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聽說我國前駐韓大使李濱的“間諜”案,是在國防大學金一南教授2014年的公開演講。
不過今年回想起來,依然覺得非常有現實意義,值得細品。
李濱被“拿下”前,職務是我國“朝鮮半島事務大使”,非常關鍵的司局級職位,是我國至今為止外交戰線“級別最高”的泄密間諜。
李濱的學生時代堪稱“勵志”,外交生涯的前半生則堪稱“傳奇”。
1956年出生的李濱,是朝鮮族人,學生時代刻苦努力,終于在高中畢業后,獲得公派朝鮮金日成大學深造的機會,我國熟悉亞洲事務的多位外交官,都有“金日成大學”的深造經歷。
李濱的最特別之處,就在于他在學生時代,就在金日成大學獲得了朝鮮領導人金正日的賞識和友誼。
因為金正日是畢業于金日成大學的學長,因此多次回到學校視察,從而結識當時在學生間“對國際時政滔滔不絕”的李濱。
李濱在大學畢業后,直接進入外交部工作,一年后就因為朝鮮族身份,精通朝鮮語而被派到我國駐朝鮮大使館工作。
在八九十年代,李濱在駐朝使館,亞洲司,駐韓使館來回任職,不斷升遷,從1997年開始擔任我國駐朝鮮公使級參贊,大使之下的二把手。
在這段時期,中朝兩國的官方媒體,都有過朝鮮領導人金正日與他促膝長談的照片和報道,可見他在朝鮮“很受歡迎”。
李濱的外交生涯里,與韓國的交集主要有兩段。
1994年~1997年,李濱任駐韓大使館參贊。
2001年,結束了駐朝使館的“二把手任期”后,李濱出任我國駐韓大使,至關重要的崗位。
根據金一南披露的案情,韓國情報部門應該在九十年代李濱任駐韓參贊時,就注意到這個年輕的政治新星。
加上李濱與金日成的友誼不是“秘密”,無論是出于探聽中國情報的角度,還是朝鮮情報的角度,韓國都努力想拿下他。
“李濱”案件披露中,顯示他駐韓大使期間,多次向韓國出賣我國與朝鮮的情報,因為韓國與美國情報共享,因此這些情報也流向美國。
我們通過李濱前半生的生平可以看出,他順風順水,前途遠大,而且深受信任。
一般淪為間諜的人,都是“被邊緣化”,現實困頓,沒有上升通道的人。可是李濱“少年得志”,前途無量,更是與一國領導人平等相交,坐而論道,這樣的人,是很難被“金錢與忽悠”輕易腐蝕的。
因為案情特殊,李濱被韓國“腐蝕拖下水”的過程并未公開,不過透露的只言片語包括“妻子先被腐蝕”,以及“迷戀韓流偶像”等,大家只能自行腦補。
那么我國駐韓大使這么關鍵的崗位成為“間諜”,會造成哪些危害呢?
最直接的危害有兩方面:
第一是在中韓博弈中,韓國知曉我國底牌,極端強硬!
