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與國際情勢及其走勢密切相關。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根據東西方矛盾情況,做出“爭取比較長期的和平是可能的”的判斷,以此制定了“一心一意搞建設的方針”。九十年代中期,臺灣顯現獨立傾向。由于缺少有效阻止美軍干預解放軍攻臺能力,中國有被拖入對美戰爭的危險。近10年來,隨著東風系列導彈、遠火系列、20系列軍機和高超音速武器的列裝,解放軍已經具備“區域拒止”的能力,中國安全形勢好轉。中國人開始信心滿滿地走向世界舞臺中央。
大家都說,近十年來世界出現了“百年未有”的大變化。不管人們對這個“大變局”有多少種解釋,只要不自欺欺人,就會承認“大變局”的核心內容是指中國會在幾十年內全面超越美國。超越和反超越的矛盾將形成中美兩國全面、持續的對抗,這一對抗主導全球政治軍事的基本走勢。談國家安全就不能離開這個背景。承認這個背景,就必須重新審視當下中國的國家安全戰略和軍事準備是否能夠應對這一新的矛盾。
在“大變局”中,對中國國家安全的最大威脅不是美國具備出了“反區域拒止”能力,而是美國發展和具備“用軍事手段阻止中國超越”的能力。
一、美軍最近的動作有些怪
這幾個月美軍一些動作讓人看不懂。
6月10日,《環球時報》報道一則消息:2019年美國海軍與波音公司簽署了價值2.75億美元的合同,訂購了5艘可以發射“錘頭鯊”智能魚雷的“超大型無人潛航器”(XLUUV)。第一批最早可于2022年投入使用。還將購買至少24艘。XLUUV裝有聲吶和無線電接收機,它在海底接收操作員的遠程激活命令后,安靜地偵聽(可以識別敵我)敵方潛艇的動靜,一旦對手進入攻擊范圍就發射魚雷進行突襲。據稱,XLUUV可以安全地停留在水雷附近,甚至有意讓對方潛艇探測到它,然后引誘后者進入“錘頭鯊”的殺傷區。《環球時報》記者說,他們采訪的中國軍事專家表示:美國海軍“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認為“這種新概念武器上,中美處于同一條起跑線上”。而且“它們同樣適合中國海軍阻斷美軍潛艇進入第一島鏈干涉中方行動的路線”。
另一則消息是,美國海軍新聞網5月23號報道,美國海軍準備出動兩萬多兵力舉行一次幾十年來規模最大海上軍演。演習目的是驗證“分布式海上殺傷鏈”和“遠征前進基地作戰”等新作戰理念。這種作戰理念概括起來是:部署分散;火力集中;距離安全。也就是,拆散航母編隊,艦艇分散部署在東風導彈射程外的廣闊海域,與無人機配合的導彈驅逐艦用艦對地導彈實施集中攻擊。美軍現役有可發射射程2000千米的遠程戰斧巡航導彈的提康特羅加級導彈驅逐艦22艘(每艘可發射128枚),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61艘(每艘96枚)。演習包括在大面積海域和陸地上的分布式作戰技術以及通信拒止環境下的先進技術。
美軍已經在研制把防空用的標準導彈改造為對艦對地型,甚至考慮退役一部分航母來完成這件事。但央視的軍事專家宋曉軍對此嘲弄說:“經費永遠不夠”。
第三則消息是:美國在本世紀初就把4艘老舊的俄亥俄戰略核潛艇改造為對地供給潛艇,裝載154枚射程2000千米精確制導巡航導彈,這些導彈在入侵伊拉克時發揮了重要作用。最近,美軍計劃把現役主力攻擊型核潛艇弗吉尼亞級的潛射垂發巡航導彈數量從12枚增加到40枚。首艘訂單早在2017年就已經下達,而根據美國海軍的計劃,這種"弗吉尼亞"級核動力攻擊型核潛艇的建造數量將達到38艘。是否對剩余的44艘已經不遂行戰略攻擊的俄亥俄級核潛艇繼續改造,還不得而知。
中國媒體對此評論是美軍在“彌補窘境”。
第四則消息讓人更摸不著頭腦:5月27日,網紅軍事評論家劉曉非在今日頭條專欄上透露一則消息:美國空軍在前不久進行的“北方利刃-2021”演習中,再次使用MC-130運輸機搭載的托盤模擬發射了AGM-158“聯合空對地防區外導彈”。該彈一枚重達1.1噸,據說C-17大型運輸機一次可投放32枚。
