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2日是民族英雄、東北抗日聯軍杰出領導人趙尚志將軍殉國八十周年紀念日。早在1935年,中共中央駐共產國際代表團草擬的《八一宣言》中,就稱他為“民族英雄”。1938年,毛主席在延安會見美國合眾社記者時說:“有名的義勇軍領袖楊靖宇、趙尚志、李紅光等等,他們都是共產黨員,他們的堅決抗日、艱苦奮斗的戰績是人所共知的。”抗戰勝利后,為了表彰趙尚志的抗日功績并永遠緬懷這位民族英雄,哈爾濱的一條主要大街改名為尚志大街,黑龍江省珠河縣改名為尚志縣,趙尚志出生地遼寧省朝陽縣王倫溝鄉改名為尚志鄉,對趙尚志英雄事跡的研究和宣傳成果豐碩。
今天,我們正昂首闊步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邁進,回顧趙尚志一生的光輝經歷、繼承和發揚尚志精神,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獻身民族解放事業
1931 年“九·一八”事變后,由于東北軍守土無能,日軍僅用4個多月時間,就迅速占領了整個東北地區,大好河山淪于敵手。不甘心做亡國奴的東北各民族、各階層人民迅速行動起來,成立義勇軍,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斗爭。然而,由于這些抗日義勇軍沒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人員混雜,武器落后,沒有外援,在日本侵略軍優勢兵力的猛烈進攻和利誘收買下,只奮戰了一年多就趨于沉寂。在這緊要關頭,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抗日武裝登上了歷史舞臺。他們活躍在東北這片富饒而又美麗的土地上,戰斗在白山黑水之間,最后統編為“抗日聯軍”,一度下轄十一個軍,開辟了南滿、北滿、吉東等抗日游擊根據地和許多游擊區,成為東北抗日的主要軍事力量,堅持戰斗十余年,成為中國抗日戰爭史上最壯麗、最輝煌的篇章之一。
在東北抗日聯軍指揮員中,最著名的是“南楊北趙”。“南楊”,指在南滿活動的楊靖宇;“北趙”,則指在北滿活動的趙尚志。
趙尚志(1908年10月26日—1942年2月12日),遼寧省朝陽縣人。其父趙振鐸(1872--1958),字子馥,清末秀才、愛國志士;母親張效乾,相夫教子,深明大義。他們共育有子女十一人,趙尚志是他們的第三子。趙振鐸是一位思想先進、支持革命的開明人士。清朝末年,他追隨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人士,在自己的家鄉熱河呼吁變法,后來又追隨孫中山,在遼西地區搞民主革命,提倡男女平等,在自家帶頭反對女人裹腳,引領社會新風尚。民國初期,他曾擔任朝陽縣副議長,是遼西地區民主革命的先鋒之一。袁世凱推翻共和、復辟帝制后,他棄官回鄉,創辦清鄉會,并任會長,得到民眾廣泛響應,一時出現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情景,他也因此威名遠揚。
受家庭環境影響,趙尚志兄弟姐妹都較早接受進步思想。1919年,趙尚志隨母舉家來到哈爾濱投奔其父。1920年,因家境貧困,他被迫輟學,曾在一個白俄家當雜役,后在一家銀匠鋪當學徒,擺地攤賣面粉、燒餅等。1923年,他在華俄道勝銀行哈市分行道里支行當信差。1925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并南下廣州,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1926 年夏,他返回東北,到哈爾濱參加建黨工作。1927年3月與1930年4月,他兩次被奉系軍閥逮捕,曾被關進長春第一監獄,后被押至南京,在獄中堅貞不屈。“九·一八”事變后,趙尚志在中共黨組織營救下出獄,被時任中共滿洲省委書記羅登賢任命為省委軍委書記。1932年初,趙尚志化名李育才,被派往張甲洲領導的巴彥游擊隊,任參謀長。張甲洲在清華大學讀書時加入中國共產黨,返回老家后,組織起了一支約兩百人的抗日隊伍,但他不懂軍事,趙尚志到張甲洲領導的部隊后,協助他整頓隊伍,培養了一批抗日骨干。
