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在中秋節前整了個大學生就業調查,回收上來的調查問卷有2700份,數據顯示,這批大學生有超過6成認為自己10年之內就能年入百萬。
即調查學生中,每3位大學生里就有2位認為自己是要年入百萬。
別說今天00后大學生了,
我自己當年也這么認為;
我當時愁的是,
阿里跟騰訊,
我進哪個比較好?
蘭博基尼跟瑪莎拉蒂,
我該買哪個?
黃埔跟靜安我住哪個更有腔調?
我剛畢業時也為這些問題發愁過。
后來我干了運營,
沒事經常看數據,
我才知道“年入百萬”是個啥概念。
你按國內來看,去年2020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2189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
對了,
這個人均收入維度可不是月收入喔~
而是年收入。
當然人均收入有“被平均”之嫌,
所以要看還是看中位數,
這個數據更能說明問題。
而去年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只有27540元,即:你只要每年掙個27000多塊,你基本上就超過了一半的中國人。
我又想起之前西南財大除了調研中國jn系數以外,還有一份調查報告,彼時在我國收入超過100W的人群大概有70W,以我國總人數為分母一除,大概是每1萬人中,只有5個人才能年入百萬。
這都快跟買體育彩票一個概率了。
我曾聽過有人說,
我去大城市就能年入百萬!
小鎮賺不到錢~
我來通過數據告訴你,
大城市除了房價這一亮點,
人均收入并沒啥明顯優勢。
去年2020年全國31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前3是:上海、北京、廣東,分別是:72232元、69434元、41029元。
大伙再看2020年各省市平均薪資跟中位數,北京、上海、杭州中位數也就在5K-7K這個區間,乘個1年,年薪也就在6W-9W這么一個段位。
而在大城市里,
也有工友跟我說,
我要跟你一樣進了大廠,
在大廠里當一個小主管,
我就能年入百萬。
我沉默不語。
相信很多在大廠外的工友在每年年底都看過這種新聞,什么“2022年騰訊員工平均年薪81萬!”“阿里年終獎人均8W!”,然后你看著你微薄的年終獎瞬間不香了。
別被這眼藥給迷了眼,
咋可能嘛~
首先越是賺錢的行業,
“貧富懸殊”越恐怖。
你比如最典型的互聯網跟金融,
這里頭一個高層薪資,
幾乎是“以一當千”。
我這么說是有依據的;比如去年騰訊13位高層總酬金就是31.64億元,總裁劉熾平一人的薪酬就達到了4.28億元。
這是大廠,你再看其他公司;
在3827家A股上市公司數據上可看到,
超過85%企業普通員工,
平均年薪是少于10萬元。
年收入百萬以上的從業者,
大概也就在3%以內。
而且行業、公司、崗位不同,
同樣的高官、大領導,
可能你在這也就拿個30W,
在別處你能拿個60W。
所以你就算千辛萬苦當個高官也于事無補。
這是在國內縱向比較,
我們再稍微橫向比較,
我們跟美帝+歐盟去比。
據美國勞工統計局去年年4季度的最新資料顯示,美國工薪階層一周收入中值大概是984美元,月收入中值大約為3936美元。
年薪算下就是47232美元,按1:6.5匯率去算,折合成人民幣大概為307008元。
在美帝最富有的加州跟馬里蘭州,其年薪中位數亦是折合人民幣35W。
你看~
人民幣年薪百萬約等于15W美元,
美帝年薪中位值也就才4W7K
四舍五入算5W吧,
而歐盟打工人年薪為13W歐元,
那人民幣的年入百萬,
也就是美帝年薪中位值的3倍,
是歐盟打工人年薪的5倍。
這是人家發達國家,
我們還尚在發展中,
若想在收入上10年內趕超歐美,
還要超過他們3倍-5倍,
這么看起來還是有點難度的。
說了這么多數據對比,
其實就想說明:
年入百萬沒那么簡單。
那么問題來了,為啥大學生或剛畢業年輕人有這種“我10年內能年入百萬”的錯覺?