AGM-158是2009年開始服役的,美國海軍和空軍的主力隱身空射巡航導彈,戰斗部450千克、具備雙向數據鏈、GPS、紅外成像匹配多模制導能力,最大射程可達900千米。而年內增程型JASSM(1900千米)將以每月5枚速度交付40枚。評論認為由于該彈較重,運輸機比轟炸機更合適。
“這個項目沒準兒就成功了”,劉曉菲說,“解放軍會不會也這么改運8、運9?不知道,你們想吧。”
還有一則消息與前面動作有關。據介紹,美軍目前開發的幾款超高音速導彈,基本是“助推滑翔”式。其中最接近服役的是射程2000千米左右的AGM-183A空射導彈。
最讓人搞不懂的是昨天環球日報的一則消息,說“據日本共同社9日報道,包括前國防部長威廉·佩里在內的一些美國前官員和核裁軍專家發表公開信,要求日本各政黨不要反對美國可能宣布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立場……據介紹,佩里等20名前官員以及美國科學家聯合會等6個團體簽署了這封信,并寄給了菅義偉和公明黨、日本立憲民主黨、日本共產黨和日本創新黨等各自的黨首。”還沒看到我們的專家對此有什么看法,但網上的議論集中在嘲笑美國政客竟然去勸唯一嘗過核武器的國家同意自己不再首先使用核武器。
如果從中美軍事沖突最可能引爆點——解放軍攻臺,美軍干預——角度理解美軍這些動作,確實會感覺有些奇葩,讓人看不懂。
貧道雖然對軍事是外行,但有些基本邏輯還是能想通的:
解放臺灣是一場大型登陸戰。在現代戰爭中,美國如果干預解放軍登陸,必須讓美軍戰機飛臨臺灣上空甚至臺灣海峽對解放軍的登陸艦船、登陸部隊和戰機直接作戰,才能形成有效干預。如果美軍戰機做不到這些,即使在臺灣登陸幾萬美國海軍陸戰隊都不管用。至于其他干預方式,比如中遠程導彈攻擊大陸前進基地等,只會起增加解放軍解放臺灣成本的作用,并不能阻止解放軍迅速占領臺灣全島。
解放軍實現所謂“區域拒止”能力,就是具備有效攻擊干預我軍攻臺的航空母艦的能力。因為美軍在日韓和新加坡的空軍基地解放軍近程導彈就能控制。只要沒了雞窩,隱身飛機也是擺設。這個能力中國是在2015年顯示的。這一年的9.3大閱兵和國慶典禮上,DF21D和DF26亮相,并明確宣示能攻擊“大型海上目標”。DF21D和DF26的列裝有讓美軍航母不得不推出3000千米以外地區,失去有效干預解放軍解放臺灣的能力。
美軍很清楚解放軍推出這兩款東風導彈對亞太軍事態勢的決定性變化,而且做了相應應對。
2015年,美軍一份報告提出,將能垂直起降的F35B“快速部署、分散到多個軍用和民用機場,每處地點集中的飛機不超過一個中隊”。并實際進行了試驗。美空軍中央司令部司令杰夫·哈里吉安指出,分散部署空軍的第五代戰斗機可最大化提高存活能力。
2013年美軍艦載無人機X-47B在航母上起飛時,作戰用途還沒有確定。2017年6月美軍宣布,一款叫“黃貂魚”的艦載無人加油機即將上艦,這種大肚子的無人機能進行超長航時與超遠程飛行,可以為4~6架艦載機加油。
美軍這些新戰法都是圍繞避開兩款東風導彈的威脅,讓美軍戰機飛臨臺海戰場上空來設計的。理論上雖然可行,但大量、持續作戰肯定不可靠。
那么上面那些的新招數是否依舊是圍繞阻止解放軍攻臺?應該不是。
美軍增加超大型無人潛航器和智能魚雷確實能增強阻止解放軍軍艦和潛艇前出第一島鏈從東部攻擊臺灣的能力,但解放軍用不著繞到臺灣東部就能攻下臺灣!而且沒有這些無人潛艇,美軍加日本有70多艘攻擊核潛艇,足以封鎖第一島鏈那幾個有限的海峽。
其余幾個動作都是圍繞一個目的:在解放軍現有打擊區域外,即1000公里外投射精確制導炸彈,對臺灣和中國東部地區固定目標進行打擊。雖然美軍大量裝備了這些武器并具備這種作戰能力,確實能夠安全、持續的投放導彈,但正像前面分析的,假如其目的僅僅是為了阻止解放軍攻臺,那么這些手段只能起到增加攻臺成本,延遲攻臺時間作用。
貧道認為,美國這些動作已經與干預解放軍攻臺無關。
二、美軍究竟打算干什么?
