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泡沫經濟探源
2008年04月02日 作者:張舒英
上世紀80年代后期,日本出現了嚴重的泡沫經濟現象。房地產價格連年大幅上漲,東京圈地價漲幅在1987、1988年分別達57.5%和22.6%;日經平均股價由1985年末的13113.32日元,竄升至1989年末的38915.87日元,漲幅近200%。然而,隨著泡沫破滅,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屢創新高,財政惡化,經濟陷入長達十多年的低迷狀態。
過于依賴外需,弊端凸顯
1985年9月22日,紐約廣場飯店舉行美、英、德、法、日五國財長會議。這是日本泡沫經濟一個重要的背景事件。五國財長會后發表聲明,決定聯合行動,有秩序地使主要貨幣對美元升值。該項聲明被稱作“廣場協議”。不少著述認為,“廣場協議”后日元大幅度升值,是導致日本泡沫經濟的一個重要因素。其實,此后大幅度升值的并非只是日元,馬克、法郎、英鎊等世界主要貨幣對美元都有不小的升幅。到1987年末,日元升幅為43.5%,德國馬克、法郎、英鎊的升幅分別為41.5%、35%和26.2%。但是,其他國家都沒有發生泡沫經濟,惟獨日本出現泡沫。這與日本經濟自身的特點密切相關。
一是經濟增長過于依賴外需和美國市場。日本國土面積小,人口密度高,又缺乏發展大工業所需要的自然資源,其經濟發展對海外市場有著天然的依賴性。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對外需的依賴程度不僅進一步上升,而且嚴重依賴美國市場。1983—1984年,對美國的出口分別占日本出口總額的29.2%和35.3%。每逢日元對美元升值,出口便受到嚴重打擊,進而影響整個經濟。過于依賴外需的經濟增長,嚴重削弱了日本應對本幣升值的能力。
二是擴大出口在相當大程度上靠低價格優勢。戰后日本創造的高速增長奇跡,建立在引進和模仿美歐技術基礎之上,即用美歐的技術生產出產品,再出口到以美歐為主的海外市場。到上世紀80年代初,除了節能技術等少數領域外,日本經濟技術的這一特點并無根本性改觀。為擴大出口,日本對引進技術進行一些改良,使產品更加精巧,但主要依靠的是低成本和低價格優勢。然而,日元升值成了低價格優勢的“克星”。因此,日本對本幣升值一直采取抵制政策。
過于看重增長率,調控政策連環失誤
一紙“廣場協議”封殺了日本對本幣升值的抵制。為了防止日元升值導致經濟蕭條,日本政府提出向內需主導的經濟增長轉變。應該說,這一政策方向沒有錯,關鍵是如何去實現這種轉變。長期以來,日本政府一直奉行“生產第一,增長至上”。這一政策主導思想由于工業污染加劇、國民生活環境惡化而受到強烈批判。但是,追求增長數字、以增長率高低論政策成敗的觀念根深蒂固,80年代后期的政策連環失誤均與此相關。
第一,將擴大內需簡單地等同于增加總需求。進入80年代后,日本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國內市場飽和。要實現內需主導的經濟增長,需要開拓新的發展領域,擴大市場空間,促進產業結構升級。但是,日本政府依然沿用增加總需求的一貫做法,采取“財政金融雙松”的政策組合,中央銀行將基準利率降到了歷史最低位,大量政策性貸款和財政資金投向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的公共工程。過度寬松的財政貨幣政策加劇資金供給過剩,助長了泡沫經濟膨脹;大批公共工程上馬增加了對土地的需求,進一步刺激地價上漲。
