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旅在南泥灣大生產開始時,為了盡早做到生產自給,王震規定:“全體參加生產,不讓一個人站在生產之外”、“上自旅長,下至伙馬夫,一律參加生產”、“干部以身作則,不是指手畫腳,而是動手動腳”。
根據他的意見,機關干部和各種勤雜人員都編成生產小組。他和他的警衛員也參加了司令部作戰科的開荒小組。
天剛蒙蒙亮,王震第一個到達司令部的開荒區。人還沒到齊,他已脫掉上衣,揮動鋤頭挖開了。
后面上來的參謀趕緊勸說:“首長工作這么忙,我們一人多挖一鋤頭就行了。
王震謝絕了他們的幫助,說:“我挖是我的,你們挖是你們的,你們代替不了我!”
王震雖然離開老家湖南瀏陽農村已有一二十年了,可是他干起農活還是個老把式!每一鋤下去,翻起的泥土并不比別人少。
兩個警衛員看在眼里,生怕累壞了首長,他們只好一邊一個在那里挖,把旅長夾在中間,只給他留下一小條荒地。
可是,王旅長識破了他們的心思,同警衛員比著干開了。你挖一鋤,我挖一鋤,爭先恐后,挖個不停。
警衛員使出了吃奶的勁也沒超過去。旅長卻挖到了他們的前面,還要幫警衛員挖上幾鋤哩!
收工時候到了,司令部開荒小組長帶著測地兵一量,高興極了,立即整隊講評。
他說:“今天除留值的、做飯的以外,共計出工28人,開荒地19.6畝,平均每人0.7畝,創造了我們司令部5天來最好的成績。今天,大家表現都不錯,尤其是王震同志在百忙中擠出時間和大家一起勞動,動手動腳,為我們做出了好榜樣,我提議黨支部給予表揚!”
小組長話音剛落,大家報以熱烈掌聲。
在開荒生產中,王震旅長每次下部隊去檢查工作,總是扛著一把鋤頭,走到哪里,干到哪里。
后來,從重慶到延安訪問的中外記者參觀團,途中專程訪問了南泥灣,其中一位是美國合眾社和倫敦《泰晤士報》的駐華記者哈里森·福爾曼,他對王震旅長的模范行動十分敬佩,他說:“王震將軍和士兵流一樣多的汗,兩手長了一樣的老繭,真是奇跡。真沒想到,世界上還有這樣的軍隊。這樣的軍隊是不可戰勝的。”
1955年,王震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國防委員會委員,被授予上將軍銜。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