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現在為了自己越來越不給別人留余地。這里的別人,包括美國認定的直接威脅或主要戰略對手,主要是中俄,甚至還包括美國的一些盟友,比如德國。凡是被美國認為有可能對美國霸權地位構成威脅或者重大不利影響的那些國家,都是美國不留余力打擊的目標。
尤其是對待中俄,美國已表現出只要傷人一千,寧可自傷八百的意志。只要美國認為給對手造成的傷害高于自己,有利于美國最終實現遏制對手的目標,美國就會付諸行動。
現在的美國,依然唯利是圖,但美國對于利益的取舍,采取了戰爭思維進行考量。只要能達到最終的目的,美國不懼中間過程會付出的代價。而典型的市場思維,出發點和立足點是實現實現互利互贏。
美國讓很多發展中國家的西方經濟學者相信了自由市場經濟的學說和原則,給他們頭腦中植入了市場思維,把他們的學術成果跟自由市場經濟緊密綁定,讓他們否定自由市場經濟就等于否定自己。美國對付中國,卻是越來越多地運用戰爭思維和手段解決問題。
戰爭思維是不講究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的。戰爭思維是著眼于如何讓自己成為最后的勝利者,是著眼于誰笑到最后,有時候甚至為達到目標可以不惜代價。
現在美國已經把經濟手段用作戰爭目的,而我們很多人還在用市場思維分析和研判美國的戰爭行為。思維不匹配的結果之一,就是明明已經面對戰爭了卻還是存在著太多的幻想。
當華為被美國的國家力量用莫須有的名義進行精準打擊,用非市場化的方式,阻止華為向高科技領域的進軍,也只是讓一部分國人警醒,有不少人認為倒霉的只是華為自己而已。
即使后來美國把更多的中國企業和機構拉進黑名單,很多人依然存有幻想,一些中國企業以為美國制裁的下一個目標不是自己,自己不會是利益受損的那一個;或者認為美國會考慮自身的損失,不會將制裁范圍擴大、手段升級到更多的中國企業和機構身上。
因為很多人用市場思維進行分析,認為制裁措施的升級和制裁范圍的擴大,會有越來越多的美國企業市場縮小,收入降低,利潤銳減,美國企業的損失也很大。
就是因為只計算經濟賬,讓不少人幻想美國遏制中國高科技產業的措施,會適可而止,而降低了對美國遏制手段的步步升級應有的敏感性。
7月,美國進一步限制中國獲得半導體設備,從之前對制造10nm制程芯片的設備限制擴大至14nm。
8月,美國宣布,該國公司不得向中國大陸提供用于設計、制造3nm或更先進制程芯片的EDA工具。接著又在8月底,英偉達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文件顯示,美國即將發布一項禁止向中國出口高性能GPU芯片的禁令。
10月7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發布新的半導體出口限制措施,加大對中國的出口管制措施,主要集中在高科技領域和國防戰略領域。這次對中國的出口管制,直接影響范圍包括已經列入美國實體清單的28家中國企事業單位,大多數是人工智能和超級計算機公司,以及被增添到美國“未核實名單”的31家中國實體,不只是對中國半導體行業,而且對于中國的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和航空航天等關系國家未來競爭力的行業發展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美媒稱,這次措施實施后,中國的一系列尖端技術將因無法獲得所需的半導體而受到嚴格限制。英國的BBC認為這是20世紀90年代依賴最廣泛的制裁。根據該禁令,適用范圍不只是限于美國企業,還包括世界上一切使用美國技術或設備生產的各國企業。
美國最新的對華出口限制措施,不僅禁止所有美國公司向中國企業和集團出售高端半導體相關技術,也禁止所有非美國公司向中國出售任何含有美國技術的產品。顯然,美國要把限制華為的措施,擴大到中國的所有半導體企業中。《紐約時報》就講美國的制裁稱為“華為式制裁”。
美國是要把中國的半導體發展之路徹底堵死。美國甚至限制有美國國籍的人員參與中國的半導體創新,這對于中國的半導體影響也很大。
中國有媒體還在報道美國的一些智庫觀點,強調美國這些措施對美國企業造成的被動和損失,似乎這樣,就能淡化美國升級的制裁對中國造成的影響。
而這次對中國的出口管制,不只是對中國半導體行業,而且對于中國的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和航空航天等關系國家未來競爭力的行業發展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有一些中國的高科技企業甚至要面對生死的考驗,行業會嚴重萎縮。
因此,美國的禁令出臺后,中國半導體行業的股票出現大面積的暴跌。
這就是結束了?不可能。美國從制裁華為時的禁止芯片出口,到后來的禁止使用半導體企業代工,再到禁止使用含有美國技術的軟件和設備,以后還有可能上升到半導體材料。目的就是摧毀中國的半導體行業自主性。
芯片就是現代工業的糧食,美國要通過打擊中國的半導體行業,在需要時給中國制造業斷糧。
這不是戰爭手段是什么?一般的傳統戰爭手段,對中國制造業的影響還沒這么大呢。
而我們一直沒有采取反制措施,這很難不讓美國對進一步的制裁升級越來越有恃無恐。
