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肖志夫 昆侖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昆侖策研究院原創首發)
2022年4月10日,美國中文網發表美國知名時事評論員ksliu的文章《“北約”針對中、俄的“新戰略概念”》指出,4月7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的北約外長會議,邀請了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代表參加會議,并討論了北約的“新戰略概念”,就是把“中國威脅”因素考慮在內后北約面對新的安全挑戰所作出的反應。
北約是美國豢養的“鷹犬”
北約,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簡稱,是北美與歐洲國家為實現防衛協作而建立的一個國際軍事集團組織,成立于1949年8月24日,總部位于比利時布魯塞爾。北約擁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規部隊,是西方的重要軍事力量。這是二戰后資本主義陣營軍事上實現戰略同盟的標志,是馬歇爾計劃在軍事領域的延伸和發展,使美國得以控制歐洲聯盟的防務體系,是美國世界超級大國領導地位的標志。
有資料顯示,北約年度軍費開支從2018年起突破1萬億美元,而美國的軍費開支占到北約整體軍費開支的72%。同時,美國在北約會費(共同經費)中的占比高達22%。這意味著北約機構的正常運轉和整體的軍事防御能力已過度依賴美國,特別是在情報、監控、偵察、空中加油、彈道導彈防御系統和空中電子戰等方面。
“有錢就是爺”,何況美國本身就是北約力量的中堅組成部分,毫無疑問,北約必定對美國唯命是從。北約成立后,美國發動的每一次侵略戰爭北約和北約成員國從不缺席。
北約服從美國的戰略國策
在冷戰期間,美國的頭號敵人是蘇聯,所以北約的戰略目標主要是防范以蘇聯為首的華沙條約組織的大規模軍事入侵。
隨著1991年蘇聯的解體,冷戰結束,中國就立即成為美國的“下一個目標”,美國前任國防部長卡特曾在海軍戰爭學院一次演說中不經意間亮出了美國一張百年戰略底牌:運用冷戰搞垮蘇聯的模式接著解決中國!
為了配合美國的戰略轉移,1999年4月23~25日北約19個成員國領導人在華盛頓召開會議,在紀念北約成立50周年之際,發表了北約新的《聯盟戰略概念》。其核心內容是一改1949年《華盛頓公約》第5條規定只有在成員國受到軍事進攻時才根據《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采取集體自衛行動的宗旨,提出北約可以采取非第5條規定的行動,即在沒有受到外來入侵的情況下,北約也可以對外進行軍事干預。標志著北約的性質已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即由防衛型轉為進攻型、由區域性防御組織轉向地區性甚至全球性的“危機干預”組織。
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1999年5月8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用導彈野蠻襲擊了我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造成正在使館中工作的新華社記者邵云環、《光明日報》記者許杏虎、朱穎不幸犧牲,同時炸傷數十人,使館館舍嚴重損毀。
首次把“中國威脅”寫入北約公報
2021年6月14日,北約30國領導人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召開了為期一天的高峰會議,在北約歷史上第一次把中國作為新的威脅寫進了《布魯塞爾高峰會議公報》。《公報》說,“中國日益增強的影響力和國際政策可能帶來挑戰,我們需要作為一個聯盟共同應對”,“中國的野心和自信行為,對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和與聯盟安全有關的領域,構成了系統性挑戰。”
在這次峰會上,北約領導人一致同意在2022年6月的馬德里峰會上及時制定下一個戰略概念——“北約2030”議程:隨著北約適應日益增長的全球競爭,此次峰會正值北約聯盟面臨的關鍵時刻不可預測的威脅,包括恐怖主義、網絡攻擊、破壞性技術、氣候變化,以及俄羅斯和中國的威脅對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提出的挑戰,堅強地站在一起,面對一個更不可預測和競爭更激烈的世界,這就是北約2030年倡議的目的。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這次北約外長會議上聲稱,北約各國外長在會上討論了北約的新戰略構想,該構想“將首次考慮中國在全球舞臺上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和‘脅迫性’政策”,“北約須加強采取共同政策應對中國”。“北約2030”議程第八條建議明確指出:“中國的崛起從根本上改變了權力的平衡,北約的下一個戰略概念將有助于該聯盟為應對日益激烈的全球競爭和安全威脅的世界做好準備。”
