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在浩的形象,正在被拼湊得越來越清晰。
這個韓國駐華大使,在去年甫一獲任和來華履職之初,不少媒體在報道時稱他是“中國通”“尹錫悅的同學”“專家型外交官”等。
履職不到一年,鄭在浩作為韓國政府在華官方代表,他的對華立場,以及意識形態傾向都越來越明顯。
我們向多位與他有過接觸的半島問題學者進行了請教,希望通過提供更多信息,讓普通中國人更多了解鄭在浩大使的不同側面。
01
簡單一句話,鄭在浩是美國培養的所謂中國問題專家。
他的所有對華觀念,都是在美國的意識形態和思維框架內形成的,無時無刻不在用美國人的視角來看待中國。
這是受訪的幾位學者的共同看法。
其中一位學者說得更為直白:他就是“美國在韓國的對華認知代理人”。真的是這樣嗎?
在韓國讀完本科后,23歲的鄭在浩到美國留學。他花了10年時間,在布朗大學拿到歷史學碩士學位后,又在密西根大學獲得政治學博士學位。
這10年,美國對華認知的知識框架、邏輯體系等對鄭在浩形成深刻影響。
從美國到香港工作3年后,他從1996年起就一直在首爾大學工作,直到2022年受命出任韓國駐華大使。
美國對鄭在浩的影響,相當深遠。學者們都不約而同用“孤傲”一詞來形容鄭在浩。
一位學者說,在鄭在浩2021年出版的《生存的十字路口:21世紀中美關系與韓國》一書中,他提到,“在韓國,幾乎沒有專門研究韓美、中韓關系的研究所或研究中心”“專門研究中美關系的學者也屈指可數”……
事實上,這并非實情。
鄭在浩的言下之意,或許是只有在美國學成歸國的中國問題學者才稱得上是韓國的“中國通”。那些在中國拿到學位的韓國學者,因為涉美背景不強,他大概是不放在眼里的。
因而,在韓國的中國問題學者圈,甚至就是韓國學者圈中,因為為人過于“孤傲”,鄭在浩的口碑并不好。
梳理一下,鄭在浩的看法大致是:
第一,中美競爭,美國會贏,韓國應該選擇站在美國一邊。
第二,中韓是伙伴,韓美是同盟,同盟優于伙伴。如果華盛頓都產生首爾對在中美之間如何選邊都猶豫不決的時候,說明韓國的外交政策已經錯了。
這樣的所謂“中國通”,出任駐華大使后,可能對尹錫悅政府形成怎樣的影響?
一位國際問題學者告訴補壹刀,雖然就職駐華大使之前,鄭在浩一直在首爾大學,但在李明博政府時期,他曾作為智囊給當局出了不少餿主意,對國內的親華派進行了打壓。
到了尹錫悅政府時期,鄭在浩更是近水樓臺了。
據了解,鄭在浩和尹錫悅是同學,在尹錫悅還沒有進入政治圈(競選類職務)的時候,他們之間就有著定期的聚會。
對于尹錫悅,不少韓國媒體評述說,他長期在檢察系統任職,缺乏從政經驗,檢察官辦案時的執著被異化為處理政務時的偏執,也帶有無知者無畏的色彩。比如說,他不太分得清個人說話與作為總統表態的差異。在很多場合,他講著講著就變成個人措辭。有媒體舉例說,韓國擁核這類話,就很可能是作為個人的即興發揮。
對這樣一位總統,鄭在浩的觀點毫無疑問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而且,鄭在浩的孤傲很可能還將帶來兩個問題:
第一,他帶著美國人的視角同中國打交道的時候,姿態是居高臨下的。
第二,他很可能會把對中國比較了解,甚至是比較友善的意見給屏蔽掉,讓總統以為他的判斷就是全部。
02
通過瀏覽韓國媒體,我們還發現,鄭在浩已經把韓國媒體駐京特派員幾乎都給得罪光了。
這事要從去年說起。
2022年10月9日,韓國國會針對駐華大使館進行的問政會現場,一名無黨派國會議員質問駐華大使鄭在浩:“聽說你跟駐京韓國媒體特派員們產生了矛盾?與中國加強關系、照顧受疫情困擾的駐華僑民都忙不過來呢,怎么還與特派員們吵架呢?”
隨后,這名議員拿出韓國一家媒體的相關報道,內容大致為:
“2022年8月,鄭在浩大使與駐京韓國媒體特派員們舉行完例行懇談會后,一名記者向鄭在浩大使提議、日后多通過‘吃飯’加強與媒體的溝通,鄭在浩卻難為情地表示:我已將自己4個月的業務經費用于給使館員工們購買中秋節禮物了(沒錢請吃飯)。
大吃一驚的韓國記者緊接著質問大使:您的業務經費來自國民的納稅錢,您難道不知道用業務經費購買節日禮物是要遭監察部門調查嗎?
如此一來二往,大使與駐京特派員們陷入舌戰……”
韓國《世界日報》等多家韓媒事后置評稱,若當時沒有特派員們的提醒,鄭在浩恐怕要背負“剛赴任不久便挪用預算的中國大使”的烙印。
韓國媒體和國會議員們都認為,鄭在浩之所以與韓國媒體駐京特派員產生矛盾,根本原因在于“鄭在浩不懂得溝通”。
但直到那場咨詢會結束,鄭在浩卻堅持將責任推向媒體、指責韓媒“違背了非正式場合言論不公開實名的報道原則”,他拿出的例子就是“自己曾對進軍中國的韓國企業囑咐,考慮到地緣政治風險,要審慎投資。而這樣的內部言論,被韓媒拿去進行實名報道”。
奇了怪了,不反省自己不該說這樣的話,反而怪上如實報道的媒體,說好的新聞自由呢?