第二,對泡沫經濟缺乏必要的認識和警惕。1987年下半年,日本經濟已經出現過熱征兆,同年9月,建筑業因勞動力不足而拖延工期的情況很普遍,建筑材料價格也由于供應緊張而上漲。但是,1988年度財政預算仍將克服“日元升值蕭條”作為首要政策課題,公布了“第十個道路建設五年計劃”,同時大幅度增加公共投資。1989年又公布了總額達430萬億日元(相當于1985年度中央和地方財政支出總額4.76倍)的“公共投資基本計劃”,對已經過熱的經濟又是一劑強力刺激,將泡沫經濟推上了膨脹的頂峰。然而,日本政府的關注點卻仍盯在增長率上,津津樂道地數著景氣的持續時間。1991年10月,經濟企劃廳發布月度報告稱:截至8月份,景氣已持續57個月,成為戰后持續時間最長的繁榮期。事實上,報告發表前,股市泡沫已開始破裂。日經平均股價由1989年末的38915.87日元下降到1990年末的23848.71日元,跌幅達38.7%。
第三,對泡沫采取“一舉刺破”的辦法。對于吹大的氣球,如果采取“慢撒氣”的辦法,至少可以避免球體破碎。然而,日本政府卻未能及時意識到泡沫經濟的發生,從而失去了采取“慢撒氣”措施的時機。房地產價格大幅度上漲,使得民怨日漸高漲。為了遏制房地產價格上漲和投機性土地交易,日本在接連調高基準利率的同時,決定開征地價稅。從抑制泡沫膨脹的角度看,這些對策已經是“馬后炮”。然而,從搗毀泡沫的角度看,這些對策猶如在吹脹的氣球上扎了一錐,在刺破泡沫的同時,也沉重地打擊了整個經濟,輿論因此抨擊此舉為“硬著陸政策”。
從整個過程來看,日本政府實施擴大總需求政策卻導致泡沫膨脹,最后又借政府之手將泡沫刺破。但是,如果全部歸之于政策失誤也有失客觀。以往出現經濟蕭條或發生日元大幅度升值,政府也多采取擴大總需求政策。同樣的政策,為什么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卻產生了泡沫?
泡沫經濟生成的內因、時機和條件
對于泡沫經濟的形成,“廣場協議”后的日元升值和其后的刺激政策,都屬于外生因素,外因是通過內因起作用的。內在因素頗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以下幾方面:
企業相互持股結構。日本企業的自有資本率普遍較低,資本結構的這一缺陷是通過相互持股彌補的。企業與企業、企業與銀行之間相互持股,為全面推升股價提供了基礎性條件。由于大部分股份控制在銀行、公司等法人手中,市場上流通股有限,很容易將股價炒高。股價越高,資產收益就越多,反過來又成為進一步炒高股價的題材。
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問題。在泡沫膨脹過程中,銀行等金融機構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是大銀行繞過制度限制,通過旗下子公司,將資金轉投于房地產;二是金融機構將房地產視為最可靠的“硬擔保”,甚至按房地產預期升值的價值提供貸款。銀行之所以敢于如此放膽貸款,又與“土地神話”密切相關。日本國土狹小,土地資源非常寶貴,金融機構堅信地價只會上升,不會下降。
政府對金融機構的過度保護。長期以來,日本政府對金融機構實施的是號稱“護衛艦隊式”的保護,由此產生“日本的銀行不會倒閉”的神話,弱化了市場機制在金融領域的作用,淡化了金融風險意識,金融機構的風險內控機制普遍不足。
監察制度不健全。在日本,與銀行、保險、證券等相關的制度,其制定、推行和監督檢查權,都集中于大藏省一個部門,外部監察制度嚴重缺失,致使“銀證分離”等金融制度中的“防火墻”形同虛設,對于銀行體系中的問題、證券公司的違規操作、企業的投機炒作等,無法做到及早發現,自然也談不到及時糾正。
投機風潮四起,“虛業”壓倒“實業”。80年代以后,日本國內市場趨于飽和,出口又面臨與歐美日趨尖銳的貿易摩擦,企業經營日趨艱難。在這種背景下,各種教導企業和人們如何巧妙賺錢的“財技”大量涌現,投機風潮席卷日本列島。許多企業不再專注于做“實業”,而是投身于土地、股票、名畫、古玩等的炒作。“玩財技”壓倒了“做實業”。
其實,上述因素并非80年代后期所特有。相互持股在50年代后期就已出現,并不斷強化;政府對金融機構的過度保護一直存在;日元升值自1971年后就反復發生;“土地神話”更不是80年代所特有;要說監察制度不健全,以前一直就是那副樣子。人們不免要問,既然這些因素早就存在,為什么過去沒有發生泡沫經濟?為什么各種因素在80年代后期同時“發作”起來?