今年4月7日的布魯塞爾北約外長會議,就是為今年6月馬德里峰會做準備。
北約效忠于美國“打垮中國”的終極目標
隨著美國全面打壓中國和平崛起戰略國策的確立和“重返亞洲”戰略重心的轉移,北約如影隨形,及時把魔爪伸向了亞洲,北約主要成員國爭相到中國南海維護“自由航行”。
我們看到,這次布魯塞爾北約外長會議,與以往不同的是,邀請了8個非成員國外長出席,其中包含4個亞太國家,分別是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和韓國,其中日、韓兩國更是首次受邀,這絕不是偶然的。有日媒聲稱,“北約希望深化與亞太國家的合作,以阻止中國在俄烏沖突中支持俄羅斯”;韓媒則表示,北約外長會議首次邀請亞太國家參加,一方面表明烏克蘭事態絕非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事情,而是全球安全問題;另一方面也顯示北約試圖擴大其外部范圍,這將成為北約參與美國主導的印太戰略的契機。
眾所周知,俄烏沖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北約東擴,讓俄羅斯深深地感受到國家安全正在遭受嚴重威脅,加之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在沖突爆發之初,頻繁地煽風點火,蓄意制造恐慌,直接導致戰爭的爆發。不可否認,北約的瘋狂東擴就是這場烏克蘭危機的“禍根”。
作為麻煩制造者,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不僅不感到自責,反而向中國發難,“我們看到,中國一直不愿意譴責俄羅斯的侵略,中國與俄羅斯都不尊重各國選擇自己道路的權利。”他將中國劃為“威權國家”,稱中國“對北約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構成系統性挑戰”。他還煽動稱:“威權國家正在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民主國家應當團結起來保護我們的價值觀。”他以安全為由,聲稱北約將深化與亞太伙伴的合作,包括軍控、網絡安全等領域。很明顯,北約不僅要把中國作為“新戰略概念”的目標,還要聯合中國周邊國家一道對付中國。
4月6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斯托爾滕貝格會晤時,重申了對北約的亞太伙伴以及“新戰略概念”的支持。
我們不難想象,一旦北約配合美國通過烏克蘭戰爭搞垮俄羅斯,或者迫使普京下臺,導致俄羅斯分崩離析,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毫無疑問,他們會繼續配合美國對中國形成全面合圍態勢,然后實施終極絞殺。
我們必須認清形勢,俄烏沖突本質上是俄羅斯與美國北約之間的較量,而美國北約的“下一個目標”就是中國。這也是為什么這一次美國和北約都不肯直接出兵干預俄烏戰爭的原因所在,因為美國的全球戰略重心是在印太而不是歐洲,美國的頭號敵人是中國而不是俄羅斯,美國不肯陷身烏克蘭戰爭。
針對北約“新戰略概念”劍指中國,我們該怎么應對?
本人有幾點不成熟的意見:
1、中俄合作,勿忘“唇亡齒寒”。毫無疑問,中俄屬于利益相互依存關系,我們口頭上喊得很熱鬧,中俄合作“沒有止境、沒有禁區、沒有上限”,但迫于種種壓力而沒有真正落到實處。需要發揮中國智慧,把中俄關系打造成“不是同盟超出同盟”的緊密關系。
2、抓住機遇,一舉解放臺灣。臺灣問題是中美關系的根本問題,對于美國,是遏制中國崛起的一把枷鎖;對于中國,是制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心腹之患。當前正值俄烏酣戰之際,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正忙于支援烏克蘭的抵抗,給我們解放臺灣創造了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趁他們首尾不能兼顧,一舉拿下臺灣,同時也是對俄羅斯兄弟的最好支援。其實,我們什么時候都不缺機遇,缺的只是偉大領袖毛主席那種敢與敵人同歸于盡的斗爭精神!從這一點看,普京不愧為毛主席的好學生!
3、利益驅動,離間“反華陣線”。這是本人的一貫主張,就是高舉“創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大旗,以“一帶一路”為平臺,以市場為導向,以利益為驅動,抓住“資本逐利”這個牛鼻子,以“經濟牌”破解“民主牌”,“強拆”以美國為首的“反華統一戰線”,使美帝遏制中國和平崛起的企圖徹底破滅。
4、積極作為,粉碎“六月企圖”。北約2030“新戰略概念”定于今年6月馬德里北約峰會上發布,雖然9條建議已經基本成形,但還沒有最終敲定。我們應該利用剩余1個多月“窗口期”做工作,爭取有利于中國的結果。其實,北約30個成員國并非鐵板一塊,各有自己的利益訴求,只要認真分析研究,我們是可以有機可乘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