對于經歷過冷戰、主導了上世紀大部分戰爭的美軍來說,所有軍種所有軍事動作都是針對“最危險敵人”的“最具威脅的軍事能力”設計的,即使所謂各部門“爭經費”也都會圍繞這些核心內容。所有新的武器設計和作戰樣式變化都應該能找到清晰的目的,絕不會像一些專家們說的那么似是而非。
現在,地球人都知道“和平與發展”再也不是世界的“主題”了,中美兩大國之間激烈、持續的對抗、博弈將主導今后世界的基本走向。中美競爭的核心部分不是“民主與專制”,而是美國為首西方國家產業空洞化經濟金融化的“全球化浪潮”中,中國在制造業無論規模還是產業鏈完整性都已經是世界第一。制造業需求催生科技發展,沒人能阻擋20年后中國在科技和高端制造業引領世界。到那時中美這場博弈勝負就基本確定了。
經過這10年中美的經濟領域的較量,美國精英應該看出來:只在經濟、科技領域里競爭,即使允許美國重新定“規則”,也無法讓全球制造業做一次反向運動,回歸美國和西方國家。同時,由于中國的金融沒與西方完全接軌,中國有避開美國金融鐮刀終極打擊的能力。現在拜登正在通過拉幫結派結成反華的政治軍事聯盟,從外部對中國施加政治軍事壓力,同時通過意識形態滲透、扶持推墻派從內部制造混亂,雖然這也都是辦法。但效果如何,估計美國精英心里并沒有底。
還能找到打斷中國2.0版工業化進程,并給美國和西方重振制造業機會的方法嗎?
對于200多年來從開國到立國直至稱霸世界都沒離開過舞槍弄棒的盎格魯撒克遜人來講,永遠不會忘記用軍事手段解決國家問題的,這些人首先想到的就會是使用武力。
從美國角度看,既然核心問題是制造業以及圍繞制造業的技術進步,那么如果能讓中國喪失實現2.0版工業化的關鍵技術設施、技術裝備和技術基礎,應該是個不錯的思路。制造業是個龐大的體系,支撐這個體系發展的有一批對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有決定性影響的硬件(設備、設施、裝備),以及產生這些硬件相關的硬件。這是個涉及各行各業的技術經濟問題,貧道講不清楚。但從道理上說,有些重要硬件被摧毀了,而且生產這類硬件的相關硬件也被摧毀了,恢復這些硬件就需要較長時間。比如,如果神威計算機系統被摧毀,大量研究會被延后。而超高音速風洞被摧毀,相關試驗也會擱淺。在內行眼里,各行業都存在對產業鏈的形成、發展和進步最關鍵的節點,次關鍵的節點……,當然還包括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除了制造業,服務業也存在類似問題。如果騰訊和阿里巴巴的主服務器數據庫被摧毀了,上交所、深交所或者某大銀行主數據庫也沒有了,中國人的社會生活不知道會是什么樣子。實際上,按照這個思路,美國組織專門人員研究找到數千個節點,并讓情報系統查明這些節點位置是可以做到的。幾千個不行就幾萬個,總存在一組能讓中國工業化水平倒退20年的數字。
中國制造業情況關系全球產業鏈。中國制造業一出問題,全球產業鏈就一團糟,包括美國。但這也許正是美國想要的。沒有這么一世界大亂,美國重振制造業沒一點機會。
不是貧道惡毒,是貧道知道,把盎格魯撒克遜人想得多陰毒都不會過。貧道認為,前面介紹的美軍最近的這些動作的目的已經非常清楚,是為了給美國總統提供一個發動一場常規戰爭,在本土基本不受攻擊情況下,摧毀中國東部能讓中國超越美國的經濟、軍事技術裝備和基礎設施,從而打贏這場中美世紀之爭的方案。
回頭看看,上一節介紹美軍這幾年試驗的新裝備新戰法不就是圍繞這個目標做的嗎?
