。一方面是最原始的自殺式“人彈”恐怖襲擊;一方面是最現代化的“定點清除”。中東巴勒斯坦巴、以之間完全陷入了一個“以暴易暴,怨怨相報”的怪圈。
其實,阿拉伯人與以色列人原本都是古代阿拉伯半島上閃族人的后裔,都認阿伯拉罕為始祖,又崇拜著同一個上帝。本是同根生,理該為兄弟。然而,由于歷史的、民族的、宗教的和政治的等諸多復雜的因素,如今竟成了水火不能相容的仇敵,這實在是人類的悲劇。
歷史的復雜變遷
巴、以同處的巴勒斯坦地區,總面積約27,000平方公里,地處西亞,西頻地中海,南接埃及,為歐、亞、非三洲交通要沖。該地區古稱迦南,包括現今的以色列、加沙、約旦河西岸和約旦。由于地理條件與政治原因,從歷史上看,這里可以說是世界上居民變遷最為頻繁的地區:
早在4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這里就有卡麥爾人生息繁衍;公元前6000年起,阿拉伯半島上的閃族人就開始進入;公元前3600年以后,有埃及人進入南部地區定居;公元前30世紀末到公元前20世紀初,阿摩利人開始入居;約公元前25世紀,兩支閃族迦南人和阿穆爾人遷入,并在此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公元前18世紀,喜克索斯人統治過這片土地;公元前16世紀末開始,又處于埃及控制之下;公元前1500年左右,又有閃族亞蘭人入居;公元前13世紀末到12世紀初,又有來自克里特島和小亞細亞的腓力斯丁人進入,建立了幾個各自為政的國家。
公元前1350年,猶太人的祖先希伯萊人從埃及進入巴勒斯坦,先后征服迦南人、阿穆爾人和腓力斯丁人,于公元前1025年建立起希伯萊王國,成了巴勒斯坦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國家。在歷經了掃羅、大衛和所羅門等不到百年的統治后,這個國家就分裂成為南北兩個王國:北部的以色列王國與南部的猶太王國。公元前722年,兩河流域的亞述帝國征服了以色列;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又滅掉了猶太王國,擄走5萬多猶太人,史稱“巴比倫之囚”。此后,猶太人再沒有真正恢復過自己的國家。
公元前6世紀30年代至公元前4世紀的約200多年里,波斯帝國統治了巴勒斯坦地區,一度允許“巴比倫之囚”返回。公元前332年到公元前166年,又由希臘馬其頓王國進行統治。從公元前63年到公元637年,又歷經羅馬帝國與拜占庭的先后統治。
羅馬人統治時期,在公元64年、115年和132年,猶太人曾進行過劇烈的反抗,但均遭到殘酷的鎮壓。約150萬人被屠殺,幸存者或逃離、或被逐出巴勒斯坦故土。至此,在這塊土地上生活了1400年的猶太民族,其主體基本上從巴勒斯坦消失了。
公元637年,阿拉伯人攻占了巴勒斯坦,從此,這里成了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經過400多年的統治,這里的極大部分居民自然成了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11世紀中,阿拉伯帝國衰落,巴勒斯坦先后又遭塞爾柱突厥人、西歐十字軍、埃及人和蒙古人的統治。自1516年到1917年,信奉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這里又進行了長達400年的統治。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奧斯曼帝國解體,該地區被英軍占領,1922年起成為英國的“委任統治地”。
