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觀察中的辨證思維
楊鴻璽
美國的確不容低估,也未必非要高看
不必低估美國,同時也不必高估美國。對美國的客觀實力和主觀能力不能低估,畢竟美國是不容忽視的超級大國,不是小孩玩家家,不是鬧著玩的,美國是只"真老虎";但也不必對美國崇拜、畏懼,因為任何國家都不是完美的,況且某些國家在一段時間內可能是走下坡的,美國自身尤其是在小布什執政的八年,有其固有的明顯的缺陷。就象一個公牛,鬧騰的時候驚天動地,引起世界注目,其中不乏贊嘆和畏懼; 而它鬧完了也往往就是好好喘息一番,很多時候是鋒芒畢露而常常幾招不慎,傷及自身元氣,這時世界眼球中的眼神就慢慢變色了,少了幾分驚詫和崇拜,多了幾分現實和不屑。美國歷史上哪一個橫沖直撞的出風頭政客最后不是被碰得鼻青臉腫、頭破血流?鹵莽不是勇敢,霸道難成英雄。真正的強硬者未必非要將其寫在臉上,未必非要搞出冷峻的酷態,那樣反而顯得幼稚了。刻意的強硬糊弄一時,糊弄不了一 世;糊弄了好多人終究糊弄不了人類全部。國內外崇拜這類所謂精英的"發燒友",要么是無知,要么是同類,結局基本皆如今天一樣的沮喪。
目前,2001年以來的5年,保護色彩濃厚的美國政府、軍界以及持保守主張那些專家學者,其實是面臨自己造就的內外困難,難以兼顧;身心疲憊,進退不得。正應了俗話說的,物極必反,盛極而衰。4年的一味強力反恐,宏大的改造中東宏圖,都或將在今后幾年動彈不得,南轅北轍,緣木求魚,而最終黯然化為歷史煙云散去。今后幾年美國政府的日子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大體會越來越糟糕。民主本無錯,可惜政府的更迭和導致迥異的戰略轉折,推倒前任政策重來做試驗;而一旦方向錯誤,則帶來國家的元氣大傷。這實在又是大國民主的斷層和無奈,民主政體偶爾也犯錯,民意偶爾被操弄而陷入迷惑和誤區,從而推倒出良幣不及劣幣的結果。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大國的實力運用不當也將突顯局限。這一點在美國連續兩屆的政府身上充分應驗了。
那些盲目崇拜美國或懼怕美國的人,不要以為美國怎么做都是厲害的角色--做得好了,直夸贊厲害;做的糟糕了,也還是背后還有更深的考慮和謀略,美國人可不那么簡單!!總之,他們怎么做都是有道理的,都是深思熟慮的。其實,5年來,布什政府的好多動作根本就是權宜的應急動作,卻總是被我們一些自我矮化的專家學者們好一番吹捧分析,好像當今美國政府的大員們連放個屁都要經過好一番深思熟慮和精心籌劃,算計的時刻都是***的準?他們的敗筆決策和嚴重后果還少嗎?包括中國在內,其他國家就那么弱智,就那么低級?就只能仰望包括敗筆在內,他們的一切?如果是這個態度,還研究個啥外交決策呢?我們要的不是應聲蟲。
許多專家們熱衷于分析石油價格瘋長到70多美元主要是需求旺盛、美元貶值和石油日益枯竭等原因所致,而為什么2000年石油價格還在10多美元徘徊呢?2003年伊拉克戰爭之前也不過22多美元一桶啊,需求和美元貶值等因素能幾年內能使其漲到70多美元一桶?世界經濟規模發展有這樣快、這樣強嗎?這樣的原因和結論顯得牽強了。其實,最根本的根源就是布什一班人的戰爭行動和單邊政策,是他們曾想利用操縱石油價格來牽制其他大國!如今,颶風過后,美國自身石油供應嚴重受影響,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早知如今,何必當初?可以肯定地說,所謂這些"新保守主義者"們下臺后,世界石油價格很快就會跌破20-30美元甚至回到10多美元,因為世界石油儲量和天然供應量不是個問題,石油儲量枯竭更是典型的跟風炒作和人云亦云的謊言泡末。