首先,美軍研制和裝備超大型無人潛航器和智能魚雷并不像我們的軍事評論家說的那樣讓為了“進入第一島鏈干涉中方行動”,他們明確告訴我們是為了用攻擊核潛艇+XLUUV有效封鎖第一島鏈各個海峽,讓解放軍軍艦和潛艇在戰時無法前出第一島鏈。這樣會大大降低解放軍用常規武器報復攻擊美國本土的風險。同時,增加足夠的無人作戰潛艇,可以騰出數十艘攻擊核潛艇,用以發射數以千計的巡航導彈。
無論美軍用改進的攻擊核潛艇發射的巡航導彈,用分散布置的驅逐艦和其他艦艇發射的巡航導彈和改進的標準系列導彈,尤其是用航程超遠,可以在沙石跑道上起飛的大型運輸機投放各型的改進導彈,射程都增加到2000千米左右,基本具備在防區外精確攻擊中國東部縱深1000千米內(東部和中部省區)的固定目標。這個距離足夠了,中國制造業最主要的科學技術基地和影響社會生活的節點絕大部分都在這個區域。
如果美軍完成攻擊核潛艇投射巡航導彈計劃和驅逐艦投射對地攻擊導彈改造計劃,即使動用一半海軍艦艇(提康特羅加級11艘,阿利伯克級30艘,俄亥俄級22艘,弗吉尼亞級19艘),也能一次投放8436枚精確制導炸彈。美軍實現用轟炸機和運輸機遂行遠程攻擊后,只要有足夠的導彈,這種打擊將是可以持續進行的。
美軍新型戰斧巡航導彈大約100萬美元一枚,增程型JASSM貴一點也是一百多萬一枚。就導彈費用而言,3萬枚大約價值三、四百億美元,相當于美軍撤軍前在阿富汗的一年的軍費。由于作戰樣式主要是遠程投放導彈,這些導彈對著塔利班的帳篷都沒少扔,所以美國打得起。
解放軍能否在美軍攻擊中國本土后,在遵守承諾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條件下,用常規武器和同樣方式,對等報復攻擊美國本土呢?困難應該不小。
解放軍DF-5B和DF-41是戰略核武器,用不上。DF-26倒是核常兼備,但射程不足以攻擊美國本土。中國還沒有足以攻擊美國本土(指美洲大陸)的戰略轟炸機。還有一點,中國只有數艘攻擊核潛艇,貧道還不清楚這些攻擊核潛艇是否有對地攻擊能力。就是有,也要能在美軍封鎖第一島鏈情況下前出太平洋。因此,在常規戰爭范圍內中國有可能進行報復,對等程度就無法計較了。
實際上,中國在現有地緣戰略態勢和軍事手段水平條件下,只有首先使用核武器才能談報復問題。這難道不是美國現在突然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因嗎?把戰爭限制在常規武器范圍內是保障美軍這種戰法成功的必要條件!是美國政客而不是軍方在說這件事,說明美軍的這個方案是考慮成熟的,而且早就擺在總統辦公桌上了。
美國試圖用二十多年前轟炸南聯盟的作戰樣式為中美博弈劃個句號。而美國二戰后發動的有規模的戰爭中,朝鮮戰爭、越南戰爭連軍事仗都沒打贏;第一次海灣戰爭仗打贏了,真正的敵人伊朗成了贏家;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每場戰斗都沒輸,戰爭輸了。利比亞、敘利亞搞成個爛攤子,美國除了把形象搞壞了,啥便宜沒占。現在看看,既打贏了戰役,又打贏了戰爭;既打贏了軍事仗,又打贏了政治仗和經濟仗的戰爭,還只有科索沃戰爭。沒花多少錢,沒死一個兵;對方也投降了,鬧心的歐元也趴下了,盟友沒啥說,名譽還很好。
貧道這樣分析,肯定讓很多網友很鬧心———本來感覺蠻好的,怎么你這么一說有“中華民族又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的感覺?!