1932年6月,以博古為首的中共臨時中央政治局推行“左”傾路線,調走羅登賢,強令東北中共組織仿效南方革命根據地,建立蘇維埃政權與紅軍,將部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三十六軍江北獨立師,張甲洲任師長,趙尚志任政治部主任。部隊改編后,轉移了對日偽當局的主要斗爭目標,在日偽和地主武裝的不斷襲擊下,巴彥游擊隊趨于瓦解。趙尚志在一次戰斗中左眼受重傷,后失明。滿洲省委領導還把失敗責任推給趙尚志,錯誤地將其開除黨籍。
1933年4月,趙尚志改名為趙三,來到賓縣抗日義勇軍孫朝陽部隊,最初當一名馬夫。不久,他的軍事才能在部隊嶄露頭角,帶領部隊打了幾個勝仗,威信大增。1933年10月,趙尚志帶領李啟東、姜熙善、李根植等7人來到珠河縣中東鐵路道南六道河子,找到中共珠河中心縣委,組建了由十三人組成的珠河東北抗日游擊隊,并任隊長。在珠河地區,當時除了趙尚志領導的游擊隊,還有數十支抗日的山林隊和義勇軍,1934年3月,他們在珠河縣秋皮屯召開會議,在“不投敵,不賣國,反日到底”等條件下聯合起來,成立東北反日聯合軍司令部,趙尚志任總司令。1934年6月,部隊改編為東北反日游擊隊哈東支隊,趙尚志任司令員。在一年多的時間里,他們與日、偽軍大小戰斗上百次,游擊根據地從珠河縣擴大到賓縣、方正、延壽、五常、雙城、阿城等地,隊伍迅速壯大。
1935年1月,中共滿洲省委恢復趙尚志黨籍,哈東支隊擴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趙尚志任軍長兼第一師師長。第三軍所屬九個師,在趙尚志的率領下,半年多時間參加了大小百余次戰斗,殲滅敵人一千余人。日偽當局驚恐不安。關東軍參謀部在一份名為《關于最近滿洲國的治安》的報告中,稱趙尚志是“最頑強”、“匪勢最為活躍的代表者”。日偽當局集中三千兵力,向哈東珠河游擊根據地瘋狂進攻。面對嚴峻形勢,趙尚志留下一部分兵力繼續在珠河根據地斗爭,自己率領主力轉移,渡過松花江,進入湯原縣境。1935年11月,趙尚志協助夏云杰,將湯原游擊隊改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六軍。1936年1月,在湯原附近召開北滿抗日部隊領導人會議,成立東北民眾反日聯軍總司令部,趙尚志為總司令,兼任第三軍軍長。
1936年2 月,中共中央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根據《八一宣言》的精神,向中共滿洲省委發出指示,要求統一東北抗日軍隊的名稱和建制,一律整編改稱為“東北抗日聯軍”。趙尚志與楊靖宇、王德泰、李延祿、周保中、謝文東以及湯原游擊隊、海倫游擊隊,聯合發表《東北抗日聯軍統一軍隊建制宣言》,宣布成立“抗日聯軍”。抗聯陸續成立了十一個軍,后又組建為三大路軍。趙尚志部改編為抗聯第三軍,并任軍長。1936年9月,中共珠河中心縣委、湯原中心縣委和抗聯第三軍、第六軍黨委召開聯席會議,決定撤銷兩個中心縣委,成立中共北滿臨時省委(這時中共滿洲省委已撤銷),統一領導北滿黨組織和軍隊,趙尚志任執委會主席,馮仲云任省委書記。
趙尚志作為東北抗聯杰出的領導人,統率東北抗聯第三軍活躍在松花江兩岸二十多個縣境內,英勇作戰, 給日、偽軍以沉重打擊, 使敵人聞風喪膽,發出了“小小的滿洲國,大大的趙尚志”的哀嘆。在趙尚志指揮的上百次戰斗中,最著名的是1937年3月的冰趟子戰斗。冰趟子原名黑風口,位于黑龍江省北部的通北縣,是從西向東進入山溝的必經之路。這里有常年流淌的山泉,冬天泉水從山上流下來,在山路北面凍結,形成高低不平的冰甸子,當地人稱之為“冰趟子”。冰趟子附近是原始森林,人跡罕至。趙尚志率領部隊與日、偽軍八百余人進行了艱苦戰斗,日、偽軍死傷三百余人(一說二百余人),擊斃日軍守田大尉、津田慶一準尉等軍官,我軍僅犧牲七人,繳獲許多槍支彈藥和軍需物資,為部隊繼續西征開辟了通道。
