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一則噩耗傳來。
上海東方航空MU5735航班從昆明飛往廣州時,不幸墜毀于廣西省梧州市。機上共有132人,其中有123名旅客,9名機組人員。
據最新消息,目前已經發現失事飛機的殘骸,以及散落的、燒壞的身份證、錢包等物件,但尚未發現一例幸存者。
毫無疑問,這是中國民航史上至暗的一天。
在昨天之前,中國民航已經保持了4227天,10萬小時的安全飛行記錄。
長達十一年的平安飛行史,就此終結。
我們在無比牽掛那132位同胞的生命安全,期盼奇跡出現的同時,也不禁想問一個問題:
為什么又是波音?
這次出事的波音737-800(NG)飛機,是一款中型窄體客機。在我國各大航空公司,共存有約1400架。事故發生后,東航第一時間宣布停飛了全部此機型。
造成事故的原因還在進一步調查中,但在過去6年中,波音737-800飛機確實已經發生過4次嚴重事故了。
2016年3月19日,從阿聯酋迪拜飛往俄羅斯的波音737-800,在機場降落時墜毀,機上55名乘客,7名機組成員,共62人,全部遇難。
2018年9月27日,新幾內亞航空從東京飛往莫爾茲比港的波音737-800,在降落時墜入海中。
幸虧搜救及時,但依然造成了一名乘客死亡。
2020年2月5日,飛馬航空從伊茲密爾飛往伊斯坦布爾的波音737-800,在降落時沖出跑道,并斷成三截。機上183人中,有3人遇難,179人受傷。
2020年8月7日,印度快運航空從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迪拜飛往印度的波音737-800,降落后沖出跑道,機身斷裂,造成21人喪生,75人重傷。
而與波音另一機型波音B737MAX8相比,這些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就有點小巫見大巫了。
2018年10月,印尼獅航的一架波音B737MAX8墜毀;2019年3月,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一架波音B737MAX8客機也發生墜機事故。
短短半年內,兩架波音737MAX客機先后墜毀,共造成346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死亡。
此機型隨即在全球范圍內被禁飛,中國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允許波音B737MAX8復飛。
而美國經過18個月的調查后,也確認了B737MAX8存在嚴重的問題,在美國眾議院那份長達238頁、措辭嚴厲的報告中指出:
波音公司在“明知B737MAX8系列飛機存在設計缺陷的情況下”,刻意向航空公司、飛行員以及監管機構隱瞞相關信息,并通過商業關系影響監管機構的管理和審查。
敢拿著各國人民百姓生命開玩笑的波音,依然占領了全球超過50%的份額,靠的就是落后國家自己造不出大飛機,只能買它的心理優勢。
但很多人應該記得,中國國產大飛機C919早在2017年就首飛成功了,也已經拿到了1000架左右的訂單,本來預計2021年底開始交付,但最終卻沒能交付成功。
中國人什么時候才能坐上自己的大飛機?
C919交付到底又出現了什么問題呢?
2022年1月19日,中國商飛公司副總經理吳永良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明確表示:
“交付要等到取得適航證后才具備條件,預計將于2022年完成交付。”
換句話說,還卡在取得“適航證”階段。
先來給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適航證。簡單點來說,就是一架新研發成功的飛機,需要經過各種測試,測試合格后,會給你頒發的那張證書。
現在國際上被廣泛認可的是美國適航證和歐盟適航證,美、歐適航證互認,所以基本上拿到這二者其中一個,就能在全球各國起飛降落了。
看到這很多人就擔心了,美、歐一直穿的是同一條褲子,如果硬是找各種理由不給你發適航證,這不就被卡住脖子了嗎?
對此,中國民航局航空器適航審定司司長楊楨梅,在接受采訪時解釋過:
“中國已經同美、歐等簽署了全面雙邊協定,相互接受對方審定合格的航空產品。”
但同時,楊司長又補充說,“正如737MAX8飛機必須先獲得美國聯邦航空局適航批準、再向中國民航局申請適航批準一樣,未來C919推向國際市場時,其在取得中國民航局適航批準的前提下,還必須經過進口國民航當局適航審查并獲得批準。”
我去查了下,2017年10月中美簽的那份雙面協定,確實不是全面的互認標準,而是兩份標準中相同的條款互認,假如一些條款對方那邊沒有或不同,就依舊需要申請才能認證。
所以適航證上有沒有可能卡中國大飛機的脖子?
