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無論是中國的歷史還是世界的歷史,小人物,也就是那些勞動者,歷來是不受待見的,他們處于受壓迫、受剝削的社會地位,卑賤而屈辱地活著。
毛主席對“小人物”的態度卻是極盡尊崇,他的一句話顛覆了歷史的認知,“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讓一直卑賤著的小人物頓覺揚眉吐氣,身心舒展。
1954年,有兩個青年團員,李希凡和藍領,寫了兩篇文章,《關于〈紅樓夢簡論〉及其他》和《評〈紅樓夢研究〉》,是批評《紅樓夢》研究專家俞平伯的,俞平伯當時還有一個身份是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兩個年輕人的文章發表頗費周折,他們起初寫信給《文藝報》,問可不可以批評俞平伯,結果人家沒搭理他們,好在他們的母校山東大學的校刊《文史哲》發表了他們的文章。后來有人向《人民日報》推薦,被某些人以“小人物的文章”、“黨報不是自由辯論的場所”等理由拒了,作為一種妥協,《文藝報》轉載了文章,《光明日報》也給予了發表。這事毛主席知道了,他給兩個青年的文章寫了不少批語,又連同批語給不少中央領導寫了一封信,信中說:
“看樣子,這個反對在古典文學領域毒害青年三十余年的胡適派資產階級唯心論的斗爭,也許可以開展起來了。事情是兩個‘小人物’做起來的,而‘大人物’往往不注意,并往往加以攔阻,他們同資產階級作家在唯心論方面講統一戰線,甘心作資產階級的俘虜。”
1958年5月18日,毛主席閱“關于安東機器廠試制成功三十馬力單缸輪胎式拖拉機的報告”的材料,寫了一篇題為《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的批語,批語寫道:
“請中央各工業交通部門各自收集材料,編印一本近三百年世界各國(包括中國)科學、技術發明家的通俗簡明小傳(小冊子)。看一看是否能夠證明:科學、技術發明大都出于被壓迫階級,即是說,出于那些社會地位較低、學問較少、條件較差、在開始時總是被人看不起,甚至受打擊、受折磨、受刑刻的那些人。如果能夠有系統地證明這一點,那就將鼓舞很多小知識分子、很多工人和農民、很多新老干部打掉自卑感,砍去妄自菲薄,破除迷信,振奮敢想、敢說、敢做的大無畏創造精神,必然會有重大的幫助。”
1958年5月20日,毛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會議上發表講話,在講到破除迷信問題時,他說:
“第一機械工業部搞出一個四十一個科學發明家的小傳。這個材料可以證明,許多科學發明家是出身比較窮苦的人,像瓦特是工人,還有許多是農民,是小知識分子,只有七個人是比較有社會地位的。搞出這些科學發明家的小傳,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這樣可以幫助工人、農民、小知識分子、新老干部破除迷信,打掉自卑感。”
根據毛主席的要求,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編印了《400個科學技術創造發明家的小傳》初稿,這個資料說:在這四百人中,中國的有七十人,外國的有三百三十人,那些社會地位較低、年紀較輕、學問較少、條件較差,在開始時總是被人看不起,甚至受打擊、受折磨、受刑戮的人算作一類,有二百三十人,占總數的百分之五十八。
1959年12月24日-26日,毛主席閱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在讀到“社會主義制度下勞動的性質”段落時,他說:
“社會主義社會中,人的地位只決定于勞動和個人的能力,這個提法不妥。聰明人往往出于地位低、被人看不起、受過侮辱的人中,社會主義社會中也不例外。屈原如果繼續做官,他的文章就沒有了。正是因為開除‘官籍’、‘下放勞動’,才有可能接近社會生活,才有可能產生像《離騷》這樣好的文學作品。知識都是經過困難、經過挫折得來的。人這種動物有一種毛病,就是看不起別人。只看見自己的長處,看不見別人的長處;有了點成就的人,看不起還沒有成就的人。”
1963年11月8日,毛主席閱周揚《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戰斗任務》的講話稿,非常同意講話稿的觀點,并對講話稿作了修改和加寫,其中加寫道:
“代表未來的不是那個看起來可怕的龐然大物,而是自己這些小人物。一切大人物都是小人物變成的。起初好像孤立的人們,只要他們手里有真理,他們最終總會要勝利。而因為喪失真理,失掉群眾的擁護,有名的大人物和大團體,勢必會衰亡,會變小變臭。事物總是在一定條件下向它的反對方面轉化。”