有學者估計,16世紀初巴勒斯坦的居民約有20到25萬,其中穆斯林、基督徒和猶太人的比例約為:7:2:1,這一比例一直保持到1918年基本上沒有改變。但從英國占領巴勒斯坦后,由于英國認同猶太復國主義,贊成猶太人遷往巴勒斯坦,致使該地區的猶太人大增,居民結構發生重大的改變。據統計,猶太人由1918年的5. 6萬人增加到1948年的70多萬人;在巴勒斯坦總人口的比例中,由1918年的9 %上升到1948年的30 %。
隨著英國委任統治的結束, 1947年11月29日 ,聯合國對巴勒斯坦作出關于分治決定,即181號決議。按決議規定:在27,000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猶太人國家和阿拉伯人國家;耶路撒冷國際化。以色列面積14,900多平方公里;巴勒斯坦面積11,500多平方公里。對此決議,猶太人同意, 1948年5月14日 以色列正式建國;阿拉伯人反對,引發第一次中東戰爭,巴勒斯坦國未能建立。從此,該地區陷入了猶太民族與阿拉伯民族之間的長期紛爭與殘酷的斗爭。
宗教的民族紛爭
巴勒斯坦居民中信奉著三個不同的宗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這三個宗教原是同源的一神教,崇拜著同一個上帝耶和華。
猶太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神教,誕生于公元前16世紀,以摩西在西奈山傳揚律法、向民眾公布“十戒”作為創教之始。其基本教義是:崇拜宇宙間惟一的全能全知、創造世界萬物的、即無形且永恆的上帝耶和華;堅信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選民”(上帝選出他們作為自己的子民);崇信“彌賽亞”(救世主)將降臨。猶太教的經典為《圣經》(基督教稱《舊約全書》),包括從《摩西五經》到《瑪拉基書》的內容。這是一部約在公元前1500年——公元400年間,由猶太教祭司們集體編著、集希伯萊人的歷史、宗教、傳說、神話、法律、詩文的匯編。它既是猶太教的宗教經典,又是猶太人猶太社會所遵循的基本規范。猶太人以學習和祈禱來侍奉上帝,其宗教活動主要在家中進行,如一日三次祈禱;嚴格遵行各項教規,重要的有禁止偶像崇拜;遵守飲食誡命如不食豬肉等;必須施行割禮;等等。
猶太教是猶太人的信仰,就如印度教之對印度人一樣,具有極強的民族特性。公元前10世紀,以色列國王所羅門在耶路撒冷的钖安山建造第一座猶太教圣殿,又稱所羅門圣殿,此后每奉重大宗教節日,這里就成為教徒們朝拜猶太教神主耶和華的圣地。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滅猶太王國,攻陷耶路撒冷,摧毀了這座圣殿。公元前4年,羅馬治下的猶太行省統治者希律王在原址又重建了猶太圣殿,史稱第二圣殿。公元70年和132年,猶太圣殿最后在羅馬統治者殘酷鎮壓猶太人起義后被徹底摧毀,僅留斷墻殘壁一段。333年起,就常有猶太人到此進行宗教祈禱活動,并常因觸景生情而止不住失聲痛哭,“哭墻”由此得名。691年阿拉伯人在這里建巖頂和阿克薩清寺,“哭墻”成了該清真寺圍墻的一部分,至今,它仍是猶太教和猶太民族痛史的歷史見證。
原始基督教原是猶太教中眾多支派的一個派別,稱拿撒勒派(意為持守某些教義教規的人們)。它是猶太民族在反抗羅馬統治的群眾運動中形成的,早期領袖為施洗者約翰。其時全耶路撒冷的人們都要到約旦河接受約翰的洗禮,承認自己有罪。青少年時期的耶穌在加利利修行,在約旦河接受了約翰的洗禮,30歲時外出傳教,傳講天國道理與褔音。后來,約翰被羅馬當局處死,耶穌接任教主的地位,并自稱“彌賽亞”。此后耶穌一直在下層民眾中傳播他的教義和政治主張,鼓吹反對羅馬和猶太上層的統治。據說耶穌在這一時期有許多“神跡”出現,使他的傳教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引起了猶太祭司長和羅馬官吏的嫉恨,收買了他的一個門徒猶大,在逾越節前拘捕了他,隨后被羅馬總督比拉多釘死在十字架上。據說耶穌死后三天重新復活,40天后肉身升入天堂,被教徒們視為神靈活現,基督顯圣,影響進一步擴大。其時猶太教的掌權者是撒都派,他們根本不承認耶穌為救世主,認為這是異端,遂將拿撒勒派逐出猶太教的圣殿。然而,耶穌的門徒們繼續傳教,逐漸在巴勒斯坦、小亞細亞一帶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教派——原始基督教。