答案是有。但同時呢,這并不致命。
為什么這么說呢?
見證了“運十”從誕生到下馬,寫出過影響中國決策的《我國大型飛機發展戰略研究報告》的北大教授路風,在2015年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就預測說過:
“從國家層面要想清楚這件事情,即便是美國或者歐洲都不給我們適航證,我們也要堅持飛,不能飛國際航線就飛國內航線。中國有特殊的大國效應,我們的市場足夠大,養得起一個民機工業。只要有決心,總有一天歐美得給我們適航證。”
事實也證明了路風教授的預言沒問題,在C919的1000架左右訂單中,800多架是國內各大航空公司下的訂單。
也正因為此,這兩年網上一直有傳言:
其實根本不是適航證的問題,而是C919發動機被美國卡脖子了,沒有發動機當然交付不了。
與適航證相比,一架飛機沒有發動機,就相當于手機沒有芯片了,致命程度要厲害得多。
這個傳言倒不是空穴來風。
2020年2月16日,《華爾街日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特朗普政府正考慮阻止通用電氣向中國C919客機交付LEAP—1C發動機。
當時國內也是質疑聲四起,但很快被證明了特朗普并沒有這么做。2021年11月6日,中國商飛再次簽約采購了15臺該型號航空發動機。
據媒體報道,C919大飛機從2006年立項開始,前后研制花費了高達700億人民幣才造出來,如果美國停供發動機就會把C919扼殺在搖籃中,讓幾百億竹籃打水一場空,那為什么不斷供呢?
是美國仁慈嗎?
美國當然不會仁慈,芯片也是說斷供就斷供了,寄希望于別人的開恩而不是自身實力,就是把房子建在流沙上。
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到一個細節,在《華爾街日報》那篇文章4個月后,由中國航發商用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設計制造的CJ-1000A發動機,正式啟動了“CJ-1000A初始批整機(03臺份)遙測系統硬件加工及天線制作調試”招標,這說明:
終于要開展試飛測試了。
CJ-1000A,正是中國自主研發,用來替代美國通用那款裝于C919上的發動機。
雖然這款發動機早在2018年就點火成功了,但正式進入裝機上天試飛階段,蘊含的意義當然不同。
如果你再仔細觀察,會發現在那一年的新增實體清單中,美國悄然把“中國航發商用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列入了進去。
按照美國一貫的“騷操作”,凡是你掌握的技術,就不再卡脖子了,反而要低價賣給你,讓你無錢可賺。
比如,中芯國際可以量產28納米芯片,那我就放開了賣,便宜賣,恨不得傾銷給你,但7納米、5納米那些高端的,就不好意思了,不賣給你。
也正因為此,會發現從2020年之后,中國商飛并沒有被禁止購買通用電氣LEAP—1C發動機,反而是制造國產發動機的“商法商用發動機有限公司”,被列入了實體清單。
既然中國都有國產發動機了,那為啥還不裝上,要用美國的呢?
這其實也是這些年,很多人對國產大飛機質疑的重要原因之一,包括發動機在內的零部件國產化率太低。
C919項目啟動之初的國產化率僅為10%。只有10%是國產的大飛機,那還叫國產大飛機嗎?
