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赫魯曉夫這個人是很蠢的,中蘇論戰開始之后,我曾向他打
過招呼,請他退到二線作幕后指揮,不要親自赤膊上陣與我們
對罵,以后也好有個轉彎的余地,他不聽!”
1958年5月25日,是北京少有的一個大熱天,烈日高照,沒有一絲風。
下午1時,中共領導人陸續來到中南海懷仁堂集合,差不多每人都是頭戴草帽,身著粗布衣。1點40分,大家分乘5輛公共汽車朝著十三陵水庫出發了。
與此同時,毛澤東突然來到大女兒李敏的房間,他說:
“走哇,跟爸爸出去走走。”
李敏特別高興,連忙把桌子上的書、作業本收拾好,跟在爸爸身后出了房門。
原來,毛澤東也是要去視察北京郊區的十三陵水庫。他知道李敏周末在家,想讓女兒出去換換空氣,開開眼界。
李敏跟爸爸單獨出去的機會還是很少的,今天可是個難得的機會。
父女倆在車上可親熱啦。毛澤東一會兒問女兒在學校的功課怎樣?一會兒問她的生活怎樣?李敏也不住地向爸爸講一周在學校發生的新鮮事兒。毛澤東聽得特別高興,樣子還很專注。父女倆一路上都是有說有笑。
李敏看爸爸心情很好,就說:
“爸爸,我是不是和媽媽一樣?媽媽這個人性格開朗……”
毛澤東說:
“當年,你媽媽的組織能力很強,特別擅長做宣傳鼓動工作。毛筆字寫得娟秀端正。干起工作來風風火火,可有股子潑辣勁頭,而坐下來后,還真是一個溫柔賢淑的姑娘。我的嬌娃溫柔俊俏、端莊秀氣,很像你媽媽當年,就是小嘴巴笨了些,只會說洋話,講不來中國話,當不了宣傳鼓動家喲!”
李敏知道爸爸還是認為自己的中文水平差,表達能力不強,只好對爸爸一笑了之。毛澤東興致不減,又和女兒講起遵義會議結束后的情形,他說:
“那晚,你媽媽等我等了好久。當我回到房子里還未坐穩,她就問。我想給她賣個關子吧,可我的心里也高興,總也憋不住。人一高興,話就多起來。我背著手在房子里踱著步,慢慢地說:‘這個會議,大家都覺得我這個菩薩又有用了,把我抬出來,承蒙大家捧場,選我進中央政治局常委。大家看得起我老毛,認為還是有一點本事。慚愧,慚愧!進入中央領導層,濫竽充數而已。’不過,我也沒有謙虛。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嘛!你的媽媽兩眼緊巴巴的望著我,聽得那么入神。那晚,我們好高興喲!”
汽車飛馳向前,路邊的樹木、古建筑從車窗外飛快地向后移動。突然,李敏看到了一個烏龜馱著一座石碑,很詫異地問:
“爸爸,那是什么?”
毛澤東也看到了,他讓司機停下車,領著李敏繞著石碑轉了好幾圈,就駐足仔細地看那碑文。他看完了,問李敏說:
“小外國人,你知道王八為什么要馱石碑呢?”
李敏仰著臉看看爸爸,搖了搖頭。毛澤東說:
“這里有個故事哩,有一支歌子唱的就是這個故事,歌子的名字就叫王八賣燒酒。”
毛澤東說罷,就用濃重的湖南口音,邊走邊用手打著節拍唱起來:
“望望東來望望西,望見王八馱石碑。我問王八犯什么罪?王八說,因為我呀上輩子賣酒兌涼水。”
毛澤東唱完先自笑了,李敏也笑了。毛澤東見女兒很開心,就又說:
“嬌娃,你這個被你媽摻了涼水的燒酒,將來會不會有人要呢?嫁不嫁得出去呢?將來會不會讓你媽把你馱著呢?”
李敏還在思索著爸爸唱的那支歌子里的故事,她不解地問爸爸:
“因為它摻水,就讓它馱石碑啦?”
