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卷青燈,茹苦食淡
冬一絮衣,夏一布衫
為庶民求解放,一生辛苦艱難”
95年前的今天
1927年4月28日
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
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
李大釗被反動軍閥殺害 年僅38歲
在李大釗短暫的一生中,只留下幾十秒的視頻影像,這是他在莫斯科國家大劇院演講的視頻。視頻記錄了李大釗的青春風采,也將我們帶入到,風云激蕩的歷史現場。
1949年3月的一天,毛澤東率領中國共產黨中央機關從西柏坡出發趕往北京。望見古都城垣時,毛澤東感慨地說:“30年了!30年前……在北平遇到了一個大好人,在他的幫助下,我才成為一個馬列主義者??上а?,他已經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是我真正的老師,沒有他的指點和教導,我今天還不知在哪里呢!”
毛澤東提到的,正是年輕的李大釗同志。
李大釗1889年出生于河北樂亭縣大黑坨村。家鄉臨近的昌黎縣城北邊,有一座五峰山,山上扎根石縫一株勁松,李大釗“孤松”的筆名,便取意于這株松樹。作為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他無疑就是那棵孤松的化身。
五峰山下的李大釗像
1907年,李大釗考入位于天津的北洋法政專門學校。畢業后,李大釗仍感自己學識之不足。1913年冬,李大釗獲資助前往日本留學,學習日語和英語。1914年9月,李大釗考入早稻田大學政治學部。留學期間,他開始接觸社會主義思想和馬克思主義學說。
1915年1月,李大釗針對日本政府提出的“二十一條”,起草了通電《警告全國父老書》,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的抗議斗爭,他也因此成為著名的愛國志士。由于參加革命活動,他的學業耽誤了,1916年,李大釗不得不中止學習返回祖國。
1916年9月,李大釗(前排中)與當時的知識分子在一起
1916年回國后,27歲的李大釗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一號上發表了《青春》一文,表達改變國家、社會的決心,體現了慷慨悲壯的氣魄。文中寫道:“以宇宙之生涯為自我之生涯,以宇宙之青春為自我之青春。宇宙無盡,即青春無盡,即自我無盡。”“青年循蹈乎此,本其理性,加以努力,進前而勿顧后,背黑暗而向光明,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
《新青年》第二卷第一號發表李大釗的文章《青春》 愉泓 攝
1918年1月,經章士釗向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推薦,李大釗擔任北大圖書館主任。
1920年3月,李大釗(右一)與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左二)、教授蔣夢麟(左一)、胡適合影
李大釗對中國的不朽貢獻在于,他將馬克思主義思想引入中國。1918年10月,29歲的李大釗在《新青年》第五卷第五號上發表了《Bolshevlsm的勝利》《庶民的勝利》等文章,這些文章較早地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干貨滿滿,今天讀來,仍能感受到他的遠見卓識。
在文中,李大釗寫道:“對于德國軍國主義的勝利……是人道主義的勝利,是平和思想的勝利,是公理的勝利,是自由的勝利,是民主主義的勝利,是社會主義的勝利,是Bolshevism的勝利,是赤旗的勝利,是世界勞工階級的勝利,是二十世紀新潮流的勝利……是馬克思(Marx)的功業……俄國的革命,不過是使天下驚秋的一片桐葉罷了。Bolshevism這個字,雖為俄人所創造,但是他的精神,可是二十世紀全世界人類人人心中共同覺悟的精神。所以Bolshevism的勝利,就是二十世紀世界人類人人心中共同覺悟的新精神的勝利!”這些判斷雖然尚未真切而普遍地在這個星球完全實現,但無疑已被后來世界各國探索形形色色社會主義、福利社會的進程所證實。
1919年五四運動之后﹐在陳獨秀、李大釗的影響下,《新青年》革命色彩更為明顯。1919至1921年上半年﹐《新青年》發表有關馬克思主義﹑十月革命和工人運動的論文和翻譯文章達130余篇。李大釗負責編輯的第六卷第五號﹐辦成了“馬克思主義思想研究專號”。這期??系奈恼隆段业鸟R克思主義觀》,簡明透徹地介紹了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觀,也充分見證了李大釗對現代文明經典著作的閱讀視野。
圖右為《新青年》第六卷第五號,圖左為李大釗《我的馬克思主義觀》
1910年前后,在中華仁人志士救亡圖存的大背景下,李大釗充分閱讀了世界范圍內探尋國富民強的經典著作,這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中充分體現出來。他這樣評價亞丹·斯密的《原富》(也被翻譯為《國富論》):“個人主義經濟學……《原富》的亞丹·斯密(AdamSmith)是這一系的鼻祖。亞丹·斯密以下,若馬查士(Malthus)、李嘉圖(Ricardo)、杰慕士·穆勒(JamesMill)等,都屬于這一系。把這一系的經濟學發揮光大,就成了正系的經濟學,普通稱為正統學派。從生產一面講,各人為自己的利益,自由以營經濟的活動,自然努力以致自己的利益于最大的程度。其結果:社會全體的利益不期增而自增。”
夠簡明扼要吧?幾百字就把西方古典經濟學派說得清清楚楚。不是廣泛閱讀且具備頂尖學術分析能力者是做不到的。
