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在階級斗爭接近決戰的時期,統治階級內部的、整個舊社會內部的瓦解過程,就達到非常強烈、非常尖銳的程度,甚至使得統治階級中的一小部分人脫離統治階級而歸附于革命的階級,即掌握著未來的階級。所以,正像過去貴族中有一部分人轉到資產階級方面一樣—— 《共產黨宣言》)
在常規經濟方面,沙特《雜志》周刊11月提到:以色列《晚報》透露了特拉維夫的“中間路線”,該戰略計劃指出:隨著新的超級力量的出現(如中、俄)以色列應制定獨立于美國的新政策,特別是在目前布什(副)總統企圖采用一切損人利己的舉措時,甚至美國在中東地區的第一盟友以色列也不能免于被美國利用。
而作為狩獵經濟,西班牙《先鋒報》11月提出疑問:在小心挑起伊朗對美國武裝入侵的報復心理時,新保守派有意地準備好了犧牲大部分第五艦隊,甚至不惜讓其被徹底摧毀。這如同又制造了另一個珍珠港事件,為對伊朗發動軍事打擊,乃至日后延伸至整個波斯灣地區的武裝行動創造出了理想的政治氛圍。據悉,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威廉·法倫宣布,一旦接到了對伊朗實施核打擊的命令,他將拒絕執行,并可能提出辭呈。目前來看,美國海軍和陸軍高級將領們(勞動力成本)對這個計劃的抵制是惟一能阻止新保守派和空軍(超額利潤)開始行動的因素。
據路透社11月23日報道,
在推動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實現和平的同時,美國希望能夠促使溫和派阿拉伯國家結成聯盟抵制伊朗在該地區的影響。不過,分析人士懷疑該戰略能否奏效。
美國國務卿賴斯認為,穩固的巴勒斯坦國可以成為對抗極端主義勢力(主要是伊朗)的堡壘。華盛頓指責伊朗支持黎巴嫩真主黨和巴勒斯坦的哈馬斯。賴斯將于27日在安納波利斯召集中東和平會議。她極力推動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展開7年來的首次認真磋商,希望廣大阿拉伯國家能夠積極參與。本周有人問賴斯,結束以巴沖突的意義是否主要在于伊朗。她說:“這是個奇怪的觀點。”不過,她重申,中東地區的極端主義勢力日益猖獗,而這正是促使該地區的主要國家結束以巴沖突的關鍵原因。
多年來,阿拉伯國家一直敦促布什政府在以巴和平進程中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但有人懷疑美國當前的意圖何在,此外還夾雜著阿拉伯國家在美國2003年出兵伊拉克之后產生的戒備心理。曾經在中央情報局擔任分析員的布魯斯·里德爾說,盡管許多遜尼派阿拉伯國家不希望什葉派的伊朗在該地區發揮重大作用,但也不愿與美國的“霸道行徑”沾邊。
羅馬帝國的比喻
列寧的《帝國主義論》的結尾——結論部分,不知道羅馬史是不易讀懂的。為此,插入一段這方面的敘述,也許是必要的。
羅馬是一個直接民主的城邦國家,它的統帥由執政官兼,執政官是民選的。公元前500年左右,經過多次作戰,人家打它的危險沒有了,由是開始了連續四五百年的征服。先征服意大利全境,然后和迦太基苦戰,滅亡了迦太基,把西班牙、法國、不列顛、多瑙河以南的中歐和巴爾干、小亞西亞、北非、埃及、敘利亞、伊拉克先后都征服了。征服中造成了大量的奴隸主。不過,原來的羅馬公民,仍是有選舉權的公民。這些公民不可能全部成為地主和奴隸主,而在共和國的中期和末期,羅馬也曾有過轟轟烈烈的民主運動,為這些貧苦的公民“禮所應得的權利”。開始,爭取的目標在于合理分配土地,不過當奴隸愈來愈多,而被征服的土地(都分別建成了行省)的廉價的糧食涌到羅馬的意大利的時候,糧食農業變得存在不了,自耕農也變得存在不了了。分配給貧苦公民的土地轉售給大地主,而地主莊園也日益用于生產橄欖油、果品和畜牧業(奴隸種植只能干這個;西羅馬滅亡,意大利又要糧食自給的時候,奴隸的后代逐漸變成有自己的經濟,生產糧食的自耕農或佃耕的依附農了)。但是“民主運動”沒有停止,不過,目標逐漸轉向由國家給“公民”廉價糧食,最后是免費發給糧食,還加上節日觀劇津貼之類的現金補助。
公民們的權利不止于此。共和國末期,即愷撒和愷撒以前的短時期內,執政官候選人是統帥。統帥,按照羅馬法,有權把戰爭中的虜獲據為私有財產。既然候選人是豪富,而“民主原則”還存在,于是競爭的候選人大規模的“賄選”買選民——不是抬轎子式的賄選,硬是凡有選舉權的公民都有好處可得——這是一種群眾性的賄買。
到這一步,“民主”不得不壽終正寢。共和國完了,繼起的皇帝不要選民投票了,公民也成了馴順的臣民。
不過,“無產階級”這個詞倒確實是共和羅馬傳下來的:Proletariat是個拉丁字,意指無產產的公民。
——顧準《帝國主義和資本主義》1973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