以后,隨著猶太人多次反抗羅馬統治斗爭的失敗,原始基督教主張“末日審判”等反抗羅馬統治的激進觀點,逐漸演變成為逆來順受、“背負自己的十字架”,等待神靈解救的觀點;教義中日益強調上帝救世主經歷的苦難。這樣,對“圣人”的崇拜,實質上也就成了對人類苦難的崇拜;完全擺脫了原先戰勝罪惡羅馬和消滅魔鬼,完成對神靈的拯救,創建“千年王國”的信仰,這就大大緩解了羅馬統治者對基督教的敵對與鎮壓。公元2到3世紀,大批富人參加了基督教;到公元313年,羅馬皇帝承認基督教的合法地位,隨后又被宣布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
自從基督教形成以來,教徒們理所當然地視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成為它的圣地,因為這里相傳是耶穌傳教、受難并復活的地方。為此,公元326年,君士坦丁大帝之母海倫娜下令:在傳說耶穌被釘的十字架、死亡、埋葬及升天的地方,修建一座教堂,史稱圣墓教堂。此后,由于戰亂,圣墓教堂經歷了多次的被毀與重建,最后一次重建是1149年由十軍東征時完成的。
伊斯蘭教是阿拉半島統一過程在宗教意識形態上的產物,創始人是穆罕黙德。6世紀末7世紀初,阿拉伯半島上原始社會解體向階級社會過渡,經濟的社會的各種矛盾不斷激化,奴隸制社會結構逐漸形成。穆罕黙德憑借早年跟隨其伯父商隊在地中海東岸敘利亞等地活動、因而見多識廣的條件,吸收了基督教與猶太教《圣經》中的有關內容,創立了新的一神教。610年一天,就在他隱居在一個山洞里修行時,自認為聽到了大天使迦伯利的聲音,向他傳達了“真主”(上帝)的啟示。后來他又把這些“啟示”背誦和記錄下來,這就是《古蘭經》,成為伊斯蘭教的經典。
然而,伊斯蘭教并不認為自己是誕生于7世紀的一種新的宗教。它認為神是同一的,猶太教、基督教只是神通過不同的“先知”向不同民族啟示的同一宗教。《古蘭經》是對先前神的教導的一種再肯定和定點;伊斯蘭教則是神通過最后的“先知”穆罕黙德向人類啟示的最后的宗教。
穆罕黙德宣稱宇宙間只有一個“真主”安拉,別無其它神靈,號召人們放棄對部落神的信仰,絕對順從“真主”(“伊斯蘭”就是阿拉伯語“順從”的含義);稱自己是“真主”安拉的使者,信徒的“先知”;主張凡是伊斯蘭教徒,不分部落氏族都是兄弟(即穆斯林,都是把自己靈魂交給真主的人);揚言“真主”會在可怖的“世界末日”的“末審日”對那些不順從的人進行清算,他特別要求麥加的富商們應當順從、老實,并拿出一部分財產來接濟貧民和孤兒。麥加貴族反對伊斯蘭教關于一神教義的宣傳,他們害怕這種教義會影響阿拉伯人對麥加克爾伯神廟中黒隕石的崇敬與朝拜,損害其政治權勢和經濟利益,為此,多方迫害伊斯蘭教徒。622年,穆罕黙德被迫帶領信徒從麥加出走麥地那。穆罕黙德在麥地那傳教獲得成功,并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權,不斷擴大勢力。630年,穆罕黙德率兵重返麥加,結果雙方妥協,達成協議:麥加貴族接受伊斯蘭教,承認穆罕黙德為政治和宗教領袖;穆罕黙德的信徒則承認麥加城為圣地,克爾伯神廟為圣殿改為清真寺,視殿內的黑隕石為“圣物”,讓教徒朝覲祭儀。
隨著伊斯蘭教的迅速興起,阿拉伯各部落很快地統一起來。632年穆罕黙德辭世,他的繼承人稱“哈里發”,憑借掌握著的宗教、政治和軍事大權,很快就統一了阿拉伯伯半島。此后100年間,又隨著“圣戰”的進行,阿拉伯帝國很快向外擴張,成了一個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伊斯蘭教也就傳遍帝國勢力所及各地。