前不久還多有人吹捧贊嘆為縝密穩扎的布什主義目前已經敗象畢露,至少沒有取得成功,好象也未見得象某些推崇所說的,布什班底都是戰略家,其戰略和策略顯得步步為營、環環相扣、嚴密扎實而牢不可破。有些代表保守派利益和意識形態的美國學者,所謂的鷹派和標新立異的專家,往往名義上鼓吹頂瓜瓜的愛國豪情,是一味橫沖直撞和勇往直前的刻意標榜者,實際上對美國而言是大誤國和大致禍,是大不幸。承擔最終不利后果和苦難的,為其買單的,卻往往是廣大的民眾和士兵,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 ",背后的始作俑者們,私人利益方面已經盆缽滿滿了。如果那些強硬"偉人們"真的信仰他們的信念,其親人和后代就多數應該沿著先輩的指引勇往直前了,而事實上不是,他們都在悶聲發大財,努力回避戰爭和傷亡地帶,幾無一人慷慨赴前。
這也正是反戰母親辛迪所辛辣指出和質問的。其實,這些標新立異的人物們只是一個個電筒而已,只照別人,不照自己;喊喊口號,別人前沖,自己得利也就是了。近幾個月來,這些所謂的鷹派也漸漸沉默了。因為當前的確已鮮有他們炫耀的現實資本了。但可惜的是,美國國內還有近一半的人擁護這些所謂的國際政治設計"大師",為他們吶喊,幫他們出錢,甚至為"崇高的理想"送命,不能不說是民主國家民眾的可悲。其實,在伊拉克、整個中東甚至穆斯林世界面前,大國的傲慢和凌氣已然消弭,伊朗、朝鮮甚至伊拉克的反抗武裝又何嘗不是瞅準了空擋,一時掌握了斗爭主動?如果不是在這些問題上徒勞無功和運籌不力,美國南部的颶風損失何至如此巨大,救援何至突顯不力?美國政府也開始考慮多邊合作和重拾國際機制,不能不說是吸取了教訓。
國際研究不要陷入迷信“理論”誤區
研究國際政治,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不要不知所云,也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言必拿主義和理論唬人,所謂的主義和理論大帽子畢竟都來自事實,總有個意識與存在的決定關系,而不要本末倒置。如果一味祭出閉門推導的所謂系統理論指揮和擺布世界,這些苗頭往往是極端危險的,往往犯下形而上學和唯心主義的彌天大錯。某公的文明沖突論不是在有意或無意中制造了美國的敵人并被在現實中悲哀的落實,又是什么?恐怕如今的結果證明,這并非美國人民之福。在馬基雅弗利、霍布斯等崇尚權力和利益的所謂強者思想之前,在國際法的鼻祖格老秀斯之前,又有哪些所謂系統而高深的**論以及**主義等等指導國際政治發展,難道那時的國際關系就不發展了?天下就大亂了?大國就無所適從了?當時的帝國和帝王就沒有指南針了?不是,那時的自然秩序未必運轉地比當今某些時段要差到哪里去。人的智商恐怕也不會在幾百年甚至幾千年內提高多少。
不要陷入迷信理論和為理論而理論的邏輯誤區。國際關系中目前流行的**理論和**主義等總要建立在現實之上,否則就陷入了邏輯演繹推理進而在現實社會推進落實的危險歧路,害人害己,導致爛攤子。新保守主義不就是個典型嗎?理論實際上是可以被證實,也可以被證偽的。在事實發展面前,偽理論最終也會原形畢露的,因為其本質上就是假的,只是一時的偽裝蒙蔽了大眾和世界而已。對偽理論如果不假思索而盲目崇拜就容易陷入誤區,如果將之落實就鑄成大錯了。冠冕堂皇的偽理論貽害無窮。正所謂你把別人看成朋友,往往最終就是朋友;看成敵人,那最終人家沒有辦法,就只能是敵人了。這是自找苦頭,自己制造敵人;自己碰南墻也就罷了,還要拉上無辜的墊背。"**沖突論"和目前的一些半推半就的"無意"推行不就是例子嗎?
