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敵于國門之外!——特大雪災的戰爭警示
戴旭
2008年初的大范圍雪災波及我國南方20省區,受災人數過億;造成數十個機場、眾多高速公路關閉,京廣鐵路主干線和諸多鐵路路段及國道停運;由此造成人員和物質流動阻滯的連鎖反應,直接推動物價瘋漲和其他社會不穩定因素出現;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親赴災區、煤礦現場視察和指揮,空軍和幾個大軍區全面“應戰”,近六十萬軍人(武警)出動,全國各地展開救援,全世界高度關注。所有這些,已足以使這場雪災的危害和影響,相當于一場中等規模的現代戰爭。
一、特殊軍演:雪災帶來的戰爭警示
這場雪災覆蓋的地區堪稱中國經濟的心臟,其最大破壞力體現在對電力和交通的中斷上。這和現代戰爭的打擊重心如出一轍?,F代社會,電力是社會和經濟運行的總開關,沒有了電,一切便迅速陷入全面癱瘓。正如這次雪災的多米諾骨牌效應顯示的:大雪壓斷電纜導致電網中斷,電氣化列車因此無法開行,又使電廠急需的煤炭無法運抵,人員、物資流通受阻,正常生活秩序陷入混亂。公路和機場的冰封,使鐵路的困境更加凸顯。交通依賴電力,電力又依賴能源,能源又依賴交通,而經濟又依賴上述三者的循環。對于一個現代國家來說,其經濟被打垮或遭受重大損失,實際上就是戰敗。
戰爭是政治的繼續,而不是純粹的生命屠殺。攻擊電力、交通、通信等系統,摧毀其經濟潛力,既可以為戰爭貼上假惺惺的“人道”標簽,又可以迅速打垮對方軍民的抵抗意志。從現代軍隊的軍事能力和戰術手段上說,又非常容易實現:電力系統龐大、脆弱,難以嚴密防御,很容易使用飛機和導彈予以摧毀,如果使用石墨和電磁脈沖炸彈,一旦摧毀很難快速恢復。由于這一特性,使電力系統幾乎必然成為戰爭時被攻擊的重點。與電力系統同樣重要和脆弱的還有交通、通信、金融等系統。隨著遠程空襲兵器越來越趨向太空化、快速化和大威力,如何保護這些國家社會大系統的關鍵接點,已成為未來信息化戰爭的核心。
從1991年的海灣戰爭開始,戰爭就已經不以殺傷對方有生力量為重點了。這正是現代戰爭和傳統戰爭的本質區別。在美軍實施的“五環打擊”中,政府首腦、電力、交通、通信等戰略設施是攻擊的重點,軍隊和軍事設施是最次要的目標。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這一特點更加明顯:八國聯軍只進行空中轟炸??找u前期主要是和海灣戰爭一樣摧毀南聯盟的戰略設施,南軍民頑強堅持。但從5月2日起,美國及北約開始轟炸南聯盟供電系統,并使用石墨炸彈使南聯盟電網徹底癱瘓,由此造成整個南聯盟經濟的崩潰。30天后,南聯盟被迫接受了美國及北約的城下之盟。令人萬分震驚的是,當南聯盟因為經濟損失數千億美元被迫承認戰敗時,他的人民軍還保持著90%的基本完整。從一開始,美國主導的聯軍就不想把彈藥浪費在南聯盟那支沒有保衛國家戰略設施能力的軍隊上。國家已經蕩然,但軍隊卻安然無恙,這一結果多么發人深省。事后美國空軍反思說,如果一開始轟炸就對準南聯盟的電力系統,戰爭也許不需要進行78天。打電力系統就此成為美軍最大的戰爭心得。如果說海灣戰爭前后美國的戰爭指導思想還僅僅是“外科手術”的話,2001年的阿富汗戰爭和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之后,美軍的戰爭指導思想已經清楚到“腦外科”或“胸外科”手術。
未來敵若對我們這樣一個大國發動戰爭,彼以短擊長地到我們熟悉的戰場進行有生力量的對決是根本不可能的,而是會像拆卸一部機器一樣,打擊我們社會運行系統的關鍵接點:如電力、交通、金融等。伊拉克戰爭之后,美國軍方就有人發布這樣的觀點。五角大樓的計算機推演里也有這樣的一幕:日本艦隊從南中國海深海啟動邏輯炸彈,以超強感染能力的計算機病毒迅速將中國的鐵路系統、空中管制系統、海上交通導航系統等切斷、鎖死。與此同時,日本隱身戰斗機分別到達大陸和臺灣上空,投下電磁炸彈,把計算機系統的電子組件全部摧毀?;疖嚥荒苄羞M,飛機不能起飛,空軍陷入癱瘓,龐大的地面軍隊也不能有效地調動,戰略威懾失效,國家社會結構陷入混亂。然后,日軍強大的空中攻勢開始:戰斗轟炸機撲向北京、上海、臺北,巡航導彈如暴雨般飛來……”在美國智庫藍德公司1999年設想的對中國的的戰爭計劃中,也有炸斷中國若干條鐵路運輸干線的橋梁、電網,導致南北運輸癱瘓,導致民工滯留南方城市生活無著、形成動亂,導致南方經濟中斷運轉,從而導致臺海戰爭的告負。2006年5月,美國國防大學舉行了針對“臺海戰爭”的例行性年度軍事推演——“龍嘯”,演習想定的最后階段是美國出動駐扎在關島和沖繩的B一2轟炸機、F一22和F-35隱形戰機和前沿航母上的艦載機,對上海、深圳、廣州、廈門、香港等大城市實施輪番轟炸,最終迫使中國政府就范。這一思想也清晰地展現在美國后來的其他常規演習中。