先來解答為什么現在不用國產發動機,一款民用航空發動機在正式上馬前,最快也需要經過8年的試驗,包括壽命、維護等方面。
據“東方證券”分析,預計在2023年開始裝機,2025年實現批量裝機。
國產化率這個問題上,很多人則陷入了思維定式。認為不是100%國產化,就100%沒價值。
但正如波音副總裁所說,在大飛機領域:
“如果人們都可以把買來的部件組裝并讓它飛起來,世界上就不會只有波音和空客了。”
C919是中國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飛機,這本身就很了不起。
中國科協旗下的“科普中國”曾發文分析,認為:
只要我們可以利用(國外的)技術造出我們的飛機,并且可以投入運營并盈利,自然會有國內的廠家來研發我們自己的航電、飛控系統。
倘若追求全部國產,可能帶來的結果是C919項目的失敗,會導致國民對整個國產飛機產業鏈失去信心。
后來的數據也證明,這個分析是完全正確的。
《科技日報》在2018年寫過一篇文章,文中列舉了當時中國急需攻克的35項技術,如今4年過去了,其中許多技術我們已經取得突破,比如真空鍍膜機、操作系統、燃氣輪機等。
C919設計之初的國產化率為10%,但2017年首飛時,它的國產化率也已經高達60%。
如今又過去了5年,相信國產化率肯定又高了不少。
更關鍵的是,航空發動機我們從大飛機立項之初就著手同步研發了,并沒有像高端芯片一樣被卡脖子。
大飛機國產化率每提高1個點,背后都是產業鏈上的巨額財富。
中國的飛機市場有多大?
據波音《2019-2038民用航空市場展望》,2019-2038年間,中國將新增8090架民航飛機,交付價值量約9.04萬億人民幣,平均每年4500億元。
平均每年4500億啊!如果中國沒有國產大飛機,這些錢幾乎就被波音和空客包圓了。
還在研發中的國產CR929大飛機,總設計師陳迎春有句特形象的話:
“目前像C919、C929這樣的國產大飛機,平均價值在10億人民幣左右,10億人民幣,就是10萬塊錢的小汽車,可以買一萬輛,一萬輛的概念就是沿著上海內環轉一圈。”
據國際航聯統計,每向航空工業投入1美元,將拉動60多個行業產出8美元,輻射帶動效應高達1:15。
人民日報海外版曾報道,一架商用飛機由300萬至500萬個零部件組成,這些零部件需要數千個供應商生產,能夠帶動新材料、現代制造、先進動力、電子信息、自動控制、計算機等領域關鍵技術的群體突破和諸多基礎學科的重大進展。
可以說,航空產業的發展將對電子工業、數控機床、鍛造、冶金、復合材料、通用部件、儀器儀表等領域帶來極大的需求拉動。
在國內,中國商飛“主制造商-供應商”模式也已經帶動22個省市、36所高等院校、242家大中型企業、數十萬產業工人參與大型客機研制中去。
大飛機產業鏈的發展,對于中國高端制造進步,以及科技創新具有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1999年,北約B-2轟炸機襲擊了我駐南聯盟大使館,三名記者遇難。
當時運送烈士遺體回國的,是美國制造的大飛機。
中航工業前董事長林左鳴提及此事,曾義憤填膺地說:“這是我們航空界是奇恥大辱!”
加上1995-1996年臺海危機,這兩件事,讓中國下定了決心重啟大飛機立項。
這幾天俄羅斯的遭遇,也讓我們認識到這個決策的先見之明。
俄羅斯、烏克蘭開戰后,波音、空客先后宣布制裁俄羅斯飛機。
“暫停向俄羅斯出售波音飛機的零配件,同時停止提供對波音飛機的維護保養和技術服務。”
要知道,每架飛機上都是兩三百條人命,如果真因為沒有例行維護而墜機的話,波音算不算是故意殺人。
很難預測未來某一天,波音、空客們會不會用同樣的招式,來對待我們。
更何況是,波音還有過“明知故障卻向全世界撒謊”的前科。
中國自主發展自己的大飛機,是多么重要。
尾聲
總結一下國產大飛機C919目前的境況。
首先航空發動機方面,并沒有美國要停供的證據,市面上流傳的都是未經證實的謠言。
按照美國你有我就便宜賣的一貫套路,也不會停供。
其次,現在還在拿適航證階段,關鍵是能不能取得美國適航證。
如果能取得的話,那么從交付第一天起,C919就可以賣到包括美國在內的海外市場了。
如果不能拿到,也沒關系,正如路風教授所說,哪怕只在中國境內飛,也要飛起來。
中國每年有4500億的需求,市場足夠大,養得起一個民機工業。
最后,希望調查結果能盡快出來,也希望我們的同胞不是因為國外一家飛機廠商的“謊言”,再次成為那個代價。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