不用擔心。首先,貧道不是軍事專家,甚至不夠“軍迷”資格。可能我們有很多殺手锏貧道還不知道,是杞人憂天。同時美國真要這樣干并不容易,還要很多條件。最重要的是,只要思想不趴窩,辦法總比困難多。
三、美軍這一想定并不容易實施
這一作戰想定引發的戰爭必須由美國主動發起,對象是個核大國,手段是毀滅性全面攻擊,性質屬于滅國之戰。這種戰爭不會像入侵海地、巴拿馬那樣收發自如,中情局國防部幾個陰謀家捏把捏把就能發動的。一旦打起來,很難不發展成第三次世界大戰,最終啥結局都可能有。
當然,美軍這樣做并非是自己胡思亂想,而是美國統治集團的政治需要。早在毛衣戰開打時,美國就有人認為,要阻止中國崛起只有武力打擊這一條路,別的方法其實都不起作用。蘭德公司還做過研究,推論是打擊必須在2025年前,這一年中美軍力對比已經大致是2:3,在往后美國就不占優了。雖然最后打還是不打,是政客們的事。但未雨綢繆,軍方未對此做軍事準備肯定不合格。何況立個大項也好要到更多錢!
對外發動這樣大規模的戰爭必須經過國會授權,撥款,這種打法就算最最省錢,光開打沒幾千億的戰略物資儲備也不敢動。這些錢擠吧擠吧是不夠的。就算這種作戰想定確實是美國戰勝中國是最佳途徑,但主導美國的權貴們是很多利益集團構成,對美國有利不見得對所有利益團體有利。
還有,這種作戰想定有個致命弱點,就是規模太大,從裝備到戰法都要重新搞,動靜會很大。不給上面說清楚通不過,說清楚了全世界也都知道了,美國很難隱瞞掩蓋自己發動戰爭的企圖。最大可能是,八字還沒一撇,“美國要打第三次世界大戰”就滿城風雨了。這就不僅給中國和俄羅斯等對手以輿論戰的大好機會,而且美國最鐵桿的盟友也因怕殃及池魚而七嘴八舌,還有美國國內老百姓呢?
打這種賭國運的生死之戰,想再弄瓶洗衣粉,或者像約翰遜在越戰中那樣,先制造事端打起來再逐步加碼,很難糊弄見多識廣的議員們,尤其是兩黨對立這么嚴重時候。
貧道當然清楚,美國可以為戴不戴口罩兩黨鬧翻,但遇見攻擊中國的時候議案完全可能一下子就通過了。不過,斗斗嘴可以,這種明擺著的打贏了不說,打輸了可是要上審判臺的侵略戰爭,完全一致就難了。
就在上個月,美國議會把總統對外開戰的權利收回了國會(911時授予總統)。
必須知道,雖然美國部分精英心里清楚,GDP是虛的,國家力量真實對比是創造物質財富能力的對比,尤其打仗的物質基礎是制造業。美國現在制造業占全球比重已經下降到17%,是占全球比28%中國的60%(粗鋼產量不到中國的7%),而且這個趨勢一天天擴大。但是,這個過程是溫水煮青蛙,美國老百姓對此不會有絲毫感覺。雖然瞌睡喬告訴美國老百姓說“中國人搶了美國人的飯碗”,很多美國人也跟著起哄,但他無論以飯碗理由還是以病毒為理由號召美國人與中國打一場你死我活的世界大戰,一定是另一種情況。
貧道認為:美軍的這一對華作戰想定很難被實施。
四、中國只能按“這樣打照樣贏你”來準備
記得十年前幾個人與劉源將軍在頤和園“快走”,劉將軍表達了“爭取再有20年和平發展,中國就不怕了”的看法。現在過了10年,連美國人都看出來再有4、5年美國就難以扭轉局面了。確實,就國家安全角度看,如何能避免與美國發生戰爭是本世紀中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條件。
前面講的美軍這個作戰想定目前實施的可能性很小,是說美國目前條件不足以形成“上下同欲”。但決定中美發生軍事沖突的基本條件還是具備的。一是大國爭霸構成時代基本背景是實實在在的,也就是所謂“修昔底德陷阱”;二是美國的軍事優勢讓美國政客選擇戰爭有很大誘惑,一些情況下這些誘惑很可能誤導美國決策者做出錯誤決策,導致大戰發生。
下面著重談“誘惑”。
冷戰時期,蘇美兩個核大國最接近戰爭的是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過程大家都知道了不再細說。值得思考的是,謹小慎微的肯尼迪在關鍵時刻為什么會那么強勢,又是堵截蘇聯運輸艦又是用深水炸彈攻擊蘇聯潛艇。最終還把脾氣與懂王接近的赫魯曉夫給嚇住了,不得不把導彈從古巴撤回去?從后來解密資料看,關鍵原因是當時肯尼迪底氣足,他得到的信息是即使打核戰爭美國損失也有限,但蘇聯基本就不存在了。同時赫魯曉夫也清楚自己核打擊的能力到底啥樣子。
是不是當時美國核武器數量比蘇聯多?1962年蘇聯核武器數量達到3322枚,比兩年前的1605枚增加一倍多,但依舊只有美國27609枚的12%,蘇聯是七十年代才趕上美國的。但是雙方都清楚,無論向對方投射多少核武器,對方只要能同時向自己投射幾百枚核武器,自己照樣不存在了。蘇聯3000多個完全夠了,何況蘇聯追求的是當量越大越好?