歸根結底,愚認為是:對社會和時間的暫時沒有深刻概念,從而“顱內打工”所致。
他們以為畢業了就跟拍電視劇那樣,穿西裝打領帶,喝現磨咖啡,跟各大老板巨鱷侃侃而談,分分鐘幾百萬上下。
他們以為10年很長,像陳奕迅唱《10年》那樣滄桑,像初中到大學那么青澀又漫長。
他們都有對社會統一的不了解,
和自己天生自帶浪漫主義色彩,
才誤把生存看成是生活。
直到畢業了才發現,
不是大部分人都能進高端寫字樓,
月薪5K不能住市中心地表建筑旁;
明明上班了3 4年,
怎么感覺跟3 4個月一樣那么快,
離10年似乎只差一半了。
于是乎社會上最流行的“焦慮癥”,
自己也不幸被“感染”了。
而這一切都需要一個過程,
這很正常,
我在學校里也是,
我比他們更能YY,
我是計劃5年買車8年買房,
開蘭博基尼住靜安小平層。
也多說一句,
這就跟我自己剛畢業時一樣,
我那會絕不認為自己是無產者,
我不想跟底層人有絲毫聯系,
我只想成為資本家,
最差也要做個中產階級吧?
后來我經歷了一些小事,
抬過猝死的工友,
見過人家媽媽跪在公司門口哭喊:
還我兒子
也見過老板把一家老小移民加拿大,
自己也是加拿大國籍,
在國內一邊撈錢一邊說:
你們中國人這人種不行,
中華民族有問題。
一位學生任憑他如何經歷,
他的文字談吐,
一定會透出濃厚的書生氣,
沒有江湖氣;
而這絲江湖氣就要在社會戰場中,
去碰的頭破血流,
去碰的傷痕累累,
再說句過分的話講吧,
基本上相當多年輕人,
他們在學生時代時,
也并不認為自己是無產者,
他們多半覺得這玩意不洋氣,
偶像也多半是“馬云”“馬化騰”,
也不大會有其他遠大目標,
大體都想去做資本家,
去做中產階級,
出任CEO,迎娶白富美。
這些美好的夢想玻璃,
最后都會被現實的鐵拳砸碎,
受了傷,感覺到疼了,
他就會冷靜下來去思考,
自己是什么階級,
自己為何這么努力,
還是什么都無法改變?
那種無力感會讓年輕人們開始醒悟,
最終正確的找到屬于自己的隊伍。
當然排除年輕人,
更多的也是輿論導向出了問題,
尤其是短視頻。
你刷抖音、快手這種,
上面都是各種“焦慮”視頻,
什么15歲初中生做短視頻月入5W,
什么直播100天能賺304W,
這些人吃“焦慮飯”是吃飽了,
但給了學生一種錯覺:
這校內書聲瑯瑯,
校外是遍地黃金。
端個盤子都能有1萬,
我畢業了找份高大上工作,
沒事干個副業,
我怎么愁缺錢?
我只會發愁錢該怎么花?
當然,我們回過頭再看調查數據:
6成大學生認為自己10年內年入百萬。
照這么看來,未來可期;
權當以此數據為準,假設有6成大學生都有此等憧憬,那也代表將來起碼有6成大學生定會幡然醒悟,進步的力量又會繼續壯大了。
當然我說這些,
并不是詛咒年輕人不能年入百萬,
絕非此意!
只是說明,
年入百萬的難度偏高。
若達到了,
千萬別覺得理所應得,
覺得勞資是天選之子,
別有這想法;
脫離時代談個人,
是標準的個人英雄主義,
這的確比較浪漫...
若沒達到,
也別妄自菲薄,
覺得我自己是個垃圾;
你其實沒事可以看看工資條,
搞不好你已經超過6 7成的工友了。
就幾句話,
心態平和,多多知足,
切忌自滿,戒驕戒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