“七七事變”后,日本當局把東北地區作為侵略中國、進逼蘇聯的后方基地,視抗聯為“滿洲國治安之癌”,更加緊了對抗聯的“討伐”。日偽的主要打擊對象之一,便是趙尚志領導的以第三軍為主的北滿抗聯部隊,趙尚志等人領導的北滿抗聯部隊處境十分艱難。于是,中共北滿臨時省委在依蘭縣楊家溝召開會議,決定派趙尚志為中共北滿臨時省委代表,去蘇聯聯絡商談有關事宜。1938年1月,趙尚志帶著一個班的警衛員從蘿北縣名山鎮東部踏過封凍的黑龍江過境,不幸的是,趙尚志過境后即被蘇軍解除武裝,被關在一間地下室達一年半之久。1939年5月,趙尚志恢復自由,共產國際任命他為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
1939年6月,趙尚志組織了一支一百余人的隊伍回到東北。然而,由于各種原因,他未能行使總司令職權,還被撤銷中共北滿臨時省委執行委員、抗聯第三軍軍長職務。1939年12月,他接到蘇方電報,讓他與北滿、吉東省委負責人到伯力(哈巴羅夫斯克)開會,于是他再次率隊過界去蘇聯。1940 年初,中共北滿省委聽信謠言,再次將趙尚志開除黨籍。1940年2月,趙尚志到東北抗聯第二路軍任副總指揮。1941年初,趙尚志受到批判;這年秋天,蘇聯方面允許趙尚志帶五個人的偵察小組回國。
1941年冬,趙尚志帶領幾名戰友到達湯原、鶴立,開展抗日活動,引起了日偽當局警覺。在沾滿中國人民鮮血的日軍警察署長田井久二郎精心策劃下,漢奸、特務劉德山化裝成獵人,假裝與趙尚志小分隊偶遇,不久另一名特務張錫蔚也混入趙尚志小分隊。1942年2 月11日晚,趙尚志在劉德山的引誘下,帶領幾個人去襲擊鶴立縣梧桐河偽警察分駐所。當他們走到臨近梧桐河的呂家菜園子附近時,劉德山乘趙尚志不備,突然從背后開槍,趙尚志后腰中彈,血流如注。他忍著劇痛,回手兩槍,將劉德山擊斃。不久,趙尚志傷重昏迷,被日、偽軍抓捕,抬到偽警察分駐所,數小時后犧牲,年僅 34歲。
趙尚志犧牲后,日軍當局將趙尚志的遺體用卡車送到佳木斯偽三江省警務廳特務所五處,殘忍地用鋸子割下趙尚志凍得僵硬的頭顱,將尸身拋進松花江,然后把趙尚志的頭顱送往偽滿洲國各處巡展,借以炫耀戰績,威懾國人。后經長春護國般若寺的主持倓虛法師周旋,日偽當局將趙尚志的頭顱埋在長春護國寺內一片松林中。2004年 6月2日,失蹤62年的趙尚志顱骨被找到。2008 年10月25日,趙尚志顱骨被迎回其家鄉遼寧省朝陽市鳳凰山下烈士陵園安葬。
尚志精神的核心內容
趙尚志雖然犧牲了,卻留給我們寶貴的不朽的精神財富。尚志精神的核心內容,首先是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不畏強敵,寧死不屈,堅定信念,勇赴國難。千百年來,愛國主義一直是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維護國家統一與民族團結、抵御外來侵略和推動社會進步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在愛國主義精神的激勵下,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具有偉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列寧說:“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趙尚志是中國近代以來無數愛國者、仁人志士奮起抗爭、救亡圖存的一個杰出代表。