核彈要能成功覆蓋對方全部國土才好用。六十年代初,蘇美都只有中程導彈,射程8000公里以上的洲際導彈尚在研究中。誰先部署列裝,誰就擁有摧毀對方能力。所以雙方大眼瞪小眼盯著對方。問題是,在60年代初期,美國轟炸機和中程導彈都可以從北約國家攻擊蘇聯核心地區,而且美國已經擁有超長航程的核潛艇。蘇聯這一時期也嘴上說自己核潛艇、戰略導彈和遠程轟炸機已經戰備值班,實際到1962年尚未列裝部隊(甚至還不成熟),蘇聯實際上處于挨打還不了手的境地。這也是蘇聯1962年急急忙忙在古巴部署中程導彈的原因。
雖然蘇聯尚未有還手能力,但很長時間美國對此并不了解。1960年,一位名叫奧格列-潘克洛夫斯基的蘇軍上校對晉升問題沒想通,開始向美軍提供軍事情報。到古巴危機前總計5000多份,讓美軍完全掌握了蘇軍核潛艇、戰略轟炸機和遠程導彈的研發、列裝和性能情況。也就是說,古巴導彈危機時,肯尼迪認定赫魯曉夫不敢用部署古巴那十幾枚導彈與美國幾萬枚導彈對賭,才敢向赫魯曉夫才獅子大開口。
當然,現在大家才知道,蘇聯在古巴已經部署了近百枚瞄準美國大城市的核武器,還都是大個的(氫彈)。當時美軍用深水炸彈“圍剿”的蘇聯潛艇被逼的只差一點發射核魚雷反擊美軍艦隊。真打起來,大半個歐洲和大半個美國照樣也沒了。
這個例子說明,大國對抗中,雙方軍事能力對比是實實在在的東西。一般情況下對抗不顯,真到了繞不開的時候,雙方最高決策者下決心時,確實有條件把對手摁在地上揉搓的一方,真有可能決定以武力定勝負——雖然最后會是兩敗俱傷。所以在中美博弈的大爭之世,要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必須實際擁有讓對方不敢開戰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弱勢一方在經濟、政治、外交各個方面博弈的基礎。而且假裝不知道沒看懂對方有這一能力根本不管用!
前面介紹的美軍對新的作戰想定并未掩蓋,甚至是明白告訴中國它正往這個方向努力,兩三年內就能具備。我們如果不能在兩三年內擁有有效反制手段,各方面都會被動的。
五、以大國博弈標準衡量,我們的劣勢還不止這些
上篇文章發出后,很多留言說“真到那時候我們一定要首先使用核武器”。貧道覺得這種想法要不得,不能“真到那時候”,真到那時候晚了!為了和平,要在美國宣布“美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當天宣布:“中國在本土受到核大國攻擊時將首先使用核武器”。
貧道擔心是另一個問題:中國的核力量能否足以讓美國不敢對中國使用武力。貧道認為存在一定問題。
擁有核武器是為了讓敵國不敢用武力欺凌中國。實現這一目的要有一定數量的核彈頭,但更重要的是有把足夠數量的核彈及時準確地扔到敵人頭上的能力。客觀講,300枚的核彈頭雖然不多,但也不能說不夠用。即使美國這樣的大國,平均每個州挨上三、四個數十萬噸級的氫彈也就不算了,是美國老百姓和政客都“不能接受的”。問題在于,解放軍有能力在需要的時候把這些導彈如數砸到目標上嗎?
