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工作按
周恩來同志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光輝一生中建立的卓著功勛、展現的崇高風范,深深銘刻在中國各族人民心中,也深深銘刻在全世界追求和平與正義的人們心中。3月5日是周恩來同志誕辰,我們特編發一篇向周恩來同志學習工作方法的文章,共同在學習中緬懷領袖人物、領略偉人風范。
全文字數:1900 字
預計閱讀時間:5 分鐘
作為毛澤東宏闊戰略的主要執行者,周恩來積累形成了許多寶貴的工作方法。以史鑒今,學習周恩來的工作方法,對我們在新征程上團結奮斗、做好工作有重要參考價值。
01 面對前途方向,善于把握大勢
周恩來青年時曾在日本、歐洲求學考察。旅歐期間,周恩來通過總結中國的革命運動、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經驗、教訓,得出這樣的結論:“在世界帝國資本主義和軍閥的支配之下”的中國,“真正革命非要有極堅強極有組織的革命軍不可,沒有革命軍,軍閥是打不倒的”。比較早地提出了以武裝斗爭奪取勝利的革命道路。
新中國成立后,周恩來指出“中國一百年來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新中國的外交工作“要有獨立的精神,要爭取主動,沒有畏懼,要有信心”,“急于要這個承認、那個承認,那是舊觀念。要有些氣概,才能把這個關系擺好”。新中國一開始就以獨立自主、熱愛和平而又不畏強暴的面貌屹立在世界東方。
02 面對內外矛盾,善于維護團結
在工作中,周恩來堅持“團結所有能夠爭取的人”,即使面對曾經的敵人,只要對民族、對國家有利,周恩來也會化干戈為玉帛。
20世紀30年代初,時任國民黨特務機關負責人的張沖炮制出“伍豪事件”,污蔑周恩來。但是在抗日戰爭中,周恩來豁達大度、不咎既往,與擔任國民黨談判代表的張沖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由公誼而增友誼”。張沖也置頑固派的攻擊于不顧,多次真誠地對我黨工作施以援手。1941年8月,張沖病逝,周恩來送去“安危誰與共?風雨憶同舟”的挽聯,在追悼會上致辭時,說到動情處,幾度哽咽。他還在當天《新華日報》頭版發表親自撰寫的《悼張淮南先生》。周恩來這種誠摯的感情,也使國民黨中一些人士受到感動。
為團結廣大黨外人士,周恩來指出:“應該在千軍萬馬中敢于與人家來往,說服教育人家,向人家學習,團結最廣大的人們一道斗爭,這樣才算有勇氣,這種人叫作有大勇。”
03 面對形勢變化,善于蓄勢應對
1955年4月,周恩來率領中國代表團參加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召開的亞非會議。
18日會議開幕后,周恩來不急于發表意見,當天下午,有代表發表攻擊共產主義的言論;第二天上午會議快結束時,又有人不點名地猛烈攻擊共產主義。這時候,周恩來決定把原來準備好的發言稿改作書面發言散發,另作一個補充發言。
上午散會后,周恩來口述、隨從人員筆錄,只用了大概一個半小時就完成了補充發言稿。在下午會議的發言中,周恩來開門見山地指出:“中國代表團到這里來是為了尋求團結,而不是為了爭吵。”“我們應該尋求我們的共同基礎,同時保留我們的不同點。”他還圍繞兩天來會議上有人提出的問題,有的放矢地闡明了中國政府的立場和政策,并誠懇邀請:“中國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我們歡迎所有參加這個會議的國家的代表隨便什么時候去訪問中國。”他一講完,全場立刻響起了長時間的熱烈掌聲,大會氣氛陡然變了。
04 面對復雜局面,善于求真求實
周恩來年輕時就曾自我評價“求真的心”極盛。由于看到大好形勢下開始出現“盲目冒進”苗頭,1956年1月20日,周恩來在知識分子問題會議上作結論時提醒大家:在經濟建設中,不要做那些不切實際的事情。
2月8日,在國務院第二十四次全體會議上以更加鄭重的態度叮囑大家:熱火朝天很好,但應小心謹慎。我們要使條件成熟,做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1956年7月起,周恩來主持制定國民經濟發展的第二個五年計劃,指導有關部門反復算、改、寫。1960年6月,中央在上海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期間毛澤東反思“大躍進”中的失誤,在《十年總結》一文中寫道:“一九五六年周恩來同志主持制定的第二個五年計劃,大部分指標,如鋼等,替我們留了三年的余地,多么好啊!”
05 面對關鍵當口,善于把握細節
在多年工作中,周恩來養成了舉輕若重、細致入微的嚴謹作風。
1954年日內瓦會議上,中國代表團為外國記者舉行電影招待會。周恩來特別交代:要選好放映日期,不要在開會的日子,也不要在周末;請柬分成兩種,一種指名邀請,一種不寫名字,以便于讓中國臺灣、南越、韓國以及不便邀請的美國記者自取;放映《梁山伯與祝英臺》時,請柬寫上“請你欣賞一部彩色歌劇電影——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此次活動大獲成功,增加了外界對新中國的了解。
(作者單位: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