和百倍殘酷的真實戰爭比起來,這場大雪只是一次“溫柔”的演習。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輕輕的提醒,已經讓我們意識到,今天中國經濟發展的現狀,中國脆弱的社會形態,已承受不起發生在自己本土——特別是南方沿海地區——哪怕是一場中等規模的戰爭。
二、戰略之思:中國已承受不起在本土上迎接戰爭
中國沿海地區包括京、津地區、遼東半島、上海、江、浙,兩廣、福建海南等省市(區),人口密集,現代化城市、高技術企業,外貿生產基地林立。一直都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目前占全國GDP和財政收入約60%。預計今后相當長時期,中國經濟增長的重心仍將集中在沿海地帶??梢哉f沿海地區不僅是我國改革開放30年絕大部分成果的集中地,更是未來民族振興、國家現代化的火車頭。
此次雪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過千億元人民幣,更主要的,由于釜底抽薪的效應,牽一發動全身地影響到全國的穩定。這暴露了國家社會運行大系統的脆弱。一條鐵鏈的強度,取決于最弱的一環。對于中國社會,這最弱的一環就在沿海地帶。如果把中國想像成一個人,沿海地帶就是這個人的心臟和下腹部。
正因為如此,強敵在針對我國的所有戰爭計劃中,幾乎都以打擊我經濟發達地區,視為脅迫我放棄維護祖國統一、海疆權益的“人質”和籌碼。近代以來,日本發動的甲午戰爭和全面侵華戰爭曾兩次中斷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一些國際反華分子甚至陰謀第三次中斷中國的現代化進程。自不量力的分裂分子在所謂嚇阻戰略中,也不斷叫囂攻擊上海、香港和三峽大壩等戰略目標,并進行以攻擊大陸東南沿海地面設施為目標的演習。
機械化時代以前的戰爭,是以占領領土、直接掠奪資源為目的;現代及未來戰爭,是以摧毀國家經濟、戰略設施和未來發展潛力迫使對方屈服的。很顯然,在這樣的戰爭形態下,誰的國土成為戰場,誰在開戰之初就已經失敗了。由于不在自己的本土上作戰,進攻者即使打不贏,頂多不過是停止對對方的攻擊,并不會損及國家發展的的筋骨。而防御者如果聽任自己的國土成為戰場,即使打跑了入侵者,贏得的也不過是一片廢墟。上個世紀美國入侵越南,后者并沒有得到戰爭賠償,前者也沒有因為失敗而國破家亡,它只不過從別人的國土上撤出了軍隊,撫摸著身上的傷疤喊了喊疼而已。時代不同了,衡量戰爭勝利的標準也不一樣了。中國當年以趕走日本人為勝利,雖然自己付出了山河破碎的代價;未來如果誰還以這種“勝利”為勝利的話,最多也不過是自欺欺人的現代版。
我們沿海地帶的戰略地位對于國家和民族命運太重要了,以至于我們應該動用我們的一切智慧和能力,保衛它不受戰火的蹂躪。有鑒于此,我們必須徹底更新有關戰爭和勝利的基本概念。我們一如既往地不畏懼戰爭,但在未來的戰略規劃中,我們必須為中國經濟的心臟地帶提供足夠的防御縱深,豎起可信的安全屏障。我們必須擁有毀滅一切肇事者的決心和能力。我們決不能手握戰爭利器,而聽憑敵人在我們的國土上狂轟濫炸;我們更不能作繭自縛,聽任敵人肆無忌憚的進攻,而信奉宋襄公式的蠢豬哲學,固守本土防衛理論。以往我們只是不能允許敵軍人員踏上我國國土,未來我們也不能容忍敵人的炸彈落在我國的國土上。說得直白一些,就是要以“御敵于國門之外”為我未來新軍事戰略的核心。
三、轉變觀念:在國門之外開辟自衛戰場