核戰略的所謂“三位一體”,是路基戰略核導彈、戰略核潛艇、戰略轟炸機。目前,美俄同時擁有這三種武器,中國目前沒有足以威脅美國本土的遠程戰略轟炸機。不過,遠程轟炸機在今天的作用已經很小,現在有威脅的是路基戰略核武器和戰略核潛艇。軍迷們都會注意到,全世界只有中國發展出車載戰略導彈DF-41D。而且不僅DF-5和DF-41導彈不斷增大射程,戰略核潛艇的潛射導彈也要打一萬多公里,足以覆蓋全美。為什么呢?因為中國必須彌補對美實施報復性核打擊能力的缺陷。
除了沒有戰略轟炸機,主要是目前中國戰略核潛艇在戰時可能被封鎖在第一島鏈內,機動發射能力受限。中國渤海、黃海和東海大部分海域水深不足百米,不適合做發射海。中國只有水深3000多米的南海海槽適合做發射海。但這個位置靠近赤道,距離太遠,潛射導彈沒上萬公里的射程夠不著美國。這就是為什么美國的電子偵察機和偵查船幾乎每天都在南海轉悠的原因,也是軍迷們能看到三亞基地核潛艇“五艇同框”的原因——中國戰略核潛艇目前主要發射海被局限在南海。由于發射地點太固定,隱蔽性差,受攻擊可能性大,而且美國監測核打擊方便。因此,目前解放軍最可靠的核報負手段實際只有能機動發射的DF-41D。三位一體,中國只有一位半。
美國忌憚俄羅斯的戰略核潛艇,不是俄羅斯潛艇的靜音好,導彈強,而是俄羅斯戰略核潛艇從千島群島出太平洋,從摩爾曼斯克出北冰洋和大西洋都不受阻,全球海洋都是俄羅斯戰略核潛艇的發射海。藏在墨西哥灣里打美國,距離短時間少。
貧道說的這些情況都是明擺著的,不存在誰“泄密”,只存在誰“裝糊涂”。
還是那句話,中美博弈總會有決斷勝負的“終極時刻”,到那時候軍事能力絕對劣勢的一方是要吃虧的。雖然不見得訴諸戰爭,但退讓甚至服軟都是可能發生的。
因此,中國應該在兩三年內擺脫目前的局面,再能在決勝時刻具備周旋能力。
六、怎樣擺脫目前的被動局面
篇幅有限,直接說吧。貧道從2016年初開始,先后寫了3篇關于臺灣問題的文章。內容都是一個:臺海問題核心不是國土分裂問題,不是一般政治問題,而是臺灣不解放,中國在軍事安全上有很大危險。不解決這個問題,安全生存都困難,不要說民族復興了。
從前面分析可以看出,中國無論在常規戰爭還是核戰爭框架中,劣勢就是因為臺灣不在解放軍手里。所謂第一島鏈就是北面琉球群島一個鏈子,南面菲律賓群島一個鏈子,加上兩頭對馬海峽和馬六甲海峽兩把鎖,都不是中國領土,一溜美軍基地擺在那里。兩條鏈子栓在臺灣這棵樁子上,形成一個實實在在的“第一島鏈”。如果中美出現軍事沖突,中國海軍無論水面還是水下都很難通過這一島鏈。就算和平時期能過,潛艇在對手眼皮底下過來過去,難保信息不被敵方掌握。這樣就對中國國家安全形成致命傷害。
臺海問題的性質應該是:解放軍要突破第一島鏈,不能考慮南北兩條鏈子,因為那是外國,動不了手。但臺灣是全世界都承認的中國領土,是唯一能擺脫這個窘境的抓手。只要臺灣在解放軍手里,東面就是深達數千米的馬里亞納海溝,整個太平洋就對中國海軍開放了,中國海軍在利用海洋條件上甚至優于俄羅斯。因此,早一天解放臺灣,中國就早一天能在充分利用戰略資源情況下規劃和發展軍事裝備,美國的上述作戰想定就成為廢案。早一天解放臺灣,中國陷入與美軍全面戰爭的風險就早一天降低。及時解放了臺灣,中國才可能在對美博弈中“不戰而勝”。
臺灣在解放軍手里,中國海軍力量前出太平洋,整個日本列島和琉球群島東面都從日本自衛隊和美軍的“戰略后方”變成戰略前沿,東京灣就對中國海軍力量打開。而美軍在琉球的基地就“三面被圍”的境地。失去對第一島鏈的控制,美軍在琉球甚至日本布置那么多軍事基地遏制中國的作用就大幅降低,而且還會有“被圍殲”的憂慮。屆時,美軍從日本(起碼琉球)撤軍的可能性就不是沒有。缺少資源以外向經濟為主的日本所有海路都要考慮解放軍海軍的存在,更不要說韓國了,即使美軍不撤走,日本和韓國在考慮對華關系上也會變個臉(當然也可能更兇)。