據《古蘭經》記載,穆罕黙德在到達麥加后,曾受真知召喚,隨天使一夜間從麥地那趕到耶路撒冷,并踩上一塊磐石登上七重天,親見了真知安拉和以往的“先知”,目睹天堂和火獄。后這塊助他登天的巨石就成了“圣石”,691年伍麥葉王朝的哈里發在這里修建了阿克薩清真寺,這里也就成了僅次于麥加(大清真寺)和麥地那(先知清真寺)的伊斯蘭教第三圣地。從此,耶路撒冷也就成為具有猶太教圣殿、基督教圣母教堂和伊斯蘭教阿克薩清真寺的三教“圣地”。
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雖信奉同一上帝,但由于教義上的與民族的差異,相互之間又存在著矛盾與斗爭:
猶太教作為最老的一神教,認為猶太民族是上帝的“特選子民”在許多方面不承認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合法性,尤其不承認基督教中關于耶穌“救世主”的說教,自認是正統,因而具有極大的封閉性,這限制了猶太民族與其它民族的相融性。
基督教自從誕生之日起,就把猶太人作為攻擊對象,認為是猶太人背叛了上帝,《新約圣經》甚至把猶太人說成是“魔鬼”的子孫,是猶大(猶太人)出賣了耶穌,是猶太公會抓獲、審判了耶穌并將他交給羅馬總督釘死在十字架上。基督教義中對猶太民族的敵意,成了歐洲基督教國家屢次興起排猶浪潮的宗教原因。直至1789年法國大革命猶太人“解放”前,在基督教興起后的漫長一千多年的歷史上,猶太人一直被基督教世界所排斥、迫害:作為異教徒他們沒有公民權而被視為“賤民”,不得從事公職,不準擁有土地,不得從事手工業,不得與基督教徒混雜,只能集中居住在猶太人的“隔都”里,有的國家還規定他們外出時必須佩帶黃色標章,直至受到無數次的大屠殺。
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大規模沖突起于十字軍東征。1095年,羅馬教皇烏爾班二世在法國召開宗教大會,號召教徒從異教徒阿拉伯人手里奪回圣城耶路撒冷而進行宗教戰爭。次年1096年發動第一次東征,西歐法、意、德、英等國封建主均積極參與。自1096年到1291年間,西方基督教國家先后向伊斯蘭國家發動過8次大規模宗教戰爭,一度占領耶路撒冷,最終以十字軍的失敗告終。戰爭給地中海沿岸國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
伊斯蘭教雖然認同猶太教和基督教的“先知”,但認為自己的教義是亞伯拉罕一神教的最后的最完善的版本,穆罕黙德是神派遣的最后一位“先知”。因此,相對于基督教而言,伊斯蘭國家對猶太人的態度較為緩和,但仍有一定的岐視。如:禁建猶太教會堂;不準猶太人騎馬,只準騎騾子或者毛驢;禁止他們佩帶武器;禁止他們與其他民族通婚;甚至規定他們要穿特別的服裝或佩帶特殊的標記;等等。盡管如此,在近代猶太復國主義出現以前,伊斯蘭教民族與猶太民族總體上說,不存在大規模的暴力沖突與侵害。但在猶太復國主義出現以后,在伊斯蘭教阿拉伯人與猶太民族爭奪巴勒斯坦生存地的矛盾與斗爭中,鑒于猶太教在信仰體系上與基督教的親緣關系,又促使伊斯蘭國家把猶太教徒與基督教徒聯系起來,成了他們的對頭。
世俗政治的罪惡
歷史的復雜變遷使猶太民族離開了巴勒斯坦,宗教的民族的紛爭導致猶太民族割舍不了對這塊故土的戀情,如果僅此而已,沒有介入世俗政治的罪惡,那也不至于會有今日的巴、以之爭。
因為誰都知道,歷史是不可能復原的。已經離散了的猶太民族是否非得返回巴勒斯坦呢?如果只有讓猶太人回歸故土才算是公道,那么今天的美洲只能是印地安人的家園;世界各地的黑人只能都回到非洲去生活;白人就得回到歐洲居住……。如果這種邏輯存在,那么,這世界上還能允許有美利堅合眾國的存在嗎?還能有加拿大、澳大利亞等這些移民國家的立足之地嗎?極而言之,人類難道都得再變回到“猿人”時代去嗎?