目前一些國家和地區何嘗不是如此?一些所謂的大家和學者又何嘗不以此標新立異、博取功名? 實際上,美國國內未必需要這么多就一定比別人高明的"政治設計大師"來給做民眾的教師爺,從根本上說,美國和國際社會未必有必要去承受這些所謂大師的鼓噪和灌輸,為他們搖旗吶喊,甚至一些人去心甘情愿被他們作為"戰略運籌"的棋子和試驗品。也正如世界不需要某些大國為其籌劃、勾勒未來一樣,這是一回事。當然,客觀而言,一些貨真價實的國際政治分析大師的觀點還是不錯的,經得起歷史和現實發展的考驗;有些則純粹是無聊的煽動性教條和嘩眾取寵的紙上談兵,是十足的偽命題,在實際推行中往往就變成損人不利己的政治垃圾。
個別學界討論和文章就更不必總言必稱**戰略、**大學、**論了。都有眼睛和腦子、嘴巴,自己可以動腦思考的觀點為什么非要借"西方高人"和"政治大師"的嘴說出呢?這又是一種什么心態呢?難道一篇文章非要注釋比正文還長才叫天衣無縫、學風完美和水平最高?不見得。當然,文章后必要的注釋和啟發標注也是必須的,因為這是別人的勞動,不要走極端就是了。必須要指出的是,不要迷信理論不等于要拋棄理論,不要走入另一個無理論、無政府狀態的完全自然發展和自生自滅,畢竟,人類社會是發展的,真的規律和理性還是必須的,許多理論和主義閃現著不少的真知灼見也是有目共睹的。
需要指出的是,即便要建立本國地國際關系研究體系,也不要先入為主,一味強調以西方理論體系為指針。參考和啟發是必要的,但不要亦步亦趨的模仿,中國的傳統文明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交往思想同樣也可以作為營養參照。要體現出自己民族的,國家的,文化的主見,盡管這樣未必會贏得人家的喝彩,但時間會認可我們;一味追隨卻常常換來不屑。
重視“偶然性”與“關鍵個體”
歷史演進和國際政治中存在一些規律性和必然性,但絕對不要因此而否定和忽視偶然性的作用,有些時候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在很多時候很多問題上,偶然性起的作用往往更大。回顧歷史,古今中外,類似改變歷史軌跡的歷史拐點俯拾即是。往往某個個人特別是占據一定高位的關鍵人物,在某些拐點改寫著國際關系發展軌跡。
古代史就不必贅述了,舉幾個例子暫且并不周延地說說吧。近現代歷史,假如袁世凱不去告密,假如百日維新變法成功,假如慈禧被刺早亡,假如李鴻章命令北洋海軍主動出擊,中國的近代史又是什么樣子?假如中山先生多活十年,中國的現代史是什么軌跡?假如蔣介石當初從"9·18事變"開始就頑強抵抗,中國的抗戰會怎樣?假如在二戰后蔣介石堅持派精銳部隊駐扎日本而不是投入內戰,尤其是假如及時理直氣壯地收回東部海域琉球群島以及釣魚島主權,今天的東部安全態勢何至于此?假如蔣介石在抗戰勝利后果斷推行國共聯合執政,中國又將如何?假如沒有鄧小平,我們現在的發展成就可至于此嗎?
歷史演進方面看,假如列寧晚逝世十年,蘇聯歷史將被改寫,中蘇關系史和東歐蘇聯關系史恐怕也要大大改寫;假如希特勒心智不是嚴重扭曲,事情會怎樣?假如羅斯福不在任內病逝而多活十年,杜魯門沒有上臺,冷戰會如此強烈?中美對峙會如此激烈?假如肯尼迪總統沒有遇刺身亡,約翰遜副總統沒有扶正,越南戰爭還會如此激烈?美國還會不惜血本?伊拉克薩達姆的出現當然有其土壤,但那是必然的嗎?為什么同樣的土壤在別的阿拉伯國家沒有出現類似人物?
假如再給克林頓5年,中東和平進程和巴以關系會如今天一些人所言,今天的困境是必然的,當初的輝煌是幼稚的嗎?今天的巴以所謂和平進程是大大倒退了,而不是所謂的必然如此。伊朗和朝鮮愿意和美國如今天這樣硬頂嗎,要知道2000年底美國與兩者的關系出現了多年來空前的改善和轉暖,都要談到關系正常化或 建交問題了!而今天呢,走到這一步錯在誰呢?能說是伊朗和朝鮮嗎?把人家逼到墻角還說是盜賊,人家難道就甘心坐以待斃而不奮起搏擊? 是誰把執行半島南北陽光政策如火如荼的金大中冷落而黯然下臺? 是什么因素導致溫和派的哈塔米4年多來大多保持靜默而黯然離任、強硬派總統上臺?表面看是伊朗人民,實際是有關大國逼人家上梁山的。假如2000年和20004年美國民主黨連任,尤其是2000年民主黨的戈爾被裁定勝出,世界是這個樣子嗎?美國是這樣嗎?盡力處理巴以關系、穩健處理中東局勢、安撫伊斯蘭世界,"9·11"事件根本就未必發生啊,完全是自己找的人禍而已。