而且,這件事還沒完。
今年2月6日,韓國駐華大使館時隔3個月(受疫情影響中間停擺)再度舉行例行懇談會,駐華大使館方面給出了一個在韓國記者看來不可思議的通知:鄭在浩大使不接受現場提問,只回答通過電郵等方式事先提交的問題。
于是,懇談會當天,鄭在浩僅回答了3個事先提交的問題,一場懇談會生生變成單向發布會。
對于不接受記者現場提問的原因,鄭在浩給出的理由是,媒體違背報道原則在先,因此自己也只能回答事先提交的問題。
對此,《韓國日報》、《首爾經濟》等多家韓媒諷刺道:“這哪里是懇談會,分明是獨角戲。”
“駐華大使這是在模仿尹總統的不溝通風格嗎?”《韓民族日報》2月7日以此為題進行了報道。2022年11月尹錫悅總統與MBC電視臺記者產生矛盾后,干脆單方面取消了“簡約記者會”。鄭在浩此番也是如此。
真正令人擔憂的,是韓國的對華外交。
不少韓國有識之士奉勸長期做學者的鄭在浩,若想在外交方面發揮自己以往積攢的專業知識,有必要展現出更大度、更靈活的姿態。
03
鄭在浩的形象,尤其是他的對華政策立場和對記者基本態度,由此變得更加清晰。
去年6月初剛獲任時,韓媒和一些中國媒體上的鄭在浩還主要是“中國通”和“尹錫悅的高中同學”。
資料顯示,鄭在浩1960年出生在釜山市,出任駐華大使前已經是韓國國內著名的中國問題研究專家,精通中文。
BBC去年6月的一篇報道在標題中就以“中國通”稱呼鄭在浩,并通過鄭自己的回憶文章和履歷“追根溯源”,說他少年階段就開始對中國產生興趣,“是中國的武俠小說和李小龍電影將他帶入中國研究領域”,隨后在首爾大學大學三年級時就決定以后從事與中國有關的事務。
1996年起他一直任教于首爾大學,擔任首爾大學中國研究所所長、亞洲研究所中美關系研究中心所所長等與中國研究有關的職務,研究領域也主要是中國的央地關系以及外交政策、中美關系。
鄭在浩與中國的“淵源”不止于此。
BBC說,還在學術圈時的鄭在浩與中國學者交往密切,2007年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客座教授。他還曾在中國香港居住,執教香港科技大學等。甚至,他和妻子喜歡粵菜等生活細節也被“發掘”出來。
高中和大學都與尹錫悅同窗,是鄭在浩的另一標簽。
當時就有媒體提到,鄭“與總統尹錫悅外交思路一致”。即便沒有讀過這個“中國通”以往學術著作的人,也由此對他的對華政策立場有了一個“初始印象”。
作為依據之一,鄭在浩在更早的2021年11月接受韓國中央日報專訪時的涉華內容,跟他被任命為駐華大使的消息一起,再次作為“政治信號”進入輿論視野。
其中兩點,結合他就任后的言行來看很有對應性。
一是談到韓國面對中美競爭時應該作何選擇,鄭在浩說:“韓國是民主國家,也是美國的盟友,最優選擇應該在對抗和折中點之間的位置。這個位置代表我們對中國應該有話就說。”
雖然他稱之為“混合戰略”,但強調韓國是“民主國家”“美國盟友”,還說要對中國“有話就說”……
這怎么看也不“混合”,而是包括總統尹錫悅在內韓國保守派的固有親美立場。
二是被問道韓國應將什么視為國家利益,鄭的一番表態傾向性就更明顯了。
他將經貿、投資和旅游等方面說成是“可以換算成金錢的短期經濟利益”,字里行間批評追求這些是目光短淺;聲稱如果韓國愿意在經貿和旅游領域承受一定的損失來保護國家的安保主權,“可能就不會出現像薩德事件一樣令他人看笑話的羞恥局面”。
04
帶著這樣的對華認知和立場,鄭在浩一上任就因涉華言行引發爭議也就不奇怪了。
去年7月,新任韓國駐華大使鄭在浩趕赴北京,并在韓國大使官邸隔離10天后正式履新。而在履新短短10多天后,他就對在華韓國企業發出“慎重投資”的警告。
根據韓國駐華使館和中國韓國商會去年8月5日透露,鄭在浩在前一天下午與在華韓企座談時唱衰在華發展前景,稱無論依靠簡單的工資優勢還是技術,“韓國都很難在中國取得所謂的經濟成功”。他還警告韓企在中國投資“要慎重”,需對地緣政治風險“進行更多考慮”。
是的,這就是鄭在浩與韓國媒體駐京特派員們發生沖突的起點。
雖然鄭在浩對韓媒駐京特派員的報道感到惱火,韓國駐華使館稍晚時候也試圖找補,說鄭在浩當時只是“要求充分考慮地緣政治風險”,沒向韓國企業提及“慎重投資”。
但我們之前已經捋過,鄭在浩談得更多的是在華投資的“風險”,而非合作,本就是因為他已預判中韓關系會惡化,在華韓國企業所處的營商環境會不好,不要說什么新增投資了,就是現有投資都需要加強管理……
這種觀點顯然是站不住的。中國和韓國互為重要合作伙伴,2022年,中韓貿易額達3622億美元,韓國取代日本成為中國的第四大貿易伙伴。
然而,最新數據顯示,今年4月韓國對中國出口暴跌了26.5%,連續第11個月下跌。
給兩國經貿關系踩剎車,而非促進兩國經貿往來,栽刺而不是栽花,這是駐外大使該做的事嗎?
這樣一個大使,怎能把對華工作開展好?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