1896年,就在匈牙利作家西奧多·赫茨爾發表《猶太國,現代解決猶太人問題的一種嘗試》小冊子,提出猶太復國主義以前,在長達1700多年的漫漫歲月里,猶太人并沒有要重返巴勒斯坦建國的想法。他們愿意在歐洲各國定居、做順民,他們中許多人甚至愿意改變宗教信仰(皈依基督教)主動融入定居國的主流社會,然而,這一切卻都徒勞無益而不可得。為什么?結論是:現實的政治使然,是世俗政治的罪惡。
如果說,猶太民族在古代和中世紀的苦難,主要的是由宗教的因素引起的;那么,猶太民族在近、現代史上所經歷的苦難,則主要的還是由各所在國家的政治因素造成的。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基于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關于“自由、平等、博愛”的理念,法國境內的猶太人有史以來首次獲得了公民權。隨后,在與歐洲封建主組成的反法聯盟的斗爭過程中,拿破侖的大軍橫掃歐洲,同時也打碎了西歐各國的猶太隔都,解放了猶太人。但是,隨著資產階級在完成了反封建主義并建立起自己的統治以后,它那原本就是抽象的“自由、平等、博愛”觀念就逐漸異化,在現實政治中很快演變成為:階級壓迫有理,民族壓迫有理。于是歐洲各國對猶太人的歧視、排斥與迫害的現象又重新出現,每當統治者有什么政治需要,往往就會故意制造民族矛盾,拿猶太人來說事。
1881年,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被刺,沙皇政府為了掩蓋階級矛盾,借涉嫌者中有猶太人參與,故意挑動民族矛盾,在沙俄境內自上而下地掀起大規模的排猶浪潮:成千上萬的猶太人被屠殺,他們的財產被掠奪,數以十萬計的無辜猶太人被驅趕……。以后,這一排猶浪潮又從俄國擴散到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與匈牙利等國。自1882——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約有上百萬猶太人被殺害,約有250萬猶太人被迫逃離東歐。
法國大革命后,定居西歐的猶太人一度主張主動融入所在國的主流社會,包括像海湼和后來創始猶太復國主義理論的赫茨爾這樣一些猶太精英們,他們中有些人甚至主動地放棄猶太教而皈依基督教,努力地在語言、服飾和舉止行為等方面與居住國居民保持一致,并向所在國家表示忠誠。可是他們的這一美好愿望,最終都被1894年發生在法國的“德萊斐斯案件”所破滅。
德萊斐斯上尉是一名法籍猶太人,曾在法軍參謀部任職。法軍參謀部為了掩蓋自己的腐敗和無能,后來更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和面子,硬是誣指德萊斐斯為私通德國的“叛國”罪犯,刻意在法國煽起一場反猶運動。在法庭審判時,“殺死猶太人!”“猶太人滾出去!”的口號此起彼伏,四處彌漫著反猶種族主義寒流,盡情制造了“因為他是猶太人,所以犯下叛國罪是必然的”氣氛。盡管法國著名作家左拉等人仗義執言,為他寫了《致共和國總統信》進行控訴,闡明事件實質,為此左拉一度不得不流亡英國多年。直至在過了12年后,德萊斐斯才在左拉等人的不懈努力下平反出獄。
二戰期間的納粹德國,為了達到發動侵略戰爭的借口,希特勒又利用民族主義這塊招牌,故意炮制“民族優劣論”,鼓吹“德意志民族是優等民族”,“猶太民族是劣等民族”的謬論,借以掀起史無前例的排猶運動。結果,有近600萬猶太人被屠殺,幾百萬猶太人的大流亡,制造了曠世慘案,成為人類文明的最大恥辱。其實,這完全是法西斯主義對德國民眾進行系統的政治愚弄和“教化”的惡果,是最典型的政治挑動。從昨日的歐洲的排猶運動發展、演變到今天中東的巴、以之爭,除了歷史的、宗教的與民族的因素以外,其主要的何嘗又不是與現實政治息息相關呢?