毛澤東看著女兒認真的樣子,笑而不答。父女倆回到車子里,毛澤東又開始給李敏講故事:
“馱石碑的不是王八,也不是烏龜,它的真名叫赑屃(bi xi)。神話里傳說,赑屃是龍王的兒子。龍王有9個兒子,9個兒子中就數它的力氣大,而且性格好,又能背很重的東西。它的身體形狀和其它兄弟也不一樣,形體像個龜,可頭部又像龍。古人為死者立碑時,就想:怎么才能讓石碑經久不倒,保存千秋萬代呢?于是就想到了它,就把它請來,把碑立在它的背上,想借助它的力氣,讓人名傳千古。明代十三陵的石碑,是功德碑。就是靠它這龍首龜身的赑屃給馱到現在,它還要繼續馱下去。有的石碑上面還蓋著亭子,叫碑亭。以后別豎那么多碑,叫它馱得太累了。還是多建些亭子好。人們可以夏季避雨乘涼,冬季可以避風雪嘛!”
說話間,車子已經到了十三陵水庫工地。此時的水庫工程已經進入緊張的施工階段。毛澤東頭戴草帽,身著布衣,腳踏普通的圓口布鞋,從車子里走了出來。
“毛主席來啦!毛主席來啦!”
工地上頓時沸騰起來。毛澤東一邊走,一邊向民工們招手致意。在千萬人的歡呼聲中,他健步登上水庫東北角的墩臺上,憑高遠眺。整個工地都沸騰了起來,大家都來看望毛澤東。水庫工地政委趙凡向毛澤東介紹說:
“這條大壩高29米,現在已經筑到23米了。”
毛澤東關切地問:
“是不是能保證在洪水到來以前修成呢?”
趙凡說:
“一定能如期完工。”
“有多少人在工作?”
“有10萬人,每天運5萬方土到大壩上。”
毛澤東高興地點著頭,又向歡騰的人群揮手致意。他走下高坡,在趙凡等人的引導下,來到一個帳篷里。水庫工程指揮部不知道毛澤東要來,只好在指揮所這個十分簡易的木板工棚內接待了他。
毛澤東在一個土筐上坐了下來。工地上一個叫王惠蘭的干事,看到毛澤東熱得滿頭大汗,趕緊遞給他一條涼毛巾。毛澤東一邊擦汗一邊問:
“你多大了,叫什么名字?”
“我叫王惠蘭。”
“你是不是‘九蘭’鐵姑娘隊的?”
毛澤東所說的鐵姑娘隊,是由9個名字里都帶有“蘭”字的姑娘組成的“九蘭組”,由于她們的忘我勞動而譽滿工地。毛澤東聽王惠蘭說她不是“九蘭組”的,就笑著說:
“加上你就是‘十蘭子’了。你們年輕一代,敢想、敢干、敢闖的精神很好。你們要積極勞動,為建設社會主義多做貢獻。”
毛澤東興致勃勃地觀看了十三陵水庫沙盤模型,認真地聽取了指揮部負責人關于工程進度的匯報。
由于天氣燥熱,加上工棚里擠了很多人,人們頭上都冒出了汗水。毛澤東和大家一樣,依然坐在木板釘的凳子上聽著,笑著。他高興地說:
“你們和10萬民工同志們都辛苦了!你們是在艱苦的條件下進行施工,這種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很好嘛,工程的進度也不錯嘛。”
工程負責人在匆忙中還要請毛澤東和其他領導人為水庫題詞。毛澤東欣然名筆,一連寫了五六幅“十三陵水庫”,并從中選擇了他最滿意的一幅作為定稿。
劉少奇寫的是“勞動萬歲”;周恩來寫的是“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朱德寫的是“移山造海,眾志成城”。
下午5點30分,毛澤東一行人離開工棚,在大家的陪同下,以一個普通勞動者的身份參加勞動。毛澤東奮力揮動鐵锨,一锨一锨往筐里裝土。身邊的年輕人勸他說:
“主席,這活我們多干,你指揮就行了。”
毛澤東說:
“今天我不當領導,要做普通勞動者。”
在眾人的一再勸說下,毛澤東才放下手中的鐵锨。一名叫余秉森的解放軍戰士,馬上用自己的衣服把這張鐵锨包了起來,他激動地說:
“看到這張鐵锨,我們就想起了毛主席。這樣,我們的干勁就會更大。”
后來,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參加十三陵義務勞動的消息傳出后,不少領導人都先后到十三陵水庫工地參加了義務勞動。
5月29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講話中,講到了1957年反右前的情況,他說:
“我這個人就是常常有憂愁,特別是去年5月底右派進攻,我就在床上吃飯,辦公,一天看那些材料,盡是罵我們的。”
1958年6月1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理論刊物《紅旗》雜志創刊。
此前,毛澤東為《紅旗》雜志題寫了刊名。他一共寫了4幅,在其中的一幅旁邊用小字作了注:“這種寫法是從紅綢舞來的,畫紅旗。”后來《紅旗》雜志采用的就是毛澤東作注的這一幅字。
《紅旗》雜志在第一期上發表了毛澤東4月15日寫的《介紹一個合作社》一文。
6月1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加強協作區工作的決定》。決定將全國劃分為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華中、西南、西北7個協作區,每個協作區成立協作區委員會,作為協作區的領導機構。決定要求各個協作區“根據各個經濟區域的資源等條件,按照全國統一的規劃,盡快地分別建立大型的工業骨干和經濟中心,形成若干個具有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的經濟區域。”
6月初,王鶴濱從蘇聯留學回國,他安排好工作后和將要在北京醫學院畢業的愛人葉阿莉(葉丹),去中南海看望毛澤東。毛澤東留他們在辦公室南側的過廳里共進午餐。毛澤東舉起一小杯葡萄酒說:
“祝你們學習勝利!”
王鶴濱和葉阿莉馬上站起身,雙手舉起酒杯和毛澤東碰杯,說:
“祝毛主席身體健康!”
毛澤東一邊吃著飯,一邊微笑著問王鶴濱:
“王醫生,你在蘇聯看到些什么新聞呀?”
王鶴濱說:
“蘇聯人民對中國,對我們留學生都非常友好,我們回國時,他們都戀戀不舍。可是,蘇聯領導人在人民群眾中則沒有威信,大學生們給赫魯曉夫起了個外號,叫他玉米棒子。”
毛澤東很感興趣,笑著問:
“為什么叫他玉米棒子呀?”
王鶴濱說:
“赫魯曉夫去了美國訪問,在美國看到了美國人種玉米的好處,他認為找到了發展農業的道路,回國后便在蘇聯推廣種植玉米。可是,因為蘇聯的多數農業區氣溫偏低,無霜期短,天寒地冷,致使許多地方的玉米成熟不了,只好做了青飼料。副食品商店里到處都在賣凍嫩玉米棒子,報紙上還宣傳說,煮玉米如何如何好。所以,每當赫魯曉夫發表廣播演說時,大學生們就帶著諷刺的口吻喊:‘聽啊!玉米棒子又講話了。’嘲弄他在農業上的失敗。”
毛澤東兩眼一直注視著王鶴濱,很認真地聽著。待王鶴濱講完了,他說:
“他赫魯曉夫也搞瞎指揮。還有什么新聞?”
王鶴濱說:
“蘇聯的重工業發展很快,尤其是軍事力量增強了。但是輕工業和農業沒有得到重視,群眾很喜歡中國的輕工業產品,如毛衣、保溫瓶。另外,蘇聯的高級知識分子,如專家、教授、院長,政府的高級官員,薪金高,可以排隊買汽車,住房也寬綽,而且在風景區都有別墅,與一般的工人、農民、基層職工,包括一般的工程師、醫生,差別很大。工人居住的條件很差,住房緊張。我到一個工人的家里看一位病人,是隨著一位蘇聯醫生去的,見一間只有四五十平方米的大房間里,住著3家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每個房角住一家,占去了3個房角,只有臨門的那個房角沒有住人。每家用一塊布掛在床前床側遮掩,下面可以看到床腿,上面可以看到站在床上穿衣的成年人的胸部。
我曾經問過一個打掃集體宿舍的清潔女工:‘你們為什么對自己國家的領導人那么不尊重呢?’這個女工說:‘你說的是赫魯曉夫他們吧,那些人是資產階級!’”
毛澤東聽得津津有味,問:
“還有嗎?”
王鶴濱說:
“蘇聯黨的組織生活很松散,不如我們抓得緊,他們黨員的組織生活仿佛是俱樂部一樣,只要不丟失黨證,就算是黨員。黨在群眾的威信不高,年輕人大多數不愿意入黨,黨內的保密很差,蘇共中央一開會,內容很快就在群眾中傳開了。”
毛澤東又問:
“還有嗎?”