新中國從建立起就失去對臺灣的控制,整個戰略思考都是把臺灣作為敵方考慮的,從來沒有過把臺灣作為中國“不沉的航空母艦”來布置軍事力量發展軍事裝備。在中國一直不是美國第一敵人時,臺灣的地緣戰略位置還沒那么重要。但現在中美處于高度對立狀態,美國統治集團明擺著要“滅中國而后快”,臺灣對解放軍的作用就完全改變了。形勢決定解放軍需要盡快收回這艘不沉的航空母艦。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中國回到71年前面臨的抉擇了。
有人會覺得貧道講得太邪乎,無論美軍用哪種方式攻擊中國,我們都有應對方法:
首先,中國可以在美軍剛開始攻擊大陸目標,就宣布將使用核武器報復,甚至像貧道說的,事先就宣布。
其次,雖然美國需要摧毀的制造業要點比中國少,但是美國人過“苦日子”的能力與中國人沒法比。摧毀美國電力系統、供油系統和供水系統,美國老百姓撐不了一個月就叫停了。
第三,美軍打擊大陸那些固定目標目前主要依靠GPS制導的巡航導彈,而干擾GPS 已經是成熟技術。
第四,美國對陸打擊的目標我們也知道,中國有能力做好要地防空。
這是沒看懂這篇文章的中心意思。貧道講了這么多,一個意思:必須擁有讓美國不敢用軍事手段解決中美博弈的軍事能力,以避免20年內中美發生成規模軍事沖突。由于準備不足造成美國對華動手了,就是失敗。
如果對中國前些年安全戰略有哪些值得思考的地方,貧道認為最主要的是有一段時間忘記了“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這一首要問題。孟子曰: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敵人肯定是有的,找不到敵人,認錯了敵人,國家安全就一定會出問題。
在蘇東解體后,總設計師提出“韜光養晦不出頭”的外交策略。這一策略對降低美國的威脅是必要的,但總設計師這句話只是“對付中國最危險敵人的策略”,不僅沒有一點“美國不是中國最危險的敵人”的意思,而且把敵人尤其首要敵人說的很清楚。雖然美國在很長時間也認錯了敵人,依舊把矛頭對準俄羅斯,但是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意識到美國及其盟國是中國的最大的安全威脅,必須有所警惕和安排,同樣會陷入被動。且不說有中美關系“夫妻論”的說法,前幾年北京大學、中央黨校的一些國際關系教授竟然提出聯合韓國限制朝鮮的對外政策。胡大嘴還在他管的報紙上聲稱中國對朝鮮半島安全的原則已經從三八線退到鴨綠江,只是美軍要離鴨綠江100公里。完全一個“抗朝援美”的架勢。
正是因為沒有把美國當中國的終極敵人,才看不出臺灣的價值所在,才沒有及時把臺灣拿到手,造成現在的被動。正是沒有盡快拿下臺灣的計劃,所有對美打擊都建立在不出第一島鏈的安排上。就是沒把美軍當最大安全威脅,才花大量軍費造不以美軍做目標的航母,而不是足夠數量的戰略核潛艇和攻擊核潛艇。
關于臺灣,李敖先生認識得很到位:
臺灣就好比是大陸的睪丸,現在睪丸還被美國佬牢牢攢著,大陸哪兒都有勁使不出,當然不甘心睪丸被人抓住,到頭來怎么做中華大男人呢……真要把大陸逼急了,寧可冒揮刀自宮的危險,也要剁掉美國人的手的話,那老美八成是會把手收回去的……
李敖先生這些話話糙理不糙,還真值得我們想一想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