毛主席對于“小人物”的高度評價,甚至是尊崇,并非是空話,而是實實在在的真情流露,這主要來源于他的平民情懷,來源于他要建立一個勞動者當家做主的社會的理想。
1919年7月14日,毛主席在《湘江評論》創刊宣言中表達了他建立平民社會的志向,他在文章中寫道:
“各種改革,一言蔽之,‘由強權得自由’而已。各種對抗強權的根本主義,為‘平民主義’(兌莫克拉西。一作民本主義,民主主義,庶民主義)。宗教的強權,文學的強權,政治的強權,社會的強權,教育的強權,經濟的強權,思想的強權,國際的強權,絲毫沒有存在的余地。都要借平民主義的高呼,將他打倒。”
毛主席為他創辦的社團組織“新民學會”確定的方針是“改造中國與世界”,改造的路徑就是借平民主義的高呼,打倒強權,解放平民,建立勞動者的社會。他認為“勞工神圣, 一切東西都是勞工做出來的”,這是他基本的立場和觀點,構成了他一切問題的出發點和立足點。他改造世界的依靠力量是工人階級,他找尋到的最可靠的同盟軍是中國農民階級,這成為他進行革命和實現遠大理想的基本力量,毛主席所依賴的基本力量,都是“小人物”群體,他帶領著這些“小人物”,為這些“小人物”,打下一片屬于“小人物”的江山。
毛主席心中的“小人物”,他們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對于他們的熱愛,毛主席從來不吝筆墨和溢美之詞。
1938年4月28日,毛主席在魯迅藝術學院發表講話,對藝術工作者們提出希望,要求藝術家們到群從中去,向群眾學習,他說:
“夏天的晚上,農夫們乘涼,坐在長凳子上,手執大芭蕉扇,講起故事來,他們也懂得胡適之先生的八不主義,他們不用任何典故,講的故事內容卻是那么豐富,言辭又很美麗。這些農民不但是好的散文家,而且常是詩人。”
1941年3月、4月,毛主席為了幫助大家提高研究問題的方法,將自己過去做的一些調查材料編印成《農村調查》,他在序言中指出,要了解中國的情況,“唯一的方法是向社會作調查,調查社會各階級的生動情況。”要做好社會調查,“第一是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沒有眼睛向下的興趣和決心,是一輩子也不會真正懂得中國的事情的。”他有個志愿,希望和全黨同志共同一起向群眾學習,繼續當一個小學生。說起那些他調查過的普通干部群眾,他說:
“這些干部、農民、秀才、獄吏、商人和錢糧師爺,就是我的可敬愛的先生,我給他們當學生是必須恭謹勤勞和采取同志態度的,否則他們就不理我,知而不言,言而不盡。開調查會每次人不必多,三五個七八個人即夠。必須給予時間,必須有調查綱目,還必須自己口問手寫,并同到會人展開討論。因此,沒有滿腔的熱忱,沒有眼睛向下的決心,沒有求知的渴望,沒有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必須明白: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
1942年5月,毛主席邀集文藝界的工作者召開座談會,他在會上進行了長篇發言,提出了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問題,要求文藝工作者了解群眾,和群眾打成一片,寫出服務于工農兵的作品來。在會上,毛主席還講了自己接近工農兵的感情變化的經驗,他說:
“我是個學生出身的人,在學校養成了一種學生習慣,在一大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學生面前做一點勞動的事,比如自己挑行李吧,也覺得不像樣子。那時,我覺得世界上干凈的人只有知識分子,工人農民總是比較臟的。知識分子的衣服,別人的我可以穿,以為是干凈的;工人農民的衣服,我就不愿意穿,以為是臟的。革命了,同工人農民和革命軍的戰士在一起了,我逐漸熟悉他們,他們也逐漸熟悉了我。這時,只是在這時,我才根本地改變了資產階級學校所教給我的那種資產階級的和小資產階級的感情。這時,拿未曾改造的知識分子和工人農民比較,就覺得知識分子不干凈了,最干凈的還是工人農民,盡管他們手是黑的,腳上有牛屎,還是比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都干凈。這就叫做感情起了變化,由一個階級變到另一個階級。我們知識分子出身的文藝工作者,要使自己的作品為群眾所歡迎,就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來一個變化,來一番改造。沒有這個變化,沒有這個改造,什么事情都是做不好的,都是格格不入的。”