王鶴濱說:
“蘇聯人民對我們的《人民日報》社論《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很感興趣,認為是撐了他們的腰,在大街上見到我們中國人就伸出大拇指頭來。”
毛澤東帶著輕蔑和氣憤的口氣說:
“赫魯曉夫這個人是很蠢的,中蘇論戰開始之后,我曾向他打過招呼,請他退到二線作幕后指揮,不要親自赤膊上陣與我們對罵,以后也好有個轉彎的余地,他不聽!”
毛澤東有點激動了,飯菜也停止吃了,說:
“赫魯曉夫曾經向我們提出,要在中國開辟一塊地方,由他們辦水果園。我對他們說了,你們要想吃水果,可以花錢來買嗎!通過國家的貿易渠道來解決。中國的水果多得很,賣給你們就是了。”
毛澤東說罷,這才又將飯菜送進嘴里。正在這時,陳伯達來了,說是請毛澤東去開會。毛澤東興奮地說:
“伯達同志,你也來聽聽王醫生講的蘇聯的情況。”
陳伯達白了王鶴濱一眼,看了看手表,對毛澤東說:
“與會人員都到齊了。”
毛澤東趕緊又吃了兩口飯,一邊嚼著,一邊站了起來,用手示意王鶴濱等人繼續吃,他要去開會了。
6月7日,毛澤東就蘇聯請求在中國建立用于潛艇艦隊海上通訊的長波發報無線電中心,和一座遠程通訊特種收報無線電中心問題,做出了批示,他在這一批示中寫道:
“錢一定要由中國出,不能由蘇方出。使用共同。”“如蘇方以高壓加人,則不要回答,拖一時期再說。或者中央談一下再答復。此事須由兩國政府簽訂協定。”
原來早在1958年4月18日,蘇聯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在赫魯曉夫的授意下,致函中國國防部長彭德懷,提出在中國建立用于潛艇艦隊海上通訊的長波發報無線電中心和一座遠程通訊特種收報無線電中心,所需費用1億盧布,蘇聯出費用7000萬盧布,中國出3000萬盧布,建成后,歸蘇聯控制。
這種要求和條件自然是毛澤東所絕對不能接受的。
6月10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成立財經、政法、外事、科學、文教小組的通知》。通知中說:這些小組直屬中央政治局和書記處。各小組組長是:財經小組陳云,政法小組彭真,外事小組陳毅,科學小組聶榮臻,文教小組陸定一。
6月12日,彭德懷奉毛澤東之命,就蘇聯4月18日來函復電馬利諾夫斯基說,中共中央討論了蘇聯在中國建立用于潛艇艦隊海上通訊的長波發報無線電中心和一座遠程通訊特種收報無線電中心問題,我們認為,既然蘇聯認為有必要,我們同意建設長波電臺,一切費用由中國負擔,可以共同使用,但所有權歸中國,否則政治上不好。
此后,蘇方又致函中國,提出全部費用由蘇方負擔,所有權歸蘇聯所有。這依然是嚴重侵犯中國主權的問題,毛澤東堅決不讓步。
6月14日,劉少奇在同全國婦聯黨組負責人談話時說:
“空想社會主義者的想法,在那時沒有實現的條件。現在,馬克思主義者抓住了階級斗爭,已經消滅階級或正在消滅階級的過程中,這樣,把空想社會主義者不能實現的空想實現了。”
6月14日下午,毛澤東接見河南省封丘縣著名的應舉社社長崔希珍。他在談話中說:
“不要很久,全國每人每年就可以平均有糧食1000斤,100斤豬肉,20斤油,20斤棉花。再過一個時期,每人每年平均有1500斤糧食,這樣全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就會大大提高了。”
這天晚上,毛澤東留崔希珍一起共進晚餐。這頓飯菜很簡單,毛澤東很少吃菜,他吃的是一種比青豆角還細的小辣椒和一盤苦瓜,飯也是極普通的粗米飯。
6月16日,毛澤東在中南海游泳池召開會議,討論外交問題。參加會議的除政治局常委和部分政治局委員外,還有外交部負責人和部分駐外大使。毛澤東說:
“和美國接觸的問題,在日內瓦會議時我也說過,可以有所接觸。事實上美國也不一定愿意接觸。同美國鬧成僵局20年,對我們有利。一定要美國梳妝打扮后送上門來,使他們對中國感到出乎意外。你不承認,總有一天你會承認的。101年你一定會承認的。”
6月17日,毛澤東將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計劃委員會主任李富春報送的“二五”計劃要點報告批給中央軍委擴大會議印發。
李富春在計劃要點報告中提出,第2個五年計劃的任務是:提前實現農業發展綱要;建成基本上完整的工業體系,5年超過英國,10年趕上美國;大大推進技術革命和文化革命,為在10年內趕上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水平打下基礎。
毛澤東在批語中寫道:
此件即刻印發軍委會議各同志。很好一個文件,值得認真一讀,可以大開眼界。這是你們自己的事情。沒有現代化工業,哪有現代化國防?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破除迷信,獨立自主地干工業,干農業,干技術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隸思想,埋葬教條主義,認真學習外國的好經驗,也一定研究外國的壞經驗——引以為戒,這就是我們的路線。經濟戰線上如此,軍事戰線上也完全應當如此。反對這條路線的人們如果不能說服我們,他們就應當接受這條路線。“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絕物也”,走進死胡同,請問有什么出路呢?