趙尚志自幼受父輩熏陶,銘記“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古訓,從小就立志報國。當祖國的大好河山被日寇肆意踐踏、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急關頭,他奮不顧身地投入到民族解放戰爭的偉大歷史洪流中來,同兇殘的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長達十年的浴血奮戰。對貪生怕死、賣國求榮的叛徒、漢奸、走狗,他充滿了憎恨,斥責他們的行徑“罪惡滔天”,是“無恥敗類”;而對“慷慨赴死、從容就義”“壯烈殉國的英勇志士”,他贊其為學習的“榜樣”。在《黑山白水·調寄滿江紅》中,趙尚志這樣寫道:
“黑水白山,被兇殘日寇強占。我中華無辜男兒,倍受催殘。血染山河尸遍野,貧苦流離怨載天。想故國莊園無復見,淚潸然。
爭自由,誓死戰。效馬援,裹尸還。看拼斗疆場,軍威赫顯。冰天雪地矢壯志,霜夜凄雨勇倍添。待光復東北凱旋日,慰軒轅。”
從這首充滿愛國主義深情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趙尚志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對骨肉同胞的深厚感情。愛國主義無疑是尚志精神的核心和靈魂。
堅忍不拔、百折不撓的精神。趙尚志的一生是短暫的,也是極其坎坷的,經受了許多常人難以想象的挫折和磨難,但是,他始終不忘初心。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顛沛流離中度過的,小小年紀就備嘗人間艱辛。在加入中國共產黨投身革命的十七年中,他曾三次被捕入獄,在日本憲兵、國民黨和蘇軍監獄里度過了五年半的寶貴時間,遭受各種酷刑和百般凌辱。在復雜的黨內斗爭中,他又兩次被錯誤地開除黨籍,長達四年半之久,直到他犧牲時還沒有恢復黨籍。雖然屢次被誤解、被批判、被撤職,甚至被開除黨籍,但他能夠正確對待,對黨依然忠心耿耿。在第二次被開除黨籍時,他在申訴中說:“黨籍是每個共產黨員的生命,我參加黨,做革命斗爭已有十五年,黨的工作,就是我一生的任務。我鄭重地要求恢復我的黨籍。我一天也不能離開黨,希望黨組織一天也不要放棄對我的領導。”其拳拳愛黨愛國之心令人感動,令人敬佩!
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趙尚志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因家庭變故而被迫輟學時,他仍堅持刻苦自學,家境稍好時考取了當時哈爾濱的著名學府——許公中學,后又到廣州考取黃埔軍校。在沈陽中共滿州省委做共青團工作時,他曾受黨的委派到上海參加黨中央高級訓練班、團中央訓練班進行深造。在繁忙的革命工作和戰斗生涯中,他堅持學習,具有敏銳的戰略眼光,總能站在時代的前列。他是東北地區早期共產黨員之一,又是東北地區較早報考黃埔軍校的學子。他較早地認識到根據地的重要性,重視部隊的組織建設,創辦了軍事政治學校和無線電通訊學校,以提高部隊的整體素質和戰斗力。所有這些,說明趙尚志具有強烈的自強不息精神,在抗日烽火中將自己鍛煉成為卓越的軍事家。
總之,趙尚志不僅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立下了豐功偉績,也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尚志精神。尚志精神內涵豐富,是用鮮血和生命凝聚而成的,其價值超越環境、超越時代,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茲撰《七律》一首作為本文的結尾:
七律·尚志精神
倭寇猖狂烽燹起,
趙家公子勇搴旗。
赴湯蹈火殺頑敵,
善斷多謀解殆危。
泣雨悲風征戰苦,
含冤忍辱建功奇。
復興路上精神傳,
繼往開來樹頌碑。
2022年2月10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