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更改名稱是典型的“圖窮匕首見”。如果繼續抱有幻想,希望海峽兩岸風平浪靜,那么,臺灣局勢將進一步惡化。必須當機立斷,以大無畏的決心和勇氣,一勞永逸解決臺灣問題。
臺灣外事部門負責人抵達美國,與美國政府商談美國駐臺機構更改名稱問題。按照臺灣新聞媒體的說法,美國駐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有可能會改為美國駐臺灣代表處。表面上看,這只不過是一個機構的名稱修改,但是,考慮到復雜的國際背景,人們有理由相信,這是美國和臺灣內外勾結,推動臺灣獨立的重要一步。
中美建交后,美國在臺灣設立不具有官方性質的辦事處,正式名稱為“美國駐臺北辦事處”,臺灣在美國設立“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此次所謂修改機構名稱,就是要把“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改名為“臺灣代表處(TRO)”。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改變美國政府與臺灣的關系,把非政府機構改造成為具有官方性質的代表處。
這反映出美國在處理臺灣問題上,始終是當面一套背后一套。中美兩國元首電話外交剛剛結束,美國就推出所謂更換機構名稱的重要政治議題,目的就是要向國際社會表明,美國在處理臺灣問題上,不會考慮到中國大陸的意見。
這種為了向國際社會充分展示自己的強硬立場,公然違反一個中國原則,把美國與臺灣的關系變成官方關系的做法,理所當然地遭到中國大陸的強烈反對。
如果美國置若罔聞,繼續在臺灣問題上做文章,嚴重損害中國的國家利益,為臺灣島內的臺獨分子撐腰打氣,那么,大陸將不得不考慮提前解決臺灣問題。
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戰遺留的問題。臺灣問題之所以得不到解決,重要原因就在于,外部勢力的干預。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拉大旗作虎皮,公然對抗大陸,反對一個中國原則。美國政府雖然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但是,始終不放棄干涉中國內政的立場,在臺灣問題上我行我素。
正是由于美國的支持,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才會在臺灣獨立的道路上狂飆突進。解決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不管遇到多大阻力,中國都將徹底解決臺灣問題。
表面上,美國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可是在現實中,卻不支持中國的國家統一,試圖在海峽兩岸關系發展的問題上扮演“黑老大”的角色。這是中國絕對不能答應的。
假如美國悍然改變“現狀”,將與臺灣關系徹底官方化,那么,除了迅速解決臺灣問題之外,中國沒有其他選擇。
筆者多次指出,正是由于美國在臺灣問題上不斷制造事端,才導致一些國家特別是一些彈丸小國在臺灣問題上給中國制造麻煩。波羅的海沿岸的立陶宛之所以成為損害中國國家利益的急先鋒,就是因為立陶宛認為,在臺灣問題上挑戰中國,可以得到美國的青睞,中國無可奈何。中國政府迅速作出反應,要求立陶宛召回駐華大使,讓立陶宛措手不及。雖然歐洲聯盟公開支持立陶宛的外交行動,但是,如果沒有美國的參與,歐洲聯盟不敢輕舉妄動。
現在的問題是,美國似乎認為,在立陶宛問題上,已經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為了鼓勵更多國家調整中國的利益,美國有必要親自出馬,在臺灣問題上大做文章。此次所謂更改機構名稱,實際上就是希望在國際社會產生示范效應,讓其他國家如法炮制,發展與臺灣的官方關系,從而使中國應接不暇。如果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強與臺灣的關系,并且把非官方關系變為正式的外交關系,那么,中國將會面臨極大的壓力。
可以肯定,美國的如意算盤一定會落空。中國絕對不會允許在臺灣問題上出現“滑坡效應”。如果越來越多的國家宣布與臺灣建立正式的外交關系,把駐臺北的辦事機構變成正式的代表處,那么,中國一定會按照法律規定,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實現國家統一。
在一個中國的問題上,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余地。筆者多次指出,美國的所謂戰略模糊政策是自欺欺人。美國國會通過的一系列法律,在處理臺灣問題上,已經走得太遠。美國政府所宣稱的臺灣路線,和美國實際行動形成鮮明的對比。美國政府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但是,從來沒有把一個中國的原則落到實處。美國通過各種方式,強化與臺灣的官方關系,并且試圖以此來牽制中國。
按照一些學者的說法,美國實際上是希望操縱臺灣問題,從中國獲取更多的利益。現在臺灣的財政基本上被掏空,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積累,由于購買美國淘汰下來的軍火消耗殆盡。美國轉而試圖向中國大陸施加壓力,迫使中國大陸作出讓步,向美國輸出商業利益。
中國在處理中美關系問題上,政策已經確定,中國絕對不會為了維護中美關系而犧牲自己的利益。在臺灣問題上,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余地。如果美國在臺灣問題上制造事端,那么,中美關系將更加困難。如果美國希望與中國合作,就必須在臺灣問題上說到做到,言行一致,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并且將該原則落到實處。
臺灣島內已經出現了“一邊倒”的政治傾向。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把臺灣獨立與臺灣的價值捆綁在一起,把臺灣青年的獨立自主意識和臺灣獨立混淆在一起,已經形成了所謂普遍共識。臺灣島內絕大多數青年,贊成“走自己的路”。和平解決臺灣的最佳時機已經錯過。雖然臺灣島內一些政黨領袖提出,應當高舉一個中國的旗幟,海峽兩岸簽訂和平協議。但是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的錯誤教育,已經使臺灣島內的許多青年錯誤地以為簽訂和平協議就是接受投降,臺灣島內一些政治領袖提出的簽訂和平協議主張,帶有明顯的理想色彩,在臺灣島內行不通。