毛澤東
6月19日,毛澤東在中南海游泳池召集了一次會議,討論鋼產量問題。
關于這次會議的情況,陳云在不久后的8月21日是這樣說的:“6月19號晚上開各大區協作會議以前,主席在北京游泳池召集中央一些同志,王鶴壽也參加了。主席問他,去年是五百三,今年可不可以翻一番?王鶴壽說,好吧!布置一下看。第二天他就布置了。所以,是6月19號才決定搞一千一。”
6月21日,毛澤東在中央軍委會議上講話說:
“搞一點原子彈、氫彈,我看有10年功夫完全可能。”
6月22日,毛澤東將中央冶金部黨組6月21日關于華東協作區產鋼計劃的報告及冶金部關于1962年主要冶金產品的規劃批給中央軍委擴大會議印發。
冶金部在這一報告中說,華東協作區(不包括山東)將在1958年產鋼400萬噸,1959年為800萬噸。
毛澤東在批語中寫道:
“只要1962年達到6000萬噸鋼,超過美國就不難了。”
毛澤東又將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薄一波6月17日的報告批給中央軍委擴大會議印發。
薄一波在報告中說:1959年我國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除電力外,都將超過英國的生產水平。
毛澤東將報告的題目改成一個十分醒目的標題:《兩年超過英國》,并在批語中寫道:
“超過英國,不是15年,也不是7年,只需要兩年到3年,兩年是可能的。這里主要是鋼。只要1959年達到2500萬噸,我們就鋼的產量上超過英國了。”
接著,毛澤東還將農業部6月11日的報告批給中央軍委擴大會議印發。他把題目改為《農業大有希望》,并在批語中寫道:
“糧食、鋼鐵、機械是3件最重要的事。有了這3件,別的也就會有了。3件中,糧食及其它農產品是第一件重要的事,我們應當十分注意農業問題。”
6月24日,毛澤東在轉發青海省委關于平叛問題報告的批語中寫道:
“西藏要準備對付那里的可能的全局叛亂。亂子越大越好。只要西藏反動派敢于發動全局叛亂,那里的勞動人民就可以早日獲得解放,毫無疑義。”
1958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誕生37周年的日子。這天凌晨,毛澤東放下手頭的工作,準備休息了。他照例要瀏覽一下全國各地的主要報紙。6月30日的《人民日報》在頭版頭條刊登了一篇通訊,題目是:《第一面紅旗——記江西余江縣根本消滅血吸蟲病的經過》。毛澤東讀了這篇通訊非常高興,他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
“真是天大的好事啊!全國所有的疫區如果都這樣那該多好啊!別小看這種小蟲子,可害人哩。余江人民消滅了血吸蟲病,我看了高興啊!”