有個笑話說得好,一個人黑夜里將原本平坦的一段路扒了個坑,并不時暗中放置釘子,他翌日就在路邊擺起了補胎攤子,人家夸他是及時雨,幾個月了,屢次這樣才感到有點不對勁,其中邏輯與現實世界驚人類似。但在一定時期內,總有大批的人被牽著鼻子跑,布什2001年底 在國內不是有90%的支持率嗎,在世界上不是一度迎來嘖嘖的贊嘆嗎?不是創歷史紀錄嗎,今天有怎么成了最失敗的總統之一?吹捧的發燒友也不多了,沉默了。俗話說,謊言不用重復一千遍就成了真理,待到醒悟已經是血的教訓了。能夠以歷史經驗縱向看問題,問題往往就一目了然了。世界為何在這過去5年中如此的空前急劇動蕩/緊張/恐慌,人們的看法也是左右搖擺,多少人也是隨風飄搖,甚至為作祟者搖旗吶喊,鼓吹者眾呢?這個人是誰呢? 不光是有關大國。縱覽巴以關系15年,也有這樣一個明顯的現象。誰是真正尋找中東和平的大衛們?他們是1994年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是克林頓!實際到今天這個境地,多被一個人牽引著。看看2000年9月吧。
在國際形勢風云變幻的不長歷史中,錯把扒路人當英雄的依然大有人在。人們總是愿意易于接受現實,并給自己一個接受的理由,忽然一天回頭看,過去的看法與今天的立場差別竟然荒唐的巨大!暗中早被誘導了。有關大國的霸權企圖以及泥沼前景早在2001年初就已經暴露出了實質苗頭,911后更加明顯,人們可以反思,為什么當時90%的美國民眾支持布什,而今天迅速下降到30%?當時包括國內一些人士也是喝彩聲高,搖旗吶喊的啊,媒體上幾乎找不到負面批評的言論,而今天呢?所以我們才要警惕為什么我們的立場如此輕易被改變,才要警惕一些人甚至個別國家對現代世界歷史的變相潤色,變相翻案,識破他們的戲法,而不至于被欺騙,被出賣而不自知。再說了,要不然,當年納粹和東西方的法西斯何至于應者云集,崇拜者眾,陷入了狂熱?
是的,歷史不能假設,但現實發生的事情在關鍵的拐點上,難道沒有很大的偶然因素所產生的巨大影響嗎?歷史的巨大頓挫往往與關鍵人物或偶然事件密切關聯,所謂人們總是樂意簡單引用的必然性實際又有多少?人類歷史發展和國際關系發展方面,如果細細想來,何嘗不是偶然性和某些個體常常讓人歡喜讓人憂憤,而推進或倒推著歷史的腳步呢?蘇聯解體不就是這樣一個典型嗎?它并不必然要那樣迅速地轟然倒塌的。當然,必然性同樣不容忽視、不可否認,一些關鍵的偶然性背后確實也有一些必然因素的支撐和鋪墊。但必然性和偶然性所占比例在不同時間和地點上呈現出比例高低與多少的很大不同。孰輕孰重,未必是通常所說的"必然"決定"偶然"的一邊倒。
中國不要自視甚高,也不必妄自菲薄
對照中國自身,我們不要自視甚高,也不必妄自菲薄。我們不能高估自己,沾沾自喜,畢竟,我們的綜合國力和發展質量還差遠,這一點我們心知肚明;但也不必低估自身的實力和智慧,不要每每妄自菲薄,滅自己威風,尤其是不必自我低估對我們的政府、民眾和學者互動之間產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智慧,不要低估中國維護世界和平與推動區域合作的智慧,以及維護中國的良好形象和國家利益的戰略和策略智慧,維護我們的戰略機遇期的能力。正所謂風物長宜放眼量--動靜結合,動靜自如;任重道遠,歷久彌堅;凡事未必強要出頭爭鋒,悶聲未必發不得大財。從目前和長遠看,中美之間的合作和互利契機不斷增多,因為相互密切的經濟等方面的關系交流已經使雙方不可割舍了,又豈是想離間、想割斷就可以斷得了的?
毛澤東指出的,要"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觀察國際政治發展,這句話至今充滿著哲理和智慧。在戰略競爭和發展方面,如果自己先在志氣和底氣上后退,是最大的悲哀。我們尤其要警惕不同程度存在的盲目"崇美或懼美"心理。要么一位渲染,要么貶低都要不得,要客觀看待,尤其要打破盲目崇美或懼美心態,不要以此作虎皮 嘩眾取寵 。談到國際友好與利益,國際關系的友好是相對的,也是相互的。中國不是一個好斗的國家,中華民族的秉性是溫和的。中國人民對于國家的根本利益向來是不含糊的,但向來遵循友好對待朋友的原則。例如,當今的中國對世界各地的災難(包括美國遭遇的颶風災害, 中國人民對此極表同情)也總是力所能及甚至超出承受,及時伸出援助之手。這點世界也有目共睹。面對所謂的形形色色的"中國威脅論",試問:一個穩定發展的、成熟穩定的中國,怎么會是世界的威脅?難道一個貧窮落后的中國才是世界的安定因素?而追溯歷史,中國又是受到誰的威脅?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