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英國護衛艦穿越臺灣海峽,這成了9月27日國際輿論關注的焦點。
因為十幾年來,英國軍艦都沒有在這里出現過。
英國軍艦的這一動作,跟前不久剛成立美英澳安全聯盟——“AUKUS”有什么關系?
這是加入AUKUS后,必須向美國納的“投名狀”?
AUKUS未來會變成一個真正的亞太反華軍事聯盟嗎?
01
9月27日,英國海軍在社交網站推特上發帖聲稱,英國海軍23型護衛艦“里士滿”號(HMS Richmond)正在通過臺灣海峽。
“里士滿”號官方推特賬號上寫道:“在與東海的合作伙伴和盟友一起工作,忙碌了一段時間后,我們正在通過臺灣海峽,在對越南和越南人民海軍進行訪問的途中。”
根據英國國防部發布的消息,“里士滿”號護衛艦是英國海軍“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編隊的組成艦只,不久前脫離航母編隊,在東海支持聯合國對朝制裁任務。在進入臺灣海峽前,該艦在日本進行了一項計劃中的例行維護。
針對英國艦艇這一舉動,我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陸軍大校表示,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全程跟監警戒。
施毅大校還專門點出,英方枉費心機刷“存在感”,這種行為居心不良,破壞臺海和平穩定,充分暴露了其投機心態。戰區部隊時刻保持高度戒備,堅決反制一切威脅挑釁。
刷“存在感”,投機心態,這兩點最能反映出英國人現在的心理。
這是英國海軍公開的第一次穿越。而美英澳三國剛剛在一個多星期前成立AUKUS安全聯盟,而澳大利亞軍艦2017年就曾穿越臺海。如今,在英方公開軍艦穿越臺灣海峽的消息后,AUKUS的三個成員都已經派軍艦穿越臺海。
這是AUKUS吸納新成員的“門檻”嗎?
還是英國向美國納的“投名狀”?
英國軍艦前往臺灣海峽顯然是之前準備好的。
英國海軍參謀長拉達金上將(Tony Radakin)不久前在倫敦接受專訪時,被問及臺灣海峽時宣稱,“臺灣海峽很清楚是自由而開放的印太的一環,明顯就是國際水域,是不同國家都可以使用的水路”。
“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打擊群9月上旬停靠日本進行訪問。拉達金聲稱,英國派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打擊群來亞洲,以及派兩艘巡邏艦常態部署東亞,“都是為了確保自由而開放的印度太平洋、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在“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打擊群前往亞太之前,有英國媒體報道稱,為了不引起北京的反應,航母打擊群此次不會駛過臺灣海峽。航母打擊群在印太地區的行動,是其首次“全球部署”的一部分。
但是,英國還是派航母打擊群中的一艘艦艇穿越了臺海,為什么會發生了變化?
02
盡管美國軍艦如今頻繁通過臺灣海峽,但美國的盟國很少派軍艦穿越這一敏感海域。
但是,在美國的慫恿和鼓動下,英國越來越想在印太地區刷存在感,顯示自己還有著“全球軍力”。在脫歐后,英國重新評估了自己在世界秩序中的位置,并且將印太地區視為英國國防和外交政策的重點。
英國政府在今年早些時候出臺的一份報告稱,“維護(印太地區)航行自由對英國的國家利益至關重要。我們已經與地區伙伴密切合作,并將通過我們的軍隊持續參與。”
英國遠在歐洲,還心心念念要“維護”(插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航行自由”,而且說這是對英國國家利益非常重要。真想不通,英國這是什么道理。
不過,自英國脫歐之后,一個很顯而易見的趨勢就是“更緊地抱住美國大腿”。
自從美國總統拜登今年1月上任后,美國軍艦已經九次通過臺灣海峽。最近的一次是9月17日,“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巴里”號通過臺灣海峽。