此時的毛澤東已經是睡意全無,詩興大發,他從桌前的藤椅上站起身來,在屋子里頭來回踱著步子。許久,他上了床,半躺半坐,斜靠著枕頭,用鉛筆在紙上涂涂寫寫,哼來哼去,終于吟就了七律二首:《送瘟神》,并在前面寫有小序云:
讀 6月30日《人民日報》,余江縣消滅了血吸蟲,浮想聯翩,夜不能寐。微風拂煦,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
一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
二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憶神州盡舜堯。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7月1日,《紅旗》雜志第3期發表了題目為《全新的社會,全新的人》這篇重頭文章。
原來,毛澤東在一次談話中,曾經設想將農村的鄉、社兩級合而為一,工農商學兵什么都管,使之將來成為共產主義社會的雛形。本來,毛澤東的這個意見,只是一個偉大的浪漫主義者的初步構思,并未形成為一個成熟的意見;也沒有提交到中共中央會議上去討論的意思。可是陳伯達聽風就是雨,立即撰寫了這篇文章,竟然擅自在《紅旗》雜志上發表了。這篇文章首次宣稱:中國已經找到了向共產主義過渡的道路。
7月1日這一天,陳伯達又跑到北京大學,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37周年大會上,發表了題為《在毛澤東的旗幟下》的講演,再次透露了毛澤東構想的公社思想。他說:
“我們的方向,應該逐步地、有次序地把工、農、商、學、兵,組成一個大公社,從而構成我國社會的基本單位。”
7月1日,毛澤東辦公室工作人員持函來到北京圖書館,為毛澤東及他的秘書張經武、田家英3人辦理借書證。
原來,北京圖書館決定在1958年夏季換發新借書證,毛澤東知道后,便叫秘書也給他辦一個。秘書說:
“您要借書,寫個條子叫人家送來不就行了,干嘛非要辦借書證呀?”
毛澤東聽了很不高興,他嚴肅地說:
“正因為我的身份不同,所以更要按規矩辦事,不能搞特殊。”
秘書見毛澤東這樣認真,只得派工作人員來到北京圖書館,按照毛澤東的指示,嚴格地履行了辦證手續,交納工本費4角5分。他們還說,以后將由專人來借還圖書。圖書館職工十分高興,他們特意把毛澤東的借書證編為第一號。
北京圖書館領導人由此受到啟發,他們決定為紀念建黨37周年,專門成立了一個由高級人員組成的特別小組,為中央其他領導人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云、鄧小平等人也辦理了借書證。
7月2日下午4點25分,天氣特別熱,毛澤東游泳后上了岸,張木奇幫助他擦身子。毛澤東問道:
“聽說河北最近旱了?”
張木奇說:
“旱得利害。”
“前幾天不是下雨了嗎?”
“零星小雨,不頂事。”
毛澤東望著耀眼的天空,皺起眉頭,說:
“雨總是要下的嘛。今天不下,明天不下,一個星期再不下透雨,老天爺就該罷官了!”
張木奇后來回憶起此事,仍然不解地說:“你說神不神?今天不下,明天不下,7月6號一聲雷響,把我從床上震起來。好么,整個華北地區下了一場透雨。老天爺也怕毛主席罷他的官吶!”
其實,這件事很簡單很正常,物極必反,久旱必雨,只不過是一個偶然的巧合罷了。
1958年7月的一天,海政歌劇團的劉芙蓉在周末舞會上見到了毛澤東。舞間休息時,劉芙蓉見毛澤東抽煙抽得很兇,一支接一支,就說:
“主席,聽說煙里有尼古丁呢!”
“嗯。”毛澤東不在意,又猛吸一口。劉芙蓉又說:
“那,對肺可不好呀,您別抽了,好嗎?”
“哈哈哈……”毛澤東收住笑,說:“你這個小鬼頭是別有用心吶,我這煙可抽了幾十年啦,江山易改,秉性難移嘛。戒不了,戒不了,這輩子戒不了啰!”
也是在7月的一天,毛澤東的大女兒李敏第一次把男朋友孔令華領回到菊香書屋。
此前,李敏在寒假到上海時,曾經對媽媽提起過這事。賀子珍說:
“你要跟爸爸商量,他同意的我也同意。”
李敏回到北京后,并沒有馬上把媽媽的話告訴爸爸,后來時間長了,她也就給忘了。臨到快要放暑假了,李敏在一個周末回到家里,才給爸爸講了她和同學孔令華談戀愛的事情。毛澤東一聽說女兒在戀愛,就關切地問道:
“小孔的父親是哪個?在那里工作?”