李濱當大使的2001年,我國還沒有今天的國力,與日本,韓國之間的“對壘”,多過幕后老大美國。
當年我國正在因為“蘇巖礁”的歸屬問題與韓國進行談判。
實際上,只要看到“蘇巖礁”這名字,就知道這是我國江蘇沿海大陸架向外延伸的一塊礁石,可是早在上世紀70年代,韓國就開始通過“國內法”在蘇巖礁周邊進行資源開采和漁業捕撈。
當年我國處在“加入世貿組織需要韓國同意”的關鍵期,與韓國的談判本就處在下風。我國當年制定了“與韓國共同開發蘇巖礁,暫且不談歸屬問題”的談判底線。
所謂“底線”,當然是經過多輪交涉與利益交換后,能夠承受的“最壞結果”。
可是當年與韓國進行蘇巖礁歸屬以及漁業談判的代表團就包括駐韓大使李濱。
同時,韓國也從他那里掌握了我國的“談判底線”。知道了我國的底線,韓國當然可以異常強硬,于是不顧我國反對,單方面改“蘇巖礁”為“離於島”,正式納入韓國版圖。
在“蘇巖礁歸屬韓國”知乎,以此為基準與我國江蘇沿岸來進行“漁業區域劃分”,最終簽署的《中韓漁業協定》,讓我國大量沿海漁民,失去了“自古以來的捕魚區域”,讓我國的海洋經濟權益深受其害。
所以我們總結一下,就是駐韓大使淪為“間諜”,造成的第一危害是“暴露博弈底線”,讓我們在中韓博弈中失去籌碼。
第二危害,損害朝鮮利益,也讓我國在中朝盟友關系中很被動。
本世紀初,美國先后陷入阿富汗戰爭以及伊拉克戰爭,在此背景下,美國需要中國和俄羅斯在“全球反恐事務”中的合作。
在此背景下,美日韓,中俄朝六方存在歷史上“最有機會解決朝核危機”的契機。
駐韓大使李濱,從2005年6月開始,擔當我國朝鮮半島事務大使,雖然級別只是“正局級”,但推動的卻是影響世界進程與人類命運的一場談判。
同時因為他與金日成的私人友誼,在朝鮮韓國都長期擔任主要外交官員的經歷,讓他在“六方會談”中舉足輕重。
可這也導致了李濱向韓國和美國出賣的不僅有我國的情報,也有他打探的朝鮮政治經濟情報,甚至“核戰略”相關的底牌。
李濱在“朝鮮半島事務大使”的職位上只干了一年就暴露,這背后只能說“韓國人太愛作秀”出賣了他。
李濱的暴露,源于朝鮮領導人金日成2006年1月的赴華特殊訪問。
過去十幾年關注過朝鮮訪問的朋友應該注意到,朝鮮領導人訪華,都是乘坐專列,訪華行程一般在一周到十天之間。
我國領導層會給予“非同一般”的接訪待遇。按照慣例,朝鮮領導人一周多訪問行程結束,專列都回到朝鮮了,國內媒體才開始詳細報道“公開的訪問行程”。
可是2006年1月的訪問,原本也是這種“秘而不宣”的模式,可是韓國媒體卻在第一時間,報道了金日成訪問的詳細行程,到訪城市,下榻賓館,中方接見領導等等。
這些信息原本應該“極少人掌握”才對,可是韓國媒體卻報道得如此詳細,只能說明韓國情報部門在我國少數“知情人”里,有“信息來源”。
我國對“高級泄密渠道”的調查,當然是非常謹慎的,李濱在朝鮮領導人訪問結束五個月后,才被調離外交部,到地方“掛職”,又過半年,才被“拿下”。
當年中國,韓國,朝鮮的關系非常微妙。
中韓之間有博弈有爭端,但當年中國剛加入世貿體系,需要承接韓國的產業轉移,因此是“斗爭與合作并存”的糾結關系。
當年的韓朝雙方卻是死敵,韓國與背后的美國一起,對朝鮮進行軍事威懾與國際孤立,對朝鮮的生死存亡構成威脅。
而中朝兩國因為特殊的歷史友誼以及“唇亡齒寒”的當今地緣環境,注定是“背靠背”的盟友關系。
因此,當年“駐韓大使”成為間諜,不僅損害我國利益,也讓朝鮮在“朝韓斗爭”中全面被動,被韓美侵占利益。
當然,最終對朝鮮的傷害,造成的是“中朝背靠背”關系出現污點和裂痕,最終損害的還是我國的國家利益。
因為李濱的任職履歷過于特殊,案件涉及的國際影響巨大,因此十幾年前,李濱最終以“經濟犯罪”被判處七年徒刑。
李濱給國家造成的損失,當然與他最終收到的懲處不對等,不過李濱案件的最大意義,不應該是判刑多久,而是對后來人是否起到足夠的警醒?
一個“駐韓大使”,就讓中朝兩國深受其害,可見外交戰線出現“間諜”的巨大破壞力。
真要警鐘長鳴,絕不能再出“家賊”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