分析完了西方古典經濟學派,李大釗進入主題:“ 以后的經濟學,要以勞動為本位,以勞動者為本位了。這正是個人主義向社會主義、人道主義過渡的時代。”
社會化大生產無疑是人類社會正在破解的難題,當下興起的信息經濟,莫不以解決社會問題、人民幸福的痛點問題為突破口。而這些,李大釗在一百年前就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分析出來了。
李大釗接下來的論述更為精彩:“馬克思的唯物史觀有二要點……一切社會上政治的、法制的、倫理的、哲學的,簡單說,凡是精神上的構造,都是隨著經濟的構造變化而變化。我們可以稱這些精神的構造為表面構造……其二是說生產力與社會組織有密切的關系。生產力一有變動,社會組織必須隨著他變動;社會組織即生產關系,也是與布帛菽粟一樣,是人類依生產力產出的產物。”是不是很熟悉?沒錯,就是當下人人皆知的“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而當時,李大釗便能在浩如煙海的馬克思主義著作中直揀真金,一語中的,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見解之深可見一斑。
李大釗作為《新青年》的編輯,更深入且直接地推動了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的結合,李大釗與毛澤東革命友誼堅固,他深刻地影響了毛澤東,成為一代偉人成長的思想領路人。
1919年底,毛澤東第二次來北京,李大釗向毛澤東介紹了許多共產主義文獻和關于俄國革命的書籍,并介紹毛澤東加入了“少年中國學會”,還把毛澤東引薦給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的一些發起人如鄧中夏、高君宇、羅章龍等。毛澤東后來回憶說:“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間,讀了許多關于俄國情況的書。我熱心地搜尋那時候能找到為數不多的用中文寫的共產主義書籍……我一旦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是對歷史的正確解釋以后,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就沒有動搖過。”
1919年,李大釗在《新青年》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向國人第一次系統介紹了馬克思主義
1920年3月,李大釗同志在北京大學發起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同年秋,他領導建立北京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和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并積極推動建立全國范圍的共產黨組織。
1921年,中國共產黨宣告成立,這是中國近現代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李大釗同志為建黨所作的重大貢獻,使他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會議上,李大釗對“不能黨中有黨”的說法毫不退讓,真誠地解釋了共產黨的做法;毛澤東則趁機要求停止討論,即付表決,反對國共合作的提案被成功否決。
中國革命后來能夠勝利,一個重要原因是選擇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李大釗在1919年2月發表的《青年與農村》一文中便分析出:“我們中國是一個農業國,大多數勞工階級就是那些農民。他們若是不解放,就是我們國民全體不解放;他們的苦痛,就是我們國民全體的苦痛。”李大釗在1925年發表的《土地與農民》一文,更提出了“耕地農有”的主張,毛澤東把其編入《農民問題叢刊》,作為農民運動講習所的教材。
李大釗同志是偉大的革命者、戰士,更是20世紀初我國思想文化界的一位杰出人物。他的著作、文稿和譯著,涉及哲學、經濟學、法學、歷史學、倫理學、美學、新聞學、圖書館學等諸多領域。魯迅先生說:“他的遺文卻將永住,因為這是先驅者的遺產,革命史上的豐碑。”
1927年4月6日,李大釗被張作霖勾結帝國主義逮捕,在監獄中,李大釗備受酷刑,他大義凜然、堅貞不屈,一無所獲的軍閥給了他紙筆,讓他自己交代“罪行”,李大釗卻酣暢淋漓地,寫下了一篇長文。
李大釗獄中親筆自述(定稿)局部
在這篇“自述”中,李大釗回顧了,自己壯烈的、革命的一生,表達了堅定的信仰和偉大的抱負,宣傳了反對帝國主義,改造中國的革命主張,全文只字沒有泄露黨的機密,這一點,就連敵人,也不得不對報界承認,“李無確供”。
李大釗就義的絞刑架現為國家博物館0001號文物、國家一級文物
1927年4月28日下午,李大釗等人被荷槍實彈的士兵,押解到西交民巷京師看守所里,一個龐大的絞刑架下,李大釗從容地看了看絞索,第一個登上了絞刑臺,作了此生最后一次演說,“不能因為,反動派今天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偉大的共產主義,共產主義在中國,必然得到光輝的勝利!”
1920年,李大釗開啟,“南陳北李,相約建黨”壯舉。1927年,李大釗英勇就義,彼時,年輕的中國共產黨未滿6歲,今天,他為之付出生命的中國共產黨,已是世界第一大政黨,風華正茂。在他的家鄉河北樂亭有條大釗路,途經青春廣場,一直通向富強街……
銘記守常先生!緬懷,致敬!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