1948年2月15日,毛主席為《中共中央關于土地改革中各社會階級的劃分及其待遇的規定》(草案)寫成“中國的社會經濟形態”、“階級關系和人民民主革命”兩章,他在文章中指出:“無產階級,農民,獨立勞動者,以及一切受人剝削的人們,共占全國人口約百分之九十,其中農民則占全國人口的百分之七十至八十。所有這些勞動人民,在反動的國家政權下, 除受經濟上的剝削外,還受政治上的壓迫。他們是中華民族的主體,是中國人民民主革命的基本力量。”
1948年3月1日,毛主席為中共中央起草的對黨內的指示“關于民族資產階級和開明紳士問題”,指示中對人民大眾和勞動人民的概念進行了說明,所謂人民大眾,是指一切被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所壓迫、損害或限制的人們,工農兵學商和其他一切愛國人士;所謂勞動人民,是指一切體力勞動者(如工人、農民、手工業者等)以及和體力勞動者相近的、不剝削人而又受人剝削的腦力勞動者。他指出中國現階段革命的目的是:
“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建立一個以勞動者為主體的、人民大眾的新民主主義共和國。”
新中國成立以后,建立一個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成了一件理所應當的大事業,這是中國革命的目的所在,是毛主席奮斗的理想所在。循著這樣的邏輯,就能夠理解毛主席對勞動人民、對“小人物”的那種關愛和扶助,也能夠理解毛主席要求于干部們的那種嚴苛約束,所有這些,無不是為了建立真正的人民國家的那份執著和信念。
1957年2月27日,毛主席在最高國務會議第十一次(擴大)會議上指出了教育的方針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1958年1月,毛主席起草了《工作方法六十條(草案)》,其中一條是用平等的態度對待干部和群眾,要求是:
“必須使人感到人們互相間的關系確實是平等的,使人感到你的心是交給他的。學習魯迅。 魯迅的思想是和他的讀者交流的,是和他的讀者共鳴的。人們的工作有所不同,職務有所不同, 但是任何人不論官有多大,在人民中間都要以一個普通勞動者的姿態出現。決不許可擺架子。 一定要打掉官風。”
以一個普通勞動者的姿態出現,成了毛主席對干部的一條基本要求,他用這個標準頻繁地敲打干部,使之成為一種常態,一種制度。
1958年2月18日,毛主席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在會上他提出了一個要求,在北京作官的一年要離京四個月,下去接觸群眾,少一天都不行,他說:
“我們要把國民黨作風統統打掉。我們這個官還是官,可是是幫人民做事的,要以普通勞動者的姿態出現。不論你官多大,元非是當主席、當總理、當部長、當省長那么大的官,但是你只能以一個勞動者的姿態出現。這樣,你的官更好做,更多地得到人民擁護。”
1958年5月17日,毛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會議上講話,他說不管做多大官,都要以普通勞動者的面目出現,針對有人說“跟著毛主席走”這句話,他指出:
“不管是偉大的領袖,或者是挖煤礦的、挑大糞的、掃街道的,對的就跟他們走,看真理在誰手里,我們就跟誰走。合作化我們是跟貧下中農。”
1958年12月11日,毛主席會見由國防部部長雷維斯率領的匈牙利軍事代表團,在向外賓介紹中國解決部隊上下級關系時說:
“利用整風的辦法,干部參加生產,官長下連隊當兵,大大地改進了上下間和軍民間的關系。下去可以體會到群眾是怎樣生活的,只有益而無害。干部也根據其身體情況,每年參加一個月的體力勞動,或當工人,或當農民。根據我們的經驗,這種做法是好的,不懂工農業勞動,容易脫離群眾。我們不是資本家,我們都是國家工作人員,不能老爺式地工作,應當力求避免官僚主義,應當永遠以一個普通勞動者的姿態出現。”
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主席在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時,對于在勞動生產中人與人的關系問題,他發表看法說:
“領導人員以普通勞動者姿態出現,以平等態度待人,改進規章制 度,干部參加勞動,工 人參加管理,領導人員、工人和技術人員三結合,等等,有很多文章可做。”
