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篷車課堂采訪尼共(毛派)主席普拉昌達側記
清華學生記者 李雪
2010年8月下旬,李希光教授的清華新聞大篷車課堂開到了尼泊爾。
一陣顛簸,破舊的出租車駛離了王宮前面的大道,轉向了一條狹窄泥濘的胡同,這是一輛加德滿都滿街在跑的舊式奧拓小汽車。李希光和一個手持攝像不停錄像的學生坐在悶熱的后座上,前座上坐的是為他們聯系這次神秘采訪的當地記者喜瑪爾。
“普拉昌達主席家在哪里?”喜瑪爾五六次讓車停下來問路旁小販和居民。被問的人熱情地告訴他方向,好像加德滿都平民百姓都去過這個共產黨領袖的家。
像行駛在迷宮一樣,出租車連續拐了十幾個彎之后,停在了一個被墻包圍的居民樓前。墻外站立著一個手握步槍的年輕戰士,她綠色的軍帽上縫著一顆醒目的紅五星,軍裝的領子上縫了兩個紅領章。 她似乎事先得到了通知,主動為李教授和學生打開了大門。
“她是尼泊爾人民解放軍戰士,”喜瑪爾說。“尼泊爾現在有兩支軍隊,一支是尼泊爾政府軍,另一支是普拉昌達主席領導下的尼泊爾人民解放軍。”
普拉昌達一家七口住在二層一套3室兩廳的屋子里。一個身材魁梧的小伙子微笑地把李教授一行引進屋內。狹小的過道墻上掛著一面共產黨黨旗,客廳的墻上掛著兩幅描繪尼泊爾人民戰爭場面的油畫。小伙子是普拉昌達的私人秘書,他一邊為李教授和學生送上尼泊爾奶茶,一邊說,“普拉昌達主席這幾天每天主持黨中央會議到深夜,馬上他又要去開黨的會議,請你們抓緊這個空檔采訪。”
普拉昌達是很多大學生心目中的胡志明、切•格瓦拉。25年前,普拉昌達帶領貧苦農民,拿著兩條破槍,走進深山老林,運用毛澤東“農村包圍城市”理論,開展推翻君主制的人民戰爭。2007年,普拉昌達領導的人民解放軍與尼泊爾政府簽署和平協議,結束內戰。在2008年的議會選舉中,毛派奪得議會第一大黨地位,普拉昌達就任尼泊爾首任民選總理。2008年8月,普拉昌達訪問中國,參加奧運會閉幕式,會見了胡錦濤主席。有媒體說,由于普拉昌達就任總理后第一個訪問的是中國,而不是印度,回國后面臨來自國內外極大壓力,不到一年后就辭職了。普拉昌達正在重新聚集力量,爭取在下一次的選舉中重新上臺。
“我和我的學生們首先對尼泊爾人民獲得民主、自由和解放表示祝賀,”李希光見到普拉昌達走進客廳,走上前去,握住他的手說。
“我們的新聞大篷車教學法就像普拉昌達主席所遵循的’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的毛澤東理論,把中國新聞學生帶進火熱的人民生活和社會變革的第一線,通過他們親身體驗和一手采訪,培養成為一個為人民服務的下一代記者。“
普拉昌達贊揚李希光新聞大篷車課堂培養記者的教學模式。他說,“今天很多媒體被利用來損害人民的權益。我希望李教授的大篷車新聞課堂能培養出站在人民立場上、維護人民權利、為人民說話的好記者。“
李希光新聞大篷車在尼泊爾期間,先后兩次采訪尼共(毛派)主席普拉昌達。他們對普拉昌達專訪的完整錄像9月份將在一家衛視頻道播出。
新聞大篷車課堂是由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主持的國家精品課。自1999年開創以來,每年夏天李希光教授都會帶領中國學生到邊疆或域外展開中國邊疆史地和人文故事的采訪寫作。10年來,李希光和他的學生們在新疆羅布泊、樓蘭古城、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畔、青藏鐵路線上、中俄邊境的珍寶島、內蒙古科爾沁草原、古長城沿線、太行山上、紅軍長征路上,學習用全球的視野、歷史的深度、講故事的方法來展現現實生活。
附文:
重慶模式在尼泊爾引發熱議
為期兩天的“中尼關系:和諧友誼”2010年28日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結束。在這次研討會的開幕式上,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主任、西南政法大學世界與中國議程研究院院長李希光教授就《重慶夢與中國軟實力的制造》發表了主旨演講。李希光的演講引起了與會者的熱烈討論。
尼泊爾副總理兼外交部長蘇加塔專程到會聽取李希光教授的開幕式演講。會前,尼泊爾總統拉姆.亞達夫會見了李希光教授,討論了在西南政法大學設立喜馬拉雅研究所的設想。
李希光把科學發展觀的重慶實踐作為中國模式和中國軟實力的載體與表述。通過“五個重慶”的故事,分析了重慶如何破解“中國城鄉二元對立的雙重人格難題”。
李希光說,重慶實踐深化了對中國模式和北京共識的認識,重新定義了現代性,肯定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能力優勢,終結了“歷史終結論”。重慶提出的民生幸福指數再造了制度合法性。文章最后提出在國際觀念市場上通過推銷重慶夢、中國模式,向世界清晰地傳達中國的理念和奮斗目標。
李希光的45分鐘的演講后,與會的尼泊爾政界、學界和媒體界人士提出了20多個問題,就“重慶夢”對發展中國家、亞洲國家,特別是尼泊爾這樣的欠發達國家的借鑒和啟示意義,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邱國洪出席了這次會議并發表了演講。邱國洪大使說,中尼兩國關系是世界范圍內的成功典范。兩國在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有十分密切的交往。他說,中國政府針對于兩國青年交往做出了努力。“中國政府每年都會提供獎學金。每年保證有30到40名尼泊爾青年學子到中國學習、訪問。現在至少有200名尼泊爾學生在中國學習、生活。我們正在想辦法讓更多的青年有機會了解彼此,增進友誼。” (記者 李雪)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