在此之前,8月27日,“基德”號導彈驅逐艦和海岸警衛隊“蒙羅”號巡邏艦通過臺灣海峽。中方指責“美方頻頻實施類似挑釁行徑,性質十分惡劣”,并透露在美艦通過臺灣海峽的過程中,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兵力進行了“全程跟監警戒”。
英國軍艦的行動發生在澳美英三國9月15日成立AUKUS之后,有不少專家認為,這個安全聯盟對英國發揮著“刺激作用”。
AUKUS是后冷戰30多年來第一個軍事安全聯盟。而且,美英承諾將幫助澳大利亞打造8艘核動力攻擊型潛艇,從理論上說,擁有核潛艇后,可以讓澳大利亞海軍巡航范圍覆蓋南海與臺海。
有一種說法是,這樣一來,美國在印太地區有了一個“二、三、四”戰略組合。
“二”,指的是美日軍事同盟,在東海和西太平洋,美國通過在日本沖繩等地的幾萬人駐軍,以及第七艦隊的部署,再加上各種戰機、轟炸機的輪換部署,使得美軍在這個第一島鏈要地擁有較強大的軍事力量存在。
“三”,指的是美英澳剛成立的AUKUS,這個安全聯盟主要著眼于太平洋的南部,與美軍在日本的力量可以形成一南一北,雙向夾擊。從美英不惜惹怒法國,也要澳大利亞撕毀協議的舉動來看,他們對AUKUS在太平洋發揮軍事作用抱著非常大的期待。
“四”,指的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機制。這四國領導人前不久剛剛在華盛頓舉行了首次面對面峰會。“四方安全對話”機制覆蓋的面積更大, 但是要轉化為軍事安全聯盟,各國之間還存在“溫差”。所以,美國才搞出了AUKUS。
這幾個機制或同盟,各有分工,但從目前的態勢來看,主要的目標還是臺海。
03
河野克俊在2019年才從日本自衛隊統合幕僚長(相當于參謀總長)的位置上卸任,應該說他的觀點能夠代表日本自衛隊和官方的立場。
之前,河野克俊在透過視頻參加灣灣政客舉辦的所謂“亞太安全對話”時叫囂,日本也應派艦艇穿越臺灣海峽,以圖嚇阻解放軍在海上的活動。
在英國之后,會是日本軍艦?
有日本問題專家告訴“補壹刀”,即將卸任的日本首相菅義偉前不久比較罕見地“點名”中國,宣稱解放軍軍力的迅速提升和對現狀的單方面改變,給日本帶來了風險。從這一點來看,日本可能冒險再向前跨一小步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澳大利亞之前在對華關系和臺海問題上跳得比較兇,美國就給了澳大利亞獲得先進核潛艇和“戰斧”巡航導彈的機會。澳大利亞一直希望獲得美國“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
這些看得日本有點心癢癢。
其實,隨著中國海空軍力量的快速發展,每次美國軍艦穿越臺灣海峽,都會遭遇中國東部戰區組織海空艦機兵力實施跟蹤監視,客觀上已經成了刷存在感的行為。對外只是想表露,美國仍然能打壓中國而已,政治意義大于軍事意圖。
而現在,美國感到自己勢單力薄,已經無法單獨在臺海乃至印太壓服中國,所以需要幫手。而華盛頓似乎把軍艦“穿越臺灣海峽”當做盟友對自己展示忠心的先決條件。
另一方面,英國、澳大利亞等這些盟友則看重美國的安全保護傘,和武器技術轉移。
英國的整體軍事實力現在已經江河日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只能是用來充充門面,到目前為止,F-35B艦載機都還沒有配齊。所謂的航母打擊群,還要從美國和其他歐洲國家那里借幾艘戰艦才能拼湊起來。
正如這次英國海軍穿越臺灣海峽的F239“里士滿”號護衛艦,屬于又老又舊的23型護衛艦,排水量4200噸。與中國海軍現役同級艦艇,已經有著不小的差距。
此前,法國外交部歐洲事務的官員克萊門特?伯恩在當地媒體批評英國說,英國離開歐盟時,聲稱要創造“全球化英國”(Global Britain),但法國見到的是英國能做的,只是“回到美國的懷抱”,以及接受成為美國的“附庸”。
伯恩說:“英國明顯地正在找自己的立足之地,而或者沒有想清楚自己未來的戰略。今天,英國依舊需要躲避在美國的背后。我希望這不是英國未來幾十年的政策。”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