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覬覦開動“第二印鈔機”紓困財政
有經濟學家認為,目前美國啟動增值稅的時機點不對。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是現在面臨的一個最大問題。實施增值稅會引起稅收、物價和工資的螺旋攀升,使美國已有的通脹預期很快變現
■ 盛立中
搖擺過頭的時鐘
美國著名財經評論員里克·桑特里日前語帶譏諷地稱:“如果要說這個國家的本土曾經被攻擊過的話,那是在2001年9月11日。對那次攻擊,我們的反應帶有很強的緊迫感。而現在,反映在這個國家資產負債表上的那些糟糕靚點和‘9·11’事件無疑屬于同一類型。”此話不假,對坐在美國財政部大樓里的那些財稅官們來說,這簡直是一個糟糕透頂的年代。眼下,為保證白宮的“旋轉門”繼續轉下去,美財政部每天要為聯邦政府至少要忽悠到手3700多億美鈔,確實是個苦差事。
美國財政部發布的年度財政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9月30日的2010財年,由于政府借債及聯邦政府其他支出增加的規模遠超收入增長,美聯邦政府的財政赤字凈增2萬億美元至13.47萬億美元。到今年3月,美聯邦政府累積負債已經逼近14.5萬億美元,堪與美國2010年的14.6萬億美元GDP媲美。白宮預測,2011年美國預算赤字將創紀錄地達到1.65萬億美元。權且不談利息,美聯邦政府今明兩年的到期債務將分別高達8250億美元和1.21萬億美元。而美國地方政府負債也令人嘆為觀止地站上2萬億美元關口,更多的州開始步入加州后塵,瀕臨破產困境。
校正這只早已大大搖擺過頭的債務時鐘,美聯邦政府除了憑借美元的世界霸主地位繼續加大印鈔機的轉速外,幾無再能有所為。按照奧巴馬本人的說法:“連續10年的財政赤字,加上經濟衰退和我們必須采取應對措施帶來的影響……把我們帶上一條不可持續的道路。”
用增值稅對沖政府債務
美國是一個什么故事都有可能發生的地方。近來,部分體制內的美國經濟學家奇思妙想不斷,除了開出“用飛機在天上向地面大把撒錢”的藥方外,又把眼光盯上了增值稅,認為增值稅可望成為紓困政府債的最佳稅收工具。日前,美國前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奧巴馬的經濟顧問保羅·沃爾克公開發表文章支持引進歐洲型增值稅,而增值稅也已成為白宮總統委員會為尋找減赤途徑時正在認真考慮的一個選項。
在美國這樣一個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盡管沒有增值稅,但這方面的理論研究成果比歐洲那些實施增值稅多年的國家一點也不弱。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美國歷屆議會都收到過關于增值稅改革的建議案。1979年,美國稅制改革法案曾提出用增值稅來替代部分社保稅和個人所得稅,但最后被國會山的政客們以“時機不對、目的不明”的理由拿掉了。2001年,根據時任總統小布什的要求,美國財政部再次醞釀改革稅制,其中就包括用增值稅取代個人所得稅部分課稅項目的內容,后來因“9·11”和伊拉克戰爭而不了了之。
目前美國的主流經濟學家之所以又拿增值稅說事,主要還是錨定在增值稅自身的增收功能。由于增值稅強大的創收能力,為奧巴馬出謀劃策的經濟學家聲稱,在沒有其他更好路徑可供選擇的情況下,推出增值稅是對沖政府債務的最優選。一個事實是,在歐盟地區,增值稅至今一直被認為是一個效率最高的政府斂財工具。
沒錯,稅收的技巧在于要盡可能多地收獲羊毛而又不能讓羊“群而嚎之”,所謂“拔最多的鵝毛,聽最少的鵝叫”。增值稅妙就妙在盡管稅負最終由消費者買單,但是大部分的稅項外觀上卻是由廠(商)家在做,增值稅的“障眼”特征使得每次提高增值稅稅率一兩個百分點不會像提高所得稅率那樣容易遭到納稅人圍剿,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加稅的政治風險。
另外,據稱增值稅還具有抑制消費欲望、鼓勵儲蓄,從而改變美國人舉債支出傳統的療效。不過,上述這種說法似乎有些過于勉強,正負方面的影響應該是相互的,本人也沒有這方面的精確實證模型,大概說的就是“較高的商品稅能夠影響最終消費”理論。