筆者多次指出,解決臺灣問題的前提條件是,必須牢牢控制臺灣局勢,在一個中國的原則基礎之上,重建臺灣的政治體制,重塑臺灣的國家價值觀。如果反對一個中國的原則,那么,就不能參與臺灣的選舉活動。換句話說,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臺灣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如果反對一個中國的原則,就會喪失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解決臺灣問題當然要立足于臺灣島內,但是,如果屈從于民意,或者在維持現狀的口號下,任由臺灣自由漂移,那么中華民族復興將變得遙遙無期。
解決臺灣問題非常簡單,首先就是要在臺灣島內統一思想,把一個中國的原則落到實處。如果不贊成一個中國的原則,就沒有成為中國公民的資格,就會失去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如果繼續在臺灣生活和工作,那么,其行為構成犯罪,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筆者曾經預言,解決臺灣問題,需要3年時間在臺灣島內統一認識,需要30年時間改變臺灣島內的價值觀念,確保臺灣300年不會出現分裂國家的行動和思潮。如果沒有大無畏的決心和勇氣,沒有破釜沉舟一勞永逸解決臺灣問題的堅強意志,那么,臺灣問題將會變得越來越棘手。
解決臺灣問題,既要高度警惕小步快走的臺灣獨立行為,同時又要高瞻遠矚,從大局出發,為臺灣的長治久安繪制藍圖。
首先,大陸不能被動地跟著臺灣民進黨的腳步反對臺灣獨立,必須在反對分裂和國家統一的問題上爭取主動。反對分裂實際上是建立在“維持現狀”基本理念上,而國家統一則是建立在國家終極目標基礎之上。反對分裂,就是要反對改變現狀,可是,由于大陸對臺灣缺乏有效的管治權,因此,反對分裂在很多情況下有心無力。必須高舉一個中國的旗幟,在國家統一的問題上做文章。只有堅持國家統一的大方向,才能排除各種干擾,始終朝著正確的目標奮勇向前。
解決臺灣問題絕對不能“跟著感覺走”,不能讓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設置政治議題,轉移視線,掩蓋真相,鞏固自己的政治基礎。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之所以在更改機構名稱問題上大做文章,一方面是為了迎合海外某些反華勢力,另一方面也是利用美國的地緣政治戰略,加快臺灣獨立的步伐。
大陸應當分清主次,在國家統一的問題上加倍努力。如果只是反對分裂,或者強調維持現狀,那么,必然會顯得軟弱無力,在國際社會上有可能會處于被動的地位。中國大陸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高舉國家統一的旗幟,反對任何干涉中國內政的行為。
第二,在機構名稱上做文章,實際上是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提高國際能見度一貫做法。對絕大多數國家而言,更改臺灣機構名稱并不是根本性問題。根本性問題是,他們試圖與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建立所謂的“官方關系”。
駐臺灣機構名稱,只不過是表象,表象的背后掩蓋尷尬的事實。不論是美國還是歐洲聯盟許多國家,駐臺灣的辦事機構實際上承擔著官方機構的責任,行使政府的權力。因此,西方一些國家認為更改名稱并不重要,或者這樣說,更改機構名稱只不過是撥亂反正,是為了正本清源,因此,他們對中國的反應感到詫異,甚至對中國政府外交制裁措施感到憤怒。
中國政府應當意識到,更改名稱表面上看是一個技術問題,但它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處理臺灣問題長期實行的政策有待進一步改進。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任何國家都不得與臺灣發展官方關系,可是,由于在臺灣島內政治力量相互作用之下,大陸在處理臺灣問題上不斷地向后退縮,歐洲聯盟一些國家駐臺灣辦事機構實際上具有了外交機構的職能。如果不承認這一點,那么,在處理與歐洲聯盟國家關系的時候、就會顯得過于僵硬和突兀。在處理臺灣問題上,必須旗幟鮮明地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防止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
大陸一些學者明確指出,中國大陸在處理臺灣問題上,已經做出巨大的讓步。如果這種局面持續下去,那么,臺灣問題將變得不可收拾。
筆者認為,大陸應當牢牢把握主動權,在和平統一的道路上,積極探索各種可行性。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絕對不能在一個中國問題上喪失立場。
當初大陸提出一國兩制,前提條件是一個中國原則。后來提出“九二共識”,嚴格限定在海峽兩岸“事務性”會談之中。可是如今,“一個中國”已經被“各自表述”所取代,在“各自表述”的過程中,一個中國原則被扔到九霄云外。如果允許這種現象持續下去,那么,所謂“九二共識”,也就失去了靈魂。所以,大陸必須旗幟鮮明反對各自表述,強調只有在兩岸“事務性協商”過程中,才可以不考慮一個中國的內涵。
從量變到質變,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更改名稱,實際上是圖窮匕首見,準備揭開遮羞布,露出臺灣獨立的真面目。其實,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從來不掩飾臺灣獨立的立場,只不過在處理海峽兩岸關系問題上,為了爭取最大公約數,有意識地回避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的分裂行為。在臺灣問題上,已經無路可退。只有放棄幻想,準備斗爭,才能贏得最后勝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