美國為什么對制裁沒有一步到位,而是不斷升級,這一方面是要對制裁的力度進行試探并評估,另一方面,是不斷測試中國的反應,評估美國采取制裁所付出的代價。
美國經濟現在并不是銅墻鐵壁,美國經濟也有弱點,中國也應該對于美國經濟的弱點采取反制措施了。
中國宣布的“不可靠實體名單”,也應該投入實際使用了。
寄希望于美國的企業游說美國政府,阻止美國的遏制升級,也不現實。
在其他問題上,美國企業和美國政府存在著目標的不一致,甚至是利益的爭斗,比如在增加石油和天然氣產量的問題上,美國拜登政府就跟美國的石油生產商存在著矛盾(美國石油生產商在政治上也更傾向于共和黨)。但在遏制中國產業升級,打擊中國的高技術企業這個問題上,美國的企業和美國政府的立場之間矛盾沖突是遠遠小于協調配合的。
美國企業承受損失,也在支持美國政府的對華制裁行動升級。還記得,美國公司偉創力,作為全球第三大的代工廠,在美國對華為的制裁行政令出臺后,不但相關生產線立即停工,而且還扣押華為的物資那件事嗎?后來,偉創力還撤出中國,設在中國的的多家代工廠進行轉讓。明明損失不小,但也沒見偉創力對美國政府行為產生的損失表現出多大的不滿啊。
美國的蘋果不也在搞供應鏈的去中國化嗎?2021年一次性減少34家中國供應商。
有大量的事實可以說明是美國的企業背后的資本(至少是大部分)同樣在用戰爭思維,配合美國的戰爭行為。
遏制中國,不僅僅是美國跨越兩黨的共同意志,也反映了美國政府和很多美國企業的共同意愿。
資本講起政治,會表現出高度的自覺性。
因為美國不僅僅是一個國家,而且代表一個體系,是對于資本而言最有利于資本利益的體系,美國是這個體系的樞紐和大本營。
要說美國的資本因為具有強烈的民族性,是為了捍衛美國利益,才配合美國政府,那倒不太現實,“資本具有天生的特殊的世界主義性質”,尤其是大資本,要求世界范圍內的自由流動,他們的利益是全球化的。
他們跟隨美國政府,是為了維護美國代表的這個體系。
甚至我國都有一些企業,為了維護美國所代表的這個體系,寧可違背中國的國家利益。
可以說,為了維護這個體系,全世界的金融資本以及相當一部分產業資本,都可能做出傷害所在國的行為。
雖然資本家有國籍,但資本在本質上沒有祖國。特別是金融資本,是把全球當成自己的游戲樂園。
只有一部分資本,會因為資本家的國家情懷,抑制了資本的部分本性,在利益選擇上,會在民族危亡或者國家利益需要時和國家站在一起。這部分資本就是民族資本。
百年變局,我國要面對的不是美國和美西方,而是他們主導的那個秩序以及這個秩序背后,美國所代表的那個體系。
他們對中國的敵意,主要是認為中國國家的崛起和民族的復興,對這個體系形成了挑戰。為了維護這個體系,全世界依賴于這個體系生存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可能聯合起來。他們現在還沒有實現這樣的聯合,是因為不同國家對于中國的發展是否會構成對這個體系的挑戰,暫時沒有完全統一認識。
但從歐洲對待中國的態度看,美西方的認識正在快速趨向統一。
當然,資本主義世界因為實行弱肉強食的規則,內部也存在著“一切人反對一切人的戰爭”,從來不會鐵板一塊,存在著分化的可能,但這不影響中國產業升級發展到一定階段,美西方在整體上出現越來越多的協調性,也就是參與到美國對用經濟手段作為主要形式的對華戰爭中,共同實施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的遏制戰略,
中國要實現民族復興的目標,就必須跨越這一關。只要繼續發展,美國的全力遏制就是無法回避的。
不要幻想美國會講道理,還是牢記偉人的教導吧,看透美國的本質,少一分幻想,中國就多一分勝算,小一分代價。
中國也要從戰爭的高度和角度,分析美國已經采取的措施,預判美國未來的行動。
普京說:“西方國家破壞了幾個世紀以來的全球經濟體系的支柱”,只是為了全力打擊他們認定的對手。戰爭可以不擇手段,甚至可以不惜暫時的成本,面對戰爭,不能只防守不反擊。
我們也需要進行反制,哪怕是也有會有一些代價。
我們的忍耐已經夠多了,忍耐只能換來更多的得寸進尺。
美國正在把中國幾乎所有的高科技產業都放到特殊名單里面去,早已不只是一個中興和一個華為。美國需要的是中國成為一個失敗的國家,為美國持續做貢獻,還不會挑戰到美國的地位。以前美國還允許中國成為為美國生產物美價廉中低端產品的勞役型國家,現在連這個定位美國都不允許了。印太經濟框架,中國已經為替代中國的中低端產業找好了替代者。
面對這一場戰斗,中國已經沒有退路了,唯有奮發努力,奮起反擊。
一方面,梳理出美國經濟的薄弱環節,進行反制。
另一方面,更加堅定自主研發的決心,加大自主研發的投入,加快自主研發的進度,提高國產替代的速度。
四十多年前,偉人曾經從正面教給中國,要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為主的必要性,四十年多年后,美國從反面告訴我們這些道理是多么深刻并且有前瞻性。因為幻想市場換技術,“造不如買”,我們交了不少學費,但不能白交。從歷史看,美國的封鎖從來不會得到目的,看看被封鎖的那些領域,往往自主技術發展得特別好。
只要放棄了一切幻想,中國就能創造出更多的人間奇跡。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