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老人在快遞站工作而猝死,卻被說成是60歲沒繳社保,不算勞動范疇,不算工傷。但懵逼的是你到30歲又嫌你歲數大,不能加班,讓你滾蛋。
不是說前幾天有工廠招人,就說“86年以上的可以走了”,意為不招86年以上的人。
但“86年”這么個標準是可以變的,今年是“86年可以走了”,明年是“86年可以走了”,將來是“06年可以走了”。然后我又看到有媒體鼓勵“低齡老齡就業”,要搞什么“銀發紅利”。
難蚌。
一邊是干活時候嫌你太老,但領退休金時又要搞“銀發紅利”,一邊是讓要搞“銀發紅利”,但30歲到60歲的長達30年時間里卻讓你自由發揮,如此對沖的悖論我也不知該如何解釋。
這...這不講邏輯啊!
即便是真要搞“銀發紅利”,那也沒問題,但跟“銀發紅利”配套的福利保障卻只字未提。
我們都知道日本老頭老太不能跳廣場舞,他們還得上班,所以國內的一些專家學者就說要效仿日本。但真當我們引入了“銀發紅利”,日本老人福利跟體系性保障,一整套我們能跟上嗎?
即便是效仿日本,老兩口按最低或一般生活標準,吃穿+醫療+雜項,每個月都要赤字5.5W日元。而日本60歲以上、2人以上家庭,有2000W日元存款的也只有38%,65歲已上就業的也僅是25.1%。
所以我們搞“銀發紅利”實則是對“人口紅利”的2次變現,可這能順利變現嗎?
而且有沒有想過,整個東亞基本沒幾個懶漢,絕大部分人都很勤勞,但怎么老是越干越窮?
你有沒有發現,至少在中國,你一天不工作,你就會感覺自己不是主流,你要是一直不上班,你身邊的人就會歧視你,社會會淘汰你。
說白了,有人還是在拿農業社會思維去看待今天金融資本主義社會,否則60歲老人為什么還在工作?為什么工廠不招86年以上的工人?
源頭就是有人思想不更新,
那具體行為就會很野蠻。
農業社會是什么?是要生產,不計一切代價去生產,所謂“生活”就是你生下來就要干活。
這個風氣在古代包括在新中國時期都是沒毛病的。環境惡劣,你想有吃有喝你必須要生產,但這種思維在今天還合適嗎?不合適!
“人口紅利”就是這種思維導向下的具象表現。所謂“人口紅利”,就是強調你要生產,你要勞動,“銀發紅利”就是在“人口紅利”消失之前,抓住末班車,吃干抹盡。
那節奏成了什么了?說要犧牲今天,成就明天,犧牲自己,成就孩子。可你發現,明日復明日,犧牲復犧牲,下一代還要繼續犧牲,那算求,不玩了,我不生孩子不干活了,社保還繳不繳都得另說了。
你今天不是要走市場經濟嗎?很遺憾,市場經濟最不看重的就是勤奮,就是勞動,市場經濟體系下不會獎勵勤奮,只會為創新買單。更硬核的是,在市場經濟邏輯下,人所存在的價值不止是生產者,更得是消費者。
說句不好聽的,現在有一些崗位那根本就沒有存在的必要,真就是“賞咱們一口飯吃”,純粹就是擺設,讓你看起來好像有班可上。你去上班其實就是走個過場,干的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放假了出去吃飯娛樂,你得消費才行。
農業時代強調生產,的確是尊重人權,你不干活哪能吃飯呢?在今天尊重人休息、生活的權利,為人的創新買單,這也是尊重人權。
簡言之:經濟發展不靠勤奮而靠創新,靠消費而不依賴生產,這是農業社會跟今天金融資本主義社會最根本的區別。
之所以還有延遲退休乃至老人加班猝死這事,實則是:指導思想跟目前階段的嚴重不匹配,所發生的激烈摩擦。
過時了屬于是。
如果我們不盡快從過去生產型社會轉變到消費型內需型社會,談什么“趕英超美”那都是虛的。再怎么玩命,老百姓永遠都是“耗材”永遠都是“人礦”。
還把人當機器當紅利,真的很不時髦。
而且還有1點,雖然全世界各國都在摸著石頭過河,但人家是為了避開坑,咱有時摸石頭是為了去證明這里有坑,然后告訴別人,這里有坑,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老規矩,咱去看看英法2國怎么摸石頭的。英國那邊已經開始大搞“4天工作制”了,就這還在搭配法國搞大罷工。法國罷工也是因為延遲退休,據群眾反映“我52歲就精疲力盡了,請馬克龍讓我們退休。”
才52歲就想退,你品品。
咱就說4天工作制,這就是思想意識搭配了今天金融資本主義時代。讓人閑下來去搞學習再提升,技能再培訓,用實際行動鼓勵人去謀創新,求發展。
最差最差,人閑下來總會搞點興趣愛好,去消費消費,促促內需也好,橫豎都不虧。
同時不知道大伙察覺到沒?在國內現在已經有人開始退社保了。據江湖傳言,各地尤其是18線小鎮,社保局門口排得都是長隊,大體都是年輕人,扎堆來退社保。
人只有對未來徹底失望,才會只顧眼前;有些所謂的盲目和短視,非不能也,實不為也。眼前都顧不住,是真沒工夫管將來了。
而現如今搞“銀發紅利”,又見快遞站猝死的分揀員老人,可以說對很多年輕人、中年人都是1個當頭棒喝。畢竟“城門失火”這道理我們還是懂得的,看到一把年紀的老人還在為了養老而上班,“原來這就是幾十年后的我們”也一定是大伙的共同感受。
今天開始有人退社保,其實拿的也不是錢,是對未來的信心。什么信心?無外乎2層,先是考慮自己能不能活到60歲65歲,再考慮自己65歲以后有沒有養老金,養老金夠不夠用。
在今天,“能不能活到60歲”開始不是句罵人的話了,開始真成了1個理性的個人規劃了。如果咱這代經常加班、熬夜、吃外賣的人連撐到60歲都說不準,那誰還會老老實實繳社保?
即便我福大命大,我天生蠻力,身體強橫,我活過65歲,自己有沒有養老金?養老金夠不夠用?這又是硬核問題。
如果一把年紀還要再去上班,這任誰都繃不住。咱們有很多人,上班還沒幾年就盼著退休,你這退休了又把人趕去上班,誰還會對未來有期望呢。
以前都有句分量很足的話,叫“等你老了,你就知道...”,可這種邏輯正在慢慢失靈,因為很多人一定會變得盲目、短時,只顧眼前,不管以后。
但這并不怪他們;當未來不再期待甚至當未來充滿恐懼時,“過好當下”、“及時行樂”就剛好成了治世良方。
今天所有人所有反常的遭遇,不是規律,而是無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