華盛頓稅收政策中心的研究人員埃里克·托德爾和喬·羅森堡的一項研究認為,一個基礎廣泛涵蓋80%商品和服務、稅率為5%的增值稅,可以在2012年讓政府多進賬2600億美元。另外,企業還可以通過增值稅的方式降低公司稅稅率,5%的增值稅,可以使得公司所得稅從35%降低到7.4%,這對美國公司來說無疑是天上掉餡餅的“重大利好”。
不敢輕動直接稅率
美國目前對商品課稅主要采取一是附加費(有點類似中國的消費稅),對少數幾種限制性或奢侈商品征收,美國人稱之為國內產品稅;其次對各種商品和勞務普遍征收的零售銷售稅,稅率因各州情況不同大多維持在4%左右,最高的有10%的,比如在加州。有的州或縣市還要加上稅率不等的地方附加(類似中國的城建稅和教育費這類稅費不清的東西),個別商品免稅,比如食品(包括像中國的“饅頭”)、藥品等大多免稅,而購置環保節能廚具或建材等可能還會收到加倍的退稅支票。
美國的商品零售稅雖然是對納稅人的支出項征稅,但具有更多的直接稅特征,產品在生產和制造環節并不需要納稅,在產品銷售時由最終消費者將稅打包,商家只負有為政府代扣代繳稅款的義務。而增值稅不同,盡管它的稅負最終仍然由消費者承擔,但它在生產產品環節和每一個流轉環節都要面臨稅收問題,而不是僅僅在出售最終消費品時征稅。另外,增值稅由于實行的是抵稅制,它不允許各個州有不同的稅率。
商品零售稅是美國地方政府的主要財源之一,但不是美國的主稅種。美國的商品零售稅自1921年開始在各州陸續開征后,以簡便易行征收成本低且能惠及低收入者而作為一個各方妥協的產物頑固地保存到今天,成為一個“骨灰級”稅種。
美國比較重要的稅收是所得稅。美國自1913年正式確立了直接稅體系后,所得稅一直是美聯邦政府的支柱財源。而迫在眉睫的問題是,所得稅收入已遠不能維系龐大的政府財政開支。換言之,作為美國經濟穩定器的直接稅體系已儼然成為政府入不敷出的禍源。而在經濟復蘇乏力的情況下,政府又被逼不斷推出減稅計劃,至少不敢輕易提高稅率。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動起開征增值稅的念頭也確實不乏厘頭。
稅收法典無“福音”
在美國,對增值稅爭議最大的就是增值稅的累退性與美國人一向推崇的稅收公平原則存在觀念上的沖突。“稅收公平”是美國稅制設計中宣稱的首要原則。對增值稅的質疑來自雖然增值稅稅基足夠寬大,但最終只能設置幾檔比例稅率,讓富人占盡了便宜(所謂增值稅的“相對受益人”)。而中產階層是增值稅加害的主要群體,因為是他們在維持美國的消費,購買服裝、交通工具和其他商品的費用占收入的比例遠超過富人。
一項研究認為,5%的增值稅將會減少消費者平均2.7%的稅后收入。其中,低收入階層損失2.8%,中等收入階層損失約2.9%,而對富人的影響只有2.1%。換言之,增值稅將會影響到大多數美國人的支出。全美零售聯合會(NRF)最新出爐的一項調研認為,為達到赤字占GDP的比例下降2%,增值稅稅率需達到10.3%。在此水準下,年收入為4萬美元的家庭將要支付1800美元的增值稅,而這一收入水平的家庭過去根本不用支付聯邦收入稅;年收入約為7萬美元的4人口家庭一年將支付2400美元的增值稅;年收入10萬美元的家庭將支付2800美元的增值稅。
來自增值稅的另一個質疑是,增值稅可能會把美國的稅制變得更復雜,稽核方面也是如此,不符合簡化稅制的時代潮流。現實中,美國的稅制不亞于甲骨文,冗雜晦澀,僅那本厚達近萬頁的稅典就讓美國人每年付出高達3000多億元的稅收成本。美國一位國會議員曾戲稱:“國內稅收法典大概有《圣經》的10倍厚——然而,又不像《圣經》,它里面沒有任何福音。”筆者曾看到一份資料,美國財政部在上世紀80年代曾搞過一項調研,假設稽核比率為2.2%,實行增值稅需增加2萬名稅務人員。如果用歐洲型增值稅征收1500億美元稅收的話,征稅成本大約相當于該項收入的3.33%~5.33%,比現行流轉稅至少要高出大約4~6倍。
人們還有一個擔心,由于增值稅實行稅款抵扣制,并對出口商品和服務大多采取免稅政策,在巨大利益誘惑下,復雜的增值稅將會變相鼓勵虛抵扣額、騙取退稅以及偽造專用票證等犯罪行為。當然,如果進口關稅低于增值稅,還可能出現出口再進口的逃稅手法。對那些小型企業或鼓勵發展的行業,政府或許會對其實施免稅或部分稅收優惠政策,這又會產生新的不公,讓市場發生扭曲。這其中的部分原因來自增值稅的性質決定了它并不是一個可以任意對個別企業(或行業)采取稅收優惠政策的稅種。