應該說,上述各種原因,只是形成泡沫經濟的潛在因素,這些因素只有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轉化為制造泡沫的成分。這個時機便是追趕時代結束,后發優勢在日本趨于消失。如果沒有這個“時機”,便不會產生大量的過剩資金;如果沒有大量過剩資金,上述因素便不會被激活,泡沫就吹不起來。對于后發展國家而言,出現資金過剩是一個需要警覺的重要信號,表明越來越多的資金開始從實體經濟中游離出來;換言之,表明追趕型經濟所能提供的發展空間已經有限。
創新機制缺失,后發劣勢畢露
日本是一個后起資本主義國家。自明治維新大約100年來,日本經濟發展史基本上是一部以歐美發達國家為目標的追趕史。上世紀前半期,日本曾一度躋身帝國主義列強,但是軍國主義的侵略擴張政策將日本引向破敗,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再次拉大。戰后初期,日本與美國在經濟技術上的差距大約為30年。加速追趕,成為戰后日本發展的重要動力和奮斗目標。
當然,后起國家也有后發優勢。它可以省去自己摸索和試錯的過程,通過引進和模仿世界上已有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實現經濟快速增長,用較短時間趕上發達國家。戰后日本的高速增長,在相當大程度上體現了后發優勢。但是,后發優勢不可能永遠存在。隨著追趕過程的結束,后發優勢消失,而后發劣勢日益顯露出來。
日本的后發劣勢集中體現在兩個相互關聯的方面。一方面是技術創新能力不足。其根源之一在于教育的失敗。盡管日本教育的普及程度相當高,但教育體系壓抑個性的發展,培養出的“人才”大多缺乏創造性;更重要的根源是創新機制缺失,不僅專利制度和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等不足以激發創新投資,在財政、稅制、金融、政府采購、市場導向等方面,對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激勵也不到位。盡管日本政府在70年代中期就確立了發展知識技術集約型產業政策,80年代初又提出“技術立國”的發展方向,但卻沒能起到扭轉資金流向的作用。80年代中后期,盡管日本擁有號稱能夠“買下美國”的大量資金,但卻沒有能力為自己開拓新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是制度創新能力不足。戰后的日本在后發優勢消失后,遲遲沒有從追趕型的發展模式中走出來,創新型社會機制的建立嚴重滯后。因此,隨著國內市場趨于飽和,為應對日元升值和擴大內需而增加的貨幣供給,既不能被實體經濟充分吸收,也不能充分用于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從這個意義上說,80年代日本的泡沫經濟,是經濟發展轉型滯后和制度創新能力不足導致的一場“虛假繁榮”。
對于日本,泡沫破滅有失也有得。正是由于泡沫經濟破滅,日本清楚地認識到追趕時代已經結束,進一步的發展要靠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進而啟動了對原有體制的全面改造。進入新世紀,日本政府確定了“知識產權戰略大綱”,提出“知識產權立國”的發展方向,著力打造創新機制,在全社會培育崇尚創新的價值觀和尊重知識產權的自覺性,培育創新型人才,健全專利制度,強化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加大財政對科技開發的支持力度,通過政府采購、優惠稅制等政策手段,為創新型產品和技術提供支持。日本的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高。2003年,日本扭轉了技術貿易一貫逆差的格局,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技術專利純出口國之一,經濟活力逐漸得以恢復。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來源:求是雜志)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