德萊斐斯事件發生在像法國這樣一個曾經“解放”過猶太人的倡導“人權”的國家,這真正刺痛了猶太精英們,現實政治的殘酷徹底改變了他們融入基督教社會的想法,它直接導致赫茨爾寫下那本小冊子,打出了猶太復國主義旗號。1897年,首次全球猶太人大會在瑞士巴塞爾召開,在赫茨爾的鼓動下,與會猶太人統一了認識:要想使我們的子孫后代不再受我們現在所遭受的歧視、迫害、甚至屠殺,唯一的解決方法是建立一個猶太人自治的國家。
歐洲人從傳統上不歡迎猶太人。在歐洲人看來,猶太人希望建立自己的國家,也無不可,只要能離開歐洲就好。因而歐洲各國對猶太建國運動多持贊同態度,尤其是英國政府還表示愿意提供它的東非殖民地烏干達作為猶太人建國基地。
在巴塞爾大會上,赫茨爾對在哪里建國倒不太在意,可是另一位猶太復國領導人威爾茨曼(其后以色列的第一任總統),竭力主張把地點選在猶太人的故鄉巴勒斯坦,覺得只有這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復國”。由于歷史的原因,這個主意很快為到會的猶太人所一致認同。此后,世界各地都有些猶太人陸續地遷往巴勒斯坦,但人數有限。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轄有巴勒斯坦的奧斯曼土耳其加入德、奧同盟對英、法作戰。由于美國有幾百萬猶太人,且在政治、經濟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影響力,英國為了爭取美國的更多的支持,遂于1917年發表了支持猶太復國主義的《貝爾褔宣言》,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自治國家。美國總統威爾遜也立即表示支持。1922年,美國國會還專門通過了一項支持《貝爾褔宣言》的決議,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國。正因此,從1922——1947年,在英國委任統治巴勒斯坦地區的年代里,英國統治當局對猶太人打開了移民巴勒斯坦的閘門,于是世界各地猶太人就大批大批地涌入巴勒斯坦。在短短的25年里,巴勒斯坦的猶太人從5萬多猛増到70萬!在當地總人口中的比例,迅速地從不到10%上升到近1/3!