或將變現美國通脹預期
美國也有經濟學家認為,目前啟動增值稅的時機點不對。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是現在面臨的一個大問題。實施增值稅會引起稅收、物價和工資的螺旋攀升,使美國已有的通脹預期很快變現。這個理論的基礎是,在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上,即便是像歐洲型增值稅,生產者或商家也可以通過稅負轉嫁的方式層層加高商品價格,最終引發通貨膨脹。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羅伯特·薩繆爾森稱,增值稅讓美聯儲面臨進退失據的困局。如果它試圖阻止通過向消費者征稅來改變人們的傳統消費習慣,勢必要提高利率,面臨經濟衰退的風險;如果它試圖減弱對消費價格上漲的影響,其寬松的信貸政策又可能引發工資、物價螺旋上升。
而目前實施增值稅無異于在美國失業率居高不下的傷口上撒一把鹽。從理論上推算,適用于所有消費支出所需的增值稅率大約為8%,但實際實行起來,增值稅稅率可能會接近16%,因為要免除食品雜貨、租金、醫療、教育和慈善的稅收,而后者大約占了消費支出的近半數。NRF稱,實施增值稅的第一年將會損失掉85萬個工作職位,GDP連降3年,在實施的前10年零售支出將減少25億美元。盡管赤字下降對經濟具有正面作用,但多數美國人的生活狀況會因增值稅而下降。
對政府擴權的憂慮
由于增值稅的“印鈔機”功能,在國庫里已經摸不到一個銅板的美國財政官員自然樂見其成。因為增值稅既可紓困財政,又可擴大聯邦政府財政部門的權限。然而,美國人可能又多了幾分對政府擴權的擔憂。不僅僅是商業組織,最近在美國政壇上“雄起”的茶黨(Tea Party Movement),他們更是意志堅決地反對政府開動“第二印鈔機”。在美國,這其實是一幫保守勢力,他們對政府從來都缺乏信任。
增值稅屬于間接稅,在政府能夠獲得穩定可靠稅源的同時,它又被視為一種“偷偷擴大政府規模”的手段。比如,目前在債務危機淤泥里拼死掙扎的歐盟區,多數國家都把最后的希望定格在提高增值稅稅率上,如愛爾蘭政府為走出財政困境,計劃把其增值稅稅率在2013年從21%提升到22%,繼而在2014年提升到24%;英國則于今年1月4日起將增值稅率從目前的17.5%調升至20%。但是,歐洲人能做的,到了美國可能就行不通。美國人更傾向于建立一個“有限政府”而不是讓政府“不差錢”而輕易超越權力的邊界。
“征稅的權力是一個事關毀滅的權力”。說到底,增值稅之所以在美國難以聚積民意,因為美國人懼怕政府拐彎抹角地擴大和使用選民賦予的征稅權,從而不斷地獲得干預經濟生活的能力。
或有的次優選擇
有專家建議,用企業增值稅與改良的企業和個人所得稅取代現有的聯邦所得稅、贈與稅、遺產稅,部分地改造現有的社保稅。一是對年增值稅稅基不高于2.5萬美元的小企業,免征增值稅;其次簡化稅前扣除,如用夫妻聯合申報扣除10萬美元、個人申報扣除5萬美元的規定取代現行的復雜規定,這樣90%的中低收入者將免于納稅,由此減少的收入將由對企業征收的增值稅來彌補。
一個可供選擇的折中方案是在取消商品零售稅(包括消費稅)的同時,設置一個基本稅率,然后對食(藥)品、油品以及其它日常生活必需品實施較低的增值稅稅率甚至零稅率,而對奢侈品設置較高的稅率。為減緩對低收入群體的負面影響,房屋銷售、租賃、保健、金融和教育等領域暫不被增值稅覆蓋,也可以像歐盟那樣根據中產階層納稅人的收入水平,由聯邦政府為他們提供財政補貼。
最后再扯一句,即便是美國的主流經濟學家大多也只是覬覦利用增值稅效應提高政府債的“貼現率”,而非真正想一攬子解決近百年來那些積非成是的稅制漏洞。從一個維度看,在當下失業率高達9%的水平下,大幅削減聯邦預算可能會重創經濟;從另外一個維度看,只要美國國債還有人敢出價,印鈔機轉速減不下來,開征增值稅的時間之窗就很難被打開。
這么說吧,在一個屁股決定大腦的國家,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會被整得荒唐離譜噱頭不斷。一如約翰·麥凱恩參議員所總結的:“(白宮)東一筢子西一掃帚。我懷疑,他們是否是在用大腦思考問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