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月8日,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悍然轟炸我駐南斯拉夫大使館23周年紀念日,牢記國恥,緬懷遇難同胞。
今天還是福建泉州市一位優秀共產黨人、毛主席的好學生、人民的好書記朱贊成的忌辰,他的感人事跡每每讀來令人含淚感嘆、令人肅然起敬。
紅歌會網的老讀者應該是知道朱贊成老書記的感人事跡的。我們在多年前就發布過《一位沉冤似海的共產黨人:記人民的好書記朱贊成》(傳記)、《人民不會忘記!歷史不會忘記!——“人民的好書記朱贊成”紀念活動速記》(活動報道)。前兩天我們又重發了海峽都市報的報道《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城東人民圍海造田紀念堂”開堂》。
1928年,朱贊成同志出生于泉州浮橋鎮霞洲一個貧苦農村家庭。由于舊社會的黑暗,家境的貧寒,童年的艱辛,在他幼小的心靈中,埋下對舊社會刻骨仇恨,以及對勞苦大眾深切同情的種子。
正是這種背景和遭遇,才鑄就他愛憎分明,無私無畏,鐵骨錚錚,素性耿直,愈壓愈強,愈挫愈勇的思想品質和性格特征。他一生認準一個理,碰了南墻不回頭。他一生光明磊落,襟懷坦誠,從不知勢利圓滑、陰謀詭計為何物。
也正是這種背景和遭遇,才激起他對黨、對毛主席,對新中國的無比熱愛和向往。解放后才22歲的他,毅然投身到建設新中國、為共產主義奮斗的事業中,并為之孜孜不倦拼搏奮斗了27個年頭。期間飽經風霜,歷盡磨難,而始終矢志不渝,癡心不改。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頑強的拼搏精神,執著的人生追求,提升了他生命的質量和高度,使他平凡的人生變得博大而厚重。他的人格操守,歸根到一點,就是以人為本,以民為天,對黨的事業,對人民群眾激蕩著無比深厚的階級情懷。
正是這種操守和情懷,才使他能在帶領城東人民改天換地的斗爭中,一次次做出正確的選擇——
在困難面前他選擇拼搏。1965年,他剛就任城東公社黨委書記不久,文化大革命開始,這是一場史無前例的群眾運動,干部、群眾對運動的認識都有局限性。所以,時有非常規事情出現,對此,各基層領導如何應對,都是一件難題,不少人,采取靜觀、回避或走開,可是朱贊成同志堅持面對,堅持拼搏,不達目的決不休戰,一干到底,堅決貫徹毛主席革命路線,抓革命、促生產,引導廣大基層干部和社員群眾,大搞農田基本建設和圍海造田,成績斐然,他在城東公社的十年,正是文革的十年,更是拼搏的十年,戰天斗地、輝煌的十年。
在壓力面前他選擇抗爭。1970年建造北堤時,當時的某市領導誣稱他蠻干,不予支持,要他馬上停止,否則離開城東。他頂住壓力,毫不退縮,據理抗爭。結果被調離崗位,但他時刻關注北堤建設,最后,事實證明他是對的。在危險面前他選擇面對。建造南堤時,合攏當天,狂風大作,驚濤帕岸沖刷堤基,大有功虧一簣之勢。在這危急關頭,他不顧個人安危,帶頭跳下激流奔涌的合攏口,隨二三百名干部群眾跟著跳下,用軀體擋住激流,確保合攏一次成功。
在邪惡面前他選擇正義。1975年, 他以晉江地區代表團副團長身份,參加省“農業學大賽”會議。會上省委某領導出于政治需要,轉移省農業學大賽存在問題的責任,為維護正義,他站出來向省委某領導當面表達不同看法致使此省委領導尷尬異常,惱羞成怒,因此惹來殺身之禍。
城東人民圍海造田紀念堂中為朱贊成老書記所設的祭奠處
朱贊成同志之所以能做出這許多符合人民利益的正確選擇,完全是源于他坦蕩的為人,源于他耿直的個性,更源于他人民利益至高無上的情懷和共產主義信仰。世上公道自在人心,后人銘記即不朽,活在人心變永生,他的高風亮節、豐功偉績,城東人民將世代緬懷!
1977年5月8日,朱贊成老書記含冤而去。為緬懷紀念老書記,紅歌會網特別制作上線了【朱贊成紀念館】,供大家鮮花留言,也可以在線獻祭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