大批猶太人移民巴勒斯坦,很快就激化了與當地阿拉伯人之間的矛盾。特別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納粹排猶運動興起后、來自德國等地更多的具有較高素養的猶太人進入巴勒斯坦,凸現出當地阿拉伯人在農、工、商各領域競爭不過猶太人,促使矛盾不斷激化,社會動蕩。英國當局為了緩和矛盾,一度又對猶太人移民步伐進行限制,這又促使猶太人的不滿,導致激進猶太人的“武力反抗”,實際上就是搞恐怖活動。1946年8月,后曾成為以色列總理的貝京所領導的恐怖主義團體,就策劃炸毀了耶路撒冷最大的高層建筑——達比都國王飯店大廈(英軍司令部所在地)。猶太人的恐怖活動把英國統治者搞得焦頭爛額,1947年2月,英國就把巴勒斯坦的統治權交給了聯合國。同年,幾經周折,在美、蘇兩大國的支持下,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巴勒斯坦分割案”,讓以、巴分別立國,這就是聯合國的181號決議。
1947年5月以色列建國后,特別是在美、蘇兩極爭霸的冷戰時期,恰恰又是大國的政治斗爭,雙方各支持一方,先后進行了五次中東戰爭,這才真正釀成了巴、以今日的局面。
巴、以沖突的前景
猶太民族確實是一個偉大的民族。這個民族具有3300多年的民族奮斗史,歷經兩千多年的磨難而不衰。她有著極強的生命力與創造力,即使是在極端困難的處境下,仍能人才輩出,能擁有像馬克思、愛因斯坦這樣對世界政治、科學產生過無比影響的天才人物,對人類歷史與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阿拉伯民族也是一個偉大的民族。這個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她在世界民族的發展史上,同樣創造過自己的光輝,對人類的進步做出過貢獻。特別是在中世紀里,當著整個歐洲尚處在基督教神學桎梏的黑暗時期,當著西歐在經歷長期動亂、古代文化遭到毀滅的時候,正是這個民族保存了大量古希臘文化典籍,并把東方的文明成果傳入西方,正是這些,才使歐洲各民族有可能創造出近代文明。
猶太民族與阿拉伯民族本是同種同源的民族,又同信一個上帝,本來就不存在矛盾。只是到了近、現代,在猶太復國主義出現以后,特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后,才在現實政治的挑動下,形成這對民族矛盾,并扣上了“死結”,越拉越緊。
那么,中東巴、以沖突的前景如何呢?究竟怎樣才能解決這一已經扣上了“死結”的矛盾呢?
根據現今巴、以矛盾雙方及其客觀現實條件看來,無非就是以下幾種解決方案。
第一種解決方案,按照激進的阿拉伯人的觀點:不承認以色列的存在,武力收復失地,消滅猶太復國主義者,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國;認為只有通過“圣戰”(不惜采取恐怖主義手段),抵抗以色列侵略,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這是阿拉伯人的權利。代表這一觀點的巴勒斯坦政治派別是“哈馬斯”。
第二種解決方案,按照激進的猶太復國主義者的觀點,主張以色列應呑并包括耶路撒冷在內的全部巴勒斯坦領土,反對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對巴勒斯坦人的恐怖主義斗爭手段,主張采取強硬政策(不惜以“定點清除”的方式暗殺“哈馬斯”領導人),“以安全換和平”。代表這一觀點的以色列政治派別是利庫德集團。
第三種解決方案,按照國際社會的妥協和解方案:尊重聯合國關于巴、以沖突問題的有關決議,特別是關于“以、巴兩國共治共存”原則與“以土地換和平”原則,在國際社會的斡旋下,遵照“路線圖”計劃,通過談判完成巴勒斯坦建國,真正實現以、巴共存。這是以、巴雙方明智之士與世界所有愛好和平力量的愿望。
歷史已經證明:第一種方案與第二種方案都是行不通的,是不可取的。因為這兩種方案都有一個共同的致命缺陷,那就是:它們都只想讓自己生存,而不愿也不想讓對方生存。結果都碰了壁。
因為自1948年以色列建國以來,猶太復國主義已不再是一種意識形態了,它已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客觀事實與存在。以色列雖然是個小國,但它代表的是一個民族。既然在過去半個多世紀里,阿拉伯民族在歷次的中東戰爭中不能消滅它,那么,如今又怎么可能憑借“自殺式人彈”的“圣戰”來達到目的呢?