我國海岸線一萬八千千米;沿海省區市總面積幾乎占國土一半。在海岸線內首尾相接地分布著環渤海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區和珠三角經濟區,以及海南經濟特區等,其中有著北京和上海這樣的中國政治、文化和經濟中心,還有香港和澳門特區,有著很多重要的民生設施,交通樞紐、國際機場、港口,還有著核電站、原油儲備基地,及重要的軍事設施。一旦沿海局勢緊張,還將集結我軍大量的兵力和裝備??梢哉f防御線極其漫長、防御目標眾多而又高度分散。有的需要面防空,有的需要點防空,有的需要動態防空。這種情形,非常有利于敵海、空力量的多點立體進攻,而卻極端不利我實施有效防御。我國奉行不在海外駐軍政策,沒有海外基地,我預警雷達、防空導彈和航空兵,均不能靠前部署;加之我海軍尚無航空母艦集群,致使我沿海地帶總體上對空防御縱深淺,防空作戰反應時間短。
所以,在這種客觀現實中,要實現“御敵于國門之 外”,僅從“御”字上是做不出文章來的。
目前,世界軍事強國早已不把戰場局限于本土,如美國一百多年來都是到別國去作戰;一些地區性強國,也努力將戰場外推到領土以外。比如日本,在二戰時曾建立了“4000公里絕對國防圈”,后來又提出要確保本土周邊1000千米海上交通線上空的制空權。其花費巨資填造東京以南太平洋上的小島——南鳥島,使其反空襲戰場外推了2000千米。日本還不斷地和鄰國制造領土領海爭端,事實上也在一步步地加大本土的安全縱深。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借鑒的。
在防御的原則之下,我們可以解放思想。我們必須跳出本土防御的僵化思路,多從進攻是最好的防御等哲學高度上思考致勝之策。不戰而屈人之兵應是我們的首選和上選,這里的“不戰”,主要是指“不”在我領土上“戰”,如果不得不戰,最好是讓敵方區域成為戰場。這是符合毛主席積極防御戰略思想的,積極就包含主動的因素。從軍事理論上說,敵人向我挑起戰爭,則敵人所在的區域和敵國所有目標,就同時與我國土一樣成為同一戰場,因此也理所當然地應該成為我打擊目標。而我超越自己防區將戰爭引向敵方,本質上也是“內線中的外線”之作戰原則的戰略放大。
確立“御敵于國門之外”的戰略指導,也是新時期新階段我軍承擔胡主席關于“三個提供一個發揮”新使命的必然要求。如果機械地理解“防御”,只注意固守本土和要地防空,是不利于威懾和阻止戰爭冒險分子的野心的,更不利于我們保衛自己的現代化建設成果和世界和平。我們必須確立遠程殲敵的思想,重點消滅敵人的遠程空襲能力,而不是只在自己的頭頂抗擊敵人飛機和炸彈。讓敵人在戰前就清楚地明白戰爭成本,和必要時讓敵人付出更高戰爭成本,應該是我軍基本的現代戰爭理念。圍繞這一理念,我們在未來新型軍隊的建設中,應大力構建戰略級的C4ISRK系統,增強信息攻防能力,以做到先敵發現快速反應。在戰場建設上,注意開發遠海島嶼的軍事價值,預警和防空兵器盡量靠前部署;在兵力兵器研發上,側重加強反擊能力的發展。在火力打擊單元上,應大幅削減近戰兵力兵器,特別加強遠程進攻兵力、兵器的建設。三軍都要有遠程投送和打擊手段。美、俄都是遠程打擊能力最強大的國家,其重視航空母艦等大型作戰平臺和大威力炸彈之王、炸彈之祖,及電磁脈沖等新型炸彈的武器發展思路,可以成為我們的借鑒。為了對付強敵更大的訛詐,我們還要學習他們進行核武器的小型化和信息化改造,以增強核武器的威懾性。
中國新軍事變革千頭萬緒,但戰爭觀念的轉變是一切的起點和終點。外軍有些戰爭理念和戰法,我們可以直接采用,比如點穴,外科手術,比如空襲。當我們能夠作到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時候,我們才算基本學會了現代戰爭。筆者認為,謀劃未來戰爭,我軍應以可信的大區域威懾能力為基礎,將敵之電力、交通等設施,軍事基地、航母集群等列為我戰略反擊的首選目標,以示強于敵,而萬萬不可誘敵深入。我們必須清楚,在未來以打擊對方經濟重心為目標的戰爭中,誰處于防守狀態,誰讓自己的領域成為戰場,誰就已經失敗了。我們可以不打第一槍——這是中國軍人對世界和平的最大誠意,但第一槍之后我們必須立即拿回戰爭主動權,將戰場迅速推向敵方,迫使其處于防御狀態,以大烈度的反擊能力和決心,摧毀戰爭發起者的抵抗意志。只有以攻對攻,才能以戰止戰。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