1961年5月23日,毛主席主持召開有各中央局第一書記參加的政治局擴大會議,對于大躍進時期“共產風”對農民造成的剝奪,要求堅決退賠,他指出:
“現在農民與我們還有隔閡,不相信我們,只有堅決退賠,農民才相信"共產黨到底是共產黨"。剝奪農民還能搞什么社會主義?無論哪一個國家的共產黨,特別是中國共產黨,永遠不準剝奪農民。農民占百分之八十,得罪了農民,一事無成,你就休想搞好社會主義。”
1963年5月7日,毛主席主持討論《中共中央關于目前農村工作中若干問
題的決定(草案)》稿,指出干部參加勞動能解決許多問題,減少貪污,還可以了解農業生產,他說:
“要使支部的領導放在勞動者、勞動積極分子的手里。縣、社兩級干部也要參加勞動。支書不參加勞動,還不相當于保甲長? ”
1967年9月9日,毛主席召集部分中央領導人談話,對于領導干部因官做大了,薪水多了,有事不跟人家商量,不平等待人,不民主,嚴重脫離群眾,到處罵人、訓人,等等問題,他說:
“一年用一個星期的時間,戰士有意見讓他講一講,講完了他就沒有意見了。以后干部多到下面去走一走、看一看,在某種意義上說,最聰明、最有才能的是有實踐的戰士。”
1967年10月3日,毛主席會見由總理努馬扎萊率領的剛果(布)政府代表團,對于干群關系問題,他說:
“官大了,薪水多了,房子住好了,出門有汽車,架子也大了。前四條都可以,可以做大官,薪水可以多一點,房子可以住好一些,坐汽車也可以,就是有一條,你不要擺官僚架子。我只要求你一條,把官僚架子放下,跟老百姓、工人、農民、學生、戰士、下級一起,平等待人。不要動不動就訓人,有道理為什么要訓人,可以解釋嘛。有的官也不大,如支部書記,住房也不很好,出去沒有汽車,薪水也不多,就是要擺官僚架子,動不動就訓人。這樣不行,老百姓不同意,也要批評你。”
1968年8月下旬,毛主席審閱修改一篇題為《工人階級必須領導一切》的文章,他加寫了一段關于知識分子看不起工農的文字:
“有些自己宣布自己為‘無產階級革命派'的知識分子,一遇到工人階級觸動他那個小小的‘獨立王國'的利益的時候,就反對起工人來了。這種葉公好龍式的人物,在中國還是不少的。這種人就是所謂輕視工農、愛擺架子、自以為了不起的人物,而其實不過是現代的一批葉公而已。”
上世紀六十年代,毛主席對于文藝舞臺上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占統治地位的現象進行了批評,他說:
“盡是那一套,勞動人民只是打武場、跑龍套。現在要改一改,讓勞動人民當主人,才符合我們現在的情況。”
對于中國的勞動人民,那億萬個“小人物”,毛主席把他們寫進了美麗的詩句:“六億神州盡舜堯”,“遍地英雄下夕煙”。對于勞動人們的每一個進步,他都興奮地溢于言表:
“中國勞動人民還有過去那一副奴隸相么?沒有了,他們做了主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上面的勞動人民,現在真正開始統治這塊地方了。”
毛主席于一九七五年十月至一九七六年一月期間,作為許多講話,其中有一段是針對有些人上了大學,瞧不起工農了,他對這種現象進行了批評,他說:
“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卻是幼稚可笑的,包括我。往往是下級水平高于上級,群眾高于領導,領導不及普通勞動者,因為他們脫離群眾,沒有實踐經驗。不是有人說大學生不等于勞動者嗎,我說我自己不及一個勞動者。”
毛主席對于勞動者的至高評價,從來都沒有變過,那些挖煤礦的、挑大糞的、掃街道的,那一個個千百年來都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獲得了從來沒有過的尊崇,象王進喜,陳永貴、時傳祥、雷鋒……那些最普通的“小人物”,成了一個時代的燦爛群星。毛主席用寬廣的臂膀保護著他們,不再讓他們受剝削,受壓迫,受歧視,受傷害,對那些愛在勞動者面前擺官架子的,動不動訓人的,毛主席總是嚴厲地訓斥他們:
“把官僚架子放下,跟老百姓、工人、農民、學生、戰士、下級一起,平等待人!”
我想起了一首老歌,過去的老演唱家們唱起來非常有味道,蕩氣回腸,氣勢豪邁,歌名叫《石油工人之歌》,也叫《我為祖國獻石油》,歌詞是:“錦繡河山美如畫,祖國建設跨駿馬,我當個石油工人多榮耀,頭戴鋁盔走天涯。頭頂天山鵝毛雪,面對戈壁大風沙。嘉陵江邊迎朝陽,昆侖山下送晚霞。天不怕,地不怕,風雪雷電任隨它。”這首歌是一個時代的“勞動者之歌”,唱出了勞動者的精神面貌,唱出了勞動者的大氣滂沱,只有當家做主的勞動者才能唱出這樣的情懷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