同樣的道理,如果以色列要想長期在中東存在下去,也只有允許阿拉伯巴勒斯坦人建立自己的民族國家,以土地換和平,與鄰居實現持久的和平與共存,這才可能使自己真正地得到安寧與共存。須知以色列國的地理位置是處在阿拉伯世界的包圍之中的,這一現實是永遠也不會改變的。巴勒斯坦建國問題,不僅是巴勒斯坦人的生存權利問題,實質上也是整個阿拉伯民族的民族感情問題。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長期為敵,實質上就是與整個阿拉伯民族長期為敵,也就是與整個阿拉伯世界長期為敵。從長遠的戰略角度考慮問題,這對以色列來講,是很不明智的。歷史已經證明,只要這個問題一天沒有解決,以色列就永遠不會得到安寧。
既然第一、第二種方案都行不通,唯一的出路就是第三種方案。也就是巴、以共存的方案,即既要允許以色列國存在,也應該允許有巴勒斯坦國的存在,雙方和平共處。
客觀地說,1947年聯合國的181號巴、以分治決議,由于受制于當時國際政治的歷史條件,美、英支持猶太復國主義,并取得蘇聯的支持,結果剝奪了巴勒斯坦居民的“民族自決權”,片面決定實施巴、以分治,這應該說不夠公允。另外,在巴、以領土分割問題上也有偏袒之處,使占總人口1/3的猶太民族卻分得了57%的領土。即便如此,但該決議的核心思想,即猶太民族與阿拉伯民族兩個民族應該共處共存的原則還是應當肯定的。
1948年5月,由于阿拉伯民族不滿聯合國的181號決議,曾試圖以武力改變以色列建國的這一現實,由阿拉伯聯盟的埃及、約旦、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聯合出兵,向以色列發動進攻,引發第一次中東戰爭;以后在1956年、1967年、1973年與1982年又發生四次戰爭,前后合稱“五次中東戰爭”。由于美英等西方大國對以色列的支持,結果五次中東戰爭都以阿拉伯國家的失敗、以色列的勝利告終。所造成的后果就是:以色列幾乎占領整個巴勒斯坦與大批阿拉伯國家領土;數以百萬計的巴勒斯坦難民流離失所(據1996年的統計已達470萬人);巴、以之間深深地陷入了“以暴易暴,怨怨相報”的怪圈。
半個多世紀巴、以沖突的歷史已經證明:在當今的世界歷史條件下,戰爭與暴力不能消滅一個國家,也不能建立一個國家。巴、以沖突只能用和平的方法來解決。可喜的是,在以鮮血與生命為慘痛代價的相互斗爭中,已有越來越多的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終于認識到了這個真理,逐漸接受了巴、以互存的妥協方案而擯棄各自的極端觀點。
拿以色列利庫德集團強硬派領導人沙龍為例,他曾秉持利庫德集團的綱領,堅決反對在巴勒斯坦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但從2002年12月起,他就改變了立場,同意有條件地建立巴勒斯坦國。2005年8月,他還頂住國內的強大壓力,實施“單邊行動計劃”,主動從被占領的加沙地區撤軍,結束了以色列長達38年之久的統治。
再拿巴勒斯坦最激進的政治派別“哈馬斯”來講,至今雖然仍堅持比較極端的觀點,但應該說也不是不會改變的。1996年3月,哈馬斯領導人曾一度主張過放棄暴力活動。 2006年2月3日 ,在面對大選勝利,國際社會要求其放棄“不承認以色列”與堅持暴力手段的僵硬立場背景下,其高級領導人哈立德·邁沙阿勒在接受巴勒斯坦媒體采訪時,除了繼續宣稱“永遠不會承認以色列”,但同時也表示:“如果你們(以色列)愿意接受長期停火的條件,那么我們將以此為條件準備進行談判”。實際上就是愿意接受非暴力的行徑。這說明他們的觀點也不是不可改變的。
事實上,2002年6月,自美國總統布什提出“中東和平路線圖”以后,主張通過談判途徑分三個階段解決中東巴、以的沖突的方案,得到了包括聯合國、歐盟、俄羅斯等國際社會普遍的支持。后來只是由于缺乏一個擺脫“以暴易暴,怨怨相報”的怪圈的良好契機而受阻,但這并不等于失敗。
當然,即使雙方都接受了這個原則的解決方案,也還有許多具體的棘手的問題(如耶路撒冷的地位問題、巴難民回歸問題等)需要解決,這需要更多的時間與耐心,決不可能一蹴而就會一帆風順。然而,只有當巴、以雙方真正能邁出和平解決問題的歩伐時,那么,結果就一定是可以期待的。
(寫于2006年2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