“這,這,我沒有問過。他也沒有說過。”
李敏為難地如實回答。毛澤東微笑著說:
“家長干什么你都不知道,怎么跟他交朋友呢?”
“我是跟他交朋友,了解家長干嗎?”
李敏有點不理解。毛澤東語重心長地說:
“還是要問一問。了解情況嘛!”
此時的孔令華同樣也受到了父親的責備。當他將和李敏談戀愛的事告訴爸爸孔從洲的時候,孔從洲立即責備兒子說:
“你和毛主席的女兒戀愛,這么大的事情,怎么不事先告訴我們呢?”
孔令華說:
“她姓李叫李敏,我怎么知道她是毛主席的女兒?何況她回家坐的是公共汽車,生活上平平常常,沒有什么特殊,更不清楚她的家庭背景。現在關系明確了,知道了這層關系也就告訴你們了。”
后來,李敏見到孔令華,把爸爸的意思告訴了他,兩個人都笑了。孔令華就把自己家里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李敏。李敏可記不了那么多,回家就把大概情況告訴了爸爸。毛澤東笑著說:
“噢,小孔的父親是孔從洲將軍。我熟悉,我熟悉。”
“那您……您同意嘛?”
李敏小聲問,毛澤東微笑著說:
“好,好。”
且說這一天毛澤東見孔令華來了,就放下手中的書,示意讓兩個孩子坐在他身旁。服務員端上茶,就退出去了。
毛澤東上下打量著孔令華。孔令華第一次見毛澤東,本來就有些緊張,讓毛澤東這么一看,看得他更不自在了。毛澤東看過來,看過去,又扭過頭看看自己的女兒,笑了。李敏也會心地笑了。在毛澤東眼里,自己的嬌娃是個漂亮的女兒,當然會找一個帥氣、漂亮的男友啦!孔令華很帥氣,也很漂亮,但似乎眼睛讓人覺得小了點。毛澤東這一笑,就像老師改考卷一樣:答案全對了,如果字再寫得漂亮點,就是十全十美了。
這個暑假,李敏高中已經畢業,馬上就要升大學了。江青為了讓孔令華幫助李敏復習功課,準備升學考試,讓孔令華第一次住進了中南海,住在毛澤東的書房里。毛澤東關照他們,既要好好復習功課,又要注意身體,要勞逸結合,不要為了升學搞垮身體。江青也對孔令華說:
“以后你就是我們家的孩子,跟他們都一樣。”
不久,在高考結束之后,李敏被保送到北京師范大學化學系學習。毛澤東對李敏說:
“你們的事,是個大事,我同意了,還要征得你媽媽的同意。如果你媽媽沒得意見,你就跟小孔去見他的父母。俗話說,丑媳婦也要見公婆哩!我的嬌娃不丑,更要見公婆。”
于是,李敏就和孔令華乘車到了南昌,把爸爸的話原原本本轉告了媽媽。賀子珍說:
“你爸爸同意,我也同意。”
李敏在媽媽那里住了幾天,賀子珍盡管舍不得讓女兒走,但她知道毛澤東已經為女兒安排了行程,就讓他們盡快乘車到沈陽去了。
沈陽高級炮校校長孔從洲和夫人高高興興地接待了李敏,像對待自己的女兒一樣關心她,愛護她。
欲知毛澤東大女兒的婚事如何辦理?待以后慢慢向讀者諸君交代。
東方翁曰:毛澤東在1958年6月與留蘇畢業歸國后的王鶴濱的一段對話,很值得一讀。在這段對話中,毛澤東的4次提問,特別是他那兩句像小孩子提問似的“還有嗎?還有嗎”的話語和神態,表明了他對了解蘇聯的真實狀況是多么的渴望,而王鶴濱的報告也正是毛澤東急切需要知道的重要情報。由此,我們就不難理解毛澤東為什么會在中國提出防修反修這一個繼續革命的重大課題了,也不難理解在建國70多年后的強大的蘇聯為什么會一朝土崩瓦解了。
君知否?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蘇聯和東歐的劇變,是一個多么值得人們深思的沉痛教訓啊!
再版《毛澤東大傳》實體書,一套全5冊共十卷,417萬字。
只收工本費190元包郵,淘寶http://shop70334099.taobao.com
作者東方直心,聯